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齊太公世家

白話史記 作者:漢·史馬遷


  齊太公姜尚是東海人氏。

  他的先祖曾擔(dān)任四岳之職,輔佐夏禹平治水土很有功勞。

  虞舜夏禹之際受封于呂,有的受封于申,為姜姓。

  夏朝商朝之時,申、呂有的分封旁枝子孫,有的后代成為平民,呂尚就是他們更晚的后代。

  呂尚大概曾遭受窮困,年老時,用釣魚的方式求見周西伯。

  西伯將要出外狩獵,為此而卜卦,卦辭說“:所得到的不是龍不是螭,不是虎不是羆,所得到的是霸王的輔弼?!庇谑侵芪鞑霁C,果然在渭水北面遇到太公,與他一談?wù)摫愦笙玻f“: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應(yīng)該有圣人來周國,周國因此興盛。’您真的是嗎?我們的太公盼望您很久了!”因而稱他為“太公望”,和他一起乘車而歸,立他為師。

  有人說太公見多識廣,曾經(jīng)事奉過商紂王。

  商紂王無道,太公就離他而去。

  游說各國諸侯,未遇相得之君,而終于西行歸附周西伯。

  有人說呂尚是個處士,隱居于海濱。

  周西伯被囚禁于..里時,散宜生、閎夭久聞其名而招請呂尚。

  呂尚也說“:我聽說西伯賢能,又能很好地贍養(yǎng)老人,何不到他那里去呢?”這三個人為救西伯而尋求美女奇物,獻(xiàn)給商紂王,以贖回西伯。

  西伯因而得以釋放,返回周國。

  呂尚歸附周國的說法雖然不同,但總之他是文王武王之師。

  周西伯姬昌從..里脫身歸國,與呂尚暗中策劃推行德政以傾覆商紂政權(quán),那些事情多為用兵的權(quán)謀和奇妙的計策,所以后世談?wù)撥娛潞椭艹碾[秘權(quán)術(shù),都師法太公作為基本策略。

  周西伯政治清平,待到消弭虞、芮兩國的爭端,詩人稱頌西伯膺受天命,稱為文王。

  征伐崇國、密須、犬戎,大建豐邑。

  天下三分之二歸順周,大多是太公的運籌謀劃。

  文王駕崩,武王即位。

  即位九年,想繼續(xù)完成文王的大業(yè),便東征商紂以觀察諸侯是否能聚集起來。

  出師之際,師尚父呂尚左手執(zhí)持黃鉞,右手掌握白旄而誓師,說:“蒼兕蒼兕,統(tǒng)領(lǐng)軍士,集結(jié)船只,遲者斬之!”于是到達(dá)孟津。

  諸侯沒有預(yù)先邀約而聚集的有八百之多。

  諸侯都說“:商紂王可以討伐了?!蔽渫跽f:“還不可以?!蓖藥熁貋?,與太公寫作這篇《太誓》。

  過了兩年,商紂王殺死王子比干,囚禁箕子。

  武王將要討伐商紂王,用龜卜,兆示不吉,風(fēng)雨暴至。

  大臣盡皆恐懼,只有太公強(qiáng)勸武王,武王于是進(jìn)軍。

  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師,討伐商紂王。

  商紂王軍隊潰敗。

  商紂王回身逃跑,登上鹿臺,于是追斬商紂王。

  第二天,武王站在社壇上,大臣手捧明水,衛(wèi)康叔姬封鋪開彩席,師尚父牽來祭祀的牲畜,史佚按照策書祝禱,向神靈稟告討伐商紂王罪惡之事。

  散發(fā)鹿臺里的錢財,發(fā)放鉅橋里的糧食,用來賑濟(jì)貧民。

  修筑比干的墳?zāi)梗夥呕拥那艚?br />
  遷移國寶九鼎,推行周朝政治,與天下共創(chuàng)新時代。

  這些大多是師尚父的運籌謀劃。

  此時武王已平定商朝而成為天下之王,為師尚父封立齊國,建都于營丘。

  師尚父東行前往封國,途中住宿,行進(jìn)遲緩。

  客舍中的人說“:我聽說時機(jī)難得而易失。

  客人睡得很安逸,大概不是前往接受封國的。”太公聽了這話,連夜穿衣趕路,黎明時到達(dá)齊國。

  正遇萊侯來攻伐,與他爭奪營丘。

  營丘與萊國接壤。

  萊人是夷族,趁著商紂王之亂而周朝剛剛安定,還未能安定遠(yuǎn)方,因此與太公爭奪國土。

  太公到達(dá)齊國,修明政治,因襲民俗,簡化禮儀,開放商工之業(yè),發(fā)展魚鹽之利,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大國。

  到周成王幼年即位時,管叔蔡叔叛亂,淮夷背叛周朝,成王派遣召康公賜命太公說:“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等諸侯,九州諸伯,授權(quán)你征伐他們?!饼R國因此可以征伐各國,成為大國。

