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遠,是瑯笽臨沂人。尚書令王晏的堂弟。父親王羅云,曾任平西長史。王思遠八歲時,父親去世,祖父王弘之及外祖父新安太守羊敬元都是退隱的高士,因此王思遠小的時候沒有出仕為官的想法。
宋朝時建平王劉景素任命王思遠為南徐州主簿,很被看重。景素被殺后,手下人東逃西散,王思遠親自負責(zé)他的殯葬事宜,又親手在他墓上種植松柏。并和廬江何昌..、沛郡劉..上表為其說明,感動了朝廷。景素的女兒被貶為平民,王思遠拿自己的衣食去資助養(yǎng)活她,她長大后,又親自為她舉行成年笄禮,尋找合適人家,盡其所有地為她陪嫁。
出任晉熙王撫軍行參軍,安成王車騎參軍。建元初年,任長沙王后軍主簿,尚書殿中郎,出京補任竟陵王征北記室參軍,竟陵王遷任司徒后,他繼續(xù)擔(dān)任錄事參軍。又調(diào)任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和竟陵王蕭子良平素喜歡結(jié)交名士,王思遠很受他們賞識和接納。王思遠請求出仕邊遠郡縣,被任命為建安內(nèi)史。長兄王思玄死,王思遠兄弟之情甚篤,上表懇請辭官,未被準許。到了祭日,又堅決請求,世祖這才準奏。后被任為中書郎,大司馬諮議。
世祖下詔推選人才,竟陵王蕭子良舉薦了王思遠及吳郡的顧詗之、陳郡殷睿。邵陵王蕭子貞為政吳郡,世祖任命王思遠為吳郡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輿論都認為他是最適當(dāng)人選。后因病辭職,還京任司徒諮議參軍,兼任錄事,調(diào)任黃門郎。出任使持節(jié),都督廣、交、越三州軍事、寧朔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高宗(蕭鸞)輔政后,王思遠便不去上任,遷任御史中丞。臨海太守沈昭略貪贓徇私,思遠便據(jù)實彈劾,高宗和思遠堂兄王晏以及昭略叔父沈文季都請他別這樣做,思遠不從,該怎么辦還是怎么辦。
建武年間(494~497),王思遠遷任吏部郎。他考慮到堂兄王晏現(xiàn)為尚書令,便不想和他都在中央任要職,上表堅決辭讓,他說:“我近來不斷上啟,實在是有隱衷。陛下對我的厚愛,古今難比。我若是不報恩效力,誰還該努力工作呢。我已經(jīng)發(fā)誓以身許國,也就不計較世俗的猜疑了。只是因為我和王晏關(guān)系親密,的確不宜都居要職。一片赤心,至死不變。但我實在平庸粗淺,不足提拔。陛下提拔我的意思,大概是對我的某種優(yōu)點的鼓勵。我如果不能合理地保持下去,便對不起陛下的英明。冒犯之罪,責(zé)任在我自己,而缺乏自我認識,就是對圣鑒的污染。權(quán)衡輕重之后,我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且也是因為陛下以德統(tǒng)率臣下,所以臣下才敢以禮選擇進退。懇請陛下考慮給我照顧,不要讓我愿望落空。我今天如果勉強接受此職,便是三公也未必是吉祥,我如果不接受,就是死了也未必是兇禍。而且臣下我茍求處罰,自棄榮華富貴,便是愚夫也不會這樣做的,因此我也許可以被免于處罰。我的這番心情愿望,既可憐又可矜。如果說皇上的命令必須執(zhí)行,而我自請獲罪在道理上也說不通,皇上正在降恩置我于康莊大道,而我卻堅決要求被擯棄壓抑,想起來不免自悲自悼令人涕流。我謹甘冒死罪,忠心請求。人在沒辦法時則要呼天,我只能仰盼皇上給予一點關(guān)照了?!被噬侠斫馑男乃?,于是改任南齊書王思遠為司徒左長史。
