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溥,字時用,宜興人。祖父徐鑒曾任瓊州知府,對民眾多有恩惠。徐溥于景泰五年(1454)考中進士,授編修職。憲宗初年,提升為左庶子,又調(diào)升為太常卿兼學士。成化十五年(1479),授禮部右侍郎職,不久轉(zhuǎn)為禮部左侍郎,一段時間后改在吏部任職。孝宗繼位,徐溥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參預(yù)機要事務(wù),不久晉升禮部尚書。
弘治五年(1492),劉吉被罷免官職,徐溥任首輔,累次加封為少傅、太子太傅。劉吉治政狂妄兇暴,徐溥接替劉吉以后,以安定平靜為宗旨,務(wù)守成規(guī),與同事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同心協(xié)力輔助治理朝政,每當遇到不可行的事,總是一起爭辯。欽天監(jiān)中被革職的監(jiān)正李華為昌國公張巒選擇墓地,宮中降旨恢復(fù)他的官職。徐溥等上言道:“陛下登基以來,未曾有過宮中降旨事,恐怕權(quán)貴親幸之門一開,不良之徒無所顧忌,臣等不敢接受這一詔令。”八年,太皇太后召崇王進宮朝見,徐溥等與尚書倪岳進行勸諫,明孝宗親自勸說太皇太后,此事才得以停止。占城奏報安南入境侵犯騷擾,孝宗準備派大臣前往調(diào)解,徐溥等說:“外國之間發(fā)生侵略現(xiàn)象,有關(guān)部門發(fā)道檄文告誡就行了,不需派遣使臣。萬一安南不聽使臣命令,則有損國威,再去興師問罪,后患越來越大?!本臀磁汕泊蟪?。
這年十二月,孝宗下詔要撰三清樂章。徐溥等說“:天,至高無上,沒有誰能匹配。漢代祭祀五帝,儒者尚且認為不對。況且三清是道家荒謬之說。一天之上,豈得有三大帝。并且以周代柱下史李耳充其中一帝,將人鬼列為天神,荒誕至極。郊祀樂章都是太祖親自創(chuàng)作,現(xiàn)在以寫作的時俗詞曲祭祀神明,褻瀆更甚。臣等熟讀儒家書籍,對邪說俚曲向來不在意,不敢用旁門左道侍奉陛下。國家設(shè)置文淵閣,命令學士在此任職,的確是想讓學士為國家謀劃政事,講經(jīng)論史,培養(yǎng)治政的根本,糾正過失,并非要其阿諛奉承,唯命是從?,F(xiàn)在御前講席早已停止,講官入侍講讀很久沒有進行,異端邪說乘隙而入。這些都是因為臣等侍奉不當,不能夠啟發(fā)陛下之心,保持陛下初登位時治政的良好勢頭。我們?nèi)f分憂心與慚愧,無地自容。數(shù)月以來,對宮中降旨中處理政事不當?shù)?,我們將其封還宮中,并再三向皇上奏明我們的看法。希望陛下曲身聽從,使臣等竭盡拙笨之力稍稍有所幫助,不僅僅只指樂章一事?!弊嗾鲁仕托⒆?,孝宗很贊賞,接納了他們的勸諫。
孝宗自弘治八年(1495)后,上朝時間漸晚,徐溥等屢次上言勸諫。宦官李廣借煉丹、設(shè)齋壇得到皇帝寵幸。十年二月,徐溥等上疏深切地論述說:“舊制,內(nèi)殿每日兩次奏事,事項多的可以隨時上奏,皇帝又常常召見儒臣,咨詢政事?,F(xiàn)在奏事每天只有一次,除上朝之外,再見不到陛下。奏章、奏議與批答不準時斷決,有的滯留好幾個月,有的竟然不施行。事情大多堆集在一起,妨礙政體。御前講席每年只開幾天,疏遠正直人士,邪說得以流行。近來聽說有借齋壇煉丹之說得到重用的。宋徽宗崇尚道教,科條儀式符..最盛行,以致顛沛流離于道路。金石之藥,性能多是酷烈的。唐憲宗相信柳泌以致殞命,此禍可作借鑒?,F(xiàn)在龍虎山的上清宮、神樂觀、祖師殿以及內(nèi)府番經(jīng)廠都被焚毀,它們?nèi)缬猩耢`,為什么連自身也保不???上天討厭這些污穢行為,已是很明白的了。陛下如果親近儒臣,懂得正道,施行仁政,那么福兆祥瑞,以及許多值得慶賀的好事就會不招自來,何須借助妖妄之說呢?自古以來奸人要蠱惑君王動心,必定先說太平無事。唐朝大臣李絳曾說過‘:憂心于事行之前,可以免除擔憂。事情干完了再擔憂,于事無益?!F(xiàn)在太平日子很長,沉溺于安逸。就目前來看,雖然好像無事,然而工役頻繁興起,苛捐雜稅百出,人馬疲憊不堪,民間窮困,人民愁苦的嘆息聲影響著上天的和順之氣以致造成火星失去常規(guī),太陽無光,天鳴地震,草木成為妖孽,四方奏報這些情況的幾乎每月都有,將來的后患灼然使人擔憂。陛下高居深宮,言官都害怕引禍上身緘口沉默。臣等假如再不說,誰又肯為陛下說。”孝宗被徐溥的話所感動。
