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曰
達天通地一部文 摩訶揭諦度眾生
寶秘諸仙五千道 卷隱如來三藏經(jīng)
贊 曰
達摩慈悲寶卷傳 諸佛菩薩下九天
聞聽偈語忙護佑 韋馱靈官排兩邊
金爐沉檀香煙起 法身清靜性自然
大眾虔誠體佛語 直超三界證涅槃
南無皈依十方一切 佛法僧 慈悲救世 度眾生。
爾時達摩老祖。乃西城南印度國界。大覺金禪。香枝國王三太子。不戀王位??雌茦s華。修成西天二十八祖。金蓮寶座。不戀圣境。悲世憫人。于天界元年。過東土傳立空妙用度人。不尚文字。只口傳心授。因見眾生不得惺悟。難識妙理。遂高駕祥云?;垩圻b觀。見得梁武帝。善氣沖空??罩鞋F(xiàn)瑞。只得落下云頭。于梁武帝金鑾寶殿。武帝見老僧從空而來。驚疑問曰。莫非怪乎擅敢到此。祖曰。西國人也。身藏明超圣境。不覺至此耳。武帝曰。西國到東土有多少路程。祖曰。十萬八千里。帝曰。要多少日期可到。祖曰。吾只用半個時辰就到。帝曰。莫非神仙乎。祖曰。雖非神仙。頗有半凡半圣。帝曰。既通凡圣??蓵匀酥栏捶?。祖曰。知而不知,不知而知。帝曰。
幾世為人幾世足 幾時戒斷酒和肉
你將甚么報君恩 誰人與你作眷屬
日間化緣哪里化 夜間歸向哪里宿
我將八句來問你 誰是天堂誰是獄
老祖曰。
九世為人十世足 離娘戒斷酒和肉
我將經(jīng)卷報君恩 菩薩與我為眷屬
日間化緣千家化 夜間歸向茅庵宿
我將八句來回你 我是天堂你是獄
武帝聽得此言。心中大怒。曰。你這和尚,全無道理。祖曰。我有無窮道理,你全然不識。本是你無道理,將來有何好處。帝曰。我曾修下五里一庵。十里一寺。洪闡佛道。有無量功德。你反道我是地獄。并無好處。你這野僧。單瓢執(zhí)杖。乞化十方。游食僧人。倒是天堂。且有道理又有好處。概是胡說。與我推出斬首。祖曰。斬我不得,我體掛虛空。無處下手。帝曰。你要上前三步死。退后三步亡。祖曰。我橫行三步有何妨。武帝叫兩班文武。將這和尚帶在西廊。來日高設法臺。將四十八卷經(jīng)典疊成蓮花寶座。請他登臺講經(jīng)說法。若是真僧自然明心見性。若是假僧。自有天雷劈死。老祖聽得心內(nèi)自明。眾文武大臣將和尚候在西廊。問曰。你這和尚將你來由去處對眾一表。使我等得個明白。老祖曰。
眾公卿,聽開懷 我從混元一氣來
無生是我老父母 乳名叫做小皇胎
小皇胎,弟兄多 九十六億住娑婆
也有在朝為天子 也有為官享快樂
也有逞能夸豪富 也有處貧受奔波
也有造孽轉畜道 也有修仙證大羅
自從寅會失散后 算有四萬余年多
我來此,把伴約 惹得爾等笑我魔
我欲轉回西方地 又憂爾等沒下落
老祖說罷。眾文武以為和尚是個瘋子。各自退散。及至次日。安設已畢。請和尚登臺說法。老祖將四十八卷經(jīng)典。一覽皆通。只四維思尋。并不曾開言講說。帝曰。請你講經(jīng)說法。如何一言不吐。祖曰。
見性一轉三千卷 了意一刻百部經(jīng)
迷人不識西來意 無字真經(jīng)世難尋
武帝不識反以為狂。心中惱怒。命左右侍衛(wèi)各執(zhí)玉棍。將這和尚逐出去罷。老祖曰。何必待逐恐折爾福。餓死臺城。怎得瞑目。武帝越更大怒。急命逐出。只見玉棍一齊打來。老祖閃出殿外。冷嘆三聲無緣無緣。且行且歌。
嘆富貴假名利迷人太甚 塵世上眾皇胎概困紅塵
只知道享紅福勢利僥幸 全不思有孽債暗來纏身
梁武帝結佛緣人爵有分 可惜他冤孽重一竅不明
只憂他福盡時便有禍侵 將來后冤報冤困死臺城
佛不忍特命我前來指惺 哪知他迷昧甚全不思忖
莫奈何駕法船又往別郡 四部州去尋訪有緣之人
卻說老祖歌畢。不免去到金陵。王舍城中黃花山。神光在此講經(jīng)說法四十九年。人天百萬聽講。老祖到此。果見講的天花亂墜。地涌金蓮。泥牛過海。木馬嘶風。神光偶然見得新來一位和尚。不免問他一問。老僧從何而來。祖曰。不遠而來。神光曰。既然不遠。往日未見來此。祖曰。不得空閑。
一要上山采靈藥 又要下海取寶珍
修造無縫塔一座 只因功果未完成
今日偷閑來到此 聽爾慈悲講經(jīng)文
神光聽這和尚要聽講經(jīng)。即將經(jīng)卷展開細說。祖曰。你說的是甚么。神光曰。我說的是法。祖曰。法在那里。曰。法在經(jīng)書上。祖曰。墨的是字。白的是紙。如何有法。你既說紙上有法。我且畫一紙餅與你充饑。神光曰。紙餅如何充饑。祖曰。既然紙餅不能充饑。你說的紙上佛法。怎能了得生死。本屬無益。與我拿去燒了。神光曰。我講經(jīng)說法度人無量。怎說無益。你豈不是輕賤佛法。罪莫大焉。祖曰。我非輕賤佛法。乃你自己輕賤佛法。全不究佛之心印真法。執(zhí)著經(jīng)書說法??芍^不明佛法也。光曰。我既不明。請你來登臺說法。祖曰。無法可說。單言一字耳。我西來有個一字。要須彌山為筆。四海水磨墨。天下為紙。難寫得下我這個一字。更難畫得下我這個形象。看又看不見。描又描不成。有人識得這一字。寫得這圖形。并絲毫不掛。方能造生死。本來無形象。四季放光明。有人識得玄中妙。便是龍華會上人。
偈 曰:
達摩原來天外天 不講佛法也成仙
萬卷經(jīng)書都不用 單提生死一毫端
神光原來好講經(jīng) 智慧聰明廣傳人
今朝不遇達摩度 難超三界了死生
達摩西來一字無 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要紙上尋佛法 筆尖蘸干洞庭湖
神光聽畢。心中大怒。手執(zhí)鐵素珠迎面打來。遂打落老祖門牙二個。祖欲吐出。不忍此地要遭三載大旱。祖欲吞下腹內(nèi)。又恐破了五臟之戒。只得忍耐。口含齒血。往西而去。
偈 曰
達摩含血不能言 哪想神光認不全
船到江邊人難度 看來有緣又無緣
武帝神光不低心 哪識西來一祖根
這遭錯過難相遇 永叫埋沒在紅塵
老祖出了王舍城外。將袍袖一展。其齒如故。其血凈盡。思度人難處。不免嘆道一番。
嘆旁門有字法信口談論 專習的口頭禪不究死生
有修行他不求佛法心印 有悟道他不訪無字真經(jīng)
一味兒講的是行怪素隱 三教人多不究了死超生
假僧道概習的敲打唱韻 有神光他憑的講說為能
恁講的天花墜難了性命 到頭來更難免十殿閻君
舉眼觀旁門內(nèi)無數(shù)人等 沒幾個窮心經(jīng)訪道修行
我今日度神光又無緣分 但不知到何處才有緣分
卻說老祖?zhèn)麌@已畢。遂往東綠關過。遇一婦人名楊胭脂。便問老祖從何而來。往何而去。老祖曰。自西國而來。特度武帝與神光。欠緣而歸。胭脂聽說。知是有道德的和尚。便請老祖到家。候入經(jīng)堂。請升法座。遂行禮拜告曰。吾乃持齋多年。未得明心見性。今日有緣。得遇明師降臨。我今發(fā)愿為徒。求師慈悲。指示正法。弟子永不忘恩。祖曰。你今發(fā)愿求道。事非小可。況女身垢穢多愆。要盟下海天大愿。受持三皈五戒。抱穩(wěn)正念才可。倘不依愿而行。反遭墜落。萬劫難以超升。當再三思而行。不可輕視。胭脂即便跪地。憑佛立愿曰。我若得法忘師。不守皈戒。半途而廢。永墜沉淪苦海。萬劫難超三界。達摩知是虛情。略點幾句偈語云。
若在三苦求正法 單明身中動靜功
法生萬物穿三界 道包天地遍虛空
穿骨透髓無不到 應現(xiàn)八方妙無窮
周流四大為真主 內(nèi)無形相外無蹤
常與三家來相會 內(nèi)外一體現(xiàn)金容
又曰。
人法兩忘是真空 活潑動靜允執(zhí)中
認得自家真人透 待詔飛升極樂宮
脂胭得聞法語。記熟在心。已有數(shù)日。遂起心毒死師傅。等武帝與神光前來拜我為師。豈不榮耀幸甚。誰知老祖早明其意。便脫只芒鞋。寫留偈語。化作尸骸。遂隱身而去。胭脂見祖已故。急將尸骸葬了。老祖離了東綠關。又傷嘆一番。
嘆婦女多迷昧不明自性 既回心在吃齋未究死生
全不思五漏體罪過太甚 因前劫多迷昧不曉修行
變女身多不便作難不盡 遵三從和四德聽命于人
楊胭脂既遇我三生有幸 就該要求真空不二法門
我見她口能言心卻不正 無字經(jīng)又豈可輕易指陳
略得點禪機話以為高幸 就想要毒死我當人師承
從此推我來時一條路徑 我去后恐別出萬戶千門
要找個信心人道統(tǒng)繼定 慧眼觀四部洲并無一人
就只有王舍城神光可信 我再去化不轉枉來度人
老祖嘆畢。不忍拋棄神光。設法再度。心默一會。將數(shù)珠取下十粒。化為十殿閻君。飄然而至。立于神光法臺之側。神光正欲登臺。忽見十位秀士到此。神光問曰。各位先生系何方人氏。莫非來此聽說法乎。十位答曰。吾等乃是幽冥地府十殿閻君。并非來此聽法。因爾陽壽已滿。特來鉤取爾之生魂。神光聽說。大駭一驚曰。我曾說法度眾四十九年。費有無窮辛苦。積有無量功德。豈還難躲閻君乎。閻君曰。今天下只有一人能躲。余外概不能免。神光曰。此一人是誰。閻君曰。是前日來此那位黑臉和尚。得明無字真經(jīng)。性理真?zhèn)鳌P蕹商焱忾e人。才躲得脫吾等之手。但凡說法修行??陬^三昧。盲修瞎煉。不求真?zhèn)?。實受修行者。但是口說能免。其實都躲不脫。神光聽說。心中慚愧已極?;诤拮砸咽Ь?。只得跪地。向閻君面前討?zhàn)埫馑?。好去追求達摩指示。只得俯伏哀懇。十位恍然化無。神光起身。就向蓮臺一腳。踏倒蓮臺。急忙起程。追趕老祖。百萬人天扯住。不忍分離而言曰。
師尊一去好可憐 叫人個個淚不干
百萬人天誰為主 未知何日轉回還
光曰。
大眾從容聽我言 一心要去求真?zhèn)?br />
異日若能成正果 普度眾生證涅槃
師徒恩重與情深 如何割舍兩離分
近前聽我十囑咐 各自歸家莫退心
一囑咐皈依佛全憑真心 莫貪恩莫戀愛莫爭利名
二六時要與佛常親常近 四時中焚信香報答佛恩
我離躲閻君手無明未盡 勸大眾要耐煩牢記在心
二囑咐皈依法佛規(guī)嚴令 二六時勤功課依法而行
這皈戒是修行大大把柄 切莫要起雜念胡為亂行
我離躲閻君手神氣耗甚 勸大眾時存養(yǎng)牢記在心
三囑咐皈依僧要學清靜 投佛門守清規(guī)別開旁門
切莫學有為法夢幻泡影 或靜坐或觀空雜念莫生
我難躲閻君手不明自性 勸大眾要飛相牢記心中
四囑咐戒殺生仁德為本 西天佛盡都是慈悲大仁
修行人與生靈莫結仇恨 方免得地獄苦不去轉輪
我雖躲閻君手冤孽太甚 勸大眾多放生牢記在心
五囑咐戒偷盜以義為本 一根草一條線各有主人
別人來虧刻我我必不忍 我虧人人不服必有禍生
我難躲閻君手刻薄太甚 勸大眾要厚道牢記在心
六囑咐戒邪淫名節(jié)為本 修道人效關雎樂而不淫
