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九百六十五 外臣部·封冊第三

冊府元龜 作者:(宋)王欽若


  ◎外臣部·封冊第三

  唐玄宗天寶元年正月封女國王趙曳夫為歸昌王授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佛逝國王劉滕未恭為賓義王授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南國王楊多過為懷寧王授左羽林軍大將軍并員外置各賜帛八十疋放還部落六月冊突騎施大纛官都磨度闕頡斤為三姓葉護仍授左羽林軍大將軍冊曰:維天寶元年歲次壬午六月甲戌朔二十二日乙未皇帝詔曰:於戲王者無外不隔遐方必揆忠款是加寵命咨爾骨咄祿毗伽都磨度闕頡斤代襲榮望名擅驍騎信義有聞部眾稱美往在蕃任受制兇威元惡已除能革心而向化牙纛既立克輔主以歸懷嘉爾誠心載崇賞秩是用命爾為三姓葉護往欽哉!爾其祗奉典冊懋明忠順善翊君長勉樹勛庸可不慎歟。

  二年五月新羅王金承慶卒弟憲英襲位制曰:故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jié)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jié)寧海軍使新羅王金承慶弟憲英奕葉懷仁率心常禮大賢風教條理尤明中夏軌儀衣冠素襲馳海琛而遣使準?呂而通朝代為純臣累效忠節(jié)頃者兄承土宇沒而絕嗣弟膺繼及抑惟常經(jīng)是用賓懷優(yōu)以冊命宜因舊業(yè)俾承蕃長之名仍加殊禮載錫漢官之號可襲兄新羅國王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jié)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充持節(jié)寧海軍使。

  三年閏二月封陀拔薩憚國王為恭化王冊曰:維天寶三年歲次甲申閏二月乙未朔二十二日丙辰皇帝詔曰:於虐王化所及禮在於懷柔蕃部有歸義存于冊命咨爾陀拔薩憚國王阿魯施多志懷恭順深達智謀賓以使臣修其職貢信義昭著深可褒稱是用命爾為恭化王爾其祗奉典冊懋遵風教忠勤自勵始終無違用率於遐邦以宣我朝命可不慎歟。

  六月封突騎施伊里底密施骨咄祿毗伽為十姓可汗冊曰:維天寶三年歲次甲申六月癸巳朔十二日甲辰皇帝詔曰:於虐覆燾之德豈隔於華夷綏懷之道實貴於忠順咨爾突騎施伊里底密施骨咄祿毗伽承其宗緒達於智謀能和眾心以致寧靜載執(zhí)蕃禮遠效懇誠節(jié)義昭明深可嘉尚是用命爾為十姓可汗往欽哉!爾其膺樊典冊祗奉朝化蹈此忠信保於始終用主於遠方以光其寵命可不慎歟。

  七月封九姓葉護男賀獵為燕郡王。

  是月賜曹國王號為懷德王米國王為恭順王康國王為欽化王。

  四載七月安國王屈底波遣使朝貢遂封屈底波為歸義王。

  九月命?賓國王男勃匐準襲父位冊曰:維天寶四年歲次乙酉九月乙卯朔二十二日丙子皇帝詔曰:於虐遠方恭順褒錫宜優(yōu)累代忠勤寵章斯及咨爾?賓國王男勃匐準宿承信義早竭款誠寧彼下人二蕃安靜繼其舊業(yè)萬里來朝秉節(jié)不渝懇懷彌著愿情之至深可嘉焉是用冊命襲?賓國王及烏萇國王仍授左驍衛(wèi)將軍往欽哉!爾其肅恭典冊保尚忠義承膺於寵命以率於遐蕃可不慎歟。

  五載四月封奚王娑固為昭信王仍授饒樂府都督契丹王楷雒為恭仁王仍授松漠府都督。

  六載二月封陀抜斯單國王忽魯汗為歸信王羅利支國王伊思俱習為義寧王岐蘭國王盧薛為義賓王涅蒲國王謝沒為奉順王渤達國王摩俱氵齒思為守義王都盤國王謀思徤摩訶延為順德王阿沒國王俱般胡沒為恭信王沙蘭國王卑略斯威為順禮王。