  定都于營丘。

  太公死時約有一百多歲,其子丁公呂亻及繼位。

  丁公死,其子乙公得繼位。

  乙公死,其子癸公慈母繼位。

  癸公死,其子哀公不辰繼位。

  哀公時,紀(jì)侯向周王進(jìn)譖言,周王煮殺了哀公,而使哀公之弟靜繼位,這就是胡公。

  胡公遷都于薄姑,此時正當(dāng)周夷史記王時期。

  哀公的同母少弟山怨恨胡公,便與自己的黨徒率領(lǐng)營丘人襲擊攻殺胡公而自立為齊君,這就是獻(xiàn)公。

  獻(xiàn)公元年,將胡公諸子盡數(shù)驅(qū)逐,就此將首都由薄姑遷到臨淄。

  九年(前842),獻(xiàn)公死,其子武公壽繼位。

  武公九年,周厲王逃亡,居住于彘。

  十年(前841),周王室動亂,大臣們主持國政,號稱“共和”。

  二十四年,周宣王即位。

  二十六年(前825),武公死,其子厲公無忌繼位。

  厲公暴虐,所以胡公之子又進(jìn)入齊國,齊國人便要立他為君,就和他一起攻殺厲公,而胡公之子也戰(zhàn)死。

  齊國人就立厲公之子赤為齊君,這就是文公,文公誅滅七十個攻殺厲公的人。

  文公十二年(前804)死,其子成公脫即位。

  成公九年(前795)死,其子莊公購繼位。

  莊公二十四年(前771),犬戎攻殺周幽王,周王室向東遷都于洛邑。

  秦國開始列為諸侯。

  五十六年(前739),晉國大臣弒殺他們的國君晉昭侯。

  六十四年(前731),莊公死,其子矨公祿甫繼位。

  矨公九年(前722),魯隱公即位。

  十九年,魯桓公弒殺其兄隱公而自立為魯君。

  二十五年,北戎攻伐齊國。

  鄭國派遣太子忽前來援救齊國,齊矨公要將女兒嫁給他,鄭太子忽說:“鄭國小齊國大,不是我能般配的?!庇谑侵x絕了。

  三十二年,矨公同母弟夷仲年死。

  夷仲年之子叫做公孫無知,矨公寵愛他,使他的俸祿服飾生活待遇和太子同等。

  三十三年(前698),矨公死,太子諸兒繼位,這就是襄公。

  襄公元年,襄公做太子時,曾與公孫無知爭斗,待到繼位,便降低無知的俸祿服飾等級,無知心懷怨恨。

  四年(前694),魯桓公和夫人來到齊國。

  齊襄公過去曾與魯夫人私通。

  魯夫人是齊襄公的妹妹,自齊矨公時嫁給魯桓公做夫人,和魯桓公來到齊國,齊襄公又與她私通。

  魯桓公知道了這件事,怒責(zé)夫人,夫人將情況告訴齊襄公。

  齊襄公和魯桓公飲酒,將魯桓公灌醉,派力士彭生將魯桓公抱上車,就勢勒殺魯桓公,桓公被抬出車時就已死去。

  魯國人為此責(zé)難齊國,而齊襄公殺死彭生來向魯國賠罪。

  八年,齊國征伐紀(jì)國,紀(jì)國拋棄都邑遷走。

  十二年(前686),當(dāng)初,襄公派遣連稱、管至父駐守葵丘,約定瓜熟時節(jié)前往,次年瓜熟時節(jié)派人去替換。

  他們前往駐守一年,瓜熟時節(jié)已過而襄公不派人替換。

  有人為他們請求替換,襄公卻不允許。

  因此二人憤怒,憑借公孫無知策劃叛亂,連稱有個堂妹在襄公宮中,不受寵愛,就指使她偵伺襄公,說“:事成之后讓你給公孫無知當(dāng)夫人?!倍?,襄公游覽姑棼,并到沛丘打獵。

  看見一頭豬,隨從說是“彭生”。

  襄公憤怒,用箭射它,豬像人一般站立啼叫。

  襄公恐懼,摔下車傷了腳,掉了鞋子。

  回去后將管鞋人..抽了三百鞭。

  ..出宮來。

  而公孫無知、連稱、管至父等人聽說襄公受傷,便率眾襲擊襄公住所。

  遇見管鞋人..,..說“:暫且不要進(jìn)去驚動宮中,驚動宮中就不易攻進(jìn)去了。”公孫無知不相信,..將鞭傷給他驗看,無知便相信了他的話,等在宮外,讓..先進(jìn)宮。

  ..先進(jìn)入,立即將襄公藏到門后。

  過了一會兒,無知等人害怕,于是進(jìn)宮。

  ..反而與宮中侍衛(wèi)及襄公寵臣攻擊無知等人,未能取勝,全被殺死。

  無知進(jìn)宮,尋不到襄公。

  有人見門后有人腳,開門一看,正是襄公,于是將他弒殺,而公孫無知自立為齊君。

  桓公元年(前685)春,齊君無知到雍林游玩。

  雍林曾有人怨恨無知,等到他前往游玩,雍林人便襲擊殺死無知,告訴齊國大夫說“:無知弒殺襄公而自立為君,我們慎重地將他誅滅。

  請大夫們改立諸公子應(yīng)當(dāng)即位的,我等惟命是聽?!碑?dāng)初,齊襄公將魯桓公灌醉殺死,與桓公夫人私通,誅殺也多有不當(dāng),淫玩婦女,多次欺負(fù)大臣,諸弟擔(dān)心禍災(zāi)牽連。