當(dāng)初,高宗施行廢立君主的時候,王思遠和王晏閑聊,對王晏說:“哥哥蒙受世祖厚恩,今日一旦幫助別人做這種事情,他也許可以權(quán)且任用你,但不知你將來如何立身。如果現(xiàn)在當(dāng)機立斷,還能夠挽回以后的名聲?!蓖蹶虥]有采納。王晏后來當(dāng)上驃騎將軍時,集會本家子弟,對思遠之兄思微說:“隆昌末年,阿戎勸我自裁,我如果聽他的話,豈有今日?!彼歼h立即接道:“像我所預(yù)見的那種后果,還在后頭呢!”后來王晏事敗,思遠因此沒受連累。
王思遠為人清修,立身簡潔。衣服桌椅之類,極其素凈。有賓客來訪,他總要派人先暗作觀察,如果來人衣服有污垢,他盡可能不上前接近,如果來人儀表整潔新鮮,他才愿意促膝相談。雖然如此,此人走后,他還要讓二個仆人用苕帚反復(fù)清掃那人的坐處?;噬系膹淖娴艿苁捈境ㄐ郧楹揽v,皇上心里不滿,就對他說:“你可以多去拜訪王思遠幾次?!?br />
皇上誅殺了王晏之后,遷任王思遠為侍中,負責(zé)優(yōu)策和起居注。永元二年(500),遷任度支尚書。還沒上任,便去世了。當(dāng)時四十九歲。追贈他為太常,謚號為“貞子”。
王思遠和顧詗之很友好。詗之死后家中貧困,王思遠把他的兒子接來,照顧得非常周到。
本史作者認為:德行上有建樹是最好的,藝業(yè)上有成就是其次。從這幾個人的身心修養(yǎng)看來,不只是憑清體雅業(yè),獲得顯貴于當(dāng)時;而且他們行禮履義,可以成為社會風(fēng)氣的引導(dǎo)和榜樣。這就是所謂君子處世的美好所在。
贊語:謝瀹上壽時的言辭,真是有聲有色,有諷有刺。王思遠的引退文表里,實在寄蘊著他中和的心性。
宋朝時建平王劉景素任命王思遠為南徐州主簿,很被看重。景素被殺后,手下人東逃西散,王思遠親自負責(zé)他的殯葬事宜,又親手在他墓上種植松柏。并和廬江何昌..、沛郡劉..上表為其說明,感動了朝廷。景素的女兒被貶為平民,王思遠拿自己的衣食去資助養(yǎng)活她,她長大后,又親自為她舉行成年笄禮,尋找合適人家,盡其所有地為她陪嫁。
出任晉熙王撫軍行參軍,安成王車騎參軍。建元初年,任長沙王后軍主簿,尚書殿中郎,出京補任竟陵王征北記室參軍,竟陵王遷任司徒后,他繼續(xù)擔(dān)任錄事參軍。又調(diào)任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和竟陵王蕭子良平素喜歡結(jié)交名士,王思遠很受他們賞識和接納。王思遠請求出仕邊遠郡縣,被任命為建安內(nèi)史。長兄王思玄死,王思遠兄弟之情甚篤,上表懇請辭官,未被準許。到了祭日,又堅決請求,世祖這才準奏。后被任為中書郎,大司馬諮議。
世祖下詔推選人才,竟陵王蕭子良舉薦了王思遠及吳郡的顧詗之、陳郡殷睿。邵陵王蕭子貞為政吳郡,世祖任命王思遠為吳郡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輿論都認為他是最適當(dāng)人選。后因病辭職,還京任司徒諮議參軍,兼任錄事,調(diào)任黃門郎。出任使持節(jié),都督廣、交、越三州軍事、寧朔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高宗(蕭鸞)輔政后,王思遠便不去上任,遷任御史中丞。臨海太守沈昭略貪贓徇私,思遠便據(jù)實彈劾,高宗和思遠堂兄王晏以及昭略叔父沈文季都請他別這樣做,思遠不從,該怎么辦還是怎么辦。