  七載?南王蒙歸義卒詔立其子合羅鳳襲?南王八載七月冊十姓突騎施移撥為可汗冊曰:爵以疇庸德以懷遠乃建蕃國抑惟舊章十姓突騎施移撥可汗骨咄祿毗伽俱支效款輸誠志稱勇烈克保忠貞之節(jié)。且兼射御之能信義無愆邊隅是賴加以不從惡黨遠慕華風言念爾勞載懷嘉尚?卷茲部伍必仗材雄宜式拜於寵命俾有膺於殊禮可冊為十姓突騎施移撥可汗。

  九載三月冊?帥國王勃特沒兄素迦為王冊曰:於戲賞勞之制必崇名器懷柔之典無替疇庸咨爾?帥國王勃特沒兄素迦代竭忠誠僻居遐裔夙懷智識早聞勇義頃以勃特沒於鄉(xiāng)不孝於國不忠而卿抱屈既深久被淪棄今惡黨已殄兇結(jié)就擒卿遂能輸忠赤於朝廷表仁惠於蕃部永言效節(jié)宜膺旌賞是用冊爾為?帥國王爾其丕荷國恩克修蕃禮子孫萬代長保寵榮,豈不美歟可不慎歟。

  十一載正月壬寅冊骨咄國王羅全節(jié)為葉護冊曰:維天寶十一載歲次壬寅正月己卯二十四日壬辰皇帝詔曰:於戲疇賞懋功無隔於中外懷荒恤遠諒歸於典謨咨爾骨咄國王羅全節(jié)夙遵聲教志尚忠節(jié)作捍邊疆勤效斯著頃者以群?鬼撥動方欲脅從而忠懇不渝始終彌固言念於此嘉尚良深是用授爾驃騎大將軍仍冊為葉護爾其祗膺典禮慎守封疆貽慶子孫受茲寵錫,豈不美歟。

  十二載九月以骨咄祿三姓毗方伽頡利發(fā)為左羽林軍大將軍員外置同正員。又以骨咄祿毗伽為突騎施可汗。

  是月葛邏祿葉護頓毗伽生擒阿布思制曰:葛邏祿葉護頓毗伽特稟英姿擅雄荒服威信馭眾智略超群仗弘義以立節(jié)竭至誠而鄉(xiāng)順逆虜阿布思丘山積[C260]天地匪容未就誅夷仍茲鼠竄遂能率引弓之旅佐轉(zhuǎn)戰(zhàn)之師生縛兇渠咸殲?鬼類雖不長元惡顧神理之必誅而與我同仇乃忠勇之斯美疇其茂積寵以殊榮可開府儀同三司封金山王依舊充葉護祿俸於北庭給其葉護妻及母并封為國夫人。

  十月封石國王男邦車俱鼻施為懷化王十四載四月以投降蘇毗王子悉諾邏為左驍衛(wèi)員外大將軍封懷義王賜姓李名忠信其屬官賜各有差。

  肅宗至德二年十二月詔曰:功濟艱難志存邦國萬里絕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聞也?;丶v葉護特稟英姿挺生奇略言必忠信行表溫恭才為萬人之敵位列諸蕃之長屬兇?鬼亂常中原未靜以可汗有弟兄之約與國家興父子之軍奮其智謀討彼兇逆一鼓作氣萬里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力拔山岳精貫風?蒙犯曾不辭其勞急難無以渝其分固可縣之日月傳之子孫豈惟列土之封誓河之賞夫位之崇者司空第一名之大者封王最高可司空仍封忠義王每載送絹二萬疋至朔方軍宜差使領(lǐng)受。