恁美貌賽西施當作禽蠢 切不可起欲念喪失本真
我難躲閻君手欲念不盡 勸大眾色是空牢記在心
七囑咐戒酒肉清濁莫混 酒性亂肉性濁污穢佛經(jīng)
二六時或念經(jīng)或是坐靜 本當要絕欲念見性明心
我難躲閻君手心不純靜 勸大眾食淡泊牢記在心
八囑咐戒妄語言而有信 守五戒貫五常亦貫五行
諸萬物莫不是由信化運 言忠信行篤敬傲惰莫生
我難躲閻君手愩高傲性 勸大眾低血性牢記在心
九囑咐修紅福富貴之品 從今后體八德更體五倫
吃花齋吃月齋隨在爾等 要修個人上人智慧光明
我要去趕達摩只為性命 勸大眾廣施濟牢記在心
十囑咐諸善人要講德行 行大善行小善量力而行
有財人要舍財施濟莫吝 無財者行方便全憑功行
我要去趕達摩求指心印 仰大眾各立功彼岸同登
囑咐已畢。師徒灑淚而別。神光一心要趕達摩心切。一直趕到東綠關。遇一婦人。名楊胭脂。神光問道。娘子可曾見得一位黑臉和尚過去幾時。胭脂曰。前日老祖在我家住了七日。自病而死。我將祖尸葬于東綠關外。神光聽說大哭不已。悔自己無緣。難遇高師捶胸悲啼。胭脂曰。老祖雖死。道根還在。不必悲傷。神光聽說。方得止淚。問曰。老祖之道何人所得。胭脂曰。道已盡傳與我。只要你忍耐降心。我傳你就是。神光忙頂一禮。跪地哀求指示。胭脂曰。道不輕傳。必要對天立愿。方可傳授。光曰。
修行弟子未通玄 專拜明師學參禪
我若輕法難離苦 忘師性命不還原
胭脂曰。
修行工夫全憑心 傳授匪人罪不輕
穿山透海常應現(xiàn) 包天裹地在人身
活潑動靜養(yǎng)性天 千生才得佛臨凡
貫滿乾坤憑真性 放去收來還本源
神光再三叩問身中之性命。生死之根由。胭脂曰。生死性命之原。有內(nèi)外之分。內(nèi)能穿骨透髓。普覆人身。應現(xiàn)化物。乃六門之動靜。外能穿山透海。包天裹地。貫滿十方。放去收來。動靜活潑。乃劫外真人也。金剛經(jīng)云?,F(xiàn)在、過去、未來心。俱不可得。人、我、眾生、壽者相。切不可有。方才免得輪回之苦。脫得閻君之刑。神光曰。此等道理。我曾常時講論。望師傳我先天至道。胭脂曰。法已盡傳。再無二法。神光心中不得詳明。正在疑而未決。忽聽門外來了一位老僧。大聲叫道。東土眾生。無緣無緣。可惜把西天達摩老祖。佛駕臨東。放過去了。神光與胭脂聽見。問道這位老師傅,你在何方遇著達摩老祖。僧曰。我在西國來東之時。同伴一日一夜。神光胭脂俱不深信。老僧又曰。我前日在西洋湖洗澡。又遇老祖。手執(zhí)便鏟。挑只芒鞋。身負蒲團。踏蘆過江而去。我曾問他。要向何處去。他言先度武帝無緣。反遭玉棍傷體。次度神光無緣。又被鐵珠損牙。復度胭脂。顯遭毒害。要到熊耳山。尋個住處。培體養(yǎng)牙。說罷而去。神光聽說。果是實情。轉問胭脂曰。你言祖已病故。如何還在。胭脂曰。不免同去東綠關。掘墓相驗。及至掘開一見。只有芒鞋一只。繡得有字云。
達摩西來一只鞋 千針萬線繡出來
東土眾生不識我 芒鞋把做死人埋
神光看畢。才覺得達摩老祖。神通廣大。變化無窮。必在熊耳山。一心奔去。拜求大道。遂拜別胭脂起程。不分星夜。至一大江。橫阻難度。神光四維觀望。并無有人。又恐老祖往別方去了。進退兩難。達摩早知其意。遂化一漁翁。來在上江把釣。神光見而呼曰。求漁翁到岸。連呼數(shù)聲時。漁翁不慌不忙而至岸邊。神光曰。求老伯渡我過江。漁翁曰。
岸遠江湖深 難尋把舵人
自己實難度 豈敢度客賓
神光曰。余外有度否。漁翁曰。
前有一老僧 踏蘆過江心
并無波浪起 惜爾錯時辰
神光曰。因我錯過悔不轉了。不知這達摩老祖過江到山。已轉身否。漁翁曰。他在山上打坐。我朝日未離此處。不見轉來。神光聽說在山。心忙似火。拜請漁翁度江。頂禮哀告不已。漁翁見得神光求達摩心切。才能低心求度。遂接上漁舟。叫他閉目凝神。澄心靜坐。一刻而過。神光下得舟來。無物相贈,只得道勞而許以言曰。迷時你度我。惺時我度你。有恩須當報。循還真道理。言畢告別。一直奔上熊耳山。見了達摩老祖。四禮八拜。參駕已畢。見得老祖端然正坐。巍巍不動。并不開言啟齒。神光只得俯伏拜告。弟子肉眼凡胎。不識老祖西來。一切冒犯罪過。應該雷霹尸骸。伏望師尊慈悲赦罪。賜下恩來。見老祖良久不理。神光再三哀懇。言曰。
神光跪地淚滿腮 望師息怒且寬懷
肉眼不識西來祖 總望師尊赦罪來
神光已懇一日。始見老祖言曰。
我今開言問神光 王舍城中好道場
三藏經(jīng)書憑口談 如何趕我到西方
神光曰。
神光跪地不抬頭 淚濕衣襟自己憂
望師莫記前言語 別了真人無處求
神光跪懇哀求。已經(jīng)一日一夜。雪積過腰。老祖憫之曰。心清靜不得清靜。意安閑不得安閑。癡心難超三界。妄意必墮深淵。神光曰。弟子不敢癡心妄想成佛作祖。以為高大。實為自己性命難了??嗪ky脫。閻君難免。地獄難躲。雖是前來攪擾。出于無可奈何。望師慈悲指示。弟子勤把頭磕。祖曰。欲求正道須去左旁。要待紅雪齊腰。方可傳授。神光誤聽。遂取出戒刀,卸下左膀,血染周身遍紅。老祖一見大動慈悲。急將袍裙撕下一塊。搭于神光左膀。血止痛愈。嘆道。想東土眾生。既有此番心念??墒苷?zhèn)?。遂吩咐。要發(fā)下洪誓大愿。神光曰。想父母生養(yǎng)大恩。殺生難報。蒙天地蓋載。日月照臨?;释跛?。師尊教誨。種種深恩。無由報答。若不誠求至道。了脫生死。答報五恩。豈不虛生一世。而落六道四生。怎能重遇奇緣。因即叩請神天鑒察。弟子求道。倘有二意。欺師滅祖。永墮地獄。不得超生。祖曰。善哉善哉。要修端正道。須去左旁門。如何卸左膀。險些誤殘生。要紅血齊腰。無非考心誠。爾這紅袈裟。留警后世人。祖師以偈曰。
吾本來東土 傳法度迷津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見其智慧可矣。取名曰慧可。遂以如來正法眼說偈授慧可云。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自生
無情必無種 無地亦無生
說已端坐。神光語下徹悟。始知性要悟。命要傳。真上上一乘之妙諦也。即便頂禮謝恩已畢。再拜恩師慈悲。指明左旁二字。師曰。道有三干六百旁門。七十二種左道。故曰左旁??倿樾g、流、動、靜。四果之門。惟我真空先天大道。三教合一。是為不二法門也。神光問曰。何為術、流、動、靜。四果旁門。老祖曰。
術者法術也。凡書符煉咒。駕霧騰云。飛空步虛。踏罡步斗。呼雷遣將。撒豆成兵。五遁變化。降像走陰。七十二般法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流者周流也。云游天涯。朝山禮像。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醫(yī)卜星相。算數(shù)推測。善知過去未來。吉兇禍福響驗如神。九流三教。諸子百家??陬^三昧。一切流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動者行動也。凡習八段景。及搬運吐納。擦拳撫掌。曬背反睛。餐霧服氣。采藥煉丹。服乳咽精。站立坐跑。運氣之功。一切有作有為。有像有形之道。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靜者寂靜也。凡隱庵入洞。靜坐觀空。數(shù)息止念。辟谷煉形。有守泥丸。守尾閭守谷道。守臍輪。有眼觀鼻。鼻觀心。以血心作黃庭。以肝肺為龍虎。以心腎作坎離。有守兩乳之中。有修性不修命。有修命不修性。一切陽寡陰孤。盲修瞎煉之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更有冤深孽重之輩。雖入大道。不知天命。毫不低心。稍得一線之功。自以為能。就要稱師作祖。分門別戶。欺世哄人。罪莫大也。怎能超升。更非正也。子其勉之。依愿而行。
神光曰。左道旁門誤人生死。罪重惡極。弟子知過必改。不敢妄行。伏望師尊將入道路徑。下手工程。如何起頭落腳。求祈指示分明。
老祖曰。入道路。遵皈守戒。下手工。真空立關。起頭一三五。落腳九轉丹。
神光曰。三教合一否。老祖曰。三教無二。眾生有分。要明三教合一理。當體一三五數(shù)行。神光曰。何為一三五數(shù)。
老祖曰。一者理也。三教合一。即人身中之萬殊歸根為一竅。故道有抱元守一。佛有萬法歸一。儒有執(zhí)中貫一。同此道也。天一生水。屬坎。真陽陷中。不得返本。明得一竅。運離汞以灌溉。使坎鉛而上升。水火既濟還先天。必收一身之元氣歸于一性之中。結成一粒粟米工夫。要一心不二。切忌雜念以耗散。
三者。三家也。一性分三。即人身中之精氣神。為三寶。故道有三清。佛有三皈。儒有三綱。同此道也。天三生木。屬震。真陽藏下。不得返本。明得一竅。呼西舍郎以鼓舞。使東家女兒歡會。金木合并還先天。必收三家之真寶。歸于一性之中。煉成三花聚頂工夫。要三皈清凈。切忌三厭以穢散。
五者。五元也。即人身之心肝脾肺腎。為五臟。故道有五行。釋有五戒。儒有五常。同此道也。天五生土。是中央戊己。散于上下。不得歸位。明得一竅。調運呼吸。以移戊就己。使戊己二土。結成刀圭。返還先天。必收五臟之精華。歸于一性之中。煉成五氣朝元工夫。要五戒精嚴。切忌五葷以沖散。
神光問曰。何為五葷。
老祖歌曰。
這五葷草將軍氣味兇險 就是這蔥蒜韭薤同眾煙
煙傷肺把金氣被他沖散 韭傷肝把木氣被他耗完
蔥傷腎把水氣被他外趕 蒜傷心把火氣被他滅煙
薤傷脾把土氣被他困倦 此五氣受了傷如何結丹
修行人戒五葷才是正傳 精五戒才煉得五氣朝元
神光曰。五戒之理。弟子淺知。不得精詳。祈師剖明與弟子知之。老祖歌曰。
戒殺生原來是仁德為本 體上天好生德戒殺放生
人生寅于東土沉埋久困 人轉畜畜轉人死死生生
歷劫內(nèi)多迷昧造過太甚 人吃畜畜吃人好不傷情
人得道要回西超生樂境 冤未報難道說罷了不成
必須要放生命孽債消盡 若不然只恐怕冤孽纏身
不戒殺損天良孽債更甚 佛雖慈那冤孽怎肯依行
孽迷竅起退志把道不信 失卻了好緣法萬劫難尋
這劫運從何起仔細評論 天生物他豈有所殺之情
皆因為世上人兇惡頑?! ?毒魚蝦傷禽獸造孽非輕
上皇爺按律定降下劫運 敕魔王四部洲齊起蜂群
你殺他他殺你解此劫運 修行人不惜命罪加十分
儒忠恕佛慈悲道祖感應 此六字心在下推己及人
體天心推人心以及物性 既成己又成人豈可看輕
折草木傷氣血都有罪定 何況于貪口腹害命殺生
殺生戒理多端難以盡論 再將那偷盜戒指示分明
戒偷盜原來是義氣為甚 切莫要存偏見刻薄居心