建武年間(494~497),王思遠遷任吏部郎。他考慮到堂兄王晏現(xiàn)為尚書令,便不想和他都在中央任要職,上表堅決辭讓,他說:“我近來不斷上啟,實在是有隱衷。陛下對我的厚愛,古今難比。我若是不報恩效力,誰還該努力工作呢。我已經(jīng)發(fā)誓以身許國,也就不計較世俗的猜疑了。只是因為我和王晏關(guān)系親密,的確不宜都居要職。一片赤心,至死不變。但我實在平庸粗淺,不足提拔。陛下提拔我的意思,大概是對我的某種優(yōu)點的鼓勵。我如果不能合理地保持下去,便對不起陛下的英明。冒犯之罪,責(zé)任在我自己,而缺乏自我認識,就是對圣鑒的污染。權(quán)衡輕重之后,我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且也是因為陛下以德統(tǒng)率臣下,所以臣下才敢以禮選擇進退。懇請陛下考慮給我照顧,不要讓我愿望落空。我今天如果勉強接受此職,便是三公也未必是吉祥,我如果不接受,就是死了也未必是兇禍。而且臣下我茍求處罰,自棄榮華富貴,便是愚夫也不會這樣做的,因此我也許可以被免于處罰。我的這番心情愿望,既可憐又可矜。如果說皇上的命令必須執(zhí)行,而我自請獲罪在道理上也說不通,皇上正在降恩置我于康莊大道,而我卻堅決要求被擯棄壓抑,想起來不免自悲自悼令人涕流。我謹甘冒死罪,忠心請求。人在沒辦法時則要呼天,我只能仰盼皇上給予一點關(guān)照了?!被噬侠斫馑男乃?,于是改任南齊書王思遠為司徒左長史。
當(dāng)初,高宗施行廢立君主的時候,王思遠和王晏閑聊,對王晏說:“哥哥蒙受世祖厚恩,今日一旦幫助別人做這種事情,他也許可以權(quán)且任用你,但不知你將來如何立身。如果現(xiàn)在當(dāng)機立斷,還能夠挽回以后的名聲?!蓖蹶虥]有采納。王晏后來當(dāng)上驃騎將軍時,集會本家子弟,對思遠之兄思微說:“隆昌末年,阿戎勸我自裁,我如果聽他的話,豈有今日?!彼歼h立即接道:“像我所預(yù)見的那種后果,還在后頭呢!”后來王晏事敗,思遠因此沒受連累。
王思遠為人清修,立身簡潔。衣服桌椅之類,極其素凈。有賓客來訪,他總要派人先暗作觀察,如果來人衣服有污垢,他盡可能不上前接近,如果來人儀表整潔新鮮,他才愿意促膝相談。雖然如此,此人走后,他還要讓二個仆人用苕帚反復(fù)清掃那人的坐處?;噬系膹淖娴艿苁捈境ㄐ郧楹揽v,皇上心里不滿,就對他說:“你可以多去拜訪王思遠幾次?!?br />
皇上誅殺了王晏之后,遷任王思遠為侍中,負責(zé)優(yōu)策和起居注。永元二年(500),遷任度支尚書。還沒上任,便去世了。當(dāng)時四十九歲。追贈他為太常,謚號為“貞子”。
王思遠和顧詗之很友好。詗之死后家中貧困,王思遠把他的兒子接來,照顧得非常周到。
本史作者認為:德行上有建樹是最好的,藝業(yè)上有成就是其次。從這幾個人的身心修養(yǎng)看來,不只是憑清體雅業(yè),獲得顯貴于當(dāng)時;而且他們行禮履義,可以成為社會風(fēng)氣的引導(dǎo)和榜樣。這就是所謂君子處世的美好所在。
贊語:謝瀹上壽時的言辭,真是有聲有色,有諷有刺。王思遠的引退文表里,實在寄蘊著他中和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