  乾元元年七月冊命回紇可汗為英武威遠毗伽可汗仍令堂弟漢中王?充使。

  代宗廣德元年七月冊回紇可汗為登里頡咄登密施舍俱錄英義建功毗伽可汗可敦冊為婆墨光親麗華毗伽可敦可汗可敦及左右內(nèi)外宰相已下共加實封二千戶令御史大夫王翊持節(jié)就牙帳禮冊左右殺胡祿都督等并封為王諸都督一十一人并封國公。

  大歷二年二月以新羅王金憲英卒國人立其子乾運為王遣其臣金隱居請加冊命詔以倉部郎中歸崇敬兼御史中丞持節(jié)赍冊書吊冊之以乾運為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仍冊乾運母為太妃。

  六年十一月文單國王來朝詔曰:周有越裳重譯漢有?木獻詩遠方來儀從古所記文單國副王婆彌慕我中朝之化方通南極之風義在撫柔禮當加等可開府儀同三司試殿中監(jiān)。

  德宗建中元年六月以京兆尹源休持節(jié)冊回紇頓莫賀為武義成功可汗帝初嗣位使中官梁文秀告哀回紇修舊好可汗移地徤不為禮九姓胡素屬回紇者。又陳中國便利以誘其心可汗乃舉國南下將乘我喪其宰相頓莫賀達干諫曰:唐大國也。且無負於我前年入太原獲羊馬數(shù)萬計可謂大捷矣。以道途艱難比及還國傷耗殆盡今。若舉而不捷將安歸乎!可汗不聽頓莫賀乘人心之危因擊殺之并殺其親信及九姓胡所誘來者凡二千人頓莫賀自立號為合骨咄祿毗伽可汗使其酋長建達干隨梁文秀來朝故命持節(jié)冊拜焉。

  貞元元年正月以秘書丞孟昌源為國子司業(yè)兼御史中丞新羅吊祭冊立使先是建中四年新羅王金乾運卒無子國人立其上相金良相為王至是詔授良相檢校太尉都督雞林州刺史寧海軍使遣昌源吊冊之。

  是年新羅王金良相卒其上相金敬信為王詔令襲其官爵敬信即從兄弟也。

  四年四月封東蠻鬼王驃旁苴夢沖苴烏星等為和義順政等郡王驃旁等自陷?州臣於吐蕃絕朝貢者二十馀年及是劍南節(jié)度韋皋招誘之始棄吐蕃內(nèi)附來朝特封為郡王。且衣以冠帶仍給兩林勿鄧等部落印而遣之。

  五年十二月回紇汨咄祿長壽天親毗伽可汗薨詔以鴻臚卿郭鋒充冊回紇忠貞可汗使。

  七年三月以鴻臚少卿康?兼御史大夫冊回紇可汗及吊祭使先是六年四月忠貞可汗國人所慕立其子為可汗遣達北勒梅祿將軍告哀。且請冊新君故有是命。

  九年七月東女國王湯立悉來朝授立悉銀青光祿大夫歸化州刺史。

  是年哥鄰國王董臥庭來朝至綿州卒贈武德州刺史命其子利羅為保寧都督府長史襲哥鄰王。

  十年五月以西川歸化蠻悉嗟為左驍衛(wèi)將軍同正是月加工部員外郎袁滋兼御史中丞賜紫金魚袋持節(jié)冊南詔使南詔異牟尋即?南王閣羅鳳之孫天寶中閣羅鳳北臣吐蕃命為贊普鍾號曰:東帝給以金印大歷十四年卒異牟尋嗣立至是乃去吐蕃所立帝號請復南詔舊名帝嘉之賜以金印銀窠其文曰:貞元冊南詔印。

  十二月封南詔清平官檢校左散騎常侍尹求寬為高溪郡王。

  十一年二月令內(nèi)常侍殷志瞻將冊書往渤海冊大嵩?為渤海王忽汗州都督嵩?渤海大欽茂之子襲父位也。

  五月冊拜回紇騰里邏羽錄沒密施合胡祿骨咄祿毗伽懷信可汗以秘書少監(jiān)史館修撰張薦兼御史中丞充使。

  十四年三月加渤??ね跫孀篁斝l(wèi)大將軍忽汗州都督大嵩?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冊為渤海國王依前忽汗州都督大嵩?父欽茂以開元二十六年襲其父武藝忽汗州都督渤??ね踝蠼鹞岽髮④娞鞂氈欣奂犹剡M太子詹事賓客寶應元年進封渤海國王大歷中。又累拜司空太尉及嵩?襲位但授其郡王將軍嵩?遣使敘禮故更加冊命焉。