男志外女志內(nèi)雖是本等 守己業(yè)不妄求可算志人
干與坤總要學端端正正 勿妄貪勿妄取廉潔要清
一根草一文錢各有受分 一縷絲一條線豈無主人
或做買或做賣存心公正 哄人財不長久自遭罪名
哪怕他金和銀堆滿地境 常近身常臨眼毫不動心
縱該取毫不茍并不蒙混 若妄取傷了義背了圣人
入佛門修大道皈清戒凈 怎比那小人輩一概胡行
塵世上鬧轟轟無數(shù)人等 沒一個不貪財不斂金銀
瞑著目細思想上中下等 概入迷齊盤算無有知音
莫說是做賊人天良喪盡 不做賊還不是想弄錢銀
莫說是俗人們利心太甚 修行人亦還有見利生心
這財字可算得迷魂大陣 從今后嚴守戒跳出迷津
修行人二六時勤把功運 毫不貪毫不染涵養(yǎng)性真
功成時遍身寶受用不盡 吃圣飯穿圣衣快樂長春
戒邪淫原來是禮節(jié)為本 切不可無禁止欲念時生
男官貞女官潔猿馬拴穩(wěn) 須將那廉恥兒心窩常存
心問口口問心自嚴自慎 毫不敢思凡情斬絕除根
天地間惟禽獸雌雄亂混 不顧羞不顧恥丑不堪聞
人為那萬物首廉節(jié)要緊 若亂倫雖是人不如獸禽
柳下惠懷不亂天良獨慎 魯男子閉門戶不睹美情
進大道皆都是仙緣有分 老母的皇胎子九六原人
自寅會投東土六萬年正 張為男李為女轉變不停
三期至開普度原人返本 要九六歸家轉同看娘親
修行人貼骨親靈山脈運 本來是一母生如何偷情
既修行把淫欲一刀割盡 任美貌賽西施對景忘情
常畏懼似狼虎蛇蝎毒狠 戰(zhàn)兢兢如臨淵如履薄冰
能戒到精微處無蹤無影 成佛仙在掌中有何不能
這淫戒是首魔敗道總病 有多少徒口說心未體行
觀外面或像是悟道形影 視內(nèi)景暗窩藏不如畜牲
這念頭眾乾坤摸心自問 察其實敗道的都是邪淫
生于色死于色如夢不醒 醒未覺覺未醒昏昏沉沉
只害的尸堆山脫骨如嶺 仙佛根墮塵沙好不心疼
大志人立念頭鐵石堅硬 常記著空于色惟在有恒
久行待無人我四相皆凈 復還我本來面性體圓明
這淫戒非兒戲須當謹慎 再將那酒肉戒略說分明
戒酒肉原來要清濁莫混 除香味斷美肴去濁留清
切莫要貪口腹迷真亂性 五百戒酒為頭爾莫看輕
那酒兒雖是水毒氣甚狠 連三杯入腹內(nèi)面紅心昏
食醉了似瘋顛迷而不惺 喪廉恥失德行暴氣兇橫
那時節(jié)亦不論諸親人等 開口罵舉手打虐卑慢尊
也不管高和低生死性命 惹下了包天禍法不容情
酒醒來縱后悔悔亦遲甚 何不如早立志酒不沾唇
效禹王惡旨酒肯把善信 酒無量不及亂至圣存心
況酒是穿腸毒三寶傷損 有敗國與亡家招禍總根
俗人們亦當要戒之則慎 又何況守清皈立志修行
莫說是飲甜酒不甚要緊 念不絕也難免亂了心神
那肉葷雖說是美味上品 要有功超度他才敢食吞
若無功解他冤陰司候等 老閻君來判斷八兩還斤
肉字體兩個人是何情景 人吃他要人還不是虛情
人稟受天地的清風成性 那畜物稟天地濁氣而生
既悟道要將那濁氣去盡 濁氣除才悟得清氣上升
第五要戒妄語言實為本 逢著人切不可言談虛情
言有典行有則忠信篤敬 來得清去得明免有疑生
世俗人一概的花言巧論 說是風便是雨妄哄眾人
東說好西說歹好歹說盡 貌慈悲心毒惡佛口蛇心
舌如刀殺的人無處逃遁 意似箭斬的人老少離分
只圖他得飽暖方便安穩(wěn) 那管人苦和甜全不思尋
在陽間使刁乖由他胡混 歸陰曹割心肝定拔舌根
修行人語無妄言而有信 將花言和巧語一并除清
逢著人講的是孝悌忠信 談禮義敘廉恥善化人民
逆勸孝淫勸貞邪人勸正 愚勸賢惡化善挽轉人心
每一方能勸得人人遵信 無邪匪無兇橫自見清平
天與地合萬物依信為本 若無信那里有世界人倫
天有信日月星報信斗柄 地有信水火風運信昆侖
年有信四時內(nèi)寒暑凍冷 月有信逢朔望不差毫分
日有信十二時子午為準 時有信每一時八刻五分
卦有信干與坤坎離為定 信屬土貫五常亦是五行
天和地年月日憑信化運 那萬物與人民應信所生
生生化化生生各有一信 若無信化不化生也不生
這五戒要精嚴五行合并 更必要三花聚三厭除清
神光曰。何為三厭。祈師指明。老祖曰。
這厭字昔倉圣造作明鑒 將日字安之在四陰中間
上橫陰下月陰左撇右犬 這就是名天狗日月食完
這三厭削三花原屬三件 有飛禽身橫飛天厭根源
那走獸身橫走此名地厭 那水族名水厭橫游水間
修行人煉純陽陰氣莫犯 那五谷身直長立地頂天
況三厭屬幻體食之可慘 煉三花守三皈才是真?zhèn)?br />
神光曰。這三皈之理。弟子只知大概。不得詳明。求師指示一番。老祖歌曰。
皈依佛發(fā)慈悲常清常凈 勤參悟本來面無字真經(jīng)
不貪那富與貴世俗浮景 不戀那恩與愛紅塵美情
將酒色與財氣一刀斬盡 學一個大丈夫跳出凡塵
人打我不還手彌陀念定 人罵我不還口哈哈連聲
他害我只當是他把我敬 嫉妒我只當是待我有情
誹謗我我只是良言相敬 欺壓我我額外把他欽尊
逢著人談善言諄諄告訓 分賢愚因人訓見機生情
常窮究古仙佛是何動靜 不能學佛行持怎么超生
佛佛佛原來是塵緣拋盡 并非是雕塑的有像有形
有形像是后天即有損壞 無為體合太虛那有死生
行坐臥二六時莫離方寸 觀自在行般若守定自性
精化氣氣化神妙義難論 神還虛虛還無性光通靈
真中假假中真真如自靜 才算得孝兒童與佛有因
此乃是皈依佛指示爾等 再把那皈依法講來細聽
皈依法要點貼法則莫紊 循規(guī)矩講禮義洗滌身心
上待下要慈悲依規(guī)示訓 下諫上依禮行莫亂章程
行動間立品格衣冠要正 閑坐時如泰山守定黃庭
神佛堂宜潔凈諸佛歡幸 四時香要虔誠性透神明
誦真經(jīng)除雜念神氣交并 調賢良設法度計隨心生
見道友要謙和禮必恭敬 學低心學下氣慮以下人
談道時莫嬉笑不可爭論 先天道理無窮各有淺深
驕傲心滿假心一概除盡 奸貪心詭詐心丟九霄云
慳吝心刻薄心掃除干凈 嫉妒心是非心不可稍存
名利心恩愛心不積方寸 酒色心財氣心總要除根
愩高心執(zhí)著心丟去莫吝 論修行無人我中國一人
不畏苦不畏難勇力前進 存一個鐵石心拔萃超群
外法則一言兒講之不盡 再將那心傳法成圣指明
言心法也不是呼雷顯應 也不是呼風雨遣將遣兵
法法法原無法法乃自性 空空空不落空空乃為真
上丹時心要死真是調運 子午針上下對前降后升
鉛投汞坎離交金木合并 三花聚五氣朝養(yǎng)育圣嬰
結一顆黍米珠脫凡成圣 跨仙鶴顯法像無憂無驚
此名為真法則余今指醒 再將那皈僧依略敘其情
皈依僧皆因是不戀俗景 正其心誠其意穩(wěn)步而行
做一個大丈夫不畏苦困 把塵垢速洗了悟透死生
悟道人識得破真假路徑 是與非邪與正好歹自明
無根種受佛心法無把柄 進了道意不專圖務虛名
又或是想利息苦把錢掙 又或是思家務常不安寧
又怕饑又怕寒又怕受累 放的賬又恐怕收不回程
一天天忙到晚無有安靜 老與少兒和孫概掛在心
每日里受勞碌憂心耿耿 想修行又不能打坐念經(jīng)
這等人真來是糊涂愚蠢 既惡濕而居下是誠何心
豈知道皈依僧念頭去盡 戀恩愛貪家財何為皈僧
論皈僧心在塵心無塵混 雖居俗不累俗各有一能
二六時忙偷閑鬧中來靜 身在俗性天中毫無俗情
僧與俗分疆界兩條路徑 清與濁不分開怎望功成
囑賢良速醒悟回光自問 要怎樣才脫離苦海深坑
論內(nèi)功僧乃是真人名姓 勤參悟才能明其中妙音
運呼吸調真息出玄入牝 甘露水潤百脈 苗自生
真陽動透三關轉至五頂 有黃婆為媒證嬰 相親
蜜綿綿妙難言無限樂景 結一粒九曲珠毫光騰騰
這三皈修行人奉為標準 將三寶煉一片一字金丹
神光曰。這一字精微之道。祈師詳指。老祖曰。
這一字無極中一點靈性 是西天大圣人骨髓真經(jīng)
生東土眾萬物一切靈蠢 三界中概由于一字生成
這一字安天地兩儀判定 生陰陽生男女制立人根
這一字生三寶三教綱領 統(tǒng)三才立三界撐住乾坤
這一字生四牲四相位定 通四方分四季秋夏冬春
這一字生五谷五氣化運 生五湖并五岳又生五行
這一字生六米六氣分性 按六爻化六畜六道轉輪
這一字生七孔又生七政 每一方立七宿北斗七星
這一字生八卦八大神圣 分八方制八海八部龍神
這一字生九江九曲珠定 分九宮有九關九轉丹成
這一字生十千十佛掌定 按十方又制下十殿閻君
這一字從無極先天化運 生千佛并萬祖無數(shù)真人
生星斗生山河草木萬姓 哪一樣不是這一字發(fā)生
說不盡這一字玄機蘊妙 人得一萬事畢無死無生
老祖吟畢。神光喜不自禁。這一字先天大道。有無邊造化。不覺心明神暢。忽又想起祖言一三五數(shù)之道。精微之理。自覺歸淤河圖。天之生數(shù)。還有地之生數(shù)二四之理。但未詳識。求師慈悲指示。與弟子知之。
老祖曰。一三五數(shù)。合而為九。易曰。陽用九。二四數(shù)。合而為六。易曰。陰用六。九者屬陽。有輕清之氣。上浮為天。六者屬陰。有重濁之氣。下凝為地。故修道君子。要去濁留清。三教圣人。只用一三五。合九之數(shù)。而不用二四合六之數(shù)。天堂地獄。善超惡墮。其理昭明旁正亦可知矣。
神光曰。二四之理。怎樣分別。祖曰。二者。心猿意馬也。四者。眼耳鼻舌四相也。二四合為六根。生于六賊?;隽鶋m。因有六道輪回。即人道二,畜道四也。夫人之真性。在母腹先天之時。與母一氣相通。那時心意聚會。四相和合。只有一竅而通三寶。五元混合一體。能動而不能言。及至十月胎足。瓜熟蒂落。一個筋斗下地。脫下胎中襖。剪斷臍帶根。先天氣收。后天氣接。叫苦一聲。因何故落于苦海。難歸根。苦海者。即眼耳鼻舌。為四大苦海。性從眼耗。墮于卵生。性從耳散。墮于胎生。性從鼻散。墮于濕生。性從口散。墮于化生。再加心意一動。而生六欲。惹出六塵。一片重濁之氣。凝為地獄。人轉畜。畜轉人。生生死死。輪回不停。故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者。此也。
渴 曰
皈戒法語敘清 點爾一竅靈明
三心四相齊掃 十惡八邪除清
三寶煉成一品 六賊收來歸根
呼吸通歸一竅 出入玄牝二門
從此超脫苦惱 那怕十殿閻君
此是神仙之道 行住坐臥留心
神光曰。承師超度。受弟子百拜。再懇慈悲。求指三關九竅。又在何處。師曰。
三關九竅豈尋?! ∧鼙苁罾祥愅?br />
抽爻換象非小可 你今初進莫思量
又云。
此道名為最上乘 能度凡骨化仙真
真性一點超三界 十方萬靈盡歸根
神光曰。愿聞性命二字根源。二六又在何處安身。祖曰。
睡處山間石島 霎時飛海騰空
坐處常明不夜 行處海量寬宏
運行日月甲子 證明佛道之宗
朝暮東升西降 子午南北相通
歸來黃庭安養(yǎng) 恍惚妙用無窮
須要用心追取 不可大意放松
又云。
若要頓超三界 單聞空中霹靂
一點靈光舍利 水火不能焚溺
