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歌謠風議與漢唐社會

歌謠風議與漢唐社會

歌謠風議與漢唐社會

定 價:¥98.00

作 者: 李傳軍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1167290 出版時間: 2024-08-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作者在充分掌握漢唐史籍中的歌謠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漢唐歌謠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及其傳播、作用進行了專題式研究。認為漢唐時期廣泛存在的歌謠風議是民眾和一部分官僚士人對現實政治和生活的批評和意見,是普通民眾參與社會政治的一種特殊手段。漢唐統(tǒng)治者意識到歌謠風議的下情上達作用,經常根據歌謠風議對地方官進行監(jiān)督甚至黜置,有的統(tǒng)治者也會根據歌謠風議調整統(tǒng)治措施和統(tǒng)治方法。漢唐統(tǒng)治者對歌謠風議的采納和有效回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唐社會治理的水平。

作者簡介

暫缺《歌謠風議與漢唐社會》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jié) 歌謠風議的概念界定
一 歌謠
二 文人創(chuàng)作的歌謠
三 具有歌謠性質的俗語、諺語
四 謠言、訛謠
五 歌謠、風俗與公眾輿論
第二節(jié) 歌謠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歌謠風議所反映的漢唐政治生活
第一節(jié) 為政以德:對循吏和良吏的贊頌歌謠
第二節(jié) 苛政虐民:對貪官酷吏的譴責歌謠
第三節(jié) 政爭與黨爭:統(tǒng)治階層間政治斗爭類歌謠
第四節(jié) 民心所向:政治預言型歌謠
第五節(jié) 為政之鑒:政治知識性歌謠
第二章 歌謠風議所反映的漢唐社會生活
第一節(jié) 歌謠風議與人物風貌
第二節(jié) 歌謠風議與社會階層
第三節(jié) 歌謠風議與民生疾苦
第四節(jié) 歌謠風議與風土民情
第五節(jié) 歌謠風議與社會知識
第三章 歌謠風議所反映的漢唐文化風貌
第一節(jié) 歌謠風議與漢唐儒學
第二節(jié) 歌謠風議與儒林風采
第三節(jié) 歌謠風議與唐代科舉
一 “槐花黃,舉子忙”的詩意與史實
二 詩史互證下的“槐花黃,舉子忙”
三 槐花歌謠與唐代進士的心靈世界
第四節(jié) 歌謠風議與漢唐宗教
第四章 漢唐歌謠風議作者和傳播的社會空間
第一節(jié) 漢唐歌謠作者身份探析
第二節(jié) 間里巷路與歌謠風議的傳播
第三節(jié) 官府機構與歌謠風議的傳播空間
第五章 歌謠風議傳播的社會背景與心理
第一節(jié) 集群行為與歌謠的產生
第二節(jié) 社會政治危機與流言和訛謠的產生
第三節(jié) 唐代政治變局與歌謠風議的產生
第四節(jié) 宗教、民間信仰與歌謠風議的產生
第五節(jié) 恐慌與緊張:讖謠傳播的社會心理
第六章 漢唐時期歌謠風議的傳播
第一節(jié) 風詩歌謠,輿人傳誦
第二節(jié) 口耳相傳,不脛而走
第三節(jié) 歌聲舞節(jié),謠隨風轉
第七章 漢唐時期的歌謠風議與官民互動
第一節(jié) 從先秦采詩之官到漢唐的風俗巡使制度
一 先秦時期的采詩之官
二 漢魏時期繡衣直指和風聞奏事的關系
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俗巡使制度
第二節(jié) 隋唐時期御史巡行和臺諫制度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歌謠風議與唐代御史的“風聞奏事”
第四節(jié) 漢唐統(tǒng)治者對歌謠風議的疏導、控制與因應
一 歌謠風議與官吏的升遷與黜置
二 歌謠風議對漢唐政治的影響
三 漢唐時期對歌謠風議的管控與反制
第八章 歌謠風議與漢唐時期的官僚政治
第一節(jié) 吏道與民謠:循吏和酷吏的典型意義
第二節(jié) 親民之吏與百姓之本:德政傳統(tǒng)與歌謠風議
第三節(jié) 吏治失序與歌謠風議的產生
第四節(jié) 從歌謠看唐代酷吏與循吏的制衡
第九章 漢唐時期的歌謠風議與社會治理
第一節(jié) 歌以詠志:漢唐歌謠對社會善治的向往
第二節(jié) 亂世危音:歌謠風議是社會危機的風向標
第三節(jié) 盛世和鳴:歌謠管理的法治化與社會善治的實現
結語:歷史古歌的千年回響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