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傳記文學(xué)屆金庸:儒俠人生(紀(jì)念金庸誕辰100周年)

金庸:儒俠人生(紀(jì)念金庸誕辰100周年)

金庸:儒俠人生(紀(jì)念金庸誕辰100周年)

定 價:¥88.00

作 者: 張建智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507559552 出版時間: 2024-05-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作者,曾陪同金庸回鄉(xiāng),以及為《鹿鼎記》尋根,作者和金庸與夫人,在那秋天最美好的行走中,甚或可以說,是一種輕松愉快、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達(dá)到切近觀察,回憶聊談,互相問答,詰問歷史與人生,于如此近距離接觸中,得到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追溯金庸家族、金庸近百年的人生歷程,分析金庸的作品,為讀者解讀了金庸,那非常人所能闡明的一生,決非一個“俠”字,可涵括他復(fù)雜多變、波瀾壯闊的人生,也非一個“儒”字,能賡續(xù)他祖輩留下的儒家志業(yè)。全書以1949年為分界線,將金庸一生分上下兩篇來敘述,將金庸的個人命運(yùn)軌跡置于時代巨變,又緣于一種機(jī)緣和命運(yùn),為我們留下了永遠(yuǎn)讀不盡讀不完的篇章。“金庸”兩字,讓我們讀出:一部個人傳記,一個時代的“史記”。

作者簡介

  張建智,傳記作家、文史學(xué)者,多年來對民國歷史、《易經(jīng)》與經(jīng)營文化、中醫(yī)學(xué)等有長期研究。近十多年來,對紅學(xué)與中國獄神廟的研究,填補(bǔ)了紅學(xué)研究的空白,深得紅學(xué)界人士好評。著有《張靜江傳》《王世襄傳》《儒俠金庸傳》《中國神秘的獄神廟》《與經(jīng)營之道》《紅樓半畝地》《傷寒名方解析》《絕版詩話》《宋版之美》《嘉業(yè)南潯》《詩魂舊夢錄》《墨耕雅趣》《烏鎮(zhèn)》等四十余種圖書,主編隨筆散文集十余種。

圖書目錄

前言 /001
修訂本序 /001
楔子 /001
上 篇
第一章 如日初升 /007
一、新生的共和國 /007
二、一石激起千層浪 /010
三、為了燦爛的前途 /013
四、踏上故都北京 /017
五、返回香港 /017
第二章 海寧查家 /019
一、袁花鎮(zhèn)的傳說 /019
二、江南有數(shù)人家 /023
三、查文清與丹陽教案 /027
四、父親的藏書 /030
第三章 求學(xué)生涯 /038
一、不忘師恩 /038
二、母校如慈母 /045
三、母親病亡 /049
四、惜別碧湖聯(lián)高 /051
五、爛柯山的石梁 /058
六、留戀湘西 /062
七、到重慶讀大學(xué) /066
第四章 抗戰(zhàn)后的生涯 /072
一、新聞事業(yè)的開端 /072
二、進(jìn)入《大公報》 /077
三、白手赴香江 /080
四、重新選擇 /084
下 篇
第五章 二十世紀(jì)五十年代的日子 /089
一、從《大公報》到《新晚報》 /089
二、俠氣滿香江 /093
三、書劍碧血露鋒芒 /097
四、別了,《大公報》 /103
五、“觸電”長城 /107
六、《射雕》莫與爭鋒 /112
第六章 創(chuàng)立《明報》 /121
一、告別“長城” /121
二、初創(chuàng)《明報》 /123
三、苦撐局面 /128
四、契機(jī) /134
第七章 審慎而靈活的報業(yè)生涯 /140
一、健筆寫社評 /140
二、參悟佛經(jīng)寫《天龍》 /145
三、世界,你好 /152
四、笑傲江湖 /154
第八章 《明報》集團(tuán)的崛起 /160
一、海上升“明月” /160
二、“明報”的多元發(fā)展 /165
三、《明報周刊》的亮相 /168
四、《鹿鼎記》問世 /172
五、儒俠的經(jīng)營風(fēng)格 /179
第九章 從“俠”到“儒” /186
一、掛印封筆 /186
二、十年修訂 /189
三、寶島之行 /192
四、婚姻冷暖 /200
五、董橋接手《明報月刊》 /208
第十章 二十八年后的故園還鄉(xiāng) /213
一、北望神州 /213
二、見到小平同志 /215
三、廖公的宴請 /219
四、故園萬里游 /222
第十一章 為香港回歸參政議政 /226
一、回港后的暢談 /226
二、“哈公怪論”的消失 /229
三、關(guān)注香港的前途 /231
四、為《基本法》草案再赴北京 /237
五、主持“武林大會” /240
六、一寸丹心誰人知 /246
第十二章 竹里坐消,花間讀書 /248
一、退出草委會 /248
二、部署引退 /251
三、淡出《明報》集團(tuán) /254
四、在牛津做訪問學(xué)者 /260
五、筆戰(zhàn)彭定康 /263
第十三章 退而不休的金庸 /268
一、與第三代領(lǐng)導(dǎo)人的會面 /268
二、放下無求心自在 /271
三、于品海能順利接班嗎? /275
四、任浙大教授和院長 /278
五、《鹿鼎記》尋根與湖州行 /284
第十四章 金庸生活談片 /294
一、在北大演講 /294
二、岳麓書院講“中國歷史大勢” /297
三、女性的論說 /299
四、評點(diǎn)的風(fēng)波 /302
五、王朔對金庸詰問 /308
六、頻頻活動,漫話人生 /314
七、影視劇中的金庸小說 /321
第十五章 金庸浙大辭職風(fēng)波 /325
一、風(fēng)波緣起 /325
二、金庸站在風(fēng)波口 /329
三、塵埃落定 /331
四、風(fēng)波后的反思 /334
第十六章 再探求一個燦爛的新世紀(jì) /337
一、做客《南方人物周刊》 /337
二、金庸小說終結(jié)版問世 /339
三、金庸小說進(jìn)課本的是與非 /343
四、從為金庸塑像說起 /346
五、人生何處不相逢 /350
六、道不孤享晚景 /361
金庸生平及創(chuàng)作年表 /365
參考文獻(xiàn) /384
后記 /38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