  因此次弟公子糾投奔魯國。

  他的母親是魯國之女。

  管仲、召忽輔佐他。

  次弟公子小白投奔莒國,鮑叔牙輔佐他。

  小白的母親是衛(wèi)國之女,受到齊矨公寵愛。

  小白從小就與大夫高..友善。

  待到雍林人殺死無知,商議立國君,高氏、國氏便暗中搶先從莒國召小白。

  魯國聽說無知已死,也發(fā)兵護(hù)送公子糾,而派遣管仲另率軍隊堵截莒國通道,管仲射中了小白衣帶上的鉤子。

  小白佯裝已死,管仲派人飛報魯國。

  魯國護(hù)送公子糾的軍隊行動更加緩慢,六天才到達(dá)齊國,小白則已先入齊國,高..立他為齊君,這就是齊桓公。

  桓公被射中衣帶上的鉤子,佯裝已死來使管仲上當(dāng),然后裝在溫車中飛速前進(jìn)。

  又因為有高氏、國氏作內(nèi)應(yīng),所以能夠先入齊國即位,發(fā)兵抵抗魯軍。

  秋天,與魯軍在乾時交戰(zhàn),魯軍敗逃,齊軍切斷魯軍的歸路。

  齊君送信給魯國說:“子糾是我的兄弟,不忍親手殺他,煩請魯國自行殺死他。

  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請讓我將他們剁成肉醬才甘心。

  不然,將要圍攻魯國?!濒斎藫?dān)心被圍攻,便在笙瀆殺死公子糾。

  召忽自殺,管仲請求囚禁。

  桓公即位后,發(fā)兵攻伐魯國,本想殺死管仲。

  鮑叔牙說:“我幸而跟您,您終于即位。

  您的尊貴地位,我已無法幫助您提高。

  您將要治理齊國,就是高..和我叔牙也夠了。

  您將要成就霸主之業(yè),沒有管夷吾則不行。

  夷吾所居的國家必然強(qiáng)盛,不能失去他?!庇谑腔腹爮拇搜?,便佯裝要回管仲想殺他解恨,實則想要重用他。

  管仲明白此意,所以請求送往齊國。

  鮑叔牙迎來接受管仲,到達(dá)堂阜就給他解除枷鎖,讓他齋戒沐浴而晉見桓公。

  桓公以厚禮任管仲為大夫,主持政務(wù)。

  桓公得到管仲之后,與鮑叔牙、隰朋、高..整頓齊國的政治,實行五家連兵的制度,開發(fā)商漁鹽業(yè)的利益,以振贍貧窮,獎賞賢能,齊國人皆大歡喜。

  二年(前684),齊國伐滅郯國,郯子逃奔莒國。

  當(dāng)初,齊桓公逃亡時經(jīng)過郯國,郯國對他無禮,所以討伐他。

  五年(前681),征伐魯國,魯軍將要失敗。

  魯莊公請求獻(xiàn)出遂邑來講和,桓公許諾,與魯人在柯地會盟。

  魯國正在盟誓時,曹沫在祭壇上用匕首劫持齊桓公,說:“歸還被侵占的魯國領(lǐng)土!”桓公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

  然后曹沫放下匕首,回到北面的臣子之位。

  桓公后悔,想不歸還魯國的領(lǐng)土而殺死曹沫。

  管仲說:“被劫持時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卻背棄信義殺死他,滿足一下小小的快意,而在諸侯中失去了信義,也就失去了天下的支援,史記不可以這樣做。”桓公于是將魯國三次戰(zhàn)敗所丟失的領(lǐng)土歸還魯國。

  諸侯聽說此事后,都信奉齊國而愿意歸附它。

  七年(前679),諸侯與桓公在甄地會盟,而桓公從此開始稱霸天下。

  十四年(前672),陳厲公之子陳完,號敬仲,前來投奔齊國。

  齊桓公想用他為卿,他謙讓,于是用他為工正。

  他就是田成子田常的祖先。

  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伐燕國,燕國向齊國告急。

  齊桓公救燕,并攻伐山戎,到達(dá)孤竹才回來。

  燕莊公于是送桓公進(jìn)入齊國境內(nèi)。

  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出自己的國境,我不能對燕國無禮?!庇谑欠珠_溝界將燕君所至的地方割送燕國,讓燕君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朝進(jìn)貢,如同周成王、周康王時代一樣。

  諸侯聽說后,都服從齊國。

  二十七年(前659),魯盡公之母叫做哀姜,是桓公的妹妹。

  哀姜與公子慶父通淫,慶父殺死盡公,哀姜想立慶父為國君,魯國人改立矨公。

  桓公召回哀姜,將她殺死。

  二十八年,衛(wèi)文公遭受狄亂,向齊國告急。

  齊國率領(lǐng)諸侯在楚丘筑城,而立衛(wèi)文公。

  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在船中嬉戲,蔡姬熟習(xí)水性,搖晃船身顛簸桓公。

  桓公害怕,讓她停止,她卻不停止。

  出得船來,桓公惱怒,將蔡姬送回娘家,卻沒有斷絕婚姻。

  蔡侯也惱怒,就將蔡姬改嫁。

  桓公聽說后大怒,便興師動眾前往討伐。

  三十年(前656)春,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侵襲蔡國,蔡國潰敗。

  接著便討伐楚國。

  楚成王興師來問說“:為什么進(jìn)入我國領(lǐng)土?”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國先君太公說‘:五等諸侯,九州諸伯,授權(quán)你征伐他們,以輔佐周王室。’賜給我國先君征伐的范圍,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

  楚國的貢品包茅沒有進(jìn)獻(xiàn),周王的祭品不全,因此來責(zé)問。

  昭王南巡沒有回歸,因此來問罪。”楚王說“:貢品沒有進(jìn)獻(xiàn),確有此事,是寡人之罪,哪敢不送去呢?至于昭王出巡而不歸,您還是到漢水邊上去問罪吧!”齊軍向前推進(jìn),駐扎于陘地。

  夏天,楚王命屈完率軍拒齊,齊軍后退,駐扎于召陵。

  桓公向屈完夸耀他的人馬眾多。

  屈完說“:您要合于道德才能行事,如果不然,那么楚國就以方城山當(dāng)作城墻,以長江、漢水當(dāng)作護(hù)城河,您怎么能夠向前推進(jìn)呢?”于是和屈完訂立盟約而退回。

  途經(jīng)陳國,陳國的袁濤涂欺騙齊人,讓齊軍走東方險道,被齊人發(fā)覺。

  秋天,齊國攻伐陳國。

  這一年,晉國殺死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前651)夏,桓公與諸侯在葵丘會盟。

  周襄王派遣宰孔向桓公賞賜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紅色的弓箭、大車,命令他不要拜謝。

