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宿州人。父親馬公,母親鄭媼,早年就已病逝。馬公素與郭子興關(guān)系很好,于是便將馬氏托付給郭子興撫養(yǎng)。馬公死后,郭子興將馬氏收為義女,像對待自己女兒一樣養(yǎng)育她。后來郭子興覺得朱元璋是一個非凡之人,便將馬氏許配給他。
馬氏寬厚仁慈且頗具見識,愛讀文史書籍。朱元璋每寫雜記,總是讓馬氏收集掌管,即使在行軍打仗、時間倉促之時也不曾忘記。郭子興曾經(jīng)聽信讒言,疑心朱元璋。馬氏便從中周旋,親近郭子興之妻張氏,使張氏從中調(diào)解,雙方的猜疑和隔閡才得以消除。朱元璋攻克太平后,馬氏率將士妻妾南渡長江。直到占據(jù)江寧,與吳、漢邊境相接,前線一直戰(zhàn)無虛日,馬氏親自帶領(lǐng)家屬為前線將士縫衣制鞋。陳友諒進犯龍灣時,朱元璋率軍抵御,馬氏則將宮中黃金布帛全部拿出犒勞士兵。她曾對朱元璋說:平定天下以不殺人為本。朱元璋覺得她說得十分在理。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馬氏被冊封為皇后。當初,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馬皇后隨軍四處顛簸,正值年成不好,軍糧匱乏。一次,朱元璋又受到郭子興猜疑,被監(jiān)禁起來,并斷絕飲食。馬皇后得悉,便偷偷做了一些炊餅,揣在懷中送給太祖,胸前皮肉被燙得焦紅。此后,馬皇后便經(jīng)常在屋里儲蓄一些干糖和腌肉,使太祖不至于挨饑受餓,而她自己卻常常吃不飽。太祖即位后,將那些干糖腌肉比作“蕪蔞豆粥”、“滹沱麥飯”,每逢對群臣說起馬皇后的賢良,總將她比作唐朝的長孫皇后。即使退朝之后回到寢宮,也當面這樣稱贊皇后。馬皇后卻說:“我聽說夫婦相保容易,君臣相保則很難。陛下沒忘與妾共同度過的那些貧賤日子,但愿陛下也不要忘記君臣共度的艱難歲月。況且我怎敢與長孫皇后相比哩!”
馬皇后勤于治理內(nèi)宮,閑暇之時則翻閱史書,講解古訓(xùn)。她經(jīng)常告誡宮中嬪妃。因為宋朝賢后很多,便命女史抄寫宋代宮中家法,朝夕閱覽,以省察自己。有人說宋代賢后過于仁厚,馬皇后便道:“過于仁厚,難道不勝過刻薄嗎?”一天,馬皇后問女史:“黃老之說有些什么內(nèi)容,竇太后那么喜愛它?”女史回答:“以清靜無為為本。如果絕仁棄義,百姓仍會報以孝慈,這就是黃老之說?!瘪R皇后聽完說:“孝慈也就是仁義,難道斷絕了仁義還會有孝慈嗎?”馬皇后曾誦讀過《小學(xué)》,她請求太祖預(yù)以表章。
太祖在前殿決斷政事,時常大發(fā)雷霆,馬皇后總是等他退朝回宮后,根據(jù)不同情況巧妙地規(guī)勸太祖。雖然太祖性情嚴厲,但由于馬皇后從中勸諫,而使許多人得以減緩刑戮。參軍郭景祥駐守和州時,有人說他的兒子持槊要殺父親,太祖獲悉后打算要處死郭景祥的兒子。馬皇后勸說道:“郭景祥只有這么一個兒子,他人所說之事或許不真實,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會斷絕郭家的后代?!碧婷瞬樵L此事,果然是被人冤枉的。李文忠鎮(zhèn)守嚴州時,楊憲誣告他有違法行為,太祖便要立即將李文忠召回治罪。馬皇后勸阻說:“嚴州在敵境內(nèi),不宜輕易撤換守將。況且李文忠一向賢能,楊憲的話豈可輕信?”太祖這才沒將李文忠治罪。后來李文忠果然建立功勛。翰林學(xué)士宋濂受其長孫宋慎牽連而獲罪,被逮捕至京城,判以死刑。馬皇后勸諫道:“平常百姓人家為子弟聘請老師,尚且能始終以禮相待,何況皇帝天子呢?