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歷史知識讀物北京三萬里

北京三萬里

北京三萬里

定 價:¥78.00

作 者: 北京日報特別報道部 著
出版社: 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9674845 出版時間: 2024-04-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馬可·波羅、湯若望、泰戈爾、埃德加·斯諾、 薩特、波伏瓦、大江健三郎、切·格瓦拉 、安東尼奧尼 、小澤征爾、皮爾·卡丹、薩馬蘭奇、斯特恩、卡拉揚、 霍金……不是在最美的時光,而是在一些微妙的歷史時刻,他們帶著好奇與向往來到中國,在北京或安家,或短游,留下了深淺不一的足跡。對中國來說,他們不僅是過客,還是報信的人,是破冰者,是開啟中國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作者簡介

  北京日報特別報道部 ,2007年《北京日報》創(chuàng)辦了《紀事》欄目,《紀事》欄目由北京日報特別報道部負責(zé)采寫,十余年來,《紀事》欄目已成為《北京日報》的精品欄目,采寫大量有影響力且極具可讀性的主題作品。編著出版《尋找英雄:重溫一種偉大精神》《共和國震撼鏡頭:看得見的歷史》《初心與抉擇:轉(zhuǎn)折關(guān)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舊京圖說》《北京三千年: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北京建城史》等圖書。

圖書目錄

 
前 言 破冰者的“北京印象” / 1
 
第一章 東方探險:馬可·波羅究竟是騙子還是大探險家? / 001
馬可·波羅到過元大都,見過忽必烈,在元朝生活在了17 年, 卻被懷疑經(jīng)歷造假,他的綽號“馬可百萬”也成為騙子、小丑的代名詞。那么,馬可·波羅到底是否可信呢?
 
第二章 歷法血案:推進中國歷法改革的“湯若望們” / 029
他曾和徐光啟修訂歷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主管欽天監(jiān)的洋人官員,被順治尊稱為“洋瑪法”,卻遭鰲拜打擊身陷囹圄,被判凌遲處死,死后康熙親自為他撰寫碑文。湯若望憑什么得到三位帝王的重視?
 
第三章 泰戈爾的中國緣:一代詩哲訪華,有人歡喜有人憂 / 057
泰戈爾訪華,既享受了至誠禮遇,也遭到諷刺和抵制。梁啟超、徐志摩等將其奉為“活神仙”“救世主”;但是魯迅卻在宴會中途拂袖而去,陳獨秀、林語堂嘲諷他是“亡國奴”“什么東西”。泰戈爾訪華為何如此尷尬?
 
第四章 紅星照耀中國:埃德加·斯諾的北京往事 / 083
斯諾作為記者來到北京,為生計參與賭馬,而后支持并參與“一二·九”運動。訪問延安后,他回北京寫《紅星照耀中國》, 又卷入一場離奇的午夜謀殺案。斯諾是如何一步步從一名中立者變成革命者的?
 
第五章 發(fā)現(xiàn)北京:薩特、波伏瓦在中國的精神之旅 / 111
1955 年,薩特攜波伏瓦訪問中國,他們見證了農(nóng)村的掃盲、土改,還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受到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接見。對于新生的紅色中國,他們怎么看,怎么想,又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呢?
 
第六章 破壁追光:大江健三郎“一生都在思考魯迅” / 137
大江健三郎先后6 次訪華,與莫言是忘年之交,預(yù)言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他視魯迅為精神導(dǎo)師,看魯迅手稿時痛哭到失態(tài)。他反對軍國主義,維護和平憲法,一生都未停下追尋光的腳步。
 
第七章 傳奇之“切”:格瓦拉與中國的深情厚誼 / 163
切·格瓦拉被全世界青年奉為精神偶像,人們卻很少人關(guān)注他說過什么做過什么。鮮為人知的是,他作為古巴前領(lǐng)導(dǎo)人,曾先后兩次到中國尋求支持?;厥走@段逐漸解密的歷史,讓我們認識一個更真實的切·格瓦拉。
 
第八章 中國的誘惑:安東尼奧尼在中國的匆匆一瞥 / 189
安東尼奧尼是意大利影壇最有爭議的人物,他受官方邀請來中國拍攝紀錄片,他拍攝的《中國》被評為1973 年在美上映的十佳
紀錄片之一,但在中國,該紀錄片卻被禁30 多年。雖然曾被誤解,但他從未改變對中國的愛與懷念。
 
第九章 交響旋風(fēng):《二泉映月》征服小澤征爾 / 215
世界級指揮大師小澤征爾自稱“一半是中國人”,為戰(zhàn)爭道歉,在中央音樂學(xué)院聽《二泉映月》激動下跪,率領(lǐng)波士頓交響樂團來華演出引起轟動,還將母親的部分骨灰留在北京。他與北京究竟有何剪不斷的情緣?
 
第十章 霓裳來襲:皮爾·卡丹讓中國人脫下藍布衫 / 245
皮爾·卡丹是首位來華的服裝設(shè)計師,他把模特、秀場、法餐帶到中國,讓中國人脫掉了藍布衫,改變了中國人的穿著觀念,給中國帶來一場時尚變革,成就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傳奇。
 
第十一章 結(jié)緣五環(huán):薩馬蘭奇為何如此偏愛中國? / 273
薩馬蘭奇30 年來華29 次,幫助中國重返奧運大家庭,為許海峰頒發(fā)中國首枚奧運金牌,協(xié)助北京兩次申奧,他是中國人口中的“薩翁”,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見證了新中國體育的一步步崛起。
 
第十二章 琴聲響起:斯特恩訪華成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 301
斯特恩被稱為“非官方的音樂大使”,他在中國發(fā)掘了多位音樂天才,讓中國琴童走向世界舞臺,還成就了一部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斯特恩的琴聲響起,讓中國重新聽到了“莫扎特”,世界也久違地看到了開放的中國。
 
第十三章    卡拉揚“交響”:“指揮帝王”未竟的北京遺憾   / 327
指揮家卡拉揚訪華演出,接待方卻遲遲要不來貴賓房,樂師下飛機時不慎跌倒。他在中國掀起西方交響樂的熱潮,錄制的唱片也在中國熱銷。他提出想要在故宮拍攝歌劇《圖蘭朵》卻未獲準,成為他終生的遺憾。
 
第十四章    霍金“中國簡史”:“宇宙之王”為登長城威脅自殺 / 353
霍金初次訪問中國時還在撰寫《時間簡史》,為了登上長城威脅要自殺。3 次中國之行,跨越二十余年,霍金領(lǐng)略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而他和他的《時間簡史》則在中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無邊界”的熱度。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