  十一月以朔方靈州同節(jié)度副使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同正兼詳太常卿慕容復襲長樂府都督青海國王烏地野拔勒豆可汗。

  十六年四月以故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jié)充寧海軍使上柱國新羅國王金敬則嫡孫權(quán)知國事俊邕可襲祖開府檢校太尉雞林州大都督等新羅國王令司封郎中兼御史中丞韋丹持節(jié)冊命丹至鄆州聞俊邕卒其子立詔丹還。

  十九年正月授黎州廓清道蠻首領(lǐng)襲恭化郡王劉志遼試太常卿。

  順宗以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三月立新羅嗣王金重熙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jié)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雞林州刺史兼持節(jié)充寧海軍使上柱國其母和氏為太妃其妻樸氏為妃遣兵部郎中兼御史大夫季方充使。

  四月封彌臣嗣王道勿禮為彌臣國王。

  五月加忽汗州都督渤海王大嵩?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

  憲宗以永貞元年八月即位時回紇懷信可汗卒使來告喪。

  十一月冊命可汗為愛登里邏汨德沒施俱錄毗伽可汗以鴻臚少卿兼御史中丞孫杲充吊祭冊立使元和元年二月授入朝奚王梅落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饒樂郡王放還蕃國。

  十月加忽汗州都督渤海國王大嵩?檢校太尉。

  十二月以南詔異牟卒冊其子驃信酋蒙閣勸為南詔遣諫議大夫?平仲司封郎中李逄吉充副使并鑄元和冊南詔印從平仲所請也。

  三年五月以回鶻騰里野合俱祿毗伽可汗卒命使冊九姓回鶻可汗為愛登里?汨沒密施合毗伽保義可汗以前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柳晟為檢校工部尚書兼將作監(jiān)持節(jié)充使。

  六月沙陀突厥七百人攜其親屬歸於振武節(jié)度使范希朝尋授其大首領(lǐng)曷勒阿波左武衛(wèi)大將軍同正員兼陰山府都督秘書監(jiān)。

  四年正月以故渤海國王大嵩?男元瑜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jiān)充忽汗州都督冊為渤海國王十月以投來奚王沒辱孤為右領(lǐng)軍衛(wèi)將軍員外同正充幽州盧龍軍節(jié)度平州游奕兵馬使仍賜姓李氏。

  七年七月以新羅王金重熙卒立其相金彥?遣使來告詔以彥?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jié)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jié)充寧海軍使上柱國封新羅國王妻真氏冊為妃仍令有司準式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延充使。

  八年正月以故渤海國王大元瑜長弟權(quán)知國務(wù)言義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jiān)忽汗州都督冊為渤海國王遣內(nèi)侍李重?充使。

  十一年五月南詔龍蒙盛卒遣使請冊立其君長命少府少監(jiān)李銳兼御史中丞持節(jié)冊立左贊善大夫許堯佐副之。

  十三年四月以知渤海國務(wù)大仁秀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jiān)忽汗州都督冊為渤海國王。

  十五年閏正月加忽汗州都督渤海國王大仁秀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

  穆宗長慶元年四月以回紇毗伽保義可汗卒正衙冊回鶻君長為登羅羽祿沒密施句主錄毗伽可汗以少府監(jiān)裴通充使。

  三年九月南詔遣使朝貢以京兆少尹韋審規(guī)為冊立南詔使。

  敬宗寶歷元年五月命使冊立九姓回鶻愛登里?骨沒密施合毗伽昭禮可汗遣品官田務(wù)豐領(lǐng)國信文宗太和四年七月以投來奚王茹羯為守右驍衛(wèi)將軍員外置同正員。

