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同進士出身,為人純樸直率、自信,無少許矯揉造作和過甚的地方。他拜河南穆修為師,穆修性格急躁嚴厲落落寡合,即使像李之才這樣的人也經(jīng)常在呵斥怒罵之中,但李之才事奉他更加勤謹,終于能夠從他那里學到《易經(jīng)》。當時蘇舜欽等也從穆修學《易經(jīng)》,但是得穆修真?zhèn)鞯闹挥欣钪乓蝗恕D滦薜摹兑捉?jīng)》是向種放學的,種放的《易經(jīng)》是向陳搏學的,其源流最遠,圖書象數(shù)變化之妙,是秦漢以來少有人知道的。
李之才開始做官是擔任衛(wèi)州獲嘉的主簿,并暫時代理共城令。這時邵雍居母喪于蘇門山百源上,每天布裘蔬食,親自燒火做飯以養(yǎng)活他的父親。李之才敲門來拜訪,慰勞他說:“你這樣勤奮好學篤志不倦果真和誰相似?”邵雍說“:我于典籍之外,沒有其他形跡可見?!崩钪耪f“:你不是考究典籍的人,對物理的學問學得怎么樣呢?”日后他又對邵雍說:“物理的學問你已經(jīng)學了,不還有性命的學問嗎?”邵雍遂對他再拜,愿意從他受業(yè)。于是李之才就先教他陸淳的《春秋》,意思想以《春秋》表明它包涵了《五經(jīng)》,既可以告訴他《五經(jīng)》的大意,然后再講授《易經(jīng)》就可以結(jié)束學業(yè)。后來邵雍終于以研究《易經(jīng)》而聞名于世。
李之才由于才氣太大,難得有人了解,因此長久不調(diào),惋惜他的人就說“:你應(yīng)該稍微貶損自己以求得進取?!笔幽暌粋€人卻說:“這是時局不足以容納你,你何不棄官隱居?!焙罄钪耪{(diào)升孟州司法參軍,這時范雍守孟州,也不能了解他。范雍第一次自洛陽建節(jié)守延安,送的人都送出境外,李之才一個人在近郊與他告別。有人責怪他,他辭謝說:“這是往日的規(guī)矩?!辈痪?,范雍貶謫安陸,李之才根據(jù)文告拜見范雍于洛陽,過去遠送的人沒有一個人來,范雍才恨自己對李之才了解得太晚。
李之才的朋友尹洙寫信把李之才推薦給中書舍人葉道卿,托石延年轉(zhuǎn)達,他在寫給石延年的信中說“: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三十九歲,會寫古文章,語言直率,意思深刻,不放肆顯露,不窘困急迫,完全可以追蹤前輩,不是我尹洙所敢品評,而他卻安于卑位,無仕進之心,人們很少能了解他。他的才能又很能通達古今事務(wù),使他能稍微見用于世,一定會超過別人甚遠,可憾他太窮,不能堅定歸隱的決心。了解他的人應(yīng)該共同努力,使他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笔幽杲o尹洙回信說“:今天精通文字愛好古文的人最少而且不發(fā)達,假若遺棄這個人,那么這種學問就更加衰落了?!笔幽昶缴畈幌矚g拜訪大官,他四五次到葉道卿的大門,只把書信遞進去。葉道卿得信后,把李之才向朝廷推薦,李之才遂得應(yīng)選新格,有保任五人,改為大理寺丞,任緱氏縣令。未及成行,會石延年與龍圖閣直學士吳遵路調(diào)兵河東,征辟李之才為澤州簽署判官。澤州人劉義叟因而得向李之才學習歷法,也稱“義叟歷法”,這種歷法遠遠超出古今歷法之上,有揚雄、張衡沒說清楚的,實際卻是李之才傳授給他的。