偈 曰
人身中華最難生 道場佛法最難聞
既得人身聞大道 務必早煉早超升
夫性命者。陰陽也。在天為日月。在地為水火。在虛空為風云。在方為南北。在時為子午。在卦為坎離。在人身為性命。天無日月。不能懸星掛斗。地無水火。不能養(yǎng)活生靈。虛空無風云。人民不得清泰。方無南北。四方怎能安寧。卦無坎離。水火怎得升降。時無子午。晝夜怎得分明。人無性命。周身無有主持。離了陰陽。萬生從何而生。
神光曰。何為高明配天。博厚配地。祖曰。干為天。坤為地。在先天之時。天位于上。地位于下。一離母腹之后。臍帶一斷一聲啼哭。四相打開。乾坤顛倒。干失中爻之陽。血為離。離者離也。離了先天之家鄉(xiāng)。何日返本也。坤得干中之陽。而為坎??舱呦菀?。一點真陽陷于后天。丹田不得還原也。博厚者。重濁之氣也。將離火中之真陰。運送于坎。換出真陽。使真陰并凝。而為坤地。極其博厚。高明者輕清之氣也。將坎水之真陽。吸升于離。換出真陰。便真陽并結而為干天。極其高明。配天配地。使天地定位。返本還源。天是性之主。地是命之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煉得陰陽合于一。不為天地造化奪。天地不能拘束我。哪有十殿老閻羅。打開四方靈山路。逍遙自在古觀音。有人識得造化理。便是靈山會上人。為說偈曰。
腹內(nèi)運真經(jīng) 泥丸別主賓
霹靂一聲響 撒手脫紅塵
神光聽說。才知生死性命根由。喜不自禁曰。
虧我說法數(shù)十年 不曾悟得這根源
自今覺得玄妙理 才知紙經(jīng)不值錢
老祖曰。經(jīng)者徑也。引人入道修行之路徑。望人惺悟。參師訪道。得道之后。以經(jīng)為考金之石。明其道之真?zhèn)巍@碇欠?。以分旁正。并非教人念誦。以了生死。講說以躲閻君。真經(jīng)不在書紙文字。只在口傳心授耳。汝今既授真?zhèn)骺芍癯诜瘛I窆庠?。自得一點即應。老祖曰。神仙道已得。金仙次第升。吾有真經(jīng)歌。仔細聽分明。
真經(jīng)歌,真經(jīng)歌 不知真經(jīng)盡著魔
人人紙上尋文義 喃喃不住誦者多
持經(jīng)咒,念法科 安排紙上望超脫
若是這般超生死 遍地釋子成佛羅
得真經(jīng),出洪波 不得真經(jīng)沒奈何
要知真經(jīng)端的處 先天超化別無他
順去死,逆來活 往往教君尋不著
真經(jīng)原來無一字 能度眾生登極樂
要真經(jīng),知道魔 除非同類而相和
生天生地生人物 難舍陰陽造化窩
說真經(jīng),笑盈盈 西川澗底產(chǎn)黃金
五千四百歸黃道 正合─部大藏文
日滿足,氣候升 地應朝兮天應星
初祖達摩親口授 大承妙法蓮花經(jīng)
初三日,正出庚 曲江之上月華榮
花蕊初開含珠露 虎穴龍?zhí)短綕崆?br />
水生二,月真正 若待其三不可進
壬水初來癸水來 須當急采定浮沉
金鼎煉,玉爐烹 溫溫文火暖烘烘
真經(jīng)一射玄關透 恰似準箭中紅心
遍體熱,似籠蒸 回光返照入中庭
一得真經(jīng)如酒醉 呼吸百脈盡歸根
精入氣,氣入神 混沌七日又還魂
這般造化真消息 料得世上少人明
活中死,死復生 自古神仙賴真經(jīng)
此般造化能知得 度盡閻浮世上人
大道端居太極先 本于父母未生前
度人須用真經(jīng)度 若問真經(jīng)癸是鉛
神光聽完。心中穎悟。即便頂禮謝恩。蒙師指出周天造化。弟子明心。但有消長之機。間斷之處。未識何故。師云。
心即佛兮佛即心 無人無我無眾生
三心四相掃干凈 十惡八邪要除清
恩愛情欲毫不染 貪嗔癡愛并不生
子午卯酉勤打坐 二六時中莫放行
要把閻羅來躲過 常伴彌陀古觀音
打開自己無縫鎖 天鼓一響主人驚
恍惚之間超三界 霹靂一聲出苦淪
若是六門不關緊 六賊門外亂紛紛
堂前主人昏迷了 謹防六賊要進門
偷盜一切真寶貝 合家老幼難安心
主人一時慌張了 一身四體不安寧
這就是個消長理 修行弟子要明心
神光問曰。六賊反主。是何消息。祖曰。
六賊本是心為主 主持大小眾魔軍
好比悟空孫行者 大鬧天宮顯奇能
天兵天將難伏制 不能逃佛手掌心
要歸唐僧成正果 全憑觀音咒兒靈
這是收心巧妙計 知者易悟要留心
賊中意馬忠良臣 馱起唐僧往西行
不是唐僧收歸正 龍馬飛騰駭殺人
走馳天涯無禁止 即是魔王一總兵
眼耳鼻舌魔家將 打聽消息棄四門
貪嗔癡愛入里助 酒色財氣扎外營
里應外合奪王位 刀槍箭戟亂紛紛
倘若是個真明主 拜請真人坐龍庭
觀音老母施法術 三教圣人護國心
請得老母無相印 照出四妖出相城
再請玉皇真敕令 降伏六賊護主人
千妖萬怪齊聽令 知止定靜天下平
八大金剛關隘鎖 四大天王守四門
一切真人常擁護 主人巍巍坐蓮心
只待天鼓一聲響 主人騰空往外行
神光又問曰。何為起落動靜。生死根源。祖曰。
起處翻江攪?! ÷涮幏鬯樘摽?br />
動處無鑰開鎖 靜處辟破洪蒙
照見無相城廓 現(xiàn)出不老主翁
安眠無生地上 自在偃月爐中
降世不識年月 來歷不知始終
乳名金剛不壞 出入不見形蹤
爾是彌陀在此 何須門外去逢
光曰。怎教歸家見母。老祖曰。
參到通天達地 得見木母金公
扶起嬰兒 女 回騎一只黃龍
越海翻山過嶺 來到極樂宮中
參拜無極老母 團圓普慶天宮
光曰。參到自然之處。自己知也不知。祖曰?;谢秀便?。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覺知陰陽并。要做無知人。知覺動中靜。執(zhí)知魔必侵。知者即易悟。昧者便難行。
光曰。如何是雞卵乾坤。不知先有雞。先有卵。祖曰?;祜傊畷r。無卵無雞。清濁二氣?;祜傄粓F。乃是無極之體。待子時一陽性動。清氣有感。如卵中之清。丑時二陽命動濁氣靈通。如卵中之黃。陰陽交感。二氣通靈。無極生太極也。一朝辟破洪蒙。分出混沌。太極生兩儀也。此時如卵生雞。先有卵而后有雞。若明此理便識天機。
光曰。念佛是誰。祖曰。是本性。光曰。除了本性又是誰。祖曰。是靈光發(fā)現(xiàn)。光曰?,F(xiàn)在哪里安身。祖曰。現(xiàn)在當人。光曰。二六時中。在哪里立命。祖曰。在雙林樹。光曰。我今砍到雙林樹。不知在哪里安身。祖曰。在太虛空。光曰。撞倒太虛空。再向哪里安身立命。祖曰。粉碎虛空。跳出乾坤三界。光曰。哪三界。祖曰。東土婆娑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先天無極世界。惟有先天無極界。才是男女老家鄉(xiāng)。
東土眾生多迷昧 盡住婆娑世界藏
想回西方極樂界 不明自性難回鄉(xiāng)
光曰。西方在于何處。祖曰。
明明白白極樂宮 徑有十萬八千里
指破西方在目前 可笑迷人路不通
光曰。二六時中皈依何處。諷誦何經(jīng)。祖曰。
皈依無縫塔 默念無字經(jīng)
開口神氣散 靜思除自暗
光曰。哪里是無縫塔。祖曰。
自己真寶在當人 何須用巧向外尋
內(nèi)中有個舍利子 不分晝夜放光明
無毛獅子徹天飛 哈蟆樹上披毛衣
死的托著活的走 蚊蟲銜起秤砣回
光曰。何是三心三會。祖曰。眼是過去心。燃燈佛。蓮池會。耳是現(xiàn)在心。釋迦佛。靈山會。鼻是未來心。彌勒佛。安養(yǎng)會。光曰。如何是三千大千世界。祖曰。過去佛。管天下紅粉世界?,F(xiàn)在佛。管天下婆娑世界。未來佛。管天下清淡世界。
偈 曰
銅鐵之兒幾春秋 無窮無盡何時休
一聲吼海驚天地 震破乾坤四部州
光曰。何為四字經(jīng)。六字經(jīng)。祖曰。昔有文殊菩薩。問世尊云。有修行弟子。妙用精誠或四字是真。六字是真。世尊曰。四字六字。不過是引誘之門。初會四字引誘公卿。二會六字。引誘賢人。三會十字。普度眾生。無極太極皇極三名。經(jīng)闡五千四十八。佛開八萬四千門。因及三災闡教化。引度不離有字經(jīng)。經(jīng)中說透生死路。拜求一字不二門。無字真經(jīng)超圣賢。后有偈語聽分明。
偈 曰
真經(jīng)不與紙經(jīng)同 紙上尋經(jīng)枉用工
有人參透其中意 安在巍巍不動中
又云
人人有卷無字經(jīng) 不用紙筆墨寫成。
展開原來無一字 晝夜四時放光明。
又云
幻身雖小配周天 說與知音仔細參
三藏歸來十二部 盡在人身內(nèi)外安
頭頂著金剛經(jīng)誰人知信 腳踏著般若經(jīng)哪個知聞
眼觀著觀音經(jīng)不離方寸 耳聽著雷音經(jīng)歌韻如琴
鼻聞著彌陀經(jīng)出玄入牝 舌舔著法華經(jīng)呼吸育清
心默著多心經(jīng)是為綱領 意守著清靜經(jīng)前降后升
左肝家青龍經(jīng)木母守定 右肺腑白虎經(jīng)金公看承
北極經(jīng)能鎮(zhèn)水存之于腎 脾中宮黃庭經(jīng)中央戊己
唐三藏過西天辛苦不盡 九九災八一難死中得生
悟空心沙僧命唐僧是性 白馬意八戒精配合五行
五千四成一藏十四年正 行十萬八千里始到雷音
先發(fā)下無字經(jīng)有字后更 十二部真妙品盡在人身
塵世人迷昧深全然未醒 再不窮真經(jīng)道了死超生
有僧道執(zhí)諸經(jīng)敲打唱韻 癡心想度鬼魂全無虔誠
吃五葷與三厭葷口讀詠 假求拜燒文書渺視佛門
佛先與主亡魂加罪三等 又要與假僧道記過十分
到頭來一個個三途受困 因武帝興佛教大道不明
只求其與空門謀食路徑 哪曉得亂了法誤了后生
囑弟子既惺悟真假路徑 無字經(jīng)超自己并度宗親
掌教佛流傳與廿八佛性 到東土找原人接續(xù)道根
時指望皇胎兒去旁從正 求明師傳真訣了死超生
老祖示畢而去。神光拜謝洪恩。禮畢而吟曰。
先天無為大道 成佛妙用機關 超生了死非等閑 得旨豈能輕賤
我為生死性命 卸下左膀得傳 熊耳山間苦琢研 始得了明靈源
感師層層指破 放出天大海寬 收來芥子一毫端 真是一以貫萬
切囑后輩佛侶 黃金萬兩莫傳 苦海眾生有誠虔 除妄皈真指岸
一見六道輪回 不忍脫骨如山 欲將天機盡漏穿 又恐難逃天鑒
只得半明半暗 泄與后世人參 求師指點這玄關 永證極樂宮院
佛法分明說不盡 一卷心經(jīng)字字真
有字原從無字出 喚醒南柯夢里人
大海波中一盞燈 無人剔起不分明
若遇明師親指點 里頭照見外頭人
大海波中立起桅 我佛彼岸等幾回
三還九轉來度你 有緣得遇證太微
達人知命要思鄉(xiāng) 摩著正根即去旁
神仙人人均有分 光明大路透西方
