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于2018年9月獲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資助(批號:18FSS010),是課題負責人在博士論文個別章節(jié)的基礎上、結合近期發(fā)現的新材料以及近年來課題負責人陸續(xù)發(fā)表的研究成果對馬歇爾計劃細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成果側重于對馬歇爾計劃形成和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遺留問題,包括一些多年來存有爭議的問題進行研究。核心內容包括:戰(zhàn)后初期美國外交政策逆轉的原因;戰(zhàn)后初期西歐經濟困頓與美國對歐政策的關聯(lián);圍繞馬歇爾計劃存在的爭論;戰(zhàn)后初期美國國內民意、國務院中下層官員對歐洲聯(lián)合自救的態(tài)度;美國在西歐的生產推進運動;馬歇爾計劃實施期間美國在西歐工業(yè)、農業(yè)、海運業(yè)、貿易等領域的具體做法;馬歇爾計劃與西歐主要國家政治的中右化;美國借馬歇爾計劃對1948年意大利大選的強勢干預;美國中央情報局與馬歇爾計劃;捷克“二月事件”與馬歇爾計劃;復興后的西歐經濟狀況考察;馬歇爾計劃留下的遺憾與缺失;體現在馬歇爾計劃中的美國現實主義;東歐國家如何間接參與馬歇爾計劃等。本課題側重于文本研究。在論證過程中,作者充分挖掘、梳理、使用了美國、英國、蘇聯(lián)、波蘭等國近年來陸續(xù)解密的外交檔案以及當年多個主要當事人的回憶錄等核心資料。從嚴格意義上講,本成果是對前期研究成果《馬歇爾計劃:構想與實施》的必要補充,但在研究思路、研究內容、結構安排、問題意識上又相對獨立,自成體系,是國內深入、系統(tǒng)研究馬歇爾計劃的又一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