  桓公本想答應(yīng)不拜,管仲說:“不可以?!庇谑窍掳萁邮苜p賜。

  秋天,再次與諸侯在葵丘會盟,桓公更有驕矜之色。

  周王派遣宰孔參與會盟。

  當(dāng)時諸侯已頗有叛離之心。

  晉侯生病,推遲落后,途遇宰孔。

  宰孔說“:齊侯驕矜了,你盡管不去。”晉侯聽從了他。

  這一年,晉獻(xiàn)公死,里克殺死晉獻(xiàn)公少子奚齊和卓子,秦穆公因夫人的關(guān)系護(hù)送公子夷吾入晉為君。

  齊桓公在這時討伐晉國的內(nèi)亂,到達(dá)高梁,派遣隰朋立夷吾為晉君,才撤回。

  此時周王室衰微,只有齊國、楚國、秦國、晉國強(qiáng)盛。

  晉國開始加入盟會,晉獻(xiàn)公死去,國內(nèi)大亂。

  秦穆公地處偏遠(yuǎn),不參與中原諸侯會盟。

  楚成王剛剛收服荊蠻而占有它,以夷狄自處。

  惟獨齊國能召集中原諸侯會盟,而桓公能夠宣揚他的道德,所以諸侯賓服而與會。

  于是桓公宣稱“:寡人南伐至召陵,觀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遠(yuǎn)涉沙漠;逼束馬匹、懸鉤戰(zhàn)車而登上太行,直達(dá)卑耳山方才回轉(zhuǎn),諸侯無人違抗寡人。

  寡人三次召集兵車會盟,六次召集乘車會盟,九次聯(lián)合諸侯,一舉匡正天下。

  從前三代開國受命而王,與此有何不同呢?我想封祭泰山、禪祭梁父?!惫苤賵詻Q勸阻,桓公不聽,于是解釋須遠(yuǎn)方的奇珍異物來到才能舉行封禪,桓公這才作罷。

  三十八年(前648),周襄王之弟王子帶與戎族、狄族合謀攻伐周,齊國派遣管仲到周作調(diào)停。

  周王要用上卿之禮接待管仲,管仲叩拜說:“臣下是陪臣,怎么敢當(dāng)!”謙讓再三,才接受以下卿之禮拜見周王。

  三十九年,周襄王之弟帶前來投奔齊國,齊國派遣仲孫請求周王,為王子帶謝罪。

  周襄王發(fā)怒,不聽從。

  四十一年(前645),秦穆公俘獲晉惠公,又放他回去。

  這一年,管仲、隰朋都去世。

  管仲病重時,桓公問他;“此后群臣中誰可為相?”管仲說“:沒有比國君更了解臣下的?!被腹f:“易牙這人如何?”管仲回答說:“殺死兒子來迎合國君,不近人情,不能任用。”桓公說“:開方這人如何?”管仲回答說“:背棄父母來迎合國君,不近人情,不能接近?!被腹f:“豎刁這人如何?”管仲回答說:“閹割自己來迎合國君,不近人情,不能親信?!惫苤偎?,而桓公不用管仲的意見,終于親近這三個人,三人專權(quán)。

  四十二年(前644),戎族攻伐周,周向齊國告急,齊國命令諸侯各派軍隊戍守周王室。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來齊國,齊桓公嫁本族之女給重耳。

  四十三年(前643),當(dāng)初,齊桓公有三位夫人,稱為王姬、徐姬、蔡姬,都沒有生兒子。

  齊桓公喜愛女色,有很多寵妾,有六位如夫人,長衛(wèi)姬生無詭,少衛(wèi)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