達天通地一部文 摩訶揭諦度眾生
寶秘諸仙五千道 卷隱如來三藏經(jīng)
贊 曰
達摩慈悲寶卷傳 諸佛菩薩下九天
聞聽偈語忙護佑 韋馱靈官排兩邊
金爐沉檀香煙起 法身清靜性自然
大眾虔誠體佛語 直超三界證涅槃
南無皈依十方一切 佛法僧 慈悲救世 度眾生。
爾時達摩老祖。乃西城南印度國界。大覺金禪。香枝國王三太子。不戀王位??雌茦s華。修成西天二十八祖。金蓮寶座。不戀圣境。悲世憫人。于天界元年。過東土傳立空妙用度人。不尚文字。只口傳心授。因見眾生不得惺悟。難識妙理。遂高駕祥云?;垩圻b觀。見得梁武帝。善氣沖空??罩鞋F(xiàn)瑞。只得落下云頭。于梁武帝金鑾寶殿。武帝見老僧從空而來。驚疑問曰。莫非怪乎擅敢到此。祖曰。西國人也。身藏明超圣境。不覺至此耳。武帝曰。西國到東土有多少路程。祖曰。十萬八千里。帝曰。要多少日期可到。祖曰。吾只用半個時辰就到。帝曰。莫非神仙乎。祖曰。雖非神仙。頗有半凡半圣。帝曰。既通凡圣??蓵匀酥栏捶?。祖曰。知而不知,不知而知。帝曰。
幾世為人幾世足 幾時戒斷酒和肉
你將甚么報君恩 誰人與你作眷屬
日間化緣哪里化 夜間歸向哪里宿
我將八句來問你 誰是天堂誰是獄
老祖曰。
九世為人十世足 離娘戒斷酒和肉
我將經(jīng)卷報君恩 菩薩與我為眷屬
日間化緣千家化 夜間歸向茅庵宿
我將八句來回你 我是天堂你是獄
武帝聽得此言。心中大怒。曰。你這和尚,全無道理。祖曰。我有無窮道理,你全然不識。本是你無道理,將來有何好處。帝曰。我曾修下五里一庵。十里一寺。洪闡佛道。有無量功德。你反道我是地獄。并無好處。你這野僧。單瓢執(zhí)杖。乞化十方。游食僧人。倒是天堂。且有道理又有好處。概是胡說。與我推出斬首。祖曰。斬我不得,我體掛虛空。無處下手。帝曰。你要上前三步死。退后三步亡。祖曰。我橫行三步有何妨。武帝叫兩班文武。將這和尚帶在西廊。來日高設法臺。將四十八卷經(jīng)典疊成蓮花寶座。請他登臺講經(jīng)說法。若是真僧自然明心見性。若是假僧。自有天雷劈死。老祖聽得心內(nèi)自明。眾文武大臣將和尚候在西廊。問曰。你這和尚將你來由去處對眾一表。使我等得個明白。老祖曰。
眾公卿,聽開懷 我從混元一氣來
無生是我老父母 乳名叫做小皇胎
小皇胎,弟兄多 九十六億住娑婆
也有在朝為天子 也有為官享快樂
也有逞能夸豪富 也有處貧受奔波
也有造孽轉畜道 也有修仙證大羅
自從寅會失散后 算有四萬余年多
我來此,把伴約 惹得爾等笑我魔
我欲轉回西方地 又憂爾等沒下落
老祖說罷。眾文武以為和尚是個瘋子。各自退散。及至次日。安設已畢。請和尚登臺說法。老祖將四十八卷經(jīng)典。一覽皆通。只四維思尋。并不曾開言講說。帝曰。請你講經(jīng)說法。如何一言不吐。祖曰。
見性一轉三千卷 了意一刻百部經(jīng)
迷人不識西來意 無字真經(jīng)世難尋
武帝不識反以為狂。心中惱怒。命左右侍衛(wèi)各執(zhí)玉棍。將這和尚逐出去罷。老祖曰。何必待逐恐折爾福。餓死臺城。怎得瞑目。武帝越更大怒。急命逐出。只見玉棍一齊打來。老祖閃出殿外。冷嘆三聲無緣無緣。且行且歌。
嘆富貴假名利迷人太甚 塵世上眾皇胎概困紅塵
只知道享紅福勢利僥幸 全不思有孽債暗來纏身
梁武帝結佛緣人爵有分 可惜他冤孽重一竅不明
只憂他福盡時便有禍侵 將來后冤報冤困死臺城
佛不忍特命我前來指惺 哪知他迷昧甚全不思忖
莫奈何駕法船又往別郡 四部州去尋訪有緣之人
卻說老祖歌畢。不免去到金陵。王舍城中黃花山。神光在此講經(jīng)說法四十九年。人天百萬聽講。老祖到此。果見講的天花亂墜。地涌金蓮。泥牛過海。木馬嘶風。神光偶然見得新來一位和尚。不免問他一問。老僧從何而來。祖曰。不遠而來。神光曰。既然不遠。往日未見來此。祖曰。不得空閑。
一要上山采靈藥 又要下海取寶珍
修造無縫塔一座 只因功果未完成
今日偷閑來到此 聽爾慈悲講經(jīng)文
神光聽這和尚要聽講經(jīng)。即將經(jīng)卷展開細說。祖曰。你說的是甚么。神光曰。我說的是法。祖曰。法在那里。曰。法在經(jīng)書上。祖曰。墨的是字。白的是紙。如何有法。你既說紙上有法。我且畫一紙餅與你充饑。神光曰。紙餅如何充饑。祖曰。既然紙餅不能充饑。你說的紙上佛法。怎能了得生死。本屬無益。與我拿去燒了。神光曰。我講經(jīng)說法度人無量。怎說無益。你豈不是輕賤佛法。罪莫大焉。祖曰。我非輕賤佛法。乃你自己輕賤佛法。全不究佛之心印真法。執(zhí)著經(jīng)書說法??芍^不明佛法也。光曰。我既不明。請你來登臺說法。祖曰。無法可說。單言一字耳。我西來有個一字。要須彌山為筆。四海水磨墨。天下為紙。難寫得下我這個一字。更難畫得下我這個形象。看又看不見。描又描不成。有人識得這一字。寫得這圖形。并絲毫不掛。方能造生死。本來無形象。四季放光明。有人識得玄中妙。便是龍華會上人。
偈 曰:
達摩原來天外天 不講佛法也成仙
萬卷經(jīng)書都不用 單提生死一毫端
神光原來好講經(jīng) 智慧聰明廣傳人
今朝不遇達摩度 難超三界了死生
達摩西來一字無 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要紙上尋佛法 筆尖蘸干洞庭湖
神光聽畢。心中大怒。手執(zhí)鐵素珠迎面打來。遂打落老祖門牙二個。祖欲吐出。不忍此地要遭三載大旱。祖欲吞下腹內(nèi)。又恐破了五臟之戒。只得忍耐。口含齒血。往西而去。
偈 曰
達摩含血不能言 哪想神光認不全
船到江邊人難度 看來有緣又無緣
武帝神光不低心 哪識西來一祖根
這遭錯過難相遇 永叫埋沒在紅塵
老祖出了王舍城外。將袍袖一展。其齒如故。其血凈盡。思度人難處。不免嘆道一番。
嘆旁門有字法信口談論 專習的口頭禪不究死生
有修行他不求佛法心印 有悟道他不訪無字真經(jīng)
一味兒講的是行怪素隱 三教人多不究了死超生
假僧道概習的敲打唱韻 有神光他憑的講說為能
恁講的天花墜難了性命 到頭來更難免十殿閻君
舉眼觀旁門內(nèi)無數(shù)人等 沒幾個窮心經(jīng)訪道修行
我今日度神光又無緣分 但不知到何處才有緣分
卻說老祖?zhèn)麌@已畢。遂往東綠關過。遇一婦人名楊胭脂。便問老祖從何而來。往何而去。老祖曰。自西國而來。特度武帝與神光。欠緣而歸。胭脂聽說。知是有道德的和尚。便請老祖到家。候入經(jīng)堂。請升法座。遂行禮拜告曰。吾乃持齋多年。未得明心見性。今日有緣。得遇明師降臨。我今發(fā)愿為徒。求師慈悲。指示正法。弟子永不忘恩。祖曰。你今發(fā)愿求道。事非小可。況女身垢穢多愆。要盟下海天大愿。受持三皈五戒。抱穩(wěn)正念才可。倘不依愿而行。反遭墜落。萬劫難以超升。當再三思而行。不可輕視。胭脂即便跪地。憑佛立愿曰。我若得法忘師。不守皈戒。半途而廢。永墜沉淪苦海。萬劫難超三界。達摩知是虛情。略點幾句偈語云。
若在三苦求正法 單明身中動靜功
法生萬物穿三界 道包天地遍虛空
穿骨透髓無不到 應現(xiàn)八方妙無窮
周流四大為真主 內(nèi)無形相外無蹤
常與三家來相會 內(nèi)外一體現(xiàn)金容
又曰。
人法兩忘是真空 活潑動靜允執(zhí)中
認得自家真人透 待詔飛升極樂宮
脂胭得聞法語。記熟在心。已有數(shù)日。遂起心毒死師傅。等武帝與神光前來拜我為師。豈不榮耀幸甚。誰知老祖早明其意。便脫只芒鞋。寫留偈語。化作尸骸。遂隱身而去。胭脂見祖已故。急將尸骸葬了。老祖離了東綠關。又傷嘆一番。
嘆婦女多迷昧不明自性 既回心在吃齋未究死生
全不思五漏體罪過太甚 因前劫多迷昧不曉修行
變女身多不便作難不盡 遵三從和四德聽命于人
楊胭脂既遇我三生有幸 就該要求真空不二法門
我見她口能言心卻不正 無字經(jīng)又豈可輕易指陳
略得點禪機話以為高幸 就想要毒死我當人師承
從此推我來時一條路徑 我去后恐別出萬戶千門
要找個信心人道統(tǒng)繼定 慧眼觀四部洲并無一人
就只有王舍城神光可信 我再去化不轉枉來度人
老祖嘆畢。不忍拋棄神光。設法再度。心默一會。將數(shù)珠取下十粒。化為十殿閻君。飄然而至。立于神光法臺之側。神光正欲登臺。忽見十位秀士到此。神光問曰。各位先生系何方人氏。莫非來此聽說法乎。十位答曰。吾等乃是幽冥地府十殿閻君。并非來此聽法。因爾陽壽已滿。特來鉤取爾之生魂。神光聽說。大駭一驚曰。我曾說法度眾四十九年。費有無窮辛苦。積有無量功德。豈還難躲閻君乎。閻君曰。今天下只有一人能躲。余外概不能免。神光曰。此一人是誰。閻君曰。是前日來此那位黑臉和尚。得明無字真經(jīng)。性理真?zhèn)鳌P蕹商焱忾e人。才躲得脫吾等之手。但凡說法修行??陬^三昧。盲修瞎煉。不求真?zhèn)?。實受修行者。但是口說能免。其實都躲不脫。神光聽說。心中慚愧已極?;诤拮砸咽Ь?。只得跪地。向閻君面前討?zhàn)埫馑?。好去追求達摩指示。只得俯伏哀懇。十位恍然化無。神光起身。就向蓮臺一腳。踏倒蓮臺。急忙起程。追趕老祖。百萬人天扯住。不忍分離而言曰。
師尊一去好可憐 叫人個個淚不干
百萬人天誰為主 未知何日轉回還
光曰。
大眾從容聽我言 一心要去求真?zhèn)?br />
異日若能成正果 普度眾生證涅槃
師徒恩重與情深 如何割舍兩離分
近前聽我十囑咐 各自歸家莫退心
一囑咐皈依佛全憑真心 莫貪恩莫戀愛莫爭利名
二六時要與佛常親常近 四時中焚信香報答佛恩
我離躲閻君手無明未盡 勸大眾要耐煩牢記在心
二囑咐皈依法佛規(guī)嚴令 二六時勤功課依法而行
這皈戒是修行大大把柄 切莫要起雜念胡為亂行
我離躲閻君手神氣耗甚 勸大眾時存養(yǎng)牢記在心
三囑咐皈依僧要學清靜 投佛門守清規(guī)別開旁門
切莫學有為法夢幻泡影 或靜坐或觀空雜念莫生
我難躲閻君手不明自性 勸大眾要飛相牢記心中
四囑咐戒殺生仁德為本 西天佛盡都是慈悲大仁
修行人與生靈莫結仇恨 方免得地獄苦不去轉輪
我雖躲閻君手冤孽太甚 勸大眾多放生牢記在心
五囑咐戒偷盜以義為本 一根草一條線各有主人
別人來虧刻我我必不忍 我虧人人不服必有禍生
我難躲閻君手刻薄太甚 勸大眾要厚道牢記在心
六囑咐戒邪淫名節(jié)為本 修道人效關雎樂而不淫
恁美貌賽西施當作禽蠢 切不可起欲念喪失本真
我難躲閻君手欲念不盡 勸大眾色是空牢記在心
七囑咐戒酒肉清濁莫混 酒性亂肉性濁污穢佛經(jīng)
