“家風三書”信息
《家風十章》 李存山 / 主編
《齊家——中國共產黨人的家風》 羅平漢 / 主編
《治家——中國人的家教和家風》 李存山 / 主編
目錄
序
第一章 周公:忠誠樹模范,禮樂治家國
一、事兄敬,伺君忠
二、“周公吐哺”,禮賢下士
三、“君子所其無逸”
四、制禮作樂,移風易俗
第二章 孔子:詩、禮庭訓明仁義
一、學“詩”“禮”以傳家
二、“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三、“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第三章 孟子:身承母教,浩然傳家
一、孟母“三遷”“斷織”以教子
二、“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
三、“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第四章 馬援:大丈夫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一、“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
二、居高堅自持,不做“守錢虜”
三、議長短妄是非,“吾所大惡也”
第五章 諸葛亮:志存高遠,忠誠愛國
一、“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二、“志當存高遠”
三、良禽擇木,賢臣擇主
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五、“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第六章 王昶:誡子十其,遵先人之教
一、“孝敬則宗族安之,仁義則鄉(xiāng)黨重之”
二、“浮華則有虛偽之累”
三、玄默沖虛,不妄議他人
四、積極入世,“進仕尚忠節(jié)”
第七章 嵇康:守志堅定,立身清遠
一、“人無志,非人也”
二、臨義讓生,“此忠臣烈士之節(jié)”
三、“凡行事先自審其可”
四、立身清遠,節(jié)制飲酒
第八章 陶淵明:但使愿無違
一、“性本愛丘山”
二、“守拙歸園田”
三、“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
第九章 顏之推:勉學立身,中道齊家
一、“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二、“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三、家族之興,在于恪守風操儀節(jié)
第十章 李世民:非威德無以致遠
一、“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二、尊師之道,如尊己父
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四、“圣世之君,存乎節(jié)儉”
五、“宏風導俗,莫尚于文”
第十一章 房玄齡:孝親勤樸,清白忠良
一、為子,孝養(yǎng)雙親
二、為人,清白勤樸
三、為臣,忠良為國
四、為夫,從一而終
第十二章 范仲淹:廉儉持家,造福鄉(xiāng)梓
一、“吾家素清儉”
二、以公心造福鄉(xiāng)梓
三、“鄉(xiāng)人莫相羨,教子讀詩書”
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第十三章 蘇軾:至言莫過于身教
一、“遇事有可尊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
二、“不合時宜”求真知
三、“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四、“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第十四章 陸游:汝曹切勿墜家風
一、“愿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益”
二、“吾儕窮死從來事,敢變胸中百煉剛”
三、“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第十五章 朱熹:讀書循理習禮義
一、“讀書起家之本”
二、“循理保家之本”
三、“和順齊家之本”
四、“勤儉治家之本”
第十六章 呂坤:立身行己,德澤教化
一、“處身要儉,與人要豐”
二、“得其要在尊長自修”
三、通俗家訓勸世教子
第十七章 黃宗羲:以風節(jié)歷世,以詩書傳家
一、“浩然一往復何求”
二、“文孝”支撐門戶
三、“讀書為上”,傳續(xù)家學
第十八章 曾國藩:清慎勤敬養(yǎng)家風
一、凡人做事,“勤敬二字”
二、“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三、“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
四、“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
第十九章 陳寶箴:學行統一,坦蕩君子
一、“粗知忠孝立身之義”
二、“讀書當先正志”
三、憂國憂民,“不計較毀譽得失”
第二十章 梁啟超:知、情、意以成人才
一、“人人發(fā)揮其個性之特長”
二、“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三、善處憂患貧賤,遵循理性生活
四、有趣生活、有情生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