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由肺動脈血栓栓塞癥(pulmonary thromboem-bolisis,PTE)和下肢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embolism,DVT)共同構成的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我國臨床醫(yī)學領域越來越得到重視。但是,通過北京急診醫(yī)學學會血栓與止血分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急診調查發(fā)現(xiàn):臨床醫(yī)師對VTE的認識偏差頗大,尤其是對初篩手段的認識不夠深入,這嚴重影響了VTE的及早診斷。同時,臨床工作中存在著嚴重漏診與過診并存現(xiàn)象。因此,亟待提高廣大臨床醫(yī)師對VTE的認識,以達到夯實基礎及規(guī)范診療的目的。VTE作為致死性居第三位的血管性疾病具有極大危害,同時又具有可防、可控、可治的特點。因此,如何評估高危人群?如何及早預防?如何準確判讀初篩檢查手段的結果?已經成為VTE診治中非常重要的三個環(huán)節(jié)。鑒于此,筆者基于20余年的臨床經驗撰寫了這本書,全書遵循現(xiàn)有指南,但又超越了指南,以期能夠真正幫助讀者。本書分為七部分,分別闡述PTE的初篩手段的準確判斷及其在診斷中的意義,PTE的確診手段在判斷PTE病情嚴重程度及隨訪中具有的互補價值,PTE的防控結合凸顯其可防、可控、可治的特點,PTE理念的更新及特殊人群的PTE診治特點,最后一部分是針對VTE相關的100個問答。本書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的專著編撰思維,以VTE特有的可防、可控、可治等特點為切入點,結合筆者精心挑選的臨床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帶領讀者對真實病例抽絲剝繭逐一分析。既從臨床上認識了VTE,又梳理了初篩手段的正確解讀方法及其在診斷中的真實價值,相信會以獨辟蹊徑的視角帶給讀者全新的感受。筆者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梳理出極具有個性化的VTE診療理念,建立了系統(tǒng)、靈活、有針對性的VTE標準化、個體化及多元化診療體系。首次提出VTE屬于癥狀而非疾病,旨在強調需要進一步尋找導致栓塞事件的原因。同時,強調將VTE視同慢性病,需要長期、系統(tǒng),以及個性化并重的管理,尤其要加強PTE特殊人群患者的管理,避免生搬硬套指南。本書第七部分為科普篇,旨在幫助臨床醫(yī)師做好VTE的科普宣傳及患者的長期隨訪工作。由于筆者水平與能力所限,本書尚存許多不足和值得爭鳴的學術觀點,敬請廣大讀者指正和探討,以共同推進我國VTE規(guī)范化防治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