二六時或念經(jīng)或是坐靜 本當要絕欲念見性明心
我難躲閻君手心不純靜 勸大眾食淡泊牢記在心
八囑咐戒妄語言而有信 守五戒貫五常亦貫五行
諸萬物莫不是由信化運 言忠信行篤敬傲惰莫生
我難躲閻君手愩高傲性 勸大眾低血性牢記在心
九囑咐修紅福富貴之品 從今后體八德更體五倫
吃花齋吃月齋隨在爾等 要修個人上人智慧光明
我要去趕達摩只為性命 勸大眾廣施濟牢記在心
十囑咐諸善人要講德行 行大善行小善量力而行
有財人要舍財施濟莫吝 無財者行方便全憑功行
我要去趕達摩求指心印 仰大眾各立功彼岸同登
囑咐已畢。師徒灑淚而別。神光一心要趕達摩心切。一直趕到東綠關。遇一婦人。名楊胭脂。神光問道。娘子可曾見得一位黑臉和尚過去幾時。胭脂曰。前日老祖在我家住了七日。自病而死。我將祖尸葬于東綠關外。神光聽說大哭不已。悔自己無緣。難遇高師捶胸悲啼。胭脂曰。老祖雖死。道根還在。不必悲傷。神光聽說。方得止淚。問曰。老祖之道何人所得。胭脂曰。道已盡傳與我。只要你忍耐降心。我傳你就是。神光忙頂一禮。跪地哀求指示。胭脂曰。道不輕傳。必要對天立愿。方可傳授。光曰。
修行弟子未通玄 專拜明師學參禪
我若輕法難離苦 忘師性命不還原
胭脂曰。
修行工夫全憑心 傳授匪人罪不輕
穿山透海常應現(xiàn) 包天裹地在人身
活潑動靜養(yǎng)性天 千生才得佛臨凡
貫滿乾坤憑真性 放去收來還本源
神光再三叩問身中之性命。生死之根由。胭脂曰。生死性命之原。有內(nèi)外之分。內(nèi)能穿骨透髓。普覆人身。應現(xiàn)化物。乃六門之動靜。外能穿山透海。包天裹地。貫滿十方。放去收來。動靜活潑。乃劫外真人也。金剛經(jīng)云?,F(xiàn)在、過去、未來心。俱不可得。人、我、眾生、壽者相。切不可有。方才免得輪回之苦。脫得閻君之刑。神光曰。此等道理。我曾常時講論。望師傳我先天至道。胭脂曰。法已盡傳。再無二法。神光心中不得詳明。正在疑而未決。忽聽門外來了一位老僧。大聲叫道。東土眾生。無緣無緣。可惜把西天達摩老祖。佛駕臨東。放過去了。神光與胭脂聽見。問道這位老師傅,你在何方遇著達摩老祖。僧曰。我在西國來東之時。同伴一日一夜。神光胭脂俱不深信。老僧又曰。我前日在西洋湖洗澡。又遇老祖。手執(zhí)便鏟。挑只芒鞋。身負蒲團。踏蘆過江而去。我曾問他。要向何處去。他言先度武帝無緣。反遭玉棍傷體。次度神光無緣。又被鐵珠損牙。復度胭脂。顯遭毒害。要到熊耳山。尋個住處。培體養(yǎng)牙。說罷而去。神光聽說。果是實情。轉問胭脂曰。你言祖已病故。如何還在。胭脂曰。不免同去東綠關。掘墓相驗。及至掘開一見。只有芒鞋一只。繡得有字云。
達摩西來一只鞋 千針萬線繡出來
東土眾生不識我 芒鞋把做死人埋
神光看畢。才覺得達摩老祖。神通廣大。變化無窮。必在熊耳山。一心奔去。拜求大道。遂拜別胭脂起程。不分星夜。至一大江。橫阻難度。神光四維觀望。并無有人。又恐老祖往別方去了。進退兩難。達摩早知其意。遂化一漁翁。來在上江把釣。神光見而呼曰。求漁翁到岸。連呼數(shù)聲時。漁翁不慌不忙而至岸邊。神光曰。求老伯渡我過江。漁翁曰。
岸遠江湖深 難尋把舵人
自己實難度 豈敢度客賓
神光曰。余外有度否。漁翁曰。
前有一老僧 踏蘆過江心
并無波浪起 惜爾錯時辰
神光曰。因我錯過悔不轉了。不知這達摩老祖過江到山。已轉身否。漁翁曰。他在山上打坐。我朝日未離此處。不見轉來。神光聽說在山。心忙似火。拜請漁翁度江。頂禮哀告不已。漁翁見得神光求達摩心切。才能低心求度。遂接上漁舟。叫他閉目凝神。澄心靜坐。一刻而過。神光下得舟來。無物相贈,只得道勞而許以言曰。迷時你度我。惺時我度你。有恩須當報。循還真道理。言畢告別。一直奔上熊耳山。見了達摩老祖。四禮八拜。參駕已畢。見得老祖端然正坐。巍巍不動。并不開言啟齒。神光只得俯伏拜告。弟子肉眼凡胎。不識老祖西來。一切冒犯罪過。應該雷霹尸骸。伏望師尊慈悲赦罪。賜下恩來。見老祖良久不理。神光再三哀懇。言曰。
神光跪地淚滿腮 望師息怒且寬懷
肉眼不識西來祖 總望師尊赦罪來
神光已懇一日。始見老祖言曰。
我今開言問神光 王舍城中好道場
三藏經(jīng)書憑口談 如何趕我到西方
神光曰。
神光跪地不抬頭 淚濕衣襟自己憂
望師莫記前言語 別了真人無處求
神光跪懇哀求。已經(jīng)一日一夜。雪積過腰。老祖憫之曰。心清靜不得清靜。意安閑不得安閑。癡心難超三界。妄意必墮深淵。神光曰。弟子不敢癡心妄想成佛作祖。以為高大。實為自己性命難了??嗪ky脫。閻君難免。地獄難躲。雖是前來攪擾。出于無可奈何。望師慈悲指示。弟子勤把頭磕。祖曰。欲求正道須去左旁。要待紅雪齊腰。方可傳授。神光誤聽。遂取出戒刀,卸下左膀,血染周身遍紅。老祖一見大動慈悲。急將袍裙撕下一塊。搭于神光左膀。血止痛愈。嘆道。想東土眾生。既有此番心念??墒苷?zhèn)?。遂吩咐。要發(fā)下洪誓大愿。神光曰。想父母生養(yǎng)大恩。殺生難報。蒙天地蓋載。日月照臨?;释跛?。師尊教誨。種種深恩。無由報答。若不誠求至道。了脫生死。答報五恩。豈不虛生一世。而落六道四生。怎能重遇奇緣。因即叩請神天鑒察。弟子求道。倘有二意。欺師滅祖。永墮地獄。不得超生。祖曰。善哉善哉。要修端正道。須去左旁門。如何卸左膀。險些誤殘生。要紅血齊腰。無非考心誠。爾這紅袈裟。留警后世人。祖師以偈曰。
吾本來東土 傳法度迷津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見其智慧可矣。取名曰慧可。遂以如來正法眼說偈授慧可云。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自生
無情必無種 無地亦無生
說已端坐。神光語下徹悟。始知性要悟。命要傳。真上上一乘之妙諦也。即便頂禮謝恩已畢。再拜恩師慈悲。指明左旁二字。師曰。道有三干六百旁門。七十二種左道。故曰左旁??倿樾g、流、動、靜。四果之門。惟我真空先天大道。三教合一。是為不二法門也。神光問曰。何為術、流、動、靜。四果旁門。老祖曰。
術者法術也。凡書符煉咒。駕霧騰云。飛空步虛。踏罡步斗。呼雷遣將。撒豆成兵。五遁變化。降像走陰。七十二般法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流者周流也。云游天涯。朝山禮像。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醫(yī)卜星相。算數(shù)推測。善知過去未來。吉兇禍福響驗如神。九流三教。諸子百家??陬^三昧。一切流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動者行動也。凡習八段景。及搬運吐納。擦拳撫掌。曬背反睛。餐霧服氣。采藥煉丹。服乳咽精。站立坐跑。運氣之功。一切有作有為。有像有形之道。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靜者寂靜也。凡隱庵入洞。靜坐觀空。數(shù)息止念。辟谷煉形。有守泥丸。守尾閭守谷道。守臍輪。有眼觀鼻。鼻觀心。以血心作黃庭。以肝肺為龍虎。以心腎作坎離。有守兩乳之中。有修性不修命。有修命不修性。一切陽寡陰孤。盲修瞎煉之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更有冤深孽重之輩。雖入大道。不知天命。毫不低心。稍得一線之功。自以為能。就要稱師作祖。分門別戶。欺世哄人。罪莫大也。怎能超升。更非正也。子其勉之。依愿而行。
神光曰。左道旁門誤人生死。罪重惡極。弟子知過必改。不敢妄行。伏望師尊將入道路徑。下手工程。如何起頭落腳。求祈指示分明。
老祖曰。入道路。遵皈守戒。下手工。真空立關。起頭一三五。落腳九轉丹。
神光曰。三教合一否。老祖曰。三教無二。眾生有分。要明三教合一理。當體一三五數(shù)行。神光曰。何為一三五數(shù)。
老祖曰。一者理也。三教合一。即人身中之萬殊歸根為一竅。故道有抱元守一。佛有萬法歸一。儒有執(zhí)中貫一。同此道也。天一生水。屬坎。真陽陷中。不得返本。明得一竅。運離汞以灌溉。使坎鉛而上升。水火既濟還先天。必收一身之元氣歸于一性之中。結成一粒粟米工夫。要一心不二。切忌雜念以耗散。
三者。三家也。一性分三。即人身中之精氣神。為三寶。故道有三清。佛有三皈。儒有三綱。同此道也。天三生木。屬震。真陽藏下。不得返本。明得一竅。呼西舍郎以鼓舞。使東家女兒歡會。金木合并還先天。必收三家之真寶。歸于一性之中。煉成三花聚頂工夫。要三皈清凈。切忌三厭以穢散。
五者。五元也。即人身之心肝脾肺腎。為五臟。故道有五行。釋有五戒。儒有五常。同此道也。天五生土。是中央戊己。散于上下。不得歸位。明得一竅。調運呼吸。以移戊就己。使戊己二土。結成刀圭。返還先天。必收五臟之精華。歸于一性之中。煉成五氣朝元工夫。要五戒精嚴。切忌五葷以沖散。
神光問曰。何為五葷。
老祖歌曰。
這五葷草將軍氣味兇險 就是這蔥蒜韭薤同眾煙
煙傷肺把金氣被他沖散 韭傷肝把木氣被他耗完
蔥傷腎把水氣被他外趕 蒜傷心把火氣被他滅煙
薤傷脾把土氣被他困倦 此五氣受了傷如何結丹
修行人戒五葷才是正傳 精五戒才煉得五氣朝元
神光曰。五戒之理。弟子淺知。不得精詳。祈師剖明與弟子知之。老祖歌曰。
戒殺生原來是仁德為本 體上天好生德戒殺放生
人生寅于東土沉埋久困 人轉畜畜轉人死死生生
歷劫內(nèi)多迷昧造過太甚 人吃畜畜吃人好不傷情
人得道要回西超生樂境 冤未報難道說罷了不成
必須要放生命孽債消盡 若不然只恐怕冤孽纏身
不戒殺損天良孽債更甚 佛雖慈那冤孽怎肯依行
孽迷竅起退志把道不信 失卻了好緣法萬劫難尋
這劫運從何起仔細評論 天生物他豈有所殺之情
皆因為世上人兇惡頑?! ?毒魚蝦傷禽獸造孽非輕
上皇爺按律定降下劫運 敕魔王四部洲齊起蜂群
你殺他他殺你解此劫運 修行人不惜命罪加十分
儒忠恕佛慈悲道祖感應 此六字心在下推己及人
體天心推人心以及物性 既成己又成人豈可看輕
折草木傷氣血都有罪定 何況于貪口腹害命殺生
殺生戒理多端難以盡論 再將那偷盜戒指示分明
戒偷盜原來是義氣為甚 切莫要存偏見刻薄居心
男志外女志內(nèi)雖是本等 守己業(yè)不妄求可算志人
干與坤總要學端端正正 勿妄貪勿妄取廉潔要清