  齊桓公和管仲將孝公昭托付宋襄公,立為太子。

  易牙受到長衛(wèi)姬的寵信,通過宦者豎刁向桓公獻(xiàn)厚禮,也受到桓公的寵信,桓公答應(yīng)他立無詭為太子。

  管仲死后,五位公子都謀求立為太子。

  冬十月初七日,齊桓公去世。

  易牙進(jìn)宮,與豎刁憑借桓公寵妾的權(quán)勢殺戮群吏,而立公子無詭為齊君。

  太子昭投奔宋國。

  桓公病時,五位公子各自結(jié)黨爭立太子。

  待桓公死,便相互攻殺,因此宮中空虛無人,無人敢殮尸入棺。

  桓公尸體躺在床上六十七日,尸體的蛆蟲爬出門外。

  十二月初八日,無詭即位,才殮尸入棺訃告諸侯。

  十四日夜間,入殮停柩待葬。

  桓公有十多個兒子,總計前后有五人得以即位:無詭即位三月而死,沒有謚號;其次是孝公,其次是昭公,其次是懿公,其次是惠公。

  孝公元年(前642)三月,宋襄公率諸侯軍隊護(hù)送齊太子昭歸國并攻伐齊國。

  齊國人害怕,殺死他們的君主無詭。

  齊國人將要立太子昭為齊君,四位公子的黨徒攻打太子,太子逃跑到宋國,宋國于是與齊國四位公子的軍隊交戰(zhàn)。

  五月,宋國打敗齊國四位公子史記的軍隊而立太子昭為齊君,這就是齊孝公。

  宋國因為桓公與管仲托付照顧太子,所以前來征伐。

  因為內(nèi)亂的原因,八月才埋葬齊桓公。

  孝公六年(前637)春,齊國攻伐宋國,因為宋國不到齊國參加盟會。

  夏天,宋襄公去世。

  七年,晉文公即位。

  十年,孝公死。

  孝公之弟潘憑借衛(wèi)公子開方殺死孝公之子而立自己為齊君,這就是昭公。

  昭公是桓公的兒子,他的母親稱為葛嬴。

  昭公元年(前632),晉文公在城濮打敗楚軍,并在踐土與諸侯會盟,朝見周王,天子讓晉文公做諸侯霸主。

  六年,狄族侵伐齊國。

  晉文公去世。

  秦軍在崤山被打敗。

  十二年,秦穆公去世。

  十九年(前632),昭公死,其子舍立為齊君。

  舍的母親不受昭公寵愛,國人都不怕他。

  昭公之弟商人因為桓公死后爭立為君而未能成功,暗中交結(jié)能人,親近惠愛百姓,百姓喜歡他。

  昭公死后,其子舍繼位,孤立軟弱,商人就與其徒眾于十月在昭公墳?zāi)股蠌s殺齊君舍,而商人自立為齊君,這就是懿公。

  懿公是桓公的兒子,他的母親稱為密姬。

  懿公四年(前609)春,當(dāng)初懿公做公子的時候,與丙戎的父親打獵,懿公爭奪獵物未能取勝,即位之后,便砍斷丙戎父親的腳,卻讓丙戎為自己駕車。

  庸職的妻子很美,懿公將她納入宮中,卻讓庸職做自己的車右。

  五月,懿公在申池游玩,丙戎和庸職邊洗澡邊嬉戲。

  庸職說:“你是斷足人的兒子!”丙戎說:“你是被人奪妻的丈夫!”兩人都為這些話感到羞辱,于是怨恨懿公。

  策劃與懿公到竹林中游玩,兩人在車上弒殺懿公,將尸體扔在竹林中便逃跑了。

  懿公即位后驕橫起來,人民不歸附。

  齊國人廢棄其子而從衛(wèi)國迎接公子元,立為齊君,這就是惠公。

  惠公是桓公的兒子。

  他的母親是衛(wèi)國之女,稱為少衛(wèi)姬,逃避齊國內(nèi)亂,所以住在衛(wèi)國。

  惠公二年(前607),長狄來齊,王子城父攻殺長狄,將他埋在城北門。

  晉國趙穿弒殺國君晉靈公。

  十年(前599),惠公死,其子頃公無野繼位。

  當(dāng)初,崔杼受到惠公的寵幸,惠公死后,高氏、國氏怕受他的逼迫,便將他驅(qū)逐出境,崔杼逃奔到衛(wèi)國。

  頃公元年(前598),楚莊王強(qiáng)盛,攻伐陳國。

  二年,圍攻鄭國,鄭伯投降,然后讓鄭伯復(fù)國。

  六年(前593)春,晉國派遣谷阝克出使齊國,齊侯讓婦人藏在帷中觀看他。

  谷阝克跛而登階,婦人嘲笑他。

  谷阝克說:“不報此辱,不再渡河!”回國后,請求伐齊,晉侯不允許。

  齊國使者到達(dá)晉國,谷阝克在河內(nèi)拘捕齊國四位使者,殺死他們。

  八年(前591),晉國攻伐齊國,齊國讓公子強(qiáng)到晉國做人質(zhì),晉軍才撤離。

  十年(前589)春,齊國攻伐魯國、衛(wèi)國。

  魯國、衛(wèi)國的大夫到晉國請兵,都是通過谷阝克。

  晉國派遣谷阝克率領(lǐng)戰(zhàn)車八百輛,擔(dān)任中軍主將,士燮率領(lǐng)上軍,欒書率領(lǐng)下軍,來救魯國、衛(wèi)國,討伐齊國。

  六月十六日,晉軍與齊侯的軍隊在靡笄山下交戰(zhàn)。

  十七日,在鞍地擺開陣勢。

  逢丑父做齊頃公的車右。

  頃公說:“沖過去,攻破晉軍后聚餐!”射傷谷阝克,谷阝克的血直流到腳上。

  谷阝克想退回營壘,他的駕車人說“:我從開始接戰(zhàn),已經(jīng)兩次受傷,不敢叫痛,擔(dān)心士卒恐懼,希望您忍著點!”于是又戰(zhàn)下去。

  戰(zhàn)斗中,齊軍危急,逢丑父擔(dān)心齊侯被俘,就交換位置,頃公做車右,戰(zhàn)車絆在樹下不能行進(jìn)。

  晉軍小將韓厥拜伏在頃公車前,說:“敝國國君派遣臣下援救魯國、衛(wèi)國?!币詰蛩m暪?br />
  逢丑父讓頃公下車去取水,頃公才得以借機(jī)逃亡,脫離險境,回到齊軍中。

  晉國谷阝克要殺逢丑父。

  丑父說:“代替國君死而被殺戮,今后做人臣的就沒有人忠于國君了?!惫融饪艘簿头帕怂?,逢丑父于是得以逃歸齊軍。

  于是晉軍追逐齊軍直到馬陵。

  齊侯請求獻(xiàn)納玉器謝罪,谷阝克不答應(yīng),一定要得到曾經(jīng)嘲笑谷阝克的蕭桐叔子,還要齊國將田隴全改成東西方向(以便晉軍車馬來往方便)。

  齊人回答說“:蕭桐叔子是齊君的母親。

  齊君的母親也就是晉君的母親,您怎么處置她?再說您以道義征伐而以暴虐結(jié)束,可以這樣嗎?”于是谷阝克答應(yīng)了他們,而讓齊國歸還侵占的魯國、衛(wèi)國的領(lǐng)土。