三月二十七日,孝宗在文華殿召見徐溥以及劉健、李東陽、謝遷,把各部門的奏疏交給他們說“:與先生輩商議。”徐溥等起草詔令呈上,孝宗就手批改。事端多的,劉健請求拿出去詳細閱讀,孝宗說“:何不就此地面議。”事完之后,賜徐溥等飲茶方退。自從成化年間,憲宗召彭時、商輅對答以后,至此時才開始再次出現(xiàn),舉朝夸耀為盛事。然而在徐溥整個任職期間,也只有這么一次受到皇帝召見。
不久,由于災(zāi)害,異常現(xiàn)象發(fā)生,朝廷廣開言路,朝廷大臣所上的密封的奏章,過了一個月還不回答,而且言官因議論救助何鼎違背皇帝旨意等待被治罪已有很長時間,徐溥等都將這些情況向孝宗進言。于是擱置的奏章全部批發(fā)下來,并且免言官的罪。徐溥這時七十歲,以年老請求退休,孝宗不批準,下詔讓他在風雨寒暑天免去朝見。
十一年(1498),皇太子離開東宮,加封徐溥太子太師,升為華蓋殿大學士。因為眼病請求返鄉(xiāng)。孝宗舍不得放他走,很久才同意他的返鄉(xiāng),給徐溥很多賞賜。過了一年徐溥去世,追贈太師,賜謚號文靖。
徐溥生性莊重,舉止有法度,在內(nèi)閣十二年,從容輔助勸導(dǎo)。遇到有人犯有過失,總是為其掩蓋,他說“:天生人才很不容易,我不忍心人才因小過錯被拋棄。”屢次遇到大獄案,以及逮捕言官,他都要從中委婉調(diào)停。孝宗仁慈淳厚,對徐溥等所提的意見大都接受,天下暗暗地受到他的庇護。徐溥曾說“:祖宗法度在恩惠百姓的事方面已經(jīng)完備,所擔心的是不能守住?!币虼?,他對祖宗成法無所變更。徐溥對父母極為孝順,曾經(jīng)兩次在父母墓旁小房居住。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則很低,好施舍別人。購置義田八百畝贍養(yǎng)宗族族人,并請官府為之登記于冊以求永久保存,孝宗為此免除徐溥家的徭役。
弘治五年(1492),劉吉被罷免官職,徐溥任首輔,累次加封為少傅、太子太傅。劉吉治政狂妄兇暴,徐溥接替劉吉以后,以安定平靜為宗旨,務(wù)守成規(guī),與同事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同心協(xié)力輔助治理朝政,每當遇到不可行的事,總是一起爭辯。欽天監(jiān)中被革職的監(jiān)正李華為昌國公張巒選擇墓地,宮中降旨恢復(fù)他的官職。徐溥等上言道:“陛下登基以來,未曾有過宮中降旨事,恐怕權(quán)貴親幸之門一開,不良之徒無所顧忌,臣等不敢接受這一詔令。”八年,太皇太后召崇王進宮朝見,徐溥等與尚書倪岳進行勸諫,明孝宗親自勸說太皇太后,此事才得以停止。占城奏報安南入境侵犯騷擾,孝宗準備派大臣前往調(diào)解,徐溥等說:“外國之間發(fā)生侵略現(xiàn)象,有關(guān)部門發(fā)道檄文告誡就行了,不需派遣使臣。萬一安南不聽使臣命令,則有損國威,再去興師問罪,后患越來越大?!本臀磁汕泊蟪?。
這年十二月,孝宗下詔要撰三清樂章。徐溥等說“:天,至高無上,沒有誰能匹配。漢代祭祀五帝,儒者尚且認為不對。況且三清是道家荒謬之說。一天之上,豈得有三大帝。并且以周代柱下史李耳充其中一帝,將人鬼列為天神,荒誕至極。郊祀樂章都是太祖親自創(chuàng)作,現(xiàn)在以寫作的時俗詞曲祭祀神明,褻瀆更甚。臣等熟讀儒家書籍,對邪說俚曲向來不在意,不敢用旁門左道侍奉陛下。國家設(shè)置文淵閣,命令學士在此任職,的確是想讓學士為國家謀劃政事,講經(jīng)論史,培養(yǎng)治政的根本,糾正過失,并非要其阿諛奉承,唯命是從?,F(xiàn)在御前講席早已停止,講官入侍講讀很久沒有進行,異端邪說乘隙而入。這些都是因為臣等侍奉不當,不能夠啟發(fā)陛下之心,保持陛下初登位時治政的良好勢頭。我們?nèi)f分憂心與慚愧,無地自容。數(shù)月以來,對宮中降旨中處理政事不當?shù)?,我們將其封還宮中,并再三向皇上奏明我們的看法。希望陛下曲身聽從,使臣等竭盡拙笨之力稍稍有所幫助,不僅僅只指樂章一事?!弊嗾鲁仕托⒆?,孝宗很贊賞,接納了他們的勸諫。