  五年正月以權(quán)知渤海國王務(wù)大彝震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jiān)兼忽汗州都督冊為渤海國王四月以新羅金彥?卒詔其子景徽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jié)雞林州諸軍事充雞林州大都督寧海軍等使仍賜上柱國封為新羅王復封其母樸氏為新羅太妃妻真氏為王妃命太子左諭德兼御史中丞源寂持節(jié)吊祭冊立。

  七年四月制曰:王者運神功以清九有敷至德以柔四夷雖萬國建邦皆有君長而一時縟禮特厚親鄰用昭絕漠之榮式示徽章之貴克膺盛典允屬雄材咨爾九姓回鶻愛登里羅汨沒密施合句祿毗伽彰信可汗代濟公忠時推英毅剛明有守信實不渝總北方勁悍之師慕中華清凈之化克昭前訓實懷遠圖慶葉承家愿申永好彼無侵軼此務(wù)綏安兩國咸歡六姻彌重事大之義而合志春秋相鄉(xiāng)之誠而皎如日月使臣旁午贄幣交馳詞意綢繆禮貌恭恪是嘉誠款宜錫寵光必能虔受新恩纂乃舊服今遣使寧遠將軍右金吾衛(wèi)將軍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唐宏實副使中大夫?qū)⒆魃俦O(jiān)兼御史中丞賜紫金魚袋嗣澤王容等持節(jié)備禮冊為九姓回鶻愛登里羅汨沒密施合句祿毗伽彰信可汗於戲海內(nèi)四極惟唐舊封天下一家與我同軔舉茲典冊布於神明爾其慎固封疆祗守名器罔墜先烈載揚令猷欽承禮文以作來范。

  武宗會昌二年六月封天德降到回鶻首領(lǐng)唱沒斯為懷化郡王賜牙旗豹尾尋加檢校工部尚書兼歸義軍使制曰:回鶻代雄絕漠名振北蕃而乃厭金革之強慕朝廷之禮頻襲冠帶思睹漢儀蟬蛻自取其潔清豹變獨蔚於文彩不有豪杰孰啟壯圖唱沒斯稟氣陰山降精斗極生知忠孝神授兵鈐自強之心隱如敵國銳上之氣森。若戈矛果能因亂布誠睹機立節(jié)深葉懷柔之志不因告諭之詞昔者取士殊鄰秦能致霸得賢異壤晉實用材是宜優(yōu)以寵光處之權(quán)貴褒納忠之顯效賜歸義之美名俾建旆於新軍示絕席於諸將勉修臣節(jié)服我官榮。

  九月制契丹新立王屈戍可?麾將軍守右武衛(wèi)將軍員外制同正員仍賜新印篆其文曰:奉國契冊之印。

  宣宗大中元年四月冊黠戛斯酋領(lǐng)為英武誠明可汗國曰:堅昆以鴻臚卿李業(yè)充使。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賜陰山府都督白承福於中山北石門為柵號寧朔奉化兩府以都督為節(jié)度使賜姓李名紹魯。

  二年四月回鶻權(quán)知可汗仁美遣使來貢制曰:回鶻可汗仁美代襲驍雄生知義烈秉北方忠順之氣為南面沙漠之君自列圣有國之初便申盟誓及肅宗中興之運繼立勛庸爾來貢奉不違戎馬無警一心常保於甥舅萬里或結(jié)於姻親今則興服之初琛贐。

  俄至仍聞?chuàng)釋幤卟考妗G铱刂浦T蕃終姓之道無渝信言必復嗣緒之文斯在典冊宜行俾紹前修。且明久要宜封為英義可汗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乃以太原少尹李彥圖檢校工部尚書為冊使。

