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婦女節(jié)那天,臺大某傅姓哲學教授在中時撰文說,人的理智所把握的因果被局限在經(jīng)驗范圍內,因此算命顯示的因果并未超越經(jīng)驗,卻往往非理智所能領悟。傅教授指出,算命除了使人獲得暫時的慰藉之外,簡直一無是處。
“何以如此?”傅教授說,一個人之所以信賴算命,顯然基于兩種特殊的因果關系,其一是內因外果,把一個人的外在遭遇歸咎于內在性格,再以先天 注定來解釋內在性格的特質,而不鼓勵改造這種性格;其二是前因后果,例如誤交損友而被騙了錢,相士斷言那是前世欠人的,心情也許就更郁卒了。
“性格決定命運”是心理學家說的,算命先生才沒有那種知見;算命先生只會強調:“你這輩子的遭遇,無論好壞或者吉兇,概由八字(或斗數(shù))所 賜,命運主宰一切?!泵\的本質究竟蝦米碗糕,愿意探討的人不多,算命先生、江湖術士志在賺錢,絕少發(fā)心研究命理,民眾則寧愿人云亦云。依我觀察,心理學 家講的人格特質,佛家講的七情六欲,一般講的喜怒哀樂,以及命理界講的命運其實都是異詞同義。命理若說有什么特殊之處,就在于把虛無縹緲的命運內容、過程 揭示出來,隱約看見命運發(fā)展的軌跡。
傅教授表示,“未來是否還有類似的宿命,就要看你是否愿意花錢請相士消災了”,言下之意,你若花錢消災,災厄從此遠離,用八號分機都通緝不 到。這種說法非常有趣,學者針砭命理的劣績,提供真知灼見,當然竭誠歡迎,但他必須深入深層結構,了解算命術的內涵、運作的方式,而非驚鴻一瞥,就驟下定 論。
他進一步揶揄說,“花錢消災”說不定也是前世注定的,因此只能默默承受;他這樣講就沒有學問了?,F(xiàn)實人生中,許多人遭遇困境而解套無門時, 就會歸咎于前世,果然推得一干二凈。從因果關系看,此生不但承受果報,而且造了新因,作為來世果報的依據(jù),傅教授必須能夠辨別何為新因、何為舊果,才算高 明;全部推給果報,只是意氣用事。眾所周知,花錢消災是術士歛財?shù)恼f詞,而非真的有人能夠解厄制化;若是命中注定(術語叫做劫數(shù)難逃),豈是術士消滅得 了。
二
命理使用時間定位,兩個小時之內必有一群人誕生,究竟幾人,知者不多,我們透過計算,看出命理的平均數(shù)。首先是求命理的排列組 合:60×12×29.5×12=254880,接著運用人口數(shù)去除:23000000÷254880=90.23;由此觀之,每個八字或命盤概由90人 共用,而非世俗說的“一個人一個命”,然后“一個命造就一個人生”那么簡單。
數(shù)字擺在眼前,堪稱鐵案如山,但是不信邪的繼續(xù)不信邪,簡直莫奈伊何。某大師辯說:“某些格局注定大富大貴,這個世界容無下那么多的富貴之 人,因此凌霄寶殿就會交代節(jié)制一下?!边@種說法相當詭異,大富大貴究竟如何界定,完全沒有說明;根據(jù)統(tǒng)計學的規(guī)則,其間容有誤差,也只有15%,14人而 已,不是多7人(97)就是減7人(83),而不可能從90人一下子降到3人。
傅教授說,算命的目的在于預測未來;換個角度說,未來的吉兇福禍若被預測出來,表示那些事項鐵定發(fā)生,那么算不算命就無濟于事了。我們稍微整理一下,就更清楚了: 第一,算命志在預測未來可能遭遇哪些吉兇福禍。
第二,所有的吉兇福禍必然發(fā)生,早知晚知并無不同,因此算與不算命也沒有不同。
