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氵方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趙氵方,字子常,休寧人。天資過人。拜師求學之初,讀朱子注釋的《四書》,有許多疑問不能解決,便通讀朱子的全部著作。他聽說九江黃澤的學問道德都好,即去與之交游。黃澤治學以自思自悟為主,采用啟發(fā)式方法教育他人。趙氵方一再登門拜訪,從澤那里得到對《六經(jīng)》疑難問題千余條的解釋后才回歸。不久,又在那里留住了兩年,得到黃澤口授六十四卦的大義與學習《春秋》的要領(lǐng)。以后又與臨川虞集交游,從虞集那里得知吳澄之學,回家鄉(xiāng)筑“東山精舍”,專門讀書著述。他每天雞鳴即起,靜心默坐。從此以后,其學問造詣日趨精深,諸經(jīng)無不貫通,尤精于《春秋》。他最初送給黃澤看的著作為《春秋師說》三卷,后來擴充為《春秋集傳》十五卷?!抖Y記》經(jīng)解中“屬辭比事《春秋》教”一語,氵方據(jù)此又著《春秋屬辭》八篇。凡學《春秋》者,必先查考《左傳》所載事實。西晉杜預、北宋陳傅良都是這樣,有所收獲。氵方認為他們各有不足,于是又著《左氏補注》十卷。當時正值元末,義軍蜂起,氵方在戰(zhàn)亂中顛沛流離,但讀書做學問的事卻從未懈怠。

  太祖平定天下,詔修《元史》,氵方被召去參與其事,書成即辭歸,不久去世,年僅五十一歲,學者稱他為“東山先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