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觀 撰
舊譜如緋單葉、白單葉、紅單葉,不入名品之內(nèi)。余自熙寧八年官江都,又得八品焉,非平日三十一品之比,皆世之所難得,今列于左。舊譜三十一品,分上中下七等,此前人所定,今更不易。
上之上
冠群芳
大旋心冠子也。深紅堆葉,頂分四五旋,其英密簇。廣可及半尺,高可及六寸,艷色絕妙,可冠群芳,因以名之。枝條硬,葉疏大。
賽群芳
小旋心冠子也。漸添紅而緊小,枝條及綠葉并與大旋心一同。凡品中言大葉、小葉、堆葉者,皆花葉也。言綠葉者,謂枝葉也。
寶妝成
髻子也。色微紫于上,十二大葉中,密生曲葉,回環(huán)裹抱團圓。其高八九寸,廣半尺余,每一小葉上,絡以金線,綴以玉珠,香欺蘭麝,奇不可紀。枝條硬而葉平。
盡天工
柳浦青心紅冠子也。于大葉中,小葉密直,妖媚出眾,倘非造化,無能為也。枝硬而綠,葉青薄。
曉妝新
白纈子也。如小旋心狀,頂上四向,葉端點小殷紅色,每一朵上,或三點,或四點,或五點,象衣中之點纈也。綠葉甚柔而厚,條硬而絕低。
點妝紅
紅纈子也。色紅而小,并與白纈子同。綠葉微似瘦長。
上之下
疊香英
紫樓子也。廣五寸,高盈尺,于大葉中細葉二三十重,上又聳大葉如樓閣狀。枝條硬而高,綠葉疏大而尖柔。
積嬌紅
紅樓子也。色淡紅,與紫樓子不相異。
中之上
醉西施
大軟條冠子也。色淡紅,惟大葉有類大旋心狀。枝條軟細,漸以物扶助之。綠葉色深厚,疏而長以柔。
道妝成
黃樓子也。大葉中深黃小葉數(shù)重,又上展淡黃大葉。枝條硬而絕黃,綠葉疏長而柔,與紫紅者異。此品非今日之黃樓子也,乃黃絲頭。中盛則或出四五大葉,小類黃樓子,蓋本非黃樓子也。
掬香瓊
青心玉板冠子也。本自茅山來,白英團掬,堅密平頭。枝條硬而綠葉短且光。
素妝殘
退紅茅山冠子也。初開粉紅,即漸退白,青心而素淡,稍若大軟條冠子。綠葉短厚而硬。
試梅裝
白冠子也。白纈中無點纈者是也。
淺妝勻
紛紅冠子也。是紅纈中無點纈者也。
中之下
醉嬌紅
深紅楚州冠子也。亦若小旋心狀,中心緊堆大葉,葉下亦有一重金線。枝條高,綠葉疏而柔。
擬香英
紫寶相冠子也。紫樓子心中,細葉上不堆大葉者。
妒嬌紅
紅寶相冠子也。紅樓子心中,細葉上不堆大葉者。
縷金囊
金線冠子也。稍似細條,深紅者于大葉中、細葉下,抽金線細細相雜。條葉并同深紅冠子者。
下之上
怨春紅
硬條冠子也。色絕淡,甚類金線冠子而堆葉。條硬而綠,葉疏平稍若柔。
妒鵝黃
黃絲頭也。于大葉中一簇細葉,雜以金線。條高,綠葉疏柔。
蘸金香
蘸金蕊紫單葉也。是髻子開不成者,于大葉中生小葉,小葉尖葉,一線金色是也。
試濃妝
緋多葉也。緋葉五七重,皆平頭,條赤而綠葉硬,皆紫色。
下之中
宿妝殷
紫高多葉也。條葉花并類緋,多葉而枝葉絕高。平頭,凡檻中雖多,無先后并開齊整也。
取次妝
淡紅多葉也。色絕淡,條葉正類緋,多葉亦平頭也。
聚香絲
紫絲頭也。大葉中一叢紫絲細細是也。枝條高,綠葉疏而柔。
簇紅絲
紅絲頭也。大葉中一簇紅絲細細是也。枝葉并同紫者。
下之下
效殷妝
小矮多葉也。與紫高多葉一同,而枝條低隨燥濕而出,有三頭者,雙頭者,鞍子者,銀絲者,俱同根,而土地肥瘠之異者也。
會三英
三頭聚一萼而開。
合歡芳
雙頭并蒂而開,一朵相背也。
擬繡韉
鞍子也。兩邊垂下,如所乘鞍狀,地絕肥而生。
銀含棱
銀綠也。葉端一棱白色。
新收八品
御敘黃
黃色淺而葉疏,葉差深,散出于葉間。其葉端色又微碧,高廣類黃樓子也。此種宜升絕品。
黃樓子
盛者五七層,間以金線,其香尤甚。
袁黃冠子
宛如髻子,間以金線,色比鮑黃。
峽石黃冠子
如金線冠子,其色深如鮑黃。
鮑黃冠子
大抵與大旋心同,而葉差不旋,色類鵝黃。
楊花冠子
多葉白心,色黃漸拂淺紅,至葉端則色深紅,間以金線。
湖纈
紅色深淺相雜,類湖纈。
黽池紅
開須并萼或三頭者,大抵花類軟條也。
【附錄】
王觀(生卒年不詳),字通叟,號逐客,北宋·通州如皋(江蘇省如皋縣)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擢置高等。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舉進士第,授單州推官,以將仕郎守大理寺丞,知揚州江都縣事,官至翰林學士。工詩擅詞,情景交融,風趣而近于俚俗。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時期著名詩人。
