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宗光圣仁孝皇帝,名甘麻剌,裕宗長子。母為徽仁裕圣皇后,姓弘吉剌氏。甘麻剌由祖母昭睿順圣皇后撫育成人,每日侍奉世祖不離左右,言語謹慎,但言無不盡。
至元中,奉旨鎮(zhèn)守北邊,叛王岳木忽兒等聞甘麻剌至,望風請降。接著,都阿、察八兒諸王亦遣使求和,邊境得以安寧。甘麻剌曾出征,駐軍金山,大雪天與諸將在帳中烤火飲酒,對左右說:“今日風雪漫天,我與你們在帳內(nèi)烤火還感到寒意,那些士兵也是人,他們腰掛弓箭,肩負刀矛,在周圍守護,其苦可知?!庇谑敲俗隽嗽S多熟肉和粥,分賜各營士卒。在撫慰部下的閑暇時間,命也滅堅用蒙語為他講解《通鑒》。他告誡衛(wèi)侍太不花說“:朝廷任我為衛(wèi)國屏障,凡有不到的地方,正需你們輔助。如果有人依勢作威,不聽命令,輕者當即處置,重者上報,你們應謹慎行事。能使百姓安居樂業(yè),讓皇上無北顧之憂,這就是我與卿等都高興的事,也就是報效國家。”
至元二十六年(1289),世祖見他久居邊關(guān),特準許他在柳林打獵。顯宗率部屬到了淳阝州,因怕糧食分配不均會劫掠百姓,令左右負責分給隨從士卒,同時宣布“:你們飲食既足,若再侵掠百姓,那是罪由自取,悔之不及?!笔孔浣宰袷剀娂o,百姓得以安寧。是年北還,朝見世祖于上都,世祖稱贊他說:“你在柳林地方,不擾百姓,朕要嘉獎你。”第二年冬,封為梁王,授金印,出鎮(zhèn)云南。至元二十八年春,行經(jīng)懷、孟時,隨從的士卒,馬駝共計不下千百,所到地方未曾擾民。
至元二十九年,改封為晉王,命移鎮(zhèn)北邊,統(tǒng)領(lǐng)太祖四大斡耳朵(即行宮)及軍馬、達達國土,授晉王金印。世祖接受中書省建議,為他設(shè)置內(nèi)史府,于是以北安王傅禿歸、梁王傅木八剌沙、云南行省平章賽陽等為內(nèi)史。至元三十一年,世祖崩,晉王聞訃,奔赴上都,對諸王大臣說“:昔皇祖命我鎮(zhèn)撫北方,捍衛(wèi)社稷。我久理邊關(guān)事務(wù),愿繼續(xù)承擔守邊任務(wù)。弟鐵木耳大仁大孝,宜繼承皇位?!庇谑牵勺诩次?,晉王仍北歸王府。
元貞元年(1295),塔塔兒部谷物欠收,顯宗傳令宣徽院救濟。答答剌部民饑,亦請朝廷賑災。是年冬,奉詔以知樞密院事札散、同知徽政院事阿里罕,同為晉王府內(nèi)史。六年正月初十,晉王顯宗去世。王死后十年,仁宗即位,謚為獻武。又過了十一年,英宗被殺,顯宗子也孫帖木兒以晉王身份繼為皇帝,追尊其父為“光圣仁孝皇帝”,廟號顯宗,供奉于太室享祭。又過了六年,文宗即位,毀顯宗廟室。
顯宗天性寬厚,對下屬有恩惠,但信奉佛教,為做佛事,每年耗費資財不可勝計。
至元中,奉旨鎮(zhèn)守北邊,叛王岳木忽兒等聞甘麻剌至,望風請降。接著,都阿、察八兒諸王亦遣使求和,邊境得以安寧。甘麻剌曾出征,駐軍金山,大雪天與諸將在帳中烤火飲酒,對左右說:“今日風雪漫天,我與你們在帳內(nèi)烤火還感到寒意,那些士兵也是人,他們腰掛弓箭,肩負刀矛,在周圍守護,其苦可知?!庇谑敲俗隽嗽S多熟肉和粥,分賜各營士卒。在撫慰部下的閑暇時間,命也滅堅用蒙語為他講解《通鑒》。他告誡衛(wèi)侍太不花說“:朝廷任我為衛(wèi)國屏障,凡有不到的地方,正需你們輔助。如果有人依勢作威,不聽命令,輕者當即處置,重者上報,你們應謹慎行事。能使百姓安居樂業(yè),讓皇上無北顧之憂,這就是我與卿等都高興的事,也就是報效國家。”
至元二十六年(1289),世祖見他久居邊關(guān),特準許他在柳林打獵。顯宗率部屬到了淳阝州,因怕糧食分配不均會劫掠百姓,令左右負責分給隨從士卒,同時宣布“:你們飲食既足,若再侵掠百姓,那是罪由自取,悔之不及?!笔孔浣宰袷剀娂o,百姓得以安寧。是年北還,朝見世祖于上都,世祖稱贊他說:“你在柳林地方,不擾百姓,朕要嘉獎你。”第二年冬,封為梁王,授金印,出鎮(zhèn)云南。至元二十八年春,行經(jīng)懷、孟時,隨從的士卒,馬駝共計不下千百,所到地方未曾擾民。
至元二十九年,改封為晉王,命移鎮(zhèn)北邊,統(tǒng)領(lǐng)太祖四大斡耳朵(即行宮)及軍馬、達達國土,授晉王金印。世祖接受中書省建議,為他設(shè)置內(nèi)史府,于是以北安王傅禿歸、梁王傅木八剌沙、云南行省平章賽陽等為內(nèi)史。至元三十一年,世祖崩,晉王聞訃,奔赴上都,對諸王大臣說“:昔皇祖命我鎮(zhèn)撫北方,捍衛(wèi)社稷。我久理邊關(guān)事務(wù),愿繼續(xù)承擔守邊任務(wù)。弟鐵木耳大仁大孝,宜繼承皇位?!庇谑牵勺诩次?,晉王仍北歸王府。
元貞元年(1295),塔塔兒部谷物欠收,顯宗傳令宣徽院救濟。答答剌部民饑,亦請朝廷賑災。是年冬,奉詔以知樞密院事札散、同知徽政院事阿里罕,同為晉王府內(nèi)史。六年正月初十,晉王顯宗去世。王死后十年,仁宗即位,謚為獻武。又過了十一年,英宗被殺,顯宗子也孫帖木兒以晉王身份繼為皇帝,追尊其父為“光圣仁孝皇帝”,廟號顯宗,供奉于太室享祭。又過了六年,文宗即位,毀顯宗廟室。
顯宗天性寬厚,對下屬有恩惠,但信奉佛教,為做佛事,每年耗費資財不可勝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