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臺北及居中煤礦

臺灣番事物產(chǎn)與商務(wù) 作者:


臺地迤北及居中一帶所有產(chǎn)煤大礦,人尚未知,開鑿者少。所開者不過在奎隆港口近水地方,因其地較別處產(chǎn)煤運道最便也。 舊年十二月,有管輪人姓都逢者,系福州船政監(jiān)督由歐羅巴延到中國,專司煤務(wù)。此人曾寫有一紙文字,專論奎隆煤炭一節(jié),字甚細密,已被人抄傳。 此人曾歷過奎隆、「赤牳」、艋舺、淡水至濱海止,計程共十四萬八千二百六十八畝。但臺北凡草木叢雜地方,皆無路徑,倘欲覓路,諸多阻礙,故都逢所搜索之處,為眾所未歷,而新辟者亦屬有限。計所得煤礦祗有二條地脈。一條在上向,約在三十七寸四分之下,便是煤炭。此炭是石油色,又堅又實,不似彼條所產(chǎn)煤質(zhì)甚雜,兼有硫磺土石等質(zhì),須經(jīng)火煉過,方可合用也。 都逢估計開礦之費,每煤一噸,須用三元三角七尖。其煤可比進口之煤好,煤價賣出,可獲倍利。次條煤礦所出尤多,但為人所不屑耳。 若覓可煉煤骨,為鼓鑄銅鐵五金之用,則臺地尚未見此種;即或有之,亦當(dāng)向蘇澳海澳求之。 現(xiàn)所看各礦,仍舊未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