孝宗自弘治八年(1495)后,上朝時間漸晚,徐溥等屢次上言勸諫。宦官李廣借煉丹、設(shè)齋壇得到皇帝寵幸。十年二月,徐溥等上疏深切地論述說:“舊制,內(nèi)殿每日兩次奏事,事項多的可以隨時上奏,皇帝又常常召見儒臣,咨詢政事?,F(xiàn)在奏事每天只有一次,除上朝之外,再見不到陛下。奏章、奏議與批答不準時斷決,有的滯留好幾個月,有的竟然不施行。事情大多堆集在一起,妨礙政體。御前講席每年只開幾天,疏遠正直人士,邪說得以流行。近來聽說有借齋壇煉丹之說得到重用的。宋徽宗崇尚道教,科條儀式符..最盛行,以致顛沛流離于道路。金石之藥,性能多是酷烈的。唐憲宗相信柳泌以致殞命,此禍可作借鑒?,F(xiàn)在龍虎山的上清宮、神樂觀、祖師殿以及內(nèi)府番經(jīng)廠都被焚毀,它們?nèi)缬猩耢`,為什么連自身也保不???上天討厭這些污穢行為,已是很明白的了。陛下如果親近儒臣,懂得正道,施行仁政,那么福兆祥瑞,以及許多值得慶賀的好事就會不招自來,何須借助妖妄之說呢?自古以來奸人要蠱惑君王動心,必定先說太平無事。唐朝大臣李絳曾說過‘:憂心于事行之前,可以免除擔憂。事情干完了再擔憂,于事無益?!F(xiàn)在太平日子很長,沉溺于安逸。就目前來看,雖然好像無事,然而工役頻繁興起,苛捐雜稅百出,人馬疲憊不堪,民間窮困,人民愁苦的嘆息聲影響著上天的和順之氣以致造成火星失去常規(guī),太陽無光,天鳴地震,草木成為妖孽,四方奏報這些情況的幾乎每月都有,將來的后患灼然使人擔憂。陛下高居深宮,言官都害怕引禍上身緘口沉默。臣等假如再不說,誰又肯為陛下說。”孝宗被徐溥的話所感動。
三月二十七日,孝宗在文華殿召見徐溥以及劉健、李東陽、謝遷,把各部門的奏疏交給他們說“:與先生輩商議。”徐溥等起草詔令呈上,孝宗就手批改。事端多的,劉健請求拿出去詳細閱讀,孝宗說“:何不就此地面議。”事完之后,賜徐溥等飲茶方退。自從成化年間,憲宗召彭時、商輅對答以后,至此時才開始再次出現(xiàn),舉朝夸耀為盛事。然而在徐溥整個任職期間,也只有這么一次受到皇帝召見。
不久,由于災(zāi)害,異常現(xiàn)象發(fā)生,朝廷廣開言路,朝廷大臣所上的密封的奏章,過了一個月還不回答,而且言官因議論救助何鼎違背皇帝旨意等待被治罪已有很長時間,徐溥等都將這些情況向孝宗進言。于是擱置的奏章全部批發(fā)下來,并且免言官的罪。徐溥這時七十歲,以年老請求退休,孝宗不批準,下詔讓他在風雨寒暑天免去朝見。
十一年(1498),皇太子離開東宮,加封徐溥太子太師,升為華蓋殿大學士。因為眼病請求返鄉(xiāng)。孝宗舍不得放他走,很久才同意他的返鄉(xiāng),給徐溥很多賞賜。過了一年徐溥去世,追贈太師,賜謚號文靖。
徐溥生性莊重,舉止有法度,在內(nèi)閣十二年,從容輔助勸導(dǎo)。遇到有人犯有過失,總是為其掩蓋,他說“:天生人才很不容易,我不忍心人才因小過錯被拋棄。”屢次遇到大獄案,以及逮捕言官,他都要從中委婉調(diào)停。孝宗仁慈淳厚,對徐溥等所提的意見大都接受,天下暗暗地受到他的庇護。徐溥曾說“:祖宗法度在恩惠百姓的事方面已經(jīng)完備,所擔心的是不能守住?!币虼?,他對祖宗成法無所變更。徐溥對父母極為孝順,曾經(jīng)兩次在父母墓旁小房居住。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則很低,好施舍別人。購置義田八百畝贍養(yǎng)宗族族人,并請官府為之登記于冊以求永久保存,孝宗為此免除徐溥家的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