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威傳

白話北史 作者:唐·李延壽


  蘇威,字無畏,蘇綽之子。他從小就性情淳厚,五歲時喪父,悲哀痛苦的情形和成年人一樣。宇文泰在世時,他繼承父爵為美陽縣公。大冢宰宇文護見到他后給他以禮遇,把女兒新興公主嫁給他。他見宇文護專擅大權,恐怕殃及自身,便逃入山中。由于叔父的逼迫,他才回來。然而仍經常住在山中的寺院中,以讀書為最大樂事。武帝親政,封他為稍伯下大夫。前后授給他的官職,他都以有病辭退不受。

  他的從父的妹妹嫁給河南的元世雄。世雄過去與突厥有矛盾,突厥人與周朝通好,請求得到元世雄和他的妻子才能甘心。北周便將世雄夫婦送給突厥。蘇威知道突厥人貪財好利,便賣掉田產家宅,花盡所有的錢將世雄夫婦贖回,人們都稱贊他的輕財好義。

  楊堅任丞相,高赹多次夸獎蘇威的賢能。楊堅平時也很敬重他的名望,將他召入自己的臥室內,與他交談后非常高興。住了一個多月,他聽說楊堅要接受北周的禪讓,便逃歸鄉(xiāng)村。高赹請求將他追回,楊堅說:“這是因為他不愿意參與我的事,暫且讓他在鄉(xiāng)間住一段?!睏顖允芏U稱帝,征拜他為太子少保,追贈他的父親為邳國公,讓他繼承爵位。不久又命他兼納言,他全都上表辭讓,朝廷下詔不允許。

  隋文帝曾與文獻皇后對飲,召蘇威、高赹、楊素、廣平王楊雄四人同飲,對他們說:“太史說我的命運只能當三年皇帝,我很憂慮,所以舉行這次酒宴?,F在想營造南山險要的地方,將來遇到事變與你們一起固守那里,以觀察時局的變化,怎么樣?”蘇威進諫說:“周文王修養(yǎng)道德,還有地震災害的發(fā)生;宋景公對人慈愛,一句話就使他生病的法星退避三舍。愿陛下崇尚道德,享受上天賜予的..美。如果放棄道德,一味憑借險要自固,原來與你同舟共濟的人,也會成為你的仇敵。縱有南山的險阻,怎么能夠使你保國全身呢?”隋文帝很贊成他的話,敬他一杯酒。

  早先,蘇威的父親蘇綽在西魏時因國家用度不足,創(chuàng)議制定征稅法,很為朝廷重視。不久他嘆息說“:我所創(chuàng)立的征稅法正好像拉開的弓,不是安定社會的方法。以后的君子,誰能將這把拉開的弓弦松弛下來呢?”蘇威聽到這句話后,常常把減少賦稅作為自己的責任。這時,便奏請朝廷減少賦稅和勞役,務必按照典章制度制定賦役標準,隋文帝都接受了。他逐漸被隋文帝親近和重用,與高赹一起掌管朝政。他見宮中用銀子做幔帳的掛鉤,因而極力陳說節(jié)儉的好處以勸諭隋文帝。隋文帝聽了感動得臉色都變了,一切舊有的裝飾,都命令除掉。隋文帝曾惱恨一個人,準備把他殺死。蘇威入宮勸諫,隋文帝不聽,更加惱怒,要出去親自將那人殺掉。蘇威擋住他的去路,隋文帝躲閃著出了宮殿,蘇威又攔住了他,他一甩衣袖回到殿內。過了很久,召見蘇威并感謝他說:“你能這樣大膽諫阻,我今后就沒有憂慮了?!庇谑琴n給他兩匹馬,十多萬錢。過了一年多,命他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來的官職照舊。持書侍御史梁毗彈劾他身兼五職,陷于繁苛的公務之中,又不舉薦賢能代替自己。隋文帝說“:蘇威天天孜孜不倦,志向遠大,舉薦賢能暫時缺失,何必太著急。”他又對蘇威說“:被任用就施行自己的主張,不被任用就退而隱居,只有我與你才能這樣??!”他又對朝臣們說“:蘇威如不遇上我,就無法落實他說過的話;我如果沒有蘇威,怎么去實現自己的主張呢?楊素的才能舉世無雙,如果讓他根據古代和今天的情況,宣布道德,推行教化,卻不是蘇威的對手。蘇威如果遭逢亂世,就連漢初商山中的四個年紀高邁的隱士,也不會輕易使他折服啊!”