前項勉強說對,但是預測未來仍須受到兩項限制,一是命理的功能有限,并非事事可算,所謂預知未來,不能逸出此一范疇;二是命理預測或推論的都 是內心世界的想像,一個虛擬實境,而非真實存在的外境。后項則誤解了算命的功能,因為命理分析與氣象報告相似,例如預測臺風即將到來,你總不能駁斥說: “我們無法改變臺風的方向,早知晚知,并無不同?!彼械念A測都含有機率的成分,有時神準,有時失準,無論確誤,仍要再完成一道手續(xù),就是“呼應”──有 了動作,才會致吉肇兇。例如有人現(xiàn)階段走了事業(yè)運(財官蒞臨、事業(yè)宮見祿),經(jīng)營事業(yè)的心甚殷,但受限于某些外境例如資金不足、家族反對,因此只能繼續(xù)吃 他的頭路,卻不能說他的命算不準。
八字與斗數(shù)命盤都像一張x片,反映的是命運中某些現(xiàn)象的吉兇;故傳統(tǒng)命理強調“命運如何,現(xiàn)實就如何”,明顯有誤。臺灣的命理大師幾乎都堅 持他能預知任何外境的消長,例如景氣升降、社會治亂、股市漲跌以及政黨輪替,都是手到擒來。此說若真,術士從此縱橫股市,百億輕松落袋,還要躲在巷口替人 算命嗎?閣揆若預知三個月后將被轟下臺,他也許就意興闌珊了;某些立委預知他鐵定落選,他還會競選連任嗎?其實你只要問他:“明天你家可能發(fā)生什么事,你 能預知嗎?”他就會瞠目結舌。
三
傅教授說,“相信算命的人通常都有宿命論的傾向”,言下之意,不相信算命的人就沒有宿命論的傾向;按此推論下去,則任何人心存宿命思 想,都是迷信的、不健康的,必須予以糾正。我認為那是“輕率推廣”;“宿命”者,宿世的命運也,簡單地說,后世的貴賤窮通概源自前世的業(yè)因,佛教稱為業(yè)感 緣起,一般的說法是種豆得豆、瓜種得瓜,這種說詞對嗎?
剛才說過,只命理只能觀測局部的命運,好像我們從窗口窺探一個房間,發(fā)現(xiàn)里面有些擺設:一張桌子、兩把椅子,桌上擺著紙筆,墻上掛著油畫肖 像,地上鋪著波斯地毯等等,你若問屋主﹁姓啥名啥?今年幾歲?月薪多少?哪所大學畢業(yè)?太太家世如何?子女孝順與否?中過電腦彩券幾獎沒有?罹患過癥狀 嗎?....?﹂誰答得出,他絕對是個神仙。我們承認命理是有條件的宿命論;該條件就是所謂的命格,例如八字食神制煞,斗數(shù)火貪武格,能量與動量均強,從 事波動行業(yè),業(yè)績蒸蒸如上。好,那么問題是,這個格局是怎么來的?與前世有關嗎?設若無此結構,命理師又如何獲知并推論那些現(xiàn)象?八字有句老話,“命里有 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正是典型的宿命論,許多人覺得有點刺眼就是了。
許多人熟知這個短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簡單地描述了佛教的因果觀;不過“如是因結如是果”充其量是個 世諦,世俗的真理。若從圣義諦(出世真理)看,則“既無作業(yè)者,也無受業(yè)者,只有如幻如化的業(yè)”。一般人把宿命論與靈魂論等量齊觀,主張有個不變的個體, 并由它來主宰轉世,承受各種業(yè)報,這與佛教的“諸行無常”理論相悖,故為佛所斥。
唯物論者習慣以為,所謂的人,不過由一些醣、鉀、鈉、磷、碳水化合物組成,最多再加一口氣,當這一口氣不來,人就掛了,化學元素也解體了。 物理家則說,人由原子構成,活人是活的原子,死人是死的原子,那就更簡單明了了。此說若確,那么一對夫妻生育五名子女,他們的面貌、體型、iq、eq以及 富貴貧賤、功過罪福必無差池;事實上千差萬別。這是怎么一回事?佛教的解說非常清楚,唯物論者卻吝于投入研究。
四
傅教授好像不曾思考過這類問題,因此他說,“哲學界對宿命論者的質疑是,一位宿命論者過馬路時,為什么也要等候綠燈?”在他看來,橫沖 直撞可也;蓋“命若不該絕,車子便撞不到他,若命不該活,就會禍從天降”。(了無按:只會被車撞死,而不可能禍從天降。)這種質疑似乎擲地有聲,但是對 嗎?當然不對。