  十一年(前588),晉國開始設(shè)置六卿,獎賞鞍之戰(zhàn)的有功人員。

  齊頃公朝見晉君,想要尊晉景公為王,晉景公不敢接受,頃公便歸國了。

  歸國后頃公廢棄獵苑,減輕賦斂,賑濟(jì)孤寡,存問病殘,輸盡積蓄,以救百姓,百姓皆大歡喜。

  對諸侯則厚禮相待。

  一直到頃公去世,百姓親附,諸侯不來侵犯。

  十七年(前582),頃公死,其子靈公環(huán)繼位。

  靈公九年(前573),晉國欒書弒殺其君晉厲公。

  十年,晉悼公攻伐齊國,齊國讓公子光到晉國做人質(zhì)。

  十九年(前563),立其子公子光為太子,高厚輔佐他,派遣他到鐘離參加諸侯會盟。

  二十七年(前555),晉國派遣中行獻(xiàn)子攻伐齊國。

  齊軍失敗,靈公逃跑進(jìn)入臨淄。

  晏嬰勸阻靈公,靈公不聽從。

  晏嬰說:“國君也真是沒有勇氣!”晉軍于是圍攻臨淄,臨淄守住內(nèi)城不敢出來,晉軍焚燒郭中然后撤離。

  二十八年(前554),當(dāng)初,齊靈公娶魯國之女,生下公子光,將他立為太子。

  又娶仲姬、戎姬。

  戎姬得寵,仲姬生下公子牙,將他托付給戎姬。

  戎姬請求將公子牙立為太子,靈公答應(yīng)了。

  仲姬說:“不可以。

  公子光立為太子,已經(jīng)列于諸侯了,現(xiàn)在無故廢棄他,您必然會后悔的?!膘`公說“:廢立全在于我了!”于是將太子光遷往東部,讓高厚輔佐公子牙做太子。

  靈公患病,崔杼將原來的太子光迎接回來讓他即位,這就是莊公。

  莊公殺死戎姬。

  五月二十九日,靈公死,莊公繼位,在句竇之丘捉住太子牙殺死。

  八月,崔杼殺死高厚。

  晉國聽說齊國內(nèi)亂,攻伐齊國,到達(dá)高唐。

  莊公三年(前551),晉國大夫欒盈投奔齊國,莊公以貴客相待。

  晏嬰、田文子諫阻,莊公不聽。

  四年,齊莊公遣欒盈潛入晉國的曲沃做內(nèi)應(yīng),以大軍跟隨其后,上太行山,入孟門關(guān)。

  欒盈敗露,齊軍退回,攻取了朝歌。

  六年(前548),當(dāng)初,棠公之妻很美,棠公死后,崔杼娶了她。

  莊公與她通淫,多次進(jìn)入崔家,還將崔杼的帽子拿來賞賜給別人。

  侍從說“:不可以?!贝掼虗琅们f公攻伐晉國,想與晉人合謀襲擊齊國,卻未得機(jī)會。

  莊公曾經(jīng)鞭笞宦者賈舉,賈舉又侍候莊公,便為崔杼尋隙報仇。

  五月,莒國國君朝見齊君,齊君在十六日宴請莒君。

  崔杼推說有病不管政事。

  十七日,莊公問候崔武子的病情,趁史記機(jī)又去追尋崔杼的妻子。

  崔杼的妻子進(jìn)入內(nèi)室,與崔杼閉門不出,莊公抱著柱子唱歌。

  宦者賈舉攔住莊公的隨從而自己進(jìn)入,關(guān)閉院門。

  崔杼的徒眾手持兵器一擁而起。

  莊公登上高臺請求和解,不答應(yīng);請求盟誓,不答應(yīng);請求到太廟自殺,不答應(yīng)。

  都說:“國君的臣子崔杼病重,不能聽從君命。

  這里靠近國君的宮室,陪臣爭著捉拿淫亂之徒,不知有其他命令。”莊公越墻,被射中大腿,反墜墻內(nèi),于是弒殺了他。

  晏嬰站在崔杼的大門外,說:“國君為社稷而死,臣下也為他殉死;國君為社稷而逃亡,臣下也隨他逃亡。

  如果為自己的私利而死而逃亡,不是他的私黨,誰敢承擔(dān)責(zé)任!”晏子開門進(jìn)去,枕伏尸體而哭,三次頓足然后走出。

  有人對崔杼說“:必須殺死他!”崔杼說“:他是百姓仰望的人,放過他就能取得民心?!笔湃眨掼塘⑶f公異母弟杵臼為齊君,這就是景公。

  景公的母親是魯國叔孫宣伯之女。

  景公即位后,讓崔杼做右相,慶封做左相。

  二位國相擔(dān)心發(fā)生動亂,就與國人盟誓說:“誰不跟從崔氏慶氏就死!”晏子仰天而嘆道:“我做不到,我只能跟從忠于國君利于社稷的人!”不肯參與盟誓。

  慶封想殺晏子,崔杼說:“他是忠臣,放過他。”齊國太史將“崔杼弒莊公”記入史冊,崔杼殺死太史。

  太史之弟再記載,崔杼又殺死太史之弟。

  太史的少弟再記載,崔杼這才放過了他。

  景公元年(前547),當(dāng)初,崔杼生有兒子成和強(qiáng),他們的母親死了,崔杼又娶東郭氏之女,生有兒子明。

  東郭氏女讓她前夫的兒子棠無咎和自己的弟弟東郭偃做崔氏的家相。

  崔成犯了罪,兩位家相立即嚴(yán)治,立崔明為太子。

  崔成向崔杼告老還鄉(xiāng),崔杼答應(yīng)了他,二相不聽,說“:崔城是崔氏的宗邑,崔成不可去。”崔成、崔強(qiáng)很惱怒,告知慶封。

  慶封與崔杼有嫌隙,正希望崔氏敗落。

  崔成和崔強(qiáng)在崔杼家中殺死棠無咎和東郭偃,家人全都奔逃。

  崔杼大怒,而身邊無人,讓一個宦者駕車,去見慶封。

  慶封說:“請讓我為您殺死他們?!北阒甘勾掼痰某鸺冶R蒲..攻打崔氏,殺死崔成、崔強(qiáng),盡滅崔氏一族,崔杼之妻自殺。

  崔杼無家可歸,也自殺。

  慶封做相國,獨擅大權(quán)。

  三年(前545)十月,慶封外出打獵。

  當(dāng)初,慶封殺死崔杼后愈益驕橫,嗜酒好獵,不理政事。

  其子慶舍執(zhí)政,已有內(nèi)部嫌隙。

  田文子對田桓子說“:動亂即將發(fā)生?!碧锸稀ⅤU氏、高氏、欒氏聯(lián)合圖謀慶氏,慶舍調(diào)動甲兵圍護(hù)慶封的宮室,四大家族的徒眾合力擊破它。

