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中國心法

中國心法

中國心法

定 價:¥89.00

作 者: 趙昱鯤 著;頡騰文化 出品
出版社: 華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929797 出版時間: 2025-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本質(zhì)樸而溫暖的心靈歸途之書。作者以己為鏡,誠懇地分享了他作為一名曾留學海外的理工男,如何從起初對中國文化持強烈批評態(tài)度,到后來用科學視角發(fā)現(xiàn)中國心理的合理之處,最終回歸中國文化,找到心靈安放之道的心路歷程。相信讀者朋友們也會從作者的故事中獲得極為有益的啟發(fā)。這更是一本寫給所有中國人、助力人生再啟航的積極之書。作者以中國文化的精髓為根基,結(jié)合現(xiàn)代心理學的科學視角以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獨特而實用的心理調(diào)適方案。書中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文化的修心之法,不僅深入剖析了認知、情感和精神三個方面的八種傳統(tǒng)智慧,還融合了積極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等現(xiàn)代科學理論與方法,揭示了中國文化如何助力我們走出心理困境、享有幸福。若你正身處迷茫與焦慮之中,感到心力交瘁、問題重重,本書將告訴你:人生的意義并不在于那遙不可及的彼岸,而是蘊含在人間的每時每刻生活之中。我們無需向外尋求答案,因為世代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中國文化基因,內(nèi)在就蘊含了對人生關(guān)鍵問題的解答。正如本書作者的恩師、中國積極心理學運動發(fā)起人彭凱平教授所說,“真正適合我們的解決之道,或許早已根植于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中。”一切本自積極中國心!

作者簡介

  趙昱鯤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秘書長國際積極心理學協(xié)會顧問委員師從“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著有《清華積極心理學十六講》等多部專著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意義 // 001
第一章 中國文化助現(xiàn)代人走出心理困境 // 002
第一節(jié) 超常刺激的迷失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遠古基因 // 002
第二節(jié) 伊卡洛斯陷阱:富足社會的心理反?,F(xiàn)象 // 008
第三節(jié) 中西方文化的利弊 // 013
第四節(jié) 中國心靈歸來 // 017
 
第二部分
中國人的認知 // 021
第二章  整體聯(lián)系:看到問題和心理的全貌 // 022
第一節(jié) 整體性: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差異 // 022
第二節(jié) 聯(lián)系性:聯(lián)系的價值 // 027
第三節(jié) 情感預(yù)測偏差:你對未來的追求,也許只是一個想象 // 032
第四節(jié) 整合與融合:榮格為什么自稱道家追隨者 // 035
社會視角 看全局:中國人為何抑郁癥比例較低 // 042
第三章  順應(yīng)變化,平常心與不強求 // 045
第一節(jié) 辯證性:中國人比西方人更不幸福嗎 // 045
第二節(jié) 變化性:中國人和西方人誰更喜歡“追漲殺跌”// 049
第三節(jié) 順其自然:中國人如何對抗不確定性 // 052
第四節(jié) 為而不爭:為什么羅素希望西方把世界舞臺讓出來給中國 // 056
第五節(jié) 道家:中國人的總心理療愈師 // 061
第六節(jié) 莊子:逍遙在純粹的“內(nèi)在動機”中 // 066
第七節(jié) 儒道相濟:該爭還是要爭 // 070
第八節(jié) 如何理解中國文化 // 074
第四章  中庸之道:不走極端與不求完美 // 083
第一節(jié)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 083
第二節(jié) 知足常樂:西式完美主義的解藥 // 089
第三節(jié) 和諧:最重要的是人生各因素之間的和諧 // 094
第四節(jié) 情緒管理 :中國人的壓抑情緒 // 097
社會視角 發(fā)而皆中節(jié):為什么說中國式情緒更健康 // 100
 
第三部分
中國人的情感 // 105
第五章 天人本善:人間值得與人生值得 // 106
第一節(jié) 世界本善:為什么韋伯會說儒家是當之無愧的理性主義 // 106
第二節(jié) 人性本善:為什么林語堂嘲笑弗洛伊德是土撥鼠 // 110
第三節(jié) 孔子:世界上第一個積極心理學家 // 115
第四節(jié) 樂感文化:是什么讓羅素強烈看好中華文明? // 119
第六章  情理交融:理性思考,情感用事 // 125
第一節(jié) 孔子:釋禮歸仁,關(guān)鍵是情感 // 125
第二節(jié) 孟子:如何為善?培育傳承情感 // 129
第三節(jié) 知行合一:讀書人未必過得好一生 // 134
第四節(jié) 情理交融:情感與理智的沖突 // 139
第五節(jié) 文化情感:呼喚中國心靈的回歸 // 147
 
第四部分
中國人的精神 // 153
第七章 厚德載物:仁者愛人與以人為本 // 154
第一節(jié) 盡人事以聽天命 // 154
第二節(jié) 仁愛:別人很重要嗎 // 160
第三節(jié) 愛有差等:為什么說中國倫理觀念更符合人性 // 166
第四節(jié) 以人為本:衡量萬物的標尺 // 171
第五節(jié) 情境重于原理:黑格爾對孔子的批評錯在哪里 // 177
第八章  自強不息:修身節(jié)制與直面責任 // 182
第一節(jié) 修身:東亞社會成功的秘訣 // 182
第二節(jié) 節(jié)制:可以放縱,但也不要太放縱 // 186
第三節(jié) 責任:人是越輕松越好嗎 // 190
第四節(jié) 有限:孔孟責任觀更符合心理學原理 // 195
第五節(jié) 自主:如何消解傳統(tǒng)文化的壓迫性 // 201
第六節(jié) 苦難:不可避免,不該歌頌,只能直面抗爭 // 206
第九章  道成人間:過有意義的人生 // 210
第一節(jié) 人生意義:為什么中國哲學能治療西方哲學的“空”// 210
第二節(jié) 我之常情:中國式人生意義的建構(gòu) // 215
第三節(jié) 人道天道:現(xiàn)代中國人的超越性 // 220
第四節(jié)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 224
后記:我們永遠走在童年那條小路上 // 23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