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閻復傳

白話元史 作者:明·宋濂等


  閻復,字子靖,祖籍平陽和州,祖父名衍,曾在金朝為官。父名忠,因避兵亂而遷到山東之高唐,以后就定居在這里。

  閻復七歲讀書,聰敏過人,二十歲入東平求學,拜名儒康曄為師。當時嚴實管領東平御史臺,招諸生進行進士預考,當選者四人,閻復為第一名,其他是徐琰、李謙、孟祺。

  憲宗九年(1259),在東平御史臺任掌書記之職。至元八年(1271),為會同館副使兼接伴使。十二年升任翰林修撰。十四年以奉訓大夫官階出任僉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十六年回朝任翰林直學士,有鑒于州郡官吏不稱職,建議制定選拔官吏之法。十九年升侍講學士。二十年改為集賢侍講學士并兼管會同館事務。

  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翰林院學士。世祖屢次召至榻前口述圣旨,由閻復草擬成文。二十八年廢尚書省,再立中書省,欲以閻復執(zhí)政。復認為自己不足勝任,多次推辭,世祖對侍臣說“:閻復知書達理,有謙讓之心,不必勉強?!庇放_把提刑按察司改為肅政廉訪司,首先任命閻復為浙西道肅政廉訪使。奸臣桑哥誤國被處理,閻復因撰寫過《桑哥輔政碑》受牽連亦被免官。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召閻復入朝,授任集賢學士,官階為正議大夫。元貞元年(1295),閻復上疏建議京師建立“宣圣”廟學,以雅樂祭祀孔子,恢復曲阜孔墓守冢戶為單獨戶籍,不并入民籍。這些意見均被采納。其后又奏請朝廷賜護守孔墓者二十八戶,祭祀田五千畝。元貞三年彗星出現(xiàn),閻復因此建議制定法令,頒布對宗室親王的分封與贈予,增加官員俸祿,調任內(nèi)外官吏等。還建議對地方官吏不施杖刑,減輕江南公田的重租。這些建議多被采納施行。大德元年(1297),又調任翰林學士,次年賜他楮幣萬貫。四年成宗召至榻前,讓他舉薦中書省左丞相人選。閻復推薦哈剌哈孫。成宗大喜,即召拜哈剌哈孫為相,拜閻復為翰林學士承旨,官階正奉大夫。

  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即位,閻復首先向皇帝進呈三點意見“:朝廷器物和爵位不能輕易與人,賞罰要分明,人材任用要選擇?!蔽渥谶M升其官階為榮祿大夫,授平章政事之職。閻復推辭不受,請求辭官返故里。仁宗即位后召他為官,又推辭不就任。皇慶元年(1312)三月卒,年七十七歲,謚“文康”。著有《靜軒集》五十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