  慶封歸來,不能進(jìn)宮,投奔到魯國。

  齊國人責(zé)難魯國,他就投奔到吳國。

  吳國將朱方賜給慶封,慶封聚集他的家族居住于此,比在齊國更富有。

  這年秋天,齊人遷葬莊公,在大街上將崔杼暴尸示眾以令眾人開心。

  九年(前539),景公派遣晏嬰出使晉國,他私下對叔向說:“齊國政權(quán)終將歸于田氏。

  田氏雖然沒有大功德,用公家的小量器收私貸,對百姓有恩德,百姓愛戴他?!笔辏R景公到晉國,會見晉平公,想要共同攻伐燕國。

  十八年(前530),景公再次到晉國,會見晉平公。

  二十六年(前522),景公在魯國郊外打獵,順便進(jìn)入魯國,與晏嬰一起詢問魯國禮制。

  三十一年(前517),魯昭公避季氏之難而投奔齊國。

  景公想以二萬五千戶封給魯昭公,子家勸止魯昭公,昭公便請求齊國討伐魯國,奪取鄆邑,讓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前516),彗星出現(xiàn)。

  景公坐在柏寢臺上嘆息說:“堂皇的亭臺,將歸誰所有???”群臣潸然淚下,晏子卻笑起來,景公惱怒。

  晏子說:“我笑群臣諂諛過甚?!本肮f:“彗星出現(xiàn)在東北,正在齊國分野,寡人以此為憂。”晏子說:“您筑高臺造深池,賦斂惟恐少得,刑罰惟恐不盡,..星將要出示兇兆,彗星還有何可怕呢?”景公說“:可以礻襄除嗎?”晏子說“:如果神靈可以祝禱而來,那么也就可以祈礻襄而去了。

  百姓們苦毒怨恨者以萬數(shù),而您讓一個人去祈礻襄,怎能勝過眾人之口呢?”當(dāng)時景公喜愛建造宮室,聚養(yǎng)狗馬,奢侈無度,厚賦重刑,所以晏子用這些道理來諫勸他。

  四十二年(前506),吳王闔閭攻伐楚國,攻入郢都。

  四十七年(前501),魯國大夫陽虎攻打魯君,不勝,投奔齊國,請求齊國伐魯。

  鮑子諫阻景公,于是囚禁陽虎。

  陽虎逃脫,投奔晉國。

  四十八年(前500),景公與魯定公在夾谷友好相會。

  犁钅且說:“孔丘知禮而怯懦,請讓萊人表演樂舞,借機(jī)捉拿魯君,可以得志于魯?!本肮珦?dān)心孔子做魯相,懼怕魯國稱霸,所以聽從犁钅且之計。

  剛剛相會,齊國進(jìn)獻(xiàn)萊人樂舞,孔子登階而上,指示官吏捉拿萊人斬首,用禮儀責(zé)難景公。

  景公慚愧,于是歸還所侵占的魯國領(lǐng)土以謝罪。

  會罷離去。

  這一年,晏嬰去世。

  五十五年(前493),范氏、中行氏在晉國反叛他們的君主,晉君急攻范氏、中行氏,二氏前來齊國借糧。

  田乞想要作亂,與叛臣結(jié)黨,勸景公說:“范氏、中行氏多次對齊國有恩德,不可不救?!本肮团汕蔡锲蚯巴?,并供應(yīng)糧食給他們。

  五十八年(前490)夏,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去。

  景公寵妾芮姬生有兒子荼,荼年少,其母卑賤,品行不端,諸位大夫擔(dān)心荼成為繼嗣,就說希望選擇公子中年長賢能者做太子。

  景公年老,厭煩議論繼嗣之事,又寵愛荼的母親,想立荼為太子,卻難于啟齒,便對諸大夫說“:及時行樂吧,國家何愁沒有君主呢?”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為太子,驅(qū)逐群公子,將他們遷居到萊地。

  景公死,太子荼繼位,這就是晏孺子。

  冬天,景公未葬,而群公子怕遭誅殺,全部出國逃亡。

  荼的異母兄公子壽、公子駒、公子黔投奔衛(wèi)國,公子駔、公子陽生投奔魯國。

  萊人作歌唱道“:景公死了不埋葬,三軍大事不商量,大伙兒啊大伙兒,你們?nèi)チ撕畏??”晏孺子元?前489)春天,田乞偽裝事奉高氏、國氏的樣子,每次上朝,田乞為他們做車右,進(jìn)言說:“您得寵于君,大夫們?nèi)巳俗晕#氩邉潉觼y。”又對諸大夫說“:高昭子太可怕,趁他還未發(fā)難,要搶先動手?!贝蠓騻兟爮乃?br />
  六月,田乞、鮑牧與大夫們帶兵進(jìn)入國君宮中,攻打高昭子。

  高昭子聞知,與國惠子共救國君。

  國君兵敗,田乞的徒眾追擊他們,國惠子投奔莒國,田乞便返回來殺死高昭子。

  晏圉投奔魯國。

  八月,齊大夫秉意茲投奔魯國。

  田乞擊敗高、國二相,便派人到魯國召回公子陽生。

  陽生回到齊國,私藏在田乞家中。

  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請諸大夫說“:常兒的母親有菲薄的祭史記禮,請光臨聚飲?!本埏嫊r,田乞?qū)⒐雨柹⒃诓即?,放在座席中央,打開布袋露出公子陽生,說:“這位就是齊國君主!”大夫們都伏地拜見。

