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科普讀物地理/氣象/生態(tài)自然新解

自然新解

自然新解

定 價:¥59.00

作 者: [澳]蒂姆·洛 著,林慶新 劉偉 毛怡靈 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新知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8078599 出版時間: 2025-04-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喜鵲喜歡收集電線,因為用金屬線筑的巢比用樹枝搭的巢更經(jīng)久耐用;青蛙擠進香蕉間的縫隙,和水果蔬菜一起進入市場;樹袋熊被人類帶到不屬于它們的“保護區(qū)”,它們卻啃食當?shù)貥淠局敝疗淇萃?hellip;…自然并不局限于荒野,它就在我們生活的城市和公園中。自然也會利用人類所做的一切,與我們建立新的聯(lián)系。工業(yè)區(qū)和垃圾場成為了許多瀕危生物生長的樂土,國家公園里卻養(yǎng)起了綿羊,目的竟是保護珍稀鳥類和植物……看似不可思議的這一切,背后都有著清晰的邏輯與明確的原因。人類活動讓物種分布變化得更加錯綜復雜,對于荒野的癡迷似乎也讓人們迷失了對自然的有效認識。保護自然,究竟是為了保護過去,還是為未來做準備?作者用大量觀察實例向人們說明,順其自然已不足以保護自然,干預才是必需的手段,而且遠比放手更難。

作者簡介

  蒂姆·洛(Tim Low)生于1956年,是一位澳大利亞生物學家,二十多年來撰寫多部關于自然及自然保護的文章和書。他為《澳大利亞野生動物》《澳大利亞地理》《澳大利亞鳥類》等雜志撰寫文章,并連續(xù)二十年為《自然澳大利亞》雜志撰寫專欄。他有四本書榮獲澳大利亞國家級獎項,其中早期作品Feral Future啟發(fā)并促成了NGO入侵物種委員會的成立。2024年,他因其在環(huán)境保護和環(huán)境教育領域的杰出貢獻,被澳大利亞政府授予澳大利亞員佐勛章。他還是環(huán)境顧問、作家和攝影師,撰寫過大量有關氣候變化的報告,并獲丘吉爾學者獎資助研究氣候變化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他曾發(fā)現(xiàn)并命名數(shù)個新的蜥蜴物種。因其貢獻,有一種蜥蜴Pygmaeascincus timlowi即以他的名字命名?!蹲匀恍陆狻肥堑倌?middot;洛的第六本書,曾榮獲澳大利亞韋斯特菲爾德/韋弗利文學獎,并居《新科學家》雜志暢銷書榜第一名。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引言
第一部分 自然與人
第1章 自然生物利用人類——占便宜的自然生物
第2章 “瀕危的野草”——珍稀物種就在我們身邊
第3章 遠離荒野——質疑一種無益的想法
第4章 生態(tài)系統(tǒng)工程師——動物改變自然景觀
第5章 污水生態(tài)學——野生動物需要人類廢棄物
第6章 建筑物為自然服務——動物利用人類設施
第7章 自然需要野生植物——野生植物和作物有益于野生動物
第8章 城市生態(tài)學——城市生物與農(nóng)場生物
第二部分 位置變換
第9章 遷移——動物擴大活動范圍
第10章 跨國交換——國際物種傳播
第11章 隱秘的搭車客——交通工具促進物種擴散
第12章 運輸?shù)墓适?mdash;—野生生物搬家
第13章 高貴的方舟——國家公園的儲備
第14章 恣意放養(yǎng)魚類——漁業(yè)管理者胡作非為
第15章 請原諒我的花園——本地花園長滿野草
第三部分 沖突
第16章 害鳥——本地鳥類成為生態(tài)威脅
第17章 袋鼠的所作所為——在保護區(qū)過度食草
第18章 殺死一棵樹——樹袋熊和其他樹木殺手
第19章 植物戰(zhàn)爭——動蕩的生境
第20章 基因場景——混雜的基因庫
第四部分 決心
第21章 花園中的野生沖突——城區(qū)自然保護的迷思
第22章 放牧與捕殺皆為保護——現(xiàn)代管理的反諷
第23章 邁向自然——與荒野共生
附錄:威脅自然保護的生態(tài)沖突
信息來源
參考書目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