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試讀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詩部
|
儒部
|
易部
|
藝部
|
醫(yī)部
|
叢部
|
佛部
|
道部
當前位置:
首頁
國學/古籍
史部
政書
通典
通典
作 者:
唐·杜佑
出版社:
無
叢編項:
無
標 簽:
暫缺
內(nèi)容簡介
《通典》專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從遠古時代的黃帝起,到唐玄宗天寶末年止(肅宗、代宗以后的變革,有時也附載于注中),分為九類,以食貨居首,次以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每類又各分子目。對于歷代典章制度,都詳細地敘述了它們的源流,有時不但列入前人有關(guān)的議論,而且用說、議、評、論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锻ǖ洹返淖髡呤嵌庞?。《通典》的體例仿效紀傳體正史中的志書,將斷代體改為通史體,是一部專門記載歷代政治、經(jīng)濟等制度沿革變遷的典志體史書。《通典》記述了傳說中的黃帝,下訖唐天寶末年的制度沿革。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典志體史書,為史學的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杜佑,字君卿,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生于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享年七十八歲。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杜佑開始編寫《通典》,過了三十五年,至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全書方完成?!锻ǖ洹穭?chuàng)立了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chuàng)了中國史學史的先河。
目錄
正文
通典
目錄
食貨典 第 一
食貨典 第二
食貨典 第三
食貨典 第四
食貨典 第五
食貨典 第六
食貨典 第七
食貨典 第八
食貨典 第九
食貨典 第十
食貨典 第 十 一
食貨典 第 十 二
選舉典 第 十 三
選舉典 第 十 四
選舉典 第 十 五
選舉典 第 十 六
選舉典 第 十 七
選舉典 第 十 八
職官典 第 十 九
職官典 第 二 十
職官典 第 二 十 一
職官典 第 二 十 二
職官典 第 二 十 三
職官典 第 二 十 四
職官典 第 二 十 五
職官典 第 二 十 六
職官典 第 二 十 七
職官典 第 二 十 八
職官典 第 二 十 九
職官典 第 三 十
職官典 第 三 十 一
職官典 第 三 十 二
職官典 第 三 十 三
職官典 第 三 十 四
職官典 第 三 十 五
職官典 第 三 十 六
職官典 第 三 十 七
職官典 第 三 十 八
職官典 第 三 十 九
職官典 第 四 十
禮典 第 四 十 一
禮典 第 四 十 二
禮典 第 四 十 三
禮典 第 四 十 四
禮典 第 四 十 五
禮典 第 四 十 六
禮典 第 四 十 七
禮典 第 四 十 八
禮典 第 四 十 九
禮典 第 五 十
禮典 第 五 十 一
禮典 第 五 十 二
禮典 第 五 十 三
禮典 第 五 十 四
禮典 第 五 十 五
禮典 第 五 十 六
禮典 第 五 十 七
禮典 第 五 十 八
禮典 第 五 十 九
禮典 第 六 十
禮典 第 六 十 一
禮典 第 六 十 二
禮典 第 六 十 三
禮典 第 六 十 四
禮典 第 六 十 五
禮典 第 六 十 六
禮典 第 六 十 七
禮典 第 六 十 八
禮典 第 六 十 九
禮典 第 七 十
禮典 第 七 十 一
禮典 第 七 十 二
禮典 第 七 十 三
禮典 第 七 十 四
禮典 第 七 十 五
禮典 第 七 十 六
禮典 第 七 十 七
禮典 第 七 十 八
禮典 第 七 十 九
禮典 第 八 十
禮典 第 八 十 一
禮典 第 八 十 二
禮典 第 八 十 三
禮典 第 八 十 四
禮典 第 八 十 五
禮典 第 八 十 六
禮典 第 八 十 七
禮典 第 八 十 八
禮典 第 八 十 九
禮典 第 九 十
禮典 第 九 十 一
禮典 第 九 十 二
禮典 第 九 十 三
禮典 第 九 十 四
禮典 第 九 十 五
禮典 第 九 十 六
禮典 第 九 十 七
禮典 第 九 十 八
禮典 第 九 十 九
禮典 第 一 百
禮典 第 一 百 一
禮典 第 一 百 二
禮典 第 一 百 三
禮典 第 一 百 四
禮典 第 一 百 五
禮典 第 一 百 六
禮典 第 一 百 七
禮典 第 一 百 八
禮典 第 一 百 九
禮典 第 一 百 十
禮典 第 一 百 十 一
禮典 第 一 百 十 二
禮典 第 一 百 十 三
禮典 第 一 百 十 四
禮典 第 一 百 十 五
禮典 第 一 百 十 六
禮典 第 一 百 十 七
禮典 第 一 百 十 八
禮典 第 一 百 十 九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一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二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三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四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五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六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七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八
禮典 第 一 百 二 十 九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一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二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三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四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五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六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七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八
禮典 第 一 百 三 十 九
禮典 第 一 百 四 十
樂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一
樂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二
樂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三
樂典 第 一 百 四 十 四
樂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五
樂典 第 一 百 四 十 六
樂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七
兵典 第 一 百 四 十 八
兵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九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一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二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三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四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五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六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七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八
兵典 第 一 百 五 十 九
兵典 第 一 百 六 十
兵典 第 一 百 六 十 一
兵典 第 一 百 六 十 二
刑法典 第 一 百 六 十 三
刑法典 第 一 百 六 十 四
刑法典 第 一 百 六 十 五
刑法典 第 一 百 六 十 六
刑法典 第 一 百 六 十 七
刑法典 第 一 百 六 十 八
刑法典 第 一 百 六 十 九
刑法典 第 一 百 七 十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一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二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三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四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五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六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七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八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九
州郡典 第 一 百 八 十
州郡典 第 一 百 八 十 一
州郡典 第 一 百 八 十 二
州郡典 第 一 百 八 十 三
州郡典 第 一 百 八 十 四
邊防典 第 一 百 八 十 五
邊防典 第 一 百 八 十 六
邊防典 第 一 百 八 十 七
邊防典 第 一 百 八 十 八
邊防典 第 一 百 八 十 九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一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二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三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四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五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六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七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八
邊防典 第 一 百 九 十 九
邊防典 第 二 百
附錄 附 錄 一
附錄 附 錄 二
附錄 附 錄 三
附錄 附 錄 四
附錄 附 錄 五
本目錄推薦
01
文獻通考
01
文獻通考
馬端臨
02
中國官場學
02
中國官場學
汪龍莊,萬楓江
03
天朝田畝制度
03
天朝田畝制度
洪秀全
04
唐律疏議
04
唐律疏議
長孫無忌
05
唐會要
05
唐會要
王溥
06
通典
06
通典
杜佑
07
宋朝事實
07
宋朝事實
李攸
08
歷代兵制
08
歷代兵制
陳傅良
09
通典
09
通典
杜佑
10
通典
10
通典
杜佑
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中查看本頁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