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是初唐著名道教思想家和重玄學大師,其《道德經注》蘊涵的哲學思想,可以看作是以老莊道家哲學為本位、揚棄魏晉玄學和佛教中觀學說、吸收儒家思想而形成的一個熔道儒釋于一爐的具有較強思辨特征的哲學體系。這一哲學體系以道論為根本,以人論為核心,始于道體論,繼而展開道性論、道用論,進而開出知道論、履道論、樂道論,最后終于同道論中的理想人格理論,構成了一個由道而人、又由人而道的較爲嚴整的思想系統(tǒng),其中內含豐富的本體論、宇宙論、認識論、修養(yǎng)論、人性論、治國論等思想。從李榮《道德經注》中可以看到,李榮以理言道、以道與氣論天地萬物生成、以道與氣論人性等思想已經非常接近宋明理學的理本體論、理氣之辨、天命與氣質二性論。《道德經注》僅對理解李榮思想,而且對把握重玄學的思想義涵、認識重玄學的源流影響等具有重要文本價值,故在中國哲學史特別是道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整理者分別以《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所收李榮《道德真經注》、李榮《老子德經》敦煌寫本殘卷(P.2594、P.2864、S.2060、P.3237、P.2577、P.3277)、《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所收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中所引李榮《道德經注》經注文字所收錄之部分,為《道德真經注》相應部分之底本,并以顧歡《道德真經注疏》等四種古本為參校本,以蒙文通《輯校李榮》等五種現(xiàn)代輯新本為參考本,博采眾長,參以己見,著力是書,實為一部后出轉精之“合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