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克里斯·錢伯斯(Chris Chambers),英國卡迪夫大學心理學院認知神經科學方向教授,也是《衛(wèi)報》撰稿人。主要研究領域:用腦成像技術了解人類大腦的認知控制、注意力和意識,以及科學研究與媒體的關系,科學研究在形成循證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及開放研究實踐。譯者簡介李永娜,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主觀認知下降、老年人認知下降及其干預的研究,亦負責研究方法課程教學。鼓勵年輕的心理學研究者踐行開放科學的主張。負責序言和第一、二章翻譯工作。孫旖旎,本科畢業(yè)于南方醫(yī)科大學,取得應用心理學和英語(翻譯)雙學位,現為浙江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為發(fā)展認知神經科學,主要探索面孔早期知覺加工過程。希望這本書能夠對心理學研究者有所啟示,使心理學研究更嚴謹、科學。負責第三、四、五章翻譯工作。許天歌,獲浙江大學博士學位,博士期間關注物質/行為成癮的認知控制相關機制?,F轉向業(yè)界,從事用戶體驗研究。期待開放科學運動能被研究者熟知,潛移默化地影響研究的每個步驟,使心理學研究更透明、科學。負責第六、七、八章翻譯工作。校譯者簡介陳妍秀,獲美國雪城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采用計算建模探索記憶等認知過程,即將投身業(yè)界從事AI—心理方向的研發(fā)。希望這本書能啟發(fā)更多學者了解并實踐開放科學,推動心理學研究的進步。胡傳鵬,2017年獲清華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導。采用元研究、測量與計算建模等方法研究人類的自我概念,亦為開放科學中文社區(qū)發(fā)起人。期待大家一起做更嚴謹、開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