  明宗天成元年十月以?州山後兩林百蠻都鬼主右武衛(wèi)大將軍李卑晚為寧遠將軍大渡河南山前印州六姓都鬼主懷安郡王勿鄧摽莎為定遠將軍三年二月命使冊回鶻權(quán)知可汗仁裕為順化可汗長興三年五月制權(quán)知高麗國事王建可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jié)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封高麗國王充大義軍使。

  末帝清泰元年七月癸丑檢校刑部尚書瓜州刺史慕容歸盈轉(zhuǎn)檢校尚書左仆射時瓜沙附回鶻來朝貢令使歸故有斯命。

  晉高祖天福三年十月制曰:于闐國王李圣天境控西陲心馳北闕頃屬前朝多事久阻來庭今當寶歷開基乃勤述職請備屬籍宜降冊封將引來遠之恩俾樂無為之化宜冊封為大寶于闐國王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以供奉官張光鄴充使。

  四年三月制曰:回鶻可汗仁裕雄臨朔野虔奉中朝一方之烽燧蔑聞萬里之梯航繼至自當開創(chuàng)益效傾輸備觀尊獎之心爰降冊封之命宜封為奉化可汗擇日備禮冊命遣衛(wèi)尉卿邢德昭持節(jié)使之。

  六年五月制曰:王者法二象以覆載齊七麗以?臨既符有道之文是布無私之化其有誠懸象闕路越鯨津首傾拱極之心久勵事君之節(jié)得不示四時之信同萬國之風用顯英賢俾行典禮大義軍使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jié)玄菟州都督上柱國高麗王王建天資間杰神授機謀宇量矜嚴靈襟洞達志堅金石操凜雪霜每切朝宗常勤事大守三韓之重地仁義兼修定百濟之強鄰恩威并振暨朕握圖御宇膺?開基遣猶子以朝天備彰忠節(jié)改名臣而稱賀益證深誠而。又敘立國之繇述連姻之舊慕予正朔顯爾籌謀是用時舉徽章聿覃豐澤階升一品位統(tǒng)三師加以戶封兼其真食勉膺寵命以保令猷可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依前使持節(jié)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一千戶高麗國王八月遣光祿卿張澄國子博士謝攀往冊命焉。

  少帝開運二年十二月以權(quán)知高麗國事王武為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jié)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充大義軍事兼御史大夫高麗國王仍命光祿卿范政太子洗馬張季凝就行冊命。

  周太祖廣順二年二月制權(quán)監(jiān)高麗國事王昭可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jié)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充大義軍使封高麗王仍令所司請禮冊命以衛(wèi)尉卿劉?皋充冊使通事舍人顧彥浦副之?皋卒於路彥浦溺海而死以太仆少卿王演借衛(wèi)尉卿充高麗國冊禮使右衛(wèi)率府呂繼赟借將作少監(jiān)充使副。

  世宗顯德二年十一月以高麗國遣廣評侍郎荀質(zhì)來賀登極授其國王王昭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制曰:姬旦分疆肅慎列明堂之位武王尊德朝鮮受箕子之封矧乃代守東藩材稱間世襲衣冠而奉正朔瞻象魏以走梯航推誠遠慕於華風重譯來朝於興運嘉乃丕績宜覃懋恩特進檢校太尉使持節(jié)玄菟州都督大義軍節(jié)度使上柱國高麗國王王昭地控辰韓風行日域命氏本神仙之族炳靈分象緯之精為仁自契於太平既觀繇已述職罔殊於諸夏來奉充庭朕嗣守鴻圖方崇王道禮樂征伐之柄盡出眇躬山河帶礪之盟思傳不朽但遵聲教豈限遐遙俾光燾土之封更假自天之寵於戲儀同三事無先開府之尊冠聳四梁愈見上公之貴琢蒼玉為爾?餙豐貂為爾冠用報好音。且彰柔遠爾其仰宣朝命下慰州民泛濟水為恩波還同在藻指家山於緱嶺免詠式微永為屬國之賓無闕外臣之禮可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依前使持節(jié)玄菟州諸軍事行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高麗國王勛如故。

  恭帝以顯德六年即位加高麗國王王昭檢校太師食邑三千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