算命先生預測壽限,似乎斷驗如神;算命現(xiàn)場,顧客關心地問:“仙耶,你看我能活幾歲?”算命先生掐指一算:“五行旺度平均,干支無沖無害, 包你吃到九十幾?!边@是八字的說法;“天梁主壽,天梁坐命,三方見吉而不逢煞,保證壽比彭祖?!边@是斗數(shù)的立論。有個朋友看出此事的謬誤,他說:“假設我 將活到八十歲,表示下列二事必真:
其一是不可能活七十九歲,也不可能活八十一歲。
其二是壽限來到之前,從五十層樓頂一躍而下,膚發(fā)全然無傷,蓋有六丁六甲、謁者功曹護衛(wèi),蝦米攏毋驚?!?br />
我說,這個世界既無神仙,也沒有人能夠預知壽限。究實地說,命理的功能非如傅教授所述,他講的都是江湖算命的習慣,以訛傳訛,絕對經(jīng)不起分析 與檢證,故無認知的意義。親緣、災難與壽命都是特性,在命理的功能范圍之外,易言之,一個人遭遇哪些災厄、何時魂歸離恨天,根本無力探測,故八字同,壽限 卻異,乃是一定之理;按照傅教授的想像,同命者必須同日歸西,我認為那才問題重重。
五
傅教授對算命術的理解其實很淺,想必未曾接觸,更遑論深入其境了,他對算命的知解僅止于聽聞,然后根據(jù)道聽途說就予以嚴詞辭抨擊,在邏 輯上犯了“稻草人的謬誤”;意思是說,他攻擊了算命傳統(tǒng)中屬于枝末細節(jié)的部分,好像攻擊不會反抗的稻草人──他若想否定命理,證明命運無稽,最好找出最強 的部分予以痛擊。問題是憑他的知識傲慢與擇善固執(zhí),他能嗎?有些朋友喜歡譏諷命理,我問他研究多久了。他說:“哼,那種騙人的玩意兒,我才懶得研究?!泵?對如此頑強之人,不知如何是好。
臺灣社會至少有一種自由,就是“亂發(fā)議論的自由”,報紙輿情版上、電視扣應節(jié)目中,許多專家學者動輒發(fā)表逾越了本行的言談,例如政治教授談 晶圓該不該外移,經(jīng)濟學者抨擊社會亂象并提出治本之道,物理大師談論心寧改革與人性升華,都明顯的超越了他的知識領域而變成徒托空言。臺灣人普遍輕忽知 識,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觀念想要改變,比登天還難。
婦女節(jié)那天,臺大某傅姓哲學教授在中時撰文說,人的理智所把握的因果被局限在經(jīng)驗范圍內,因此算命顯示的因果并未超越經(jīng)驗,卻往往非理智所能領悟。傅教授指出,算命除了使人獲得暫時的慰藉之外,簡直一無是處。
“何以如此?”傅教授說,一個人之所以信賴算命,顯然基于兩種特殊的因果關系,其一是內因外果,把一個人的外在遭遇歸咎于內在性格,再以先天 注定來解釋內在性格的特質,而不鼓勵改造這種性格;其二是前因后果,例如誤交損友而被騙了錢,相士斷言那是前世欠人的,心情也許就更郁卒了。
“性格決定命運”是心理學家說的,算命先生才沒有那種知見;算命先生只會強調:“你這輩子的遭遇,無論好壞或者吉兇,概由八字(或斗數(shù))所 賜,命運主宰一切?!泵\的本質究竟蝦米碗糕,愿意探討的人不多,算命先生、江湖術士志在賺錢,絕少發(fā)心研究命理,民眾則寧愿人云亦云。依我觀察,心理學 家講的人格特質,佛家講的七情六欲,一般講的喜怒哀樂,以及命理界講的命運其實都是異詞同義。命理若說有什么特殊之處,就在于把虛無縹緲的命運內容、過程 揭示出來,隱約看見命運發(fā)展的軌跡。
傅教授表示,“未來是否還有類似的宿命,就要看你是否愿意花錢請相士消災了”,言下之意,你若花錢消災,災厄從此遠離,用八號分機都通緝不 到。這種說法非常有趣,學者針砭命理的劣績,提供真知灼見,當然竭誠歡迎,但他必須深入深層結構,了解算命術的內涵、運作的方式,而非驚鴻一瞥,就驟下定 論。