而且宋濂一直住在家鄉(xiāng),對孫子所作所為必不知情?!边@一次太祖沒有聽從皇后的勸告。事后馬皇后陪太祖用餐,她不喝酒也不吃肉。太祖便問是什么原因,皇后回答道“:我這是在為宋先生做福事啊?!碧媛牶箢D時露出傷感的神情,放下筷子站起身來,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將他安置在茂州。吳興有一財主名叫沈秀,他出錢修筑了都城三分之一的城墻,又請求犒勞軍隊。太祖大怒道:“匹夫竟要犒勞我天子的軍隊,實是一個亂世之民,應(yīng)當斬首?!瘪R皇后進諫道:“我聽說所謂法律,是用來懲戒違法現(xiàn)象的,而不是用來消除不祥之事的。百姓富裕到可與國家相匹敵,是其自取不祥。不祥之人,上天自然會降災(zāi)于他,陛下為什么要去殺他呢?”于是太祖下令釋放了沈秀,將他發(fā)配云南。太祖曾經(jīng)下令讓重罪囚去筑城,馬皇后說:“用罰勞役來贖罪,是國家對犯人的恩典。但讓已經(jīng)疲憊不堪的囚犯去服苦役,恐怕仍然難免死亡?!碧媛牶蟊闳可饷饬诉@些重罪囚。有一次太祖大發(fā)脾氣責罰宮女,馬皇后見此情形也佯裝生氣,下令將宮女抓起來交給宮正司治罪。太祖覺得奇怪,問她:“你為什么要這么做?”馬皇后答道“:帝王不應(yīng)該以自己的喜怒任意賞罰臣民。當陛下正在發(fā)怒時,對人的處罰恐怕就會失當。將她交給宮正司去處理,宮正司便會酌情公平地處理。即使陛下給人定罪也要命令有關(guān)官員議處啊?!?br />
一天,馬皇后問太祖:“現(xiàn)在天下百姓都已安居樂業(yè)嗎?”太祖說“:這不是你應(yīng)該問的事?!瘪R皇后說“:陛下是天下百姓之父,我也算是天下百姓之母,子民是否安寧,為什么我不能過問一下呢?”每逢干旱年月,皇后總是帶領(lǐng)宮里的人吃素,以助祈禱上天降雨;每逢荒年,則吃粗麥飯野菜羹。有時太祖不忍心,告訴她已經(jīng)采取了救荒賑災(zāi)的措施?;屎笳f“:與其每次去救濟災(zāi)荒,還不如平時就預(yù)先積蓄儲備。”有一次,朝臣在散朝之后聚集在朝廷用餐,馬皇后吩咐宦官取來大臣們的飲食,自己先嘗,發(fā)現(xiàn)食物不可口,便對太祖說:“皇上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節(jié)儉一些,但給朝中賢能之士的待遇應(yīng)當豐厚。”為此太祖整頓了負責飲食的光祿寺官員。一天,太祖巡幸太學(xué),回宮后,皇后問他太學(xué)生有多少,太祖回答說“:有幾千人?!被屎蟊阏f“:真是人才濟濟呀。太學(xué)生們自己有官府供給食物,可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么生活呢?”于是,設(shè)立了“紅板倉”,負責積儲糧食賜給太學(xué)生們的家人。官府給太學(xué)生家屬供糧的制度就是從馬皇后時開始的。將領(lǐng)們攻克元都城后,將搜獲的傳國玉璽獻給太祖。馬氏說道“:元朝有此寶物卻不能保住天下,這說明帝王應(yīng)當擁有真正的寶物。”太祖聽后說“:我知道皇后所說真正的寶物是指得到賢能之士?!被屎蟀葜x道:“如陛下所說,我與陛下同起于貧賤,直到有今天的富貴,惟恐因為奢侈而變得驕橫放縱,危亡起于細微,所以希望皇上能得到賢能之士共同治理天下?!被屎笥终f“:法制多變必然滋生弊端,法制滋生弊端,則勢必出現(xiàn)奸邪小人;百姓屢遭騷擾則必然會困苦不堪,而民不聊生勢必發(fā)生動亂?!碧娌挥少潎@道“:皇后所說真是至理名言??!”隨即命女史將這些話寫進史冊?;屎蟮囊?guī)勸恰當合適,像這種情況很多。