一根草一文錢各有受分 一縷絲一條線豈無主人
或做買或做賣存心公正 哄人財不長久自遭罪名
哪怕他金和銀堆滿地境 常近身常臨眼毫不動心
縱該取毫不茍并不蒙混 若妄取傷了義背了圣人
入佛門修大道皈清戒凈 怎比那小人輩一概胡行
塵世上鬧轟轟無數(shù)人等 沒一個不貪財不斂金銀
瞑著目細思想上中下等 概入迷齊盤算無有知音
莫說是做賊人天良喪盡 不做賊還不是想弄錢銀
莫說是俗人們利心太甚 修行人亦還有見利生心
這財字可算得迷魂大陣 從今后嚴守戒跳出迷津
修行人二六時勤把功運 毫不貪毫不染涵養(yǎng)性真
功成時遍身寶受用不盡 吃圣飯穿圣衣快樂長春
戒邪淫原來是禮節(jié)為本 切不可無禁止欲念時生
男官貞女官潔猿馬拴穩(wěn) 須將那廉恥兒心窩常存
心問口口問心自嚴自慎 毫不敢思凡情斬絕除根
天地間惟禽獸雌雄亂混 不顧羞不顧恥丑不堪聞
人為那萬物首廉節(jié)要緊 若亂倫雖是人不如獸禽
柳下惠懷不亂天良獨慎 魯男子閉門戶不睹美情
進大道皆都是仙緣有分 老母的皇胎子九六原人
自寅會投東土六萬年正 張為男李為女轉變不停
三期至開普度原人返本 要九六歸家轉同看娘親
修行人貼骨親靈山脈運 本來是一母生如何偷情
既修行把淫欲一刀割盡 任美貌賽西施對景忘情
常畏懼似狼虎蛇蝎毒狠 戰(zhàn)兢兢如臨淵如履薄冰
能戒到精微處無蹤無影 成佛仙在掌中有何不能
這淫戒是首魔敗道總病 有多少徒口說心未體行
觀外面或像是悟道形影 視內(nèi)景暗窩藏不如畜牲
這念頭眾乾坤摸心自問 察其實敗道的都是邪淫
生于色死于色如夢不醒 醒未覺覺未醒昏昏沉沉
只害的尸堆山脫骨如嶺 仙佛根墮塵沙好不心疼
大志人立念頭鐵石堅硬 常記著空于色惟在有恒
久行待無人我四相皆凈 復還我本來面性體圓明
這淫戒非兒戲須當謹慎 再將那酒肉戒略說分明
戒酒肉原來要清濁莫混 除香味斷美肴去濁留清
切莫要貪口腹迷真亂性 五百戒酒為頭爾莫看輕
那酒兒雖是水毒氣甚狠 連三杯入腹內(nèi)面紅心昏
食醉了似瘋顛迷而不惺 喪廉恥失德行暴氣兇橫
那時節(jié)亦不論諸親人等 開口罵舉手打虐卑慢尊
也不管高和低生死性命 惹下了包天禍法不容情
酒醒來縱后悔悔亦遲甚 何不如早立志酒不沾唇
效禹王惡旨酒肯把善信 酒無量不及亂至圣存心
況酒是穿腸毒三寶傷損 有敗國與亡家招禍總根
俗人們亦當要戒之則慎 又何況守清皈立志修行
莫說是飲甜酒不甚要緊 念不絕也難免亂了心神
那肉葷雖說是美味上品 要有功超度他才敢食吞
若無功解他冤陰司候等 老閻君來判斷八兩還斤
肉字體兩個人是何情景 人吃他要人還不是虛情
人稟受天地的清風成性 那畜物稟天地濁氣而生
既悟道要將那濁氣去盡 濁氣除才悟得清氣上升
第五要戒妄語言實為本 逢著人切不可言談虛情
言有典行有則忠信篤敬 來得清去得明免有疑生
世俗人一概的花言巧論 說是風便是雨妄哄眾人
東說好西說歹好歹說盡 貌慈悲心毒惡佛口蛇心
舌如刀殺的人無處逃遁 意似箭斬的人老少離分
只圖他得飽暖方便安穩(wěn) 那管人苦和甜全不思尋
在陽間使刁乖由他胡混 歸陰曹割心肝定拔舌根
修行人語無妄言而有信 將花言和巧語一并除清
逢著人講的是孝悌忠信 談禮義敘廉恥善化人民
逆勸孝淫勸貞邪人勸正 愚勸賢惡化善挽轉人心
每一方能勸得人人遵信 無邪匪無兇橫自見清平
天與地合萬物依信為本 若無信那里有世界人倫
天有信日月星報信斗柄 地有信水火風運信昆侖
年有信四時內(nèi)寒暑凍冷 月有信逢朔望不差毫分
日有信十二時子午為準 時有信每一時八刻五分
卦有信干與坤坎離為定 信屬土貫五常亦是五行
天和地年月日憑信化運 那萬物與人民應信所生
生生化化生生各有一信 若無信化不化生也不生
這五戒要精嚴五行合并 更必要三花聚三厭除清
神光曰。何為三厭。祈師指明。老祖曰。
這厭字昔倉圣造作明鑒 將日字安之在四陰中間
上橫陰下月陰左撇右犬 這就是名天狗日月食完
這三厭削三花原屬三件 有飛禽身橫飛天厭根源
那走獸身橫走此名地厭 那水族名水厭橫游水間
修行人煉純陽陰氣莫犯 那五谷身直長立地頂天
況三厭屬幻體食之可慘 煉三花守三皈才是真?zhèn)?br />
神光曰。這三皈之理。弟子只知大概。不得詳明。求師指示一番。老祖歌曰。
皈依佛發(fā)慈悲常清常凈 勤參悟本來面無字真經(jīng)
不貪那富與貴世俗浮景 不戀那恩與愛紅塵美情
將酒色與財氣一刀斬盡 學一個大丈夫跳出凡塵
人打我不還手彌陀念定 人罵我不還口哈哈連聲
他害我只當是他把我敬 嫉妒我只當是待我有情
誹謗我我只是良言相敬 欺壓我我額外把他欽尊
逢著人談善言諄諄告訓 分賢愚因人訓見機生情
常窮究古仙佛是何動靜 不能學佛行持怎么超生
佛佛佛原來是塵緣拋盡 并非是雕塑的有像有形
有形像是后天即有損壞 無為體合太虛那有死生
行坐臥二六時莫離方寸 觀自在行般若守定自性
精化氣氣化神妙義難論 神還虛虛還無性光通靈
真中假假中真真如自靜 才算得孝兒童與佛有因
此乃是皈依佛指示爾等 再把那皈依法講來細聽
皈依法要點貼法則莫紊 循規(guī)矩講禮義洗滌身心
上待下要慈悲依規(guī)示訓 下諫上依禮行莫亂章程
行動間立品格衣冠要正 閑坐時如泰山守定黃庭
神佛堂宜潔凈諸佛歡幸 四時香要虔誠性透神明
誦真經(jīng)除雜念神氣交并 調賢良設法度計隨心生
見道友要謙和禮必恭敬 學低心學下氣慮以下人
談道時莫嬉笑不可爭論 先天道理無窮各有淺深
驕傲心滿假心一概除盡 奸貪心詭詐心丟九霄云
慳吝心刻薄心掃除干凈 嫉妒心是非心不可稍存
名利心恩愛心不積方寸 酒色心財氣心總要除根
愩高心執(zhí)著心丟去莫吝 論修行無人我中國一人
不畏苦不畏難勇力前進 存一個鐵石心拔萃超群
外法則一言兒講之不盡 再將那心傳法成圣指明
言心法也不是呼雷顯應 也不是呼風雨遣將遣兵
法法法原無法法乃自性 空空空不落空空乃為真
上丹時心要死真是調運 子午針上下對前降后升
鉛投汞坎離交金木合并 三花聚五氣朝養(yǎng)育圣嬰
結一顆黍米珠脫凡成圣 跨仙鶴顯法像無憂無驚
此名為真法則余今指醒 再將那皈僧依略敘其情
皈依僧皆因是不戀俗景 正其心誠其意穩(wěn)步而行
做一個大丈夫不畏苦困 把塵垢速洗了悟透死生
悟道人識得破真假路徑 是與非邪與正好歹自明
無根種受佛心法無把柄 進了道意不專圖務虛名
又或是想利息苦把錢掙 又或是思家務常不安寧
又怕饑又怕寒又怕受累 放的賬又恐怕收不回程
一天天忙到晚無有安靜 老與少兒和孫概掛在心
每日里受勞碌憂心耿耿 想修行又不能打坐念經(jīng)
這等人真來是糊涂愚蠢 既惡濕而居下是誠何心
豈知道皈依僧念頭去盡 戀恩愛貪家財何為皈僧
論皈僧心在塵心無塵混 雖居俗不累俗各有一能
二六時忙偷閑鬧中來靜 身在俗性天中毫無俗情
僧與俗分疆界兩條路徑 清與濁不分開怎望功成
囑賢良速醒悟回光自問 要怎樣才脫離苦海深坑
論內(nèi)功僧乃是真人名姓 勤參悟才能明其中妙音
運呼吸調真息出玄入牝 甘露水潤百脈 苗自生
真陽動透三關轉至五頂 有黃婆為媒證嬰 相親
蜜綿綿妙難言無限樂景 結一粒九曲珠毫光騰騰
這三皈修行人奉為標準 將三寶煉一片一字金丹
神光曰。這一字精微之道。祈師詳指。老祖曰。
這一字無極中一點靈性 是西天大圣人骨髓真經(jīng)
生東土眾萬物一切靈蠢 三界中概由于一字生成
這一字安天地兩儀判定 生陰陽生男女制立人根
這一字生三寶三教綱領 統(tǒng)三才立三界撐住乾坤
這一字生四牲四相位定 通四方分四季秋夏冬春
這一字生五谷五氣化運 生五湖并五岳又生五行
這一字生六米六氣分性 按六爻化六畜六道轉輪
這一字生七孔又生七政 每一方立七宿北斗七星
這一字生八卦八大神圣 分八方制八海八部龍神
這一字生九江九曲珠定 分九宮有九關九轉丹成
這一字生十千十佛掌定 按十方又制下十殿閻君
這一字從無極先天化運 生千佛并萬祖無數(shù)真人
生星斗生山河草木萬姓 哪一樣不是這一字發(fā)生
說不盡這一字玄機蘊妙 人得一萬事畢無死無生
老祖吟畢。神光喜不自禁。這一字先天大道。有無邊造化。不覺心明神暢。忽又想起祖言一三五數(shù)之道。精微之理。自覺歸淤河圖。天之生數(shù)。還有地之生數(shù)二四之理。但未詳識。求師慈悲指示。與弟子知之。
老祖曰。一三五數(shù)。合而為九。易曰。陽用九。二四數(shù)。合而為六。易曰。陰用六。九者屬陽。有輕清之氣。上浮為天。六者屬陰。有重濁之氣。下凝為地。故修道君子。要去濁留清。三教圣人。只用一三五。合九之數(shù)。而不用二四合六之數(shù)。天堂地獄。善超惡墮。其理昭明旁正亦可知矣。
神光曰。二四之理。怎樣分別。祖曰。二者。心猿意馬也。四者。眼耳鼻舌四相也。二四合為六根。生于六賊?;隽鶋m。因有六道輪回。即人道二,畜道四也。夫人之真性。在母腹先天之時。與母一氣相通。那時心意聚會。四相和合。只有一竅而通三寶。五元混合一體。能動而不能言。及至十月胎足。瓜熟蒂落。一個筋斗下地。脫下胎中襖。剪斷臍帶根。先天氣收。后天氣接。叫苦一聲。因何故落于苦海。難歸根。苦海者。即眼耳鼻舌。為四大苦海。性從眼耗。墮于卵生。性從耳散。墮于胎生。性從鼻散。墮于濕生。性從口散。墮于化生。再加心意一動。而生六欲。惹出六塵。一片重濁之氣。凝為地獄。人轉畜。畜轉人。生生死死。輪回不停。故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者。此也。
渴 曰
皈戒法語敘清 點爾一竅靈明
三心四相齊掃 十惡八邪除清
三寶煉成一品 六賊收來歸根
呼吸通歸一竅 出入玄牝二門
從此超脫苦惱 那怕十殿閻君
此是神仙之道 行住坐臥留心
神光曰。承師超度。受弟子百拜。再懇慈悲。求指三關九竅。又在何處。師曰。
三關九竅豈尋?! ∧鼙苁罾祥愅?br />
抽爻換象非小可 你今初進莫思量
又云。
此道名為最上乘 能度凡骨化仙真
真性一點超三界 十方萬靈盡歸根
神光曰。愿聞性命二字根源。二六又在何處安身。祖曰。
睡處山間石島 霎時飛海騰空
坐處常明不夜 行處海量寬宏
運行日月甲子 證明佛道之宗
朝暮東升西降 子午南北相通
歸來黃庭安養(yǎng) 恍惚妙用無窮
須要用心追取 不可大意放松
又云。
若要頓超三界 單聞空中霹靂
一點靈光舍利 水火不能焚溺
偈 曰
人身中華最難生 道場佛法最難聞
既得人身聞大道 務必早煉早超升
