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中行傳

白話宋史 作者:元·脫脫等


  柴中行,字與之,余干人。紹熙元年(1190)考中進士,被授予撫州軍事推官。權臣韓..胄禁道學,考校文字,轉運司傳檄文,讓柴中行自己講偽學的錯處,柴中行奮筆寫道“:我從小讀程頤的書才考中進士,如果認為是偽學,不愿考校?!?br />
  柴中行調(diào)任江州學教授,母親去世除去喪服后,他被廣西轉運司召用為干官,統(tǒng)帥要薦舉他,派自己的門客試探柴中行,柴中行嚴肅地說:“身為大帥,而稱別人為恩主、恩相,我感到這很可恥。不要玷污我!”他負責昭州政事,免去丁錢,減少苗斛,賑濟貧困。轉運司委托柴中行去巡視屬郡民情,他由桂林屬縣經(jīng)柳、象、賓州進入邕管,詢問百姓的疾苦,先處理各種事情而后匯報,除去鹽息使遠地百姓受惠。嘉定初年,柴中行被差遣為主管尚書吏部架閣文字,升為太學正,博士。百官輪次奏事,他首先論說君主的威嚴被侵奪那么國勢就輕;其次論說士大夫寡廉恥、少骨氣,應該培養(yǎng)天下剛毅果敢的風氣;最后論說權臣當政,包庇成風,現(xiàn)在舊習仍在,應采用先朝嚴懲贓吏的法令。他認為太學是風教的先鋒,童子科復試胄子舍選,有恃勢營私的,柴中行向長官提出,守法無私。他升為太常主簿,轉為軍器監(jiān)丞。

  柴中行出朝任光州知州,他嚴格保伍法,精練兵卒,增辟屯田,城壕營寨、器械糧草,全都齊備,治理政務的成績是淮右之首。又逐條規(guī)定離邊境最近、離邊境稍近的地方,有緊急事應上奏朝廷,大概說:“邊防兵應像蛇一樣,首尾相應。草寇合兵進犯,那么鄰道來救援,草寇分兵襲擊,那么鄰郡來救援。援兵多,雖危險但不會失敗?!庇终f:“淮、襄的土豪丁壯,過去用兵時,對那些傾財效力的人,朝廷沒守信用,不給以賞賜,應該立即加以補救,也可以使他們情緒激昂,為國效死力?!?br />
  柴中行升為西京轉運使兼提點刑獄。他認為襄陽是自古以來必爭之地,守備尤其應該周密。當時任邊帥的人政令煩苛,日夜同老百姓爭利,柴中行規(guī)勸他們,他們不聽。當時天大旱,柴中行除去全部酒稅,指斥征稅官,給酷吏處以黥刑,隨后就下雨了。官府收取鹽鈔贏余過重,賦稅日益增多,商人不愿意經(jīng)營,官府收入日益減少,鹽鈔日益滯積。柴中行在交通要道出告示,表示鹽稅一錢不增,商人又集中在這里。柴中行改任直秘閣、襄陽知府兼京西統(tǒng)帥,仍任轉運使。江陵戎司移駐到襄州,兵政久已松弛。柴中行向朝廷匯報,考核軍隊虛實,舊額有軍人二萬二千,現(xiàn)存的才半數(shù),立即招補缺額。從此朝廷把節(jié)制的權力歸到帥司。強烈彈劾李珙的不法以懲戒貪官,闡明扈再興有功以勉勵宿將,上關朝廷,下關將帥。

  柴中行升為江東轉運司判官,不久改為湖南提點刑獄。豪強家習于殺人,或者收養(yǎng)亡命之徒,橫行江湖,柴中行把他們都繩之以法。華亭縣令貪虐,執(zhí)法的吏人交相推薦他,柴中行笑著說:“這是想阻止我按規(guī)定處理他呀。”最終還是處治了他。柴中行入京為吏部郎官。因為他立志要啟迪君心,上奏說喜歡升官、茍同、欺罔,是士大夫風俗的三個弊病。選擇曹官的法則被破壞,官吏互相攀援為奸,柴中行遇事都持平公正,不為權勢所屈服,因此選官公平。

  柴中行被提升為宗正少卿。他上疏說“:陛下剛秉政就把剛德定為治國的根本,改變風俗就用剛德除去權奸,如今可以垂衣拱手,無為而治。但是剛德實在是人主的大權,不能總拿出來而不收回,先前的教訓,是可以很好地借鑒呀?!庇终f“:朝廷用人,表面上顯示包容,而暗地里掩飾情跡,內(nèi)定要任用得寵的人,而表面上故意突出他,讓他有機會表現(xiàn),聽到和看到的雖然很好,實際沒什么可以使天下人心服的。先前改變風俗,元氣已被挽回了。近年想求得清靜,十分厭惡人們進言,于是大臣奏事,不是觀望就是迎合,不是徘徊就是退避,而當面和陛下爭辯的風氣不多了,這是掌權大臣的責任?!?br />
  柴中行兼任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四月,天降大雨冰雹,雷電交加,邊境告急,以致失地喪師,淮甸震動。柴中行馬上奏明朝內(nèi)外有二條失誤,朝廷有十條憂患,大概是:“今日的事,是因為君主把天下事都委托給一個宰相,這個宰相又把治理天下的策略只和幾個心腹商議,而滿朝官員只能相視以目,不敢進言。甚至邊境地區(qū)有什么請求,很久也不報上來,如果有什么失誤,誰來負責?”

  柴中行被調(diào)為秘書監(jiān)、崇政殿說書。他透徹地論述說“:往年把道學看作偽學的人,想把講求道學的人流放到遠方,堵塞言路,使忠義的人閉口不言,天下的風氣怎能再被破壞成這樣呢?”又說“:要想獲得人心,不如除去貪吏;要想除去貪吏,不如使朝廷清明。大臣守法則小臣廉潔,身居高位的人以身作則,那么州縣小吏憑什么敢胡作非為?”又論說治理內(nèi)政和外患,分辨君子和小人,大概是:執(zhí)政、侍從、臺諫、給舍的選用,和任命三衙、京尹,都是朝廷的大事,因此選用的人一定是君主親自提拔的,這樣大權不交給臣下?,F(xiàn)在或是私謁,或是請見,或是在幾個月之前就先定下來,或者是滿朝官員不認識。附會的人被任用,爭相做婦人做的事,對天下國家的利害安危,不只自己不敢說,而且也不許別人說。大臣被附會的邪說所貽誤,邊境守臣中真正逃跑的被他們遮掩而認為是受到誣陷,真正怯懦的被他們贊揚成是勇敢,金帛堆在陛下面前,是非混淆,來欺騙國家,欺騙陛下。希望明確詔告大臣,去掉私心,開誠布公。”

  柴中行升為秘閣修撰、贛州知州。他治盜有方,贛州地區(qū)很清靜。他請求辭官回家祭祀,得到允許,因言論被罷官。理宗即位后,柴中行以右文殿修撰的身份主管南京鴻慶宮,理宗賜給他金帶。柴中行去世。柴中行著有《易系集傳》、《書集傳》、《詩講義》、《論語童蒙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