太祖每次進膳用餐,馬皇后都要親自檢查察看。她平時穿的衣服經(jīng)過多次洗滌之后,雖然已經(jīng)破舊仍不忍心更換。她聽說元世祖皇后煮舊弓弦的事后,也吩咐用練織成帳被,賜給孤獨垂老之人。剩余的布帛和次等絲織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們,使她們懂得種桑養(yǎng)蠶的艱難。嬪妃宮女中生有子女的,馬皇后都一律厚待。命婦入朝拜見時,皇后待她們像家人一樣。太祖想要尋訪皇后的宗族親戚封爵賞官,馬皇后謝絕說:“官祿私給外戚,這是非法的。”此事經(jīng)皇后極力推辭而作罷。然而每當提到父母早逝,皇后總是悲傷流淚。太祖冊封馬公為徐王,鄭媼為王夫人,并為他們重修墓地,建造廟宇。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馬皇后染病在床,奄奄一息。群臣請求祭祀祈禱,遍求良醫(yī)?;屎髮μ嬲f:“人之生死,是由天注定的,祭祀祈禱又會有什么效果呢,況且醫(yī)生怎能將死人救活呢?如果我服藥無效,千萬不要因為我的死而怪罪醫(yī)生們?!被屎笈R終時,太祖問她還有什么話要說。馬皇后囑咐太祖道“:希望陛下求賢人,納忠諫,自始至終,子孫賢能,臣民各得其所?!卑嗽率?,馬皇后去世,終年五十一歲。太祖悲傷痛哭,從此不再重立皇后。當年九月二十四日葬于孝陵,謚號孝慈皇后。宮中之人十分懷念馬皇后,以歌寄托思念之情:“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于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庇罉吩?1403),永樂帝尊奉馬皇后謚號為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又尊奉為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馬氏寬厚仁慈且頗具見識,愛讀文史書籍。朱元璋每寫雜記,總是讓馬氏收集掌管,即使在行軍打仗、時間倉促之時也不曾忘記。郭子興曾經(jīng)聽信讒言,疑心朱元璋。馬氏便從中周旋,親近郭子興之妻張氏,使張氏從中調(diào)解,雙方的猜疑和隔閡才得以消除。朱元璋攻克太平后,馬氏率將士妻妾南渡長江。直到占據(jù)江寧,與吳、漢邊境相接,前線一直戰(zhàn)無虛日,馬氏親自帶領(lǐng)家屬為前線將士縫衣制鞋。陳友諒進犯龍灣時,朱元璋率軍抵御,馬氏則將宮中黃金布帛全部拿出犒勞士兵。她曾對朱元璋說:平定天下以不殺人為本。朱元璋覺得她說得十分在理。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馬氏被冊封為皇后。當初,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馬皇后隨軍四處顛簸,正值年成不好,軍糧匱乏。一次,朱元璋又受到郭子興猜疑,被監(jiān)禁起來,并斷絕飲食。馬皇后得悉,便偷偷做了一些炊餅,揣在懷中送給太祖,胸前皮肉被燙得焦紅。此后,馬皇后便經(jīng)常在屋里儲蓄一些干糖和腌肉,使太祖不至于挨饑受餓,而她自己卻常常吃不飽。太祖即位后,將那些干糖腌肉比作“蕪蔞豆粥”、“滹沱麥飯”,每逢對群臣說起馬皇后的賢良,總將她比作唐朝的長孫皇后。即使退朝之后回到寢宮,也當面這樣稱贊皇后。馬皇后卻說:“我聽說夫婦相保容易,君臣相保則很難。陛下沒忘與妾共同度過的那些貧賤日子,但愿陛下也不要忘記君臣共度的艱難歲月。況且我怎敢與長孫皇后相比哩!”