李之才在澤州一段時間后又轉(zhuǎn)升殿中丞,碰巧母親去世,他剛剛解除喪服,就暴病死在懷州官舍,這是慶歷五年(1045)二月的事情。這時,尹洙的哥哥尹子漸鎮(zhèn)守懷州,對李之才的死悲傷過度,染疾不到一個月也死了。李之才死后歸葬青社,邵雍為他題寫墓碑,其中有句說“:我求之于天下,終于得到聞道的君子李公做我的老師?!?/div>
李之才開始做官是擔任衛(wèi)州獲嘉的主簿,并暫時代理共城令。這時邵雍居母喪于蘇門山百源上,每天布裘蔬食,親自燒火做飯以養(yǎng)活他的父親。李之才敲門來拜訪,慰勞他說:“你這樣勤奮好學篤志不倦果真和誰相似?”邵雍說“:我于典籍之外,沒有其他形跡可見?!崩钪耪f“:你不是考究典籍的人,對物理的學問學得怎么樣呢?”日后他又對邵雍說:“物理的學問你已經(jīng)學了,不還有性命的學問嗎?”邵雍遂對他再拜,愿意從他受業(yè)。于是李之才就先教他陸淳的《春秋》,意思想以《春秋》表明它包涵了《五經(jīng)》,既可以告訴他《五經(jīng)》的大意,然后再講授《易經(jīng)》就可以結(jié)束學業(yè)。后來邵雍終于以研究《易經(jīng)》而聞名于世。
李之才由于才氣太大,難得有人了解,因此長久不調(diào),惋惜他的人就說“:你應(yīng)該稍微貶損自己以求得進取?!笔幽暌粋€人卻說:“這是時局不足以容納你,你何不棄官隱居?!焙罄钪耪{(diào)升孟州司法參軍,這時范雍守孟州,也不能了解他。范雍第一次自洛陽建節(jié)守延安,送的人都送出境外,李之才一個人在近郊與他告別。有人責怪他,他辭謝說:“這是往日的規(guī)矩?!辈痪?,范雍貶謫安陸,李之才根據(jù)文告拜見范雍于洛陽,過去遠送的人沒有一個人來,范雍才恨自己對李之才了解得太晚。
李之才的朋友尹洙寫信把李之才推薦給中書舍人葉道卿,托石延年轉(zhuǎn)達,他在寫給石延年的信中說“: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三十九歲,會寫古文章,語言直率,意思深刻,不放肆顯露,不窘困急迫,完全可以追蹤前輩,不是我尹洙所敢品評,而他卻安于卑位,無仕進之心,人們很少能了解他。他的才能又很能通達古今事務(wù),使他能稍微見用于世,一定會超過別人甚遠,可憾他太窮,不能堅定歸隱的決心。了解他的人應(yīng)該共同努力,使他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笔幽杲o尹洙回信說“:今天精通文字愛好古文的人最少而且不發(fā)達,假若遺棄這個人,那么這種學問就更加衰落了?!笔幽昶缴畈幌矚g拜訪大官,他四五次到葉道卿的大門,只把書信遞進去。葉道卿得信后,把李之才向朝廷推薦,李之才遂得應(yīng)選新格,有保任五人,改為大理寺丞,任緱氏縣令。未及成行,會石延年與龍圖閣直學士吳遵路調(diào)兵河東,征辟李之才為澤州簽署判官。澤州人劉義叟因而得向李之才學習歷法,也稱“義叟歷法”,這種歷法遠遠超出古今歷法之上,有揚雄、張衡沒說清楚的,實際卻是李之才傳授給他的。
李之才在澤州一段時間后又轉(zhuǎn)升殿中丞,碰巧母親去世,他剛剛解除喪服,就暴病死在懷州官舍,這是慶歷五年(1045)二月的事情。這時,尹洙的哥哥尹子漸鎮(zhèn)守懷州,對李之才的死悲傷過度,染疾不到一個月也死了。李之才死后歸葬青社,邵雍為他題寫墓碑,其中有句說“:我求之于天下,終于得到聞道的君子李公做我的老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