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應對危機的經世思考 / 1
第二章 太平天國的理想秩序 / 70
第三章 洋務思潮和早期維新思潮 / 111
第四章 救亡呼喚維新變法 / 248
第五章 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反侵略思想和義和團運動 / 328
第六章 空前的思想啟蒙 / 443
第七章 民主革命與君主立憲思潮的興衰 / 561
第八章 中華民國的成立與民初思想文化斗爭 / 681
第九章 “吾人之最后覺悟”:新文化運動及其意義 / 1
第十章 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 193
第十一章 新文化運動時期此伏彼起的思想文化論爭 / 315
第十二章 第一次國共合作和中國共產黨對革命理論的探索與實踐 / 507
第十三章 孫中山與中國共產黨民族理論上的思想差異 / 617
第十四章 大革命時期風起云涌的思想文化斗爭 / 699
第十五章 國民黨統(tǒng)治的建立和思想界對它的批判 / 848
第十六章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中國革命新道路
第十七章 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論戰(zhàn) / 1009
第十八章 九一八事變后抗日救亡運動和思潮的興起 / 1
第十九章 民族危機下各種思潮的新變化、新出現(xiàn) / 93
第二十章 中國向何處去:內憂外患中思想界的爭論和選擇 / 289
第二十一章 中國革命的歷史轉折:從“左”傾教條主義到馬克思主
第二十二章 七七事變后抗日救亡運動和思潮的高漲 / 480
第二十三章 要求國民黨還政于民:憲政運動的興起和展開 / 565
第二十四章 新民主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 / 636
第二十五章 馬克思主義學派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問題的
第二十六章 現(xiàn)代新儒家和戰(zhàn)國策派以及馬克思主義學派對他們的批判 / 807
第二十七章 “中間路線”及其破產和中間勢力的轉變 / 904
第二十八章 國民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建國主張及其失敗 / 1016
第二十九章 共產黨建立新中國的方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 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