舊譜如緋單葉、白單葉、紅單葉,不入名品之內(nèi)。余自熙寧八年官江都,又得八品焉,非平日三十一品之比,皆世之所難得,今列于左。舊譜三十一品,分上中下七等,此前人所定,今更不易。
上之上
冠群芳
大旋心冠子也。深紅堆葉,頂分四五旋,其英密簇。廣可及半尺,高可及六寸,艷色絕妙,可冠群芳,因以名之。枝條硬,葉疏大。
賽群芳
小旋心冠子也。漸添紅而緊小,枝條及綠葉并與大旋心一同。凡品中言大葉、小葉、堆葉者,皆花葉也。言綠葉者,謂枝葉也。
寶妝成
髻子也。色微紫于上,十二大葉中,密生曲葉,回環(huán)裹抱團圓。其高八九寸,廣半尺余,每一小葉上,絡以金線,綴以玉珠,香欺蘭麝,奇不可紀。枝條硬而葉平。
盡天工
柳浦青心紅冠子也。于大葉中,小葉密直,妖媚出眾,倘非造化,無能為也。枝硬而綠,葉青薄。
曉妝新
白纈子也。如小旋心狀,頂上四向,葉端點小殷紅色,每一朵上,或三點,或四點,或五點,象衣中之點纈也。綠葉甚柔而厚,條硬而絕低。
點妝紅
紅纈子也。色紅而小,并與白纈子同。綠葉微似瘦長。
上之下
疊香英
紫樓子也。廣五寸,高盈尺,于大葉中細葉二三十重,上又聳大葉如樓閣狀。枝條硬而高,綠葉疏大而尖柔。
積嬌紅
紅樓子也。色淡紅,與紫樓子不相異。
中之上
醉西施
大軟條冠子也。色淡紅,惟大葉有類大旋心狀。枝條軟細,漸以物扶助之。綠葉色深厚,疏而長以柔。
道妝成
黃樓子也。大葉中深黃小葉數(shù)重,又上展淡黃大葉。枝條硬而絕黃,綠葉疏長而柔,與紫紅者異。此品非今日之黃樓子也,乃黃絲頭。中盛則或出四五大葉,小類黃樓子,蓋本非黃樓子也。
掬香瓊
青心玉板冠子也。本自茅山來,白英團掬,堅密平頭。枝條硬而綠葉短且光。
素妝殘
退紅茅山冠子也。初開粉紅,即漸退白,青心而素淡,稍若大軟條冠子。綠葉短厚而硬。
試梅裝
白冠子也。白纈中無點纈者是也。
淺妝勻
紛紅冠子也。是紅纈中無點纈者也。
中之下
醉嬌紅
深紅楚州冠子也。亦若小旋心狀,中心緊堆大葉,葉下亦有一重金線。枝條高,綠葉疏而柔。
擬香英
紫寶相冠子也。紫樓子心中,細葉上不堆大葉者。
妒嬌紅
紅寶相冠子也。紅樓子心中,細葉上不堆大葉者。
縷金囊
金線冠子也。稍似細條,深紅者于大葉中、細葉下,抽金線細細相雜。條葉并同深紅冠子者。
下之上
怨春紅
硬條冠子也。色絕淡,甚類金線冠子而堆葉。條硬而綠,葉疏平稍若柔。
妒鵝黃
黃絲頭也。于大葉中一簇細葉,雜以金線。條高,綠葉疏柔。
蘸金香
蘸金蕊紫單葉也。是髻子開不成者,于大葉中生小葉,小葉尖葉,一線金色是也。
試濃妝
緋多葉也。緋葉五七重,皆平頭,條赤而綠葉硬,皆紫色。
下之中
宿妝殷
紫高多葉也。條葉花并類緋,多葉而枝葉絕高。平頭,凡檻中雖多,無先后并開齊整也。
取次妝
淡紅多葉也。色絕淡,條葉正類緋,多葉亦平頭也。
聚香絲
紫絲頭也。大葉中一叢紫絲細細是也。枝條高,綠葉疏而柔。
簇紅絲
紅絲頭也。大葉中一簇紅絲細細是也。枝葉并同紫者。
下之下
效殷妝
小矮多葉也。與紫高多葉一同,而枝條低隨燥濕而出,有三頭者,雙頭者,鞍子者,銀絲者,俱同根,而土地肥瘠之異者也。
會三英
三頭聚一萼而開。
合歡芳
雙頭并蒂而開,一朵相背也。
擬繡韉
鞍子也。兩邊垂下,如所乘鞍狀,地絕肥而生。
銀含棱
銀綠也。葉端一棱白色。
新收八品
御敘黃
黃色淺而葉疏,葉差深,散出于葉間。其葉端色又微碧,高廣類黃樓子也。此種宜升絕品。
黃樓子
盛者五七層,間以金線,其香尤甚。
袁黃冠子
宛如髻子,間以金線,色比鮑黃。
峽石黃冠子
如金線冠子,其色深如鮑黃。
鮑黃冠子
大抵與大旋心同,而葉差不旋,色類鵝黃。
楊花冠子
多葉白心,色黃漸拂淺紅,至葉端則色深紅,間以金線。
湖纈
紅色深淺相雜,類湖纈。
黽池紅
開須并萼或三頭者,大抵花類軟條也。
【附錄】
王觀(生卒年不詳),字通叟,號逐客,北宋·通州如皋(江蘇省如皋縣)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擢置高等。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舉進士第,授單州推官,以將仕郎守大理寺丞,知揚州江都縣事,官至翰林學士。工詩擅詞,情景交融,風趣而近于俚俗。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時期著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