  不久,他被任命為刑部尚書,解除了少保、御史大夫的職務。這時,他與高赹同心協(xié)力,贊助朝政,大小事情無不運籌謀劃。所以參政數年,天下太平。不久轉任戶部尚書,納言官職不變。山東各州百姓發(fā)生饑荒,隋文帝命他前往賑恤。他又遷任吏部尚書,兼領國子祭酒。隋朝建立在長期戰(zhàn)亂之后,法律制度雜亂無章。隋文帝命朝臣們整頓改革舊的法典,形成一代新的法典,法律制度的格式大多由蘇威確定,人們都認為他很有才能。開皇九年(589),他被封為尚書右仆射。這一年,因母親去世離職,哀毀骨立,朝廷不斷下詔慰勉。不久,命他復職任事,他堅持辭絕,朝廷下詔不允許。第二年,隋文帝巡視并州,命他與高赹留下總理京城事務。不久他也到并州隋文帝的住所,處理訟案。

  沒過多時,朝廷命他持節(jié)巡撫江南,授予他相機處理一切事務而不需奏報朝廷的權力。他經過會稽,翻越五嶺然后回來。江南自從東晉以來刑法廢弛。隋朝平定南陳之后,地方長官盡力改變法紀松弛的情況,無論男女老幼,都讓他們背誦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禮義。蘇威又加上一些繁瑣的辭藻,百姓們都為此叫苦連天。他回到朝廷,奏報江南應按內地州郡整頓戶籍。隋文帝認為江南剛剛平定,召來戶部尚書張嬰,批評蘇威為政太急。這時江南各州縣又謠傳朝廷要將他們遷移到關中,遠近的百姓都驚恐不安。饒州的吳世華起兵作亂,將縣令活活用刀一塊塊割死,將他的肉吃掉。于是,陳朝原有的國土上的百姓全部起來造反,活捉了長史,抽去腸子將他殺死,說:“你還讓我們背誦五教嗎?”不久,朝廷命內史令楊素將叛亂討平。

  蘇威的兒子蘇夔以公子的身份享有盛名,羅致賓客,天下的士大夫大多歸附。當時討論禮樂,他與國子博士何妥各有不同的意見,于是二人各持己見。朝廷讓群臣們署名表決同意誰的意見,群臣們大多趨附蘇威,因而,贊同蘇夔的人十個中就有八九。何妥憤怒地說“:我作為師長講學四十多年,反而被這個后生屈服!”他便奏劾蘇威與禮部尚書盧愷、吏部侍郎薛道衡、尚書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結為朋黨,臺省中都喊王弘為太子,稱李同和為叔父,說二人就像蘇威家的子弟。又說蘇威靠不正當的手段任用他的從父的弟弟蘇徹、蘇肅等為官。另外,國子學聘請黎陽人王孝逸為書學博士,蘇威卻讓盧愷將王孝逸安排到他的尚書府任參軍。隋文帝命蜀王楊秀、上柱國虞慶則等人調查,事情全部屬實。隋文帝把《宋書》中《謝晦傳》里的有關朋黨的文章讓蘇威讀。他非常恐懼,脫下帽子叩首。隋文帝說:“謝罪已經晚了!”于是,下令免去他的官爵,讓他以開府的身份回家。朝中知名的人士受蘇威牽連的有一百多人。不久,隋文帝說“:蘇威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只是他被別人蒙蔽了?!泵鼘⑺拿钟浽诨蕦m門外。

  一年多后,他恢復爵位為丕阝公,被封為納言。跟隨隋文帝到泰山祭祀,坐罪不敬被免去官職。不久又恢復官位。隋文帝對群臣說:“人們說蘇威假裝清廉,實則家中有許多金玉,這是毫無根據的說法。然而他的性情兇狠暴戾,不切實際,追求功名的心情太重,對順從他的人就喜歡,違背他的人就記恨,這是他最大的缺點?!比蕢鄢跄?,又任命他為尚書右仆射。隋文帝到仁壽宮,任他為總留事。隋文帝回來后,御史奏劾他多有失職。隋文帝發(fā)怒,質問并指責他,他連忙謝罪,隋文帝才止息怒火。

  煬帝即位,準備大舉修復長城,蘇威進諫勸阻。高赹、賀若弼被朝廷誅殺,他也被牽連免去官職。過了一年多,被任命為魯郡太守,特許他排列儀仗。不久將他召回朝廷,授予太常卿。他跟從征討吐谷渾,晉位為右光祿大夫。一年多后,又任納言,與左翊衛(wèi)大將軍宇文述、黃門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蘊、內史侍郎虞世基參掌朝政,人們稱他們?yōu)槲遒F。煬帝征討遼東,他以原來的官職兼右武衛(wèi)大將軍,被進晉為光祿大夫,賜爵為房陵侯,不久晉爵為房陵公。他以年老為理由提出辭職,未被允許。

  楊玄感反叛,煬帝將他召進軍帳中,臉上現出恐懼的顏色,問他:“這個小子很聰明,能不能造成大的禍患?”他回答:“粗疏的人并不聰明,您千萬不要憂慮。只是怕今后蔓延成為禍亂的根源?!彼姴粩鄤谝郯傩眨巳怂紒y,因此想勸諭煬帝,煬帝竟不醒悟。