他進一步揶揄說,“花錢消災”說不定也是前世注定的,因此只能默默承受;他這樣講就沒有學問了?,F(xiàn)實人生中,許多人遭遇困境而解套無門時, 就會歸咎于前世,果然推得一干二凈。從因果關系看,此生不但承受果報,而且造了新因,作為來世果報的依據(jù),傅教授必須能夠辨別何為新因、何為舊果,才算高 明;全部推給果報,只是意氣用事。眾所周知,花錢消災是術士歛財?shù)恼f詞,而非真的有人能夠解厄制化;若是命中注定(術語叫做劫數(shù)難逃),豈是術士消滅得 了。
二
命理使用時間定位,兩個小時之內必有一群人誕生,究竟幾人,知者不多,我們透過計算,看出命理的平均數(shù)。首先是求命理的排列組 合:60×12×29.5×12=254880,接著運用人口數(shù)去除:23000000÷254880=90.23;由此觀之,每個八字或命盤概由90人 共用,而非世俗說的“一個人一個命”,然后“一個命造就一個人生”那么簡單。
數(shù)字擺在眼前,堪稱鐵案如山,但是不信邪的繼續(xù)不信邪,簡直莫奈伊何。某大師辯說:“某些格局注定大富大貴,這個世界容無下那么多的富貴之 人,因此凌霄寶殿就會交代節(jié)制一下?!边@種說法相當詭異,大富大貴究竟如何界定,完全沒有說明;根據(jù)統(tǒng)計學的規(guī)則,其間容有誤差,也只有15%,14人而 已,不是多7人(97)就是減7人(83),而不可能從90人一下子降到3人。
傅教授說,算命的目的在于預測未來;換個角度說,未來的吉兇福禍若被預測出來,表示那些事項鐵定發(fā)生,那么算不算命就無濟于事了。我們稍微整理一下,就更清楚了: 第一,算命志在預測未來可能遭遇哪些吉兇福禍。
第二,所有的吉兇福禍必然發(fā)生,早知晚知并無不同,因此算與不算命也沒有不同。
前項勉強說對,但是預測未來仍須受到兩項限制,一是命理的功能有限,并非事事可算,所謂預知未來,不能逸出此一范疇;二是命理預測或推論的都 是內心世界的想像,一個虛擬實境,而非真實存在的外境。后項則誤解了算命的功能,因為命理分析與氣象報告相似,例如預測臺風即將到來,你總不能駁斥說: “我們無法改變臺風的方向,早知晚知,并無不同?!彼械念A測都含有機率的成分,有時神準,有時失準,無論確誤,仍要再完成一道手續(xù),就是“呼應”──有 了動作,才會致吉肇兇。例如有人現(xiàn)階段走了事業(yè)運(財官蒞臨、事業(yè)宮見祿),經(jīng)營事業(yè)的心甚殷,但受限于某些外境例如資金不足、家族反對,因此只能繼續(xù)吃 他的頭路,卻不能說他的命算不準。
八字與斗數(shù)命盤都像一張x片,反映的是命運中某些現(xiàn)象的吉兇;故傳統(tǒng)命理強調“命運如何,現(xiàn)實就如何”,明顯有誤。臺灣的命理大師幾乎都堅 持他能預知任何外境的消長,例如景氣升降、社會治亂、股市漲跌以及政黨輪替,都是手到擒來。此說若真,術士從此縱橫股市,百億輕松落袋,還要躲在巷口替人 算命嗎?閣揆若預知三個月后將被轟下臺,他也許就意興闌珊了;某些立委預知他鐵定落選,他還會競選連任嗎?其實你只要問他:“明天你家可能發(fā)生什么事,你 能預知嗎?”他就會瞠目結舌。
三
傅教授說,“相信算命的人通常都有宿命論的傾向”,言下之意,不相信算命的人就沒有宿命論的傾向;按此推論下去,則任何人心存宿命思 想,都是迷信的、不健康的,必須予以糾正。我認為那是“輕率推廣”;“宿命”者,宿世的命運也,簡單地說,后世的貴賤窮通概源自前世的業(yè)因,佛教稱為業(yè)感 緣起,一般的說法是種豆得豆、瓜種得瓜,這種說詞對嗎?