  將要與大夫們盟誓而立陽生為君。

  鮑牧已醉,田乞哄騙大夫們說:“是我與鮑牧謀劃共立陽生。”鮑牧發(fā)怒說“:你忘記景公的遺命了嗎?”大夫們面面相覷想要反悔,陽生上前叩頭說:“可以立則立,不可立則罷。”鮑牧擔(dān)心起禍,便又說:“都是景公之子,有何不可呢?”就一起盟誓,立陽生為齊君,這就是悼公。

  悼公進(jìn)入宮中,派人將晏孺子遷到駘邑,將他殺死在帳幕里,并驅(qū)逐晏孺子的母親芮。

  芮子本卑賤而孺子年少,所以沒有權(quán)勢,國人輕視他們。

  悼公元年(前488),齊國攻伐魯國,奪取鬎邑、闡邑。

  當(dāng)初,陽生逃亡在魯國,季康子將妹妹嫁給他。

  他歸國即位后,派人迎接妻子。

  季姬與其叔父季魴侯私通,說出真情,魯人不敢將季姬送入齊國,所以齊國攻伐魯國,終于將季姬迎接回來。

  季姬受到寵愛,齊國歸還所侵魯?shù)亍?br />
  鮑子與悼公有嫌隙,關(guān)系不善。

  四年(前485),吳國、魯國攻伐齊國南方。

  鮑子弒殺悼公,向吳國報喪。

  吳王夫差在軍門外哭吊三日,將由海路討伐齊國。

  齊人擊敗吳軍,吳軍便撤去。

  晉國趙鞅攻伐齊國,到達(dá)賴邑后撤去。

  齊國人共立悼公之子壬為齊君,這就是簡公。

  簡公四年(前481)春,當(dāng)初,簡公與其父陽生同在魯國,寵幸監(jiān)止。

  簡公即位后,任用監(jiān)止執(zhí)政。

  田成子懼怕他,上朝時屢次回頭看他。

  御者田鞅對簡公說“:田氏監(jiān)氏不可并列,您還是選擇其中一個?!焙喒宦?。

  子我晚朝,田逆殺人,正好碰見,就將田逆拘捕進(jìn)宮。

  當(dāng)時田氏家族和睦,田氏人就讓被囚的田逆裝病而探監(jiān)送酒給看守,將看守灌醉殺死,讓田逆得以逃脫。

  子我在田氏宗祠與田氏盟誓和解。

  當(dāng)初,田豹想做子我的家臣,讓公孫推薦自己,遇田豹有喪事也就作罷。

  后來田豹終于做了子我的家臣,并受到子我的寵幸。

  子我對田豹說:“我將田氏全部驅(qū)逐而立你為田氏宗主,可以嗎?”田豹回答說:“我是田氏遠(yuǎn)族。

  再說田氏中違拗您的不過數(shù)人,何必全都驅(qū)逐呢?”于是田豹告知田氏。

  田逆說“:他得到國君寵幸,如不先動手,必然禍害于您(田常)。”田逆住進(jìn)宮中。

  夏五月十三日,田成子兄弟四人乘車前往簡公住處。

  子我在帷帳中,出門迎接,田氏進(jìn)入后關(guān)閉宮門。

  宦官抵抗田氏,田逆殺死宦者。

  簡公與婦人在檀臺飲酒,田成子將他遷到寢宮。

  簡公拿起戈要反擊,太史子馀說:“田氏不是要對您不利,而是要為您除害。”田成子出宮住進(jìn)武庫,聽說簡公還在發(fā)怒,便想出逃,說:“何處沒有國君!”田逆拔劍說:“遲疑怯懦是壞事的禍根。

  誰不是田氏宗族?我如不殺死出逃者,田氏祖宗不饒?!碧锍勺舆@才留下。

  子我回家,聚集徒眾攻打?qū)m墻的大門小門,均未成功,便出逃。

  田氏隨后追擊。

  豐丘人擒住子我并報告,田氏在郭關(guān)殺死子我。

  田成子要殺大陸子方,田逆為他求情而免死。

  大陸子方以簡公的名義在路上截車,馳出雍門。

  田豹曾給他車,他卻不接受,說“:田逆為我說情,田豹送我車輛,便是我與他們有私交。

  事奉子我卻與他的仇家有私交,有何面目見魯國衛(wèi)國的士人呢?”二十一日,田常在徐州擒獲簡公。

  簡公說“:我若早聽御鞅之言,便不會落到這種地步?!绷鲁跷迦?,田常在徐州弒殺簡公。

  田常就立簡公之弟敖烏為齊君,這就是平公。

  平公即位,田常做相國,獨攬齊國政權(quán),分割齊國安平以東為田氏封邑。

  平公八年(前473),越國消滅吳國。

  二十五年(前456)平公死,其子宣公積繼位。

  宣公五十一年(前405)死,其子康公貸繼位。

  田會在廩丘反叛。

  康公二年(前403),韓、魏、趙開始列為諸侯。

  十九年(前386),田常的曾孫田和開始成為諸侯,將齊康公遷到海濱。

  二十六年(前379),齊康公死,呂氏的祭祀斷絕。

  田氏終于享有齊國,到齊威王時,稱強(qiáng)于天下。

  太史公說:我到達(dá)齊國,看見自泰山連綿至瑯笽,北及大海,其間沃野二千里,其人民豁然大度而不露智慧,這是他們的自然本性。

  憑著太公的圣明,建立國本;憑著桓公的盛興,推行善政,來聯(lián)合諸侯會盟,成為霸主,不是理所當(dāng)然的嗎?洋洋大觀啊,的確是大國雄風(fēng)!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