  隋軍征遼返回,來到涿郡,朝廷命他到關中安撫百姓,讓他的孫子尚輦直長蘇儇做他的副手。他的兒子鴻臚少卿蘇夔這之前已任關中簡黜大使。一家三口人都出使關中,三秦之地的百姓都替他們感到榮耀。過了一年多,煬帝親手寫詔書說“:玉因潔凈而潤澤,紅色和紫色也不能改變她的品質;松靠寒冷襯托,嚴霜冷雪不能凋謝她的風采。真可稱得上溫和仁厚剛勁正直,本性使她們成為這個樣子啊。房公蘇威,是前后兩代帝王的舊臣,朝中的元老,國家的棟梁。他輔弼我治理朝政,奉公守法,屈身遵禮。過去漢代的蕭何、張良、韓信三個英杰,輔助惠帝的是蕭何;西周有十位治理亂世的名臣,幫助成王治理朝政的是邵公。國家最珍貴的寶物就在于得到賢能的人才。他處理一切事物都公允恰當。雖然多次憑借事情論述道理,都能毫無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權衡事情的輕重,都以朝廷為重??墒谟栝_府儀同三司,其余官職不變?!彼敃r受到朝廷的重視,朝臣們沒有能與他相比的。

  后來他跟隨煬帝到達雁門,煬帝被突厥人包圍,朝廷十分震驚。煬帝想輕騎突圍而去,他勸諫說:“堅守城池則我們綽有余力,輕騎奔馳則是敵方的特長。陛下是大國的君主,怎么能輕易離去?”煬帝才停止突圍的念頭。突厥人不久也撤圍離去。煬帝到達太原,蘇威認為盜賊不斷出沒,勸煬帝返回京城,以便為了國家培植根本。煬帝開始同意,后來竟聽從宇文述等人的建議,便駐蹕東都。這時天下動亂,他知道煬帝已不能救正,因而甚為憂慮。一次,煬帝問盜賊的情況,宇文述答道:“盜賊的確很少,不足為慮。”蘇威不能違心回答,便躲在柱子后面。煬帝喊著他的名字詢問,他說:“我不是負責這方面職責的,所以不知道盜賊的多少,只是憂慮賊寇離我們越來越近?!睙蹎枴埃菏鞘裁匆馑??”他回答“:過去賊寇占據長白山,現在已近在滎陽、汜水了?!睙鄄桓吲d地退去。五月五日這一天,百官饋贈給煬帝的禮物大多是珍奇玩好,蘇威卻獻上《尚書》一部,略加諷喻。煬帝意更不平。后來又問他討伐遼東的事情,他都對答:“希望大赦天下盜賊,派他們去攻打高麗。”煬帝更加惱怒。御史大夫裴蘊迎合煬帝的旨意,命御史張行本彈劾蘇威過去在高陽銓選官吏,濫授官職,懼怕突厥,請求返回京城等罪狀。煬帝命審理這件事,便下詔說:“蘇威樹立朋黨,喜好異端,胸中常懷詭詐,貪取名利,詆毀律令,污蔑朝廷。過去征討遼東,是遵奉先帝遺志,凡是參與議論的朝臣都各抒胸臆,而蘇威卻不直抒己見。陳述善道以啟迪帝王的道理難道就像他這樣嗎?”于是將他免官除名。過了一個多月,有人奏告他與突厥勾結。大理寺主簿斥責他,他陳說自己精誠之心不能感動天子,瑕疵卻不斷出現,實在是罪該萬死。煬帝憐憫他,將他釋放。這一年,他隨煬帝到達江都,煬帝想重新任用他,裴蘊、虞世基奏報他昏聵多病,煬帝才停止。

  宇文化及殺死煬帝,命蘇威為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宇文化及失敗,他又歸附李密。李密失敗,他到東都洛陽,越王楊侗封他為上柱國、邳公。王世充稱帝,他又被任命為太師。他自認為是隋朝舊臣,遭逢動亂,所到之處都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變化,以求得到寬免。

  唐太宗平定王世充以后,坐在東都閶闔門內,蘇威請求謁見,自稱年邁多病,不能叩拜。太宗派人斥責他說:“你是隋朝的宰相,朝政混亂卻不能救治,使得生靈涂炭,君死國亡。看見李密、王世充,你都拜伏稱臣,高興得手舞足蹈。現在既然老邁多病,不煩勞見面?!彼痪眠M入長安,又到朝堂請求接見,高祖李淵也不同意。他死在家里,時年八十二歲。

  蘇威行為清靜儉約,以廉潔謹慎著稱。然而每到朝臣們討論時政時,他卻厭惡別人與自己的意見不同,雖然是小事情,也一定固執(zhí)地爭論。人們他認為沒有大臣的體統(tǒng)。他所修訂的法令章程都頒行于世,但頗為繁瑣細碎,評論者認為不是長久能實行的法律。大業(yè)末年,朝廷多次征伐和役使百姓,每到論功行賞時,他都秉承煬帝的意思,常隱瞞這些事。當時群盜四起,郡縣有表章奏報朝廷。他都呵斥各地的使者,命他們奏報時減少賊寇的數目。所以朝廷派兵征討,大多不能獲勝。因此,他被眾人所議論譏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