馬皇后勤于治理內(nèi)宮,閑暇之時則翻閱史書,講解古訓(xùn)。她經(jīng)常告誡宮中嬪妃。因為宋朝賢后很多,便命女史抄寫宋代宮中家法,朝夕閱覽,以省察自己。有人說宋代賢后過于仁厚,馬皇后便道:“過于仁厚,難道不勝過刻薄嗎?”一天,馬皇后問女史:“黃老之說有些什么內(nèi)容,竇太后那么喜愛它?”女史回答:“以清靜無為為本。如果絕仁棄義,百姓仍會報以孝慈,這就是黃老之說?!瘪R皇后聽完說:“孝慈也就是仁義,難道斷絕了仁義還會有孝慈嗎?”馬皇后曾誦讀過《小學(xué)》,她請求太祖預(yù)以表章。
太祖在前殿決斷政事,時常大發(fā)雷霆,馬皇后總是等他退朝回宮后,根據(jù)不同情況巧妙地規(guī)勸太祖。雖然太祖性情嚴厲,但由于馬皇后從中勸諫,而使許多人得以減緩刑戮。參軍郭景祥駐守和州時,有人說他的兒子持槊要殺父親,太祖獲悉后打算要處死郭景祥的兒子。馬皇后勸說道:“郭景祥只有這么一個兒子,他人所說之事或許不真實,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會斷絕郭家的后代?!碧婷瞬樵L此事,果然是被人冤枉的。李文忠鎮(zhèn)守嚴州時,楊憲誣告他有違法行為,太祖便要立即將李文忠召回治罪。馬皇后勸阻說:“嚴州在敵境內(nèi),不宜輕易撤換守將。況且李文忠一向賢能,楊憲的話豈可輕信?”太祖這才沒將李文忠治罪。后來李文忠果然建立功勛。翰林學(xué)士宋濂受其長孫宋慎牽連而獲罪,被逮捕至京城,判以死刑。馬皇后勸諫道:“平常百姓人家為子弟聘請老師,尚且能始終以禮相待,何況皇帝天子呢?而且宋濂一直住在家鄉(xiāng),對孫子所作所為必不知情?!边@一次太祖沒有聽從皇后的勸告。事后馬皇后陪太祖用餐,她不喝酒也不吃肉。太祖便問是什么原因,皇后回答道“:我這是在為宋先生做福事啊?!碧媛牶箢D時露出傷感的神情,放下筷子站起身來,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將他安置在茂州。吳興有一財主名叫沈秀,他出錢修筑了都城三分之一的城墻,又請求犒勞軍隊。太祖大怒道:“匹夫竟要犒勞我天子的軍隊,實是一個亂世之民,應(yīng)當斬首?!瘪R皇后進諫道:“我聽說所謂法律,是用來懲戒違法現(xiàn)象的,而不是用來消除不祥之事的。百姓富裕到可與國家相匹敵,是其自取不祥。不祥之人,上天自然會降災(zāi)于他,陛下為什么要去殺他呢?”于是太祖下令釋放了沈秀,將他發(fā)配云南。太祖曾經(jīng)下令讓重罪囚去筑城,馬皇后說:“用罰勞役來贖罪,是國家對犯人的恩典。但讓已經(jīng)疲憊不堪的囚犯去服苦役,恐怕仍然難免死亡?!碧媛牶蟊闳可饷饬诉@些重罪囚。有一次太祖大發(fā)脾氣責罰宮女,馬皇后見此情形也佯裝生氣,下令將宮女抓起來交給宮正司治罪。太祖覺得奇怪,問她:“你為什么要這么做?”馬皇后答道“:帝王不應(yīng)該以自己的喜怒任意賞罰臣民。當陛下正在發(fā)怒時,對人的處罰恐怕就會失當。將她交給宮正司去處理,宮正司便會酌情公平地處理。即使陛下給人定罪也要命令有關(guān)官員議處啊?!?br />