剛才說過,只命理只能觀測局部的命運,好像我們從窗口窺探一個房間,發(fā)現(xiàn)里面有些擺設:一張桌子、兩把椅子,桌上擺著紙筆,墻上掛著油畫肖 像,地上鋪著波斯地毯等等,你若問屋主﹁姓啥名啥?今年幾歲?月薪多少?哪所大學畢業(yè)?太太家世如何?子女孝順與否?中過電腦彩券幾獎沒有?罹患過癥狀 嗎?....?﹂誰答得出,他絕對是個神仙。我們承認命理是有條件的宿命論;該條件就是所謂的命格,例如八字食神制煞,斗數(shù)火貪武格,能量與動量均強,從 事波動行業(yè),業(yè)績蒸蒸如上。好,那么問題是,這個格局是怎么來的?與前世有關嗎?設若無此結構,命理師又如何獲知并推論那些現(xiàn)象?八字有句老話,“命里有 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正是典型的宿命論,許多人覺得有點刺眼就是了。
許多人熟知這個短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簡單地描述了佛教的因果觀;不過“如是因結如是果”充其量是個 世諦,世俗的真理。若從圣義諦(出世真理)看,則“既無作業(yè)者,也無受業(yè)者,只有如幻如化的業(yè)”。一般人把宿命論與靈魂論等量齊觀,主張有個不變的個體, 并由它來主宰轉世,承受各種業(yè)報,這與佛教的“諸行無常”理論相悖,故為佛所斥。
唯物論者習慣以為,所謂的人,不過由一些醣、鉀、鈉、磷、碳水化合物組成,最多再加一口氣,當這一口氣不來,人就掛了,化學元素也解體了。 物理家則說,人由原子構成,活人是活的原子,死人是死的原子,那就更簡單明了了。此說若確,那么一對夫妻生育五名子女,他們的面貌、體型、iq、eq以及 富貴貧賤、功過罪福必無差池;事實上千差萬別。這是怎么一回事?佛教的解說非常清楚,唯物論者卻吝于投入研究。
四
傅教授好像不曾思考過這類問題,因此他說,“哲學界對宿命論者的質疑是,一位宿命論者過馬路時,為什么也要等候綠燈?”在他看來,橫沖 直撞可也;蓋“命若不該絕,車子便撞不到他,若命不該活,就會禍從天降”。(了無按:只會被車撞死,而不可能禍從天降。)這種質疑似乎擲地有聲,但是對 嗎?當然不對。
算命先生預測壽限,似乎斷驗如神;算命現(xiàn)場,顧客關心地問:“仙耶,你看我能活幾歲?”算命先生掐指一算:“五行旺度平均,干支無沖無害, 包你吃到九十幾?!边@是八字的說法;“天梁主壽,天梁坐命,三方見吉而不逢煞,保證壽比彭祖?!边@是斗數(shù)的立論。有個朋友看出此事的謬誤,他說:“假設我 將活到八十歲,表示下列二事必真:
其一是不可能活七十九歲,也不可能活八十一歲。
其二是壽限來到之前,從五十層樓頂一躍而下,膚發(fā)全然無傷,蓋有六丁六甲、謁者功曹護衛(wèi),蝦米攏毋驚?!?br />
我說,這個世界既無神仙,也沒有人能夠預知壽限。究實地說,命理的功能非如傅教授所述,他講的都是江湖算命的習慣,以訛傳訛,絕對經(jīng)不起分析 與檢證,故無認知的意義。親緣、災難與壽命都是特性,在命理的功能范圍之外,易言之,一個人遭遇哪些災厄、何時魂歸離恨天,根本無力探測,故八字同,壽限 卻異,乃是一定之理;按照傅教授的想像,同命者必須同日歸西,我認為那才問題重重。
五
傅教授對算命術的理解其實很淺,想必未曾接觸,更遑論深入其境了,他對算命的知解僅止于聽聞,然后根據(jù)道聽途說就予以嚴詞辭抨擊,在邏 輯上犯了“稻草人的謬誤”;意思是說,他攻擊了算命傳統(tǒng)中屬于枝末細節(jié)的部分,好像攻擊不會反抗的稻草人──他若想否定命理,證明命運無稽,最好找出最強 的部分予以痛擊。問題是憑他的知識傲慢與擇善固執(zhí),他能嗎?有些朋友喜歡譏諷命理,我問他研究多久了。他說:“哼,那種騙人的玩意兒,我才懶得研究?!泵?對如此頑強之人,不知如何是好。
臺灣社會至少有一種自由,就是“亂發(fā)議論的自由”,報紙輿情版上、電視扣應節(jié)目中,許多專家學者動輒發(fā)表逾越了本行的言談,例如政治教授談 晶圓該不該外移,經(jīng)濟學者抨擊社會亂象并提出治本之道,物理大師談論心寧改革與人性升華,都明顯的超越了他的知識領域而變成徒托空言。臺灣人普遍輕忽知 識,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觀念想要改變,比登天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