夫性命者。陰陽也。在天為日月。在地為水火。在虛空為風云。在方為南北。在時為子午。在卦為坎離。在人身為性命。天無日月。不能懸星掛斗。地無水火。不能養(yǎng)活生靈。虛空無風云。人民不得清泰。方無南北。四方怎能安寧。卦無坎離。水火怎得升降。時無子午。晝夜怎得分明。人無性命。周身無有主持。離了陰陽。萬生從何而生。
神光曰。何為高明配天。博厚配地。祖曰。干為天。坤為地。在先天之時。天位于上。地位于下。一離母腹之后。臍帶一斷一聲啼哭。四相打開。乾坤顛倒。干失中爻之陽。血為離。離者離也。離了先天之家鄉(xiāng)。何日返本也。坤得干中之陽。而為坎??舱呦菀?。一點真陽陷于后天。丹田不得還原也。博厚者。重濁之氣也。將離火中之真陰。運送于坎。換出真陽。使真陰并凝。而為坤地。極其博厚。高明者輕清之氣也。將坎水之真陽。吸升于離。換出真陰。便真陽并結而為干天。極其高明。配天配地。使天地定位。返本還源。天是性之主。地是命之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煉得陰陽合于一。不為天地造化奪。天地不能拘束我。哪有十殿老閻羅。打開四方靈山路。逍遙自在古觀音。有人識得造化理。便是靈山會上人。為說偈曰。
腹內(nèi)運真經(jīng) 泥丸別主賓
霹靂一聲響 撒手脫紅塵
神光聽說。才知生死性命根由。喜不自禁曰。
虧我說法數(shù)十年 不曾悟得這根源
自今覺得玄妙理 才知紙經(jīng)不值錢
老祖曰。經(jīng)者徑也。引人入道修行之路徑。望人惺悟。參師訪道。得道之后。以經(jīng)為考金之石。明其道之真?zhèn)巍@碇欠?。以分旁正。并非教人念誦。以了生死。講說以躲閻君。真經(jīng)不在書紙文字。只在口傳心授耳。汝今既授真?zhèn)骺芍癯诜瘛I窆庠?。自得一點即應。老祖曰。神仙道已得。金仙次第升。吾有真經(jīng)歌。仔細聽分明。
真經(jīng)歌,真經(jīng)歌 不知真經(jīng)盡著魔
人人紙上尋文義 喃喃不住誦者多
持經(jīng)咒,念法科 安排紙上望超脫
若是這般超生死 遍地釋子成佛羅
得真經(jīng),出洪波 不得真經(jīng)沒奈何
要知真經(jīng)端的處 先天超化別無他
順去死,逆來活 往往教君尋不著
真經(jīng)原來無一字 能度眾生登極樂
要真經(jīng),知道魔 除非同類而相和
生天生地生人物 難舍陰陽造化窩
說真經(jīng),笑盈盈 西川澗底產(chǎn)黃金
五千四百歸黃道 正合─部大藏文
日滿足,氣候升 地應朝兮天應星
初祖達摩親口授 大承妙法蓮花經(jīng)
初三日,正出庚 曲江之上月華榮
花蕊初開含珠露 虎穴龍?zhí)短綕崆?br />
水生二,月真正 若待其三不可進
壬水初來癸水來 須當急采定浮沉
金鼎煉,玉爐烹 溫溫文火暖烘烘
真經(jīng)一射玄關透 恰似準箭中紅心
遍體熱,似籠蒸 回光返照入中庭
一得真經(jīng)如酒醉 呼吸百脈盡歸根
精入氣,氣入神 混沌七日又還魂
這般造化真消息 料得世上少人明
活中死,死復生 自古神仙賴真經(jīng)
此般造化能知得 度盡閻浮世上人
大道端居太極先 本于父母未生前
度人須用真經(jīng)度 若問真經(jīng)癸是鉛
神光聽完。心中穎悟。即便頂禮謝恩。蒙師指出周天造化。弟子明心。但有消長之機。間斷之處。未識何故。師云。
心即佛兮佛即心 無人無我無眾生
三心四相掃干凈 十惡八邪要除清
恩愛情欲毫不染 貪嗔癡愛并不生
子午卯酉勤打坐 二六時中莫放行
要把閻羅來躲過 常伴彌陀古觀音
打開自己無縫鎖 天鼓一響主人驚
恍惚之間超三界 霹靂一聲出苦淪
若是六門不關緊 六賊門外亂紛紛
堂前主人昏迷了 謹防六賊要進門
偷盜一切真寶貝 合家老幼難安心
主人一時慌張了 一身四體不安寧
這就是個消長理 修行弟子要明心
神光問曰。六賊反主。是何消息。祖曰。
六賊本是心為主 主持大小眾魔軍
好比悟空孫行者 大鬧天宮顯奇能
天兵天將難伏制 不能逃佛手掌心
要歸唐僧成正果 全憑觀音咒兒靈
這是收心巧妙計 知者易悟要留心
賊中意馬忠良臣 馱起唐僧往西行
不是唐僧收歸正 龍馬飛騰駭殺人
走馳天涯無禁止 即是魔王一總兵
眼耳鼻舌魔家將 打聽消息棄四門
貪嗔癡愛入里助 酒色財氣扎外營
里應外合奪王位 刀槍箭戟亂紛紛
倘若是個真明主 拜請真人坐龍庭
觀音老母施法術 三教圣人護國心
請得老母無相印 照出四妖出相城
再請玉皇真敕令 降伏六賊護主人
千妖萬怪齊聽令 知止定靜天下平
八大金剛關隘鎖 四大天王守四門
一切真人常擁護 主人巍巍坐蓮心
只待天鼓一聲響 主人騰空往外行
神光又問曰。何為起落動靜。生死根源。祖曰。
起處翻江攪?! ÷涮幏鬯樘摽?br />
動處無鑰開鎖 靜處辟破洪蒙
照見無相城廓 現(xiàn)出不老主翁
安眠無生地上 自在偃月爐中
降世不識年月 來歷不知始終
乳名金剛不壞 出入不見形蹤
爾是彌陀在此 何須門外去逢
光曰。怎教歸家見母。老祖曰。
參到通天達地 得見木母金公
扶起嬰兒 女 回騎一只黃龍
越海翻山過嶺 來到極樂宮中
參拜無極老母 團圓普慶天宮
光曰。參到自然之處。自己知也不知。祖曰?;谢秀便?。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覺知陰陽并。要做無知人。知覺動中靜。執(zhí)知魔必侵。知者即易悟。昧者便難行。
光曰。如何是雞卵乾坤。不知先有雞。先有卵。祖曰?;祜傊畷r。無卵無雞。清濁二氣?;祜傄粓F。乃是無極之體。待子時一陽性動。清氣有感。如卵中之清。丑時二陽命動濁氣靈通。如卵中之黃。陰陽交感。二氣通靈。無極生太極也。一朝辟破洪蒙。分出混沌。太極生兩儀也。此時如卵生雞。先有卵而后有雞。若明此理便識天機。
光曰。念佛是誰。祖曰。是本性。光曰。除了本性又是誰。祖曰。是靈光發(fā)現(xiàn)。光曰?,F(xiàn)在哪里安身。祖曰。現(xiàn)在當人。光曰。二六時中。在哪里立命。祖曰。在雙林樹。光曰。我今砍到雙林樹。不知在哪里安身。祖曰。在太虛空。光曰。撞倒太虛空。再向哪里安身立命。祖曰。粉碎虛空。跳出乾坤三界。光曰。哪三界。祖曰。東土婆娑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先天無極世界。惟有先天無極界。才是男女老家鄉(xiāng)。
東土眾生多迷昧 盡住婆娑世界藏
想回西方極樂界 不明自性難回鄉(xiāng)
光曰。西方在于何處。祖曰。
明明白白極樂宮 徑有十萬八千里
指破西方在目前 可笑迷人路不通
光曰。二六時中皈依何處。諷誦何經(jīng)。祖曰。
皈依無縫塔 默念無字經(jīng)
開口神氣散 靜思除自暗
光曰。哪里是無縫塔。祖曰。
自己真寶在當人 何須用巧向外尋
內(nèi)中有個舍利子 不分晝夜放光明
無毛獅子徹天飛 哈蟆樹上披毛衣
死的托著活的走 蚊蟲銜起秤砣回
光曰。何是三心三會。祖曰。眼是過去心。燃燈佛。蓮池會。耳是現(xiàn)在心。釋迦佛。靈山會。鼻是未來心。彌勒佛。安養(yǎng)會。光曰。如何是三千大千世界。祖曰。過去佛。管天下紅粉世界?,F(xiàn)在佛。管天下婆娑世界。未來佛。管天下清淡世界。
偈 曰
銅鐵之兒幾春秋 無窮無盡何時休
一聲吼海驚天地 震破乾坤四部州
光曰。何為四字經(jīng)。六字經(jīng)。祖曰。昔有文殊菩薩。問世尊云。有修行弟子。妙用精誠或四字是真。六字是真。世尊曰。四字六字。不過是引誘之門。初會四字引誘公卿。二會六字。引誘賢人。三會十字。普度眾生。無極太極皇極三名。經(jīng)闡五千四十八。佛開八萬四千門。因及三災闡教化。引度不離有字經(jīng)。經(jīng)中說透生死路。拜求一字不二門。無字真經(jīng)超圣賢。后有偈語聽分明。
偈 曰
真經(jīng)不與紙經(jīng)同 紙上尋經(jīng)枉用工
有人參透其中意 安在巍巍不動中
又云
人人有卷無字經(jīng) 不用紙筆墨寫成。
展開原來無一字 晝夜四時放光明。
又云
幻身雖小配周天 說與知音仔細參
三藏歸來十二部 盡在人身內(nèi)外安
頭頂著金剛經(jīng)誰人知信 腳踏著般若經(jīng)哪個知聞
眼觀著觀音經(jīng)不離方寸 耳聽著雷音經(jīng)歌韻如琴
鼻聞著彌陀經(jīng)出玄入牝 舌舔著法華經(jīng)呼吸育清
心默著多心經(jīng)是為綱領 意守著清靜經(jīng)前降后升
左肝家青龍經(jīng)木母守定 右肺腑白虎經(jīng)金公看承
北極經(jīng)能鎮(zhèn)水存之于腎 脾中宮黃庭經(jīng)中央戊己
唐三藏過西天辛苦不盡 九九災八一難死中得生
悟空心沙僧命唐僧是性 白馬意八戒精配合五行
五千四成一藏十四年正 行十萬八千里始到雷音
先發(fā)下無字經(jīng)有字后更 十二部真妙品盡在人身
塵世人迷昧深全然未醒 再不窮真經(jīng)道了死超生
有僧道執(zhí)諸經(jīng)敲打唱韻 癡心想度鬼魂全無虔誠
吃五葷與三厭葷口讀詠 假求拜燒文書渺視佛門
佛先與主亡魂加罪三等 又要與假僧道記過十分
到頭來一個個三途受困 因武帝興佛教大道不明
只求其與空門謀食路徑 哪曉得亂了法誤了后生
囑弟子既惺悟真假路徑 無字經(jīng)超自己并度宗親
掌教佛流傳與廿八佛性 到東土找原人接續(xù)道根
時指望皇胎兒去旁從正 求明師傳真訣了死超生
老祖示畢而去。神光拜謝洪恩。禮畢而吟曰。
先天無為大道 成佛妙用機關 超生了死非等閑 得旨豈能輕賤
我為生死性命 卸下左膀得傳 熊耳山間苦琢研 始得了明靈源
感師層層指破 放出天大海寬 收來芥子一毫端 真是一以貫萬
切囑后輩佛侶 黃金萬兩莫傳 苦海眾生有誠虔 除妄皈真指岸
一見六道輪回 不忍脫骨如山 欲將天機盡漏穿 又恐難逃天鑒
只得半明半暗 泄與后世人參 求師指點這玄關 永證極樂宮院
佛法分明說不盡 一卷心經(jīng)字字真
有字原從無字出 喚醒南柯夢里人
大海波中一盞燈 無人剔起不分明
若遇明師親指點 里頭照見外頭人
大海波中立起桅 我佛彼岸等幾回
三還九轉來度你 有緣得遇證太微
達人知命要思鄉(xiāng) 摩著正根即去旁
神仙人人均有分 光明大路透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