一天,馬皇后問太祖:“現(xiàn)在天下百姓都已安居樂業(yè)嗎?”太祖說“:這不是你應(yīng)該問的事?!瘪R皇后說“:陛下是天下百姓之父,我也算是天下百姓之母,子民是否安寧,為什么我不能過問一下呢?”每逢干旱年月,皇后總是帶領(lǐng)宮里的人吃素,以助祈禱上天降雨;每逢荒年,則吃粗麥飯野菜羹。有時太祖不忍心,告訴她已經(jīng)采取了救荒賑災(zāi)的措施?;屎笳f“:與其每次去救濟災(zāi)荒,還不如平時就預(yù)先積蓄儲備。”有一次,朝臣在散朝之后聚集在朝廷用餐,馬皇后吩咐宦官取來大臣們的飲食,自己先嘗,發(fā)現(xiàn)食物不可口,便對太祖說:“皇上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節(jié)儉一些,但給朝中賢能之士的待遇應(yīng)當豐厚。”為此太祖整頓了負責飲食的光祿寺官員。一天,太祖巡幸太學(xué),回宮后,皇后問他太學(xué)生有多少,太祖回答說“:有幾千人?!被屎蟊阏f“:真是人才濟濟呀。太學(xué)生們自己有官府供給食物,可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么生活呢?”于是,設(shè)立了“紅板倉”,負責積儲糧食賜給太學(xué)生們的家人。官府給太學(xué)生家屬供糧的制度就是從馬皇后時開始的。將領(lǐng)們攻克元都城后,將搜獲的傳國玉璽獻給太祖。馬氏說道“:元朝有此寶物卻不能保住天下,這說明帝王應(yīng)當擁有真正的寶物。”太祖聽后說“:我知道皇后所說真正的寶物是指得到賢能之士?!被屎蟀葜x道:“如陛下所說,我與陛下同起于貧賤,直到有今天的富貴,惟恐因為奢侈而變得驕橫放縱,危亡起于細微,所以希望皇上能得到賢能之士共同治理天下?!被屎笥终f“:法制多變必然滋生弊端,法制滋生弊端,則勢必出現(xiàn)奸邪小人;百姓屢遭騷擾則必然會困苦不堪,而民不聊生勢必發(fā)生動亂?!碧娌挥少潎@道“:皇后所說真是至理名言??!”隨即命女史將這些話寫進史冊?;屎蟮囊?guī)勸恰當合適,像這種情況很多。
太祖每次進膳用餐,馬皇后都要親自檢查察看。她平時穿的衣服經(jīng)過多次洗滌之后,雖然已經(jīng)破舊仍不忍心更換。她聽說元世祖皇后煮舊弓弦的事后,也吩咐用練織成帳被,賜給孤獨垂老之人。剩余的布帛和次等絲織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們,使她們懂得種桑養(yǎng)蠶的艱難。嬪妃宮女中生有子女的,馬皇后都一律厚待。命婦入朝拜見時,皇后待她們像家人一樣。太祖想要尋訪皇后的宗族親戚封爵賞官,馬皇后謝絕說:“官祿私給外戚,這是非法的。”此事經(jīng)皇后極力推辭而作罷。然而每當提到父母早逝,皇后總是悲傷流淚。太祖冊封馬公為徐王,鄭媼為王夫人,并為他們重修墓地,建造廟宇。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馬皇后染病在床,奄奄一息。群臣請求祭祀祈禱,遍求良醫(yī)?;屎髮μ嬲f:“人之生死,是由天注定的,祭祀祈禱又會有什么效果呢,況且醫(yī)生怎能將死人救活呢?如果我服藥無效,千萬不要因為我的死而怪罪醫(yī)生們?!被屎笈R終時,太祖問她還有什么話要說。馬皇后囑咐太祖道“:希望陛下求賢人,納忠諫,自始至終,子孫賢能,臣民各得其所?!卑嗽率?,馬皇后去世,終年五十一歲。太祖悲傷痛哭,從此不再重立皇后。當年九月二十四日葬于孝陵,謚號孝慈皇后。宮中之人十分懷念馬皇后,以歌寄托思念之情:“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于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庇罉吩?1403),永樂帝尊奉馬皇后謚號為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又尊奉為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