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

元豐九域志 作者:宋·王存


○陜西路

◇永興軍路 秦鳳路

◇陜西路

太平興國(guó)二年分河北、河南路,又能陜府西路,后并一路。熙寧五年分永興

軍、秦鳳二路。

◇永興軍路 (府二,州一十五,軍一,縣八十三。)

次府,京兆府,京兆郡,永興軍節(jié)度。(治長(zhǎng)安、萬(wàn)年二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五十里。東至本府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華州八十五

里。西至本府界一百六十一里,自界首至鳳翔府一百四十八里。南至本府界四百

三十里,自界首至金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本府界八十三里,自界首至耀州九十七

里。東南至本府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商州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本府界一百

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洋州四百九十五里。東北至本府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同

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府界一百七十五里,自界首至州一百里。)

戶。(主一十五萬(wàn)八千七十二,客六萬(wàn)五千二百四十。)

土貢。(席一十領(lǐng),靴氈一十領(lǐng),蠟五十斤,酸棗仁二斗,地骨皮一十斤。)

縣一十四。(乾德二年以奉先縣隸同州,好縣隸乾州。大中祥符八年改昭

應(yīng)縣為臨潼。熙寧五年乾州廢,以奉天縣隸府。)

次赤,長(zhǎng)安。(六鄉(xiāng)。子午一鎮(zhèn)。有終南山、龍首山、澧水、渭水、鎬水、

漆渠。)

次赤,萬(wàn)年。(七鄉(xiāng)。城東、城南、鳴犢、義谷、霸橋五鎮(zhèn)。有終南山、

水、龍首渠。)

次畿,。(府南六十里。三鄉(xiāng)。秦渡、甘河二鎮(zhèn)。有終南山、牛首山、渭

水、陂。)

次畿,藍(lán)田。(府東南七十里。二鄉(xiāng)。焦戴、堠子二鎮(zhèn)。有藍(lán)田山、蕢山、

灞水。)

次畿,咸陽(yáng)。(府西四十里。二鄉(xiāng)。有渭水、澧水。)

次畿,醴泉。(府西北七十里。四鄉(xiāng)。甘北一鎮(zhèn)。有九■山、浪水。)

次畿,涇陽(yáng)。(府北七十里。三鄉(xiāng)。臨涇一鎮(zhèn)。有涇水、白渠、龍泉陂。)

次畿,櫟陽(yáng)。(府東北九十里。二鄉(xiāng)。粟邑一鎮(zhèn)。有渭水、沮河、清泉陂。)

次畿,高陵。(府東北七十里。一鄉(xiāng)。毗沙、渭橋二鎮(zhèn)。有涇水、渭水、白

渠。)

次畿,興平。(府西八十五里。三鄉(xiāng)。有渭水、醴泉。)

次畿,臨潼。(府東五十里。一鄉(xiāng)。零口一鎮(zhèn)。有驪山、渭水、戲水。)

次畿,武功。(府西北一百五十里。二鄉(xiāng)。有敦物山、武功山、渭水。)

次畿,乾。(府東南三百五十里。四鄉(xiāng)。有氵乍水、洵河。)

次畿,奉天。(府西北一百五十里。三鄉(xiāng)。薛祿一鎮(zhèn)。有梁山、漠水。)

監(jiān)二。(熙寧四年置,鑄銅錢;八年置,鑄鐵錢。)

銅錢。(府西北一里。)

鐵錢。(府西北一里。)

次府,河中府,河?xùn)|郡,護(hù)國(guó)軍節(jié)度。(唐河中節(jié)度?;食脚d國(guó)七年改

護(hù)國(guó)軍。治河?xùn)|縣。)

地里。(東京九百三十二里。東至本府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解州二十里。

西至本府界二十一里,自界首至同州四十九里。南至本府界五十里,自界首至陜

州一百八十八里。北至本府界二百五里,自界首至隰州三百三十里。東南至本府

界八十里,自界首至虢州九十五里。西南至本府界一十一里,自界首至華州一百

二十九里。東北至本府界一百七十五里,自界首至絳州九十里。西北至本府界三

十六里,自界首至州三百九里。)

戶。(主四萬(wàn)九千三百五十一,客五千五百一十六。)

土貢。(五味子五十斤,龍骨一十斤。)

縣七。(大中祥符四年改寶鼎縣為榮河,隸慶成軍。熙寧元年廢軍,以榮河

縣隸府,即縣治置軍使;三年省河西縣,六年省永樂(lè)縣并入河?xùn)|。)

次赤,河?xùn)|。(四鄉(xiāng)。ㄜ谷、■河、永樂(lè)三鎮(zhèn)。有中條山、拓開(kāi)山、五老山、

黃河、媯水、水。)

次畿,臨晉。(府東北六十五里。二鄉(xiāng)。有三疑山、黃河、瀵水。)

次畿,猗氏。(府東北九十五里。二鄉(xiāng)。有孤山、涑水。)

次畿,虞鄉(xiāng)。(府東六十里。二鄉(xiāng)。有中條山、雷首山、壇道山。)

次畿,萬(wàn)泉。(府東北一百五十里。二鄉(xiāng)。有介山。)

次畿,龍門(mén)。(府東北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有龍門(mén)山、黃河、汾水。)

次畿,榮河。(府北一百里。二鄉(xiāng)。北鄉(xiāng)、胡壁堡二鎮(zhèn)。有黃河、汾水、

隹丘。)

大都督府,陜州,陜郡,保平軍節(jié)度。(唐保義軍節(jié)度?;食脚d國(guó)元年

改保平軍。治陜縣。)

地里。(東京六百五十九里。東至本州界九十三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九十

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九十五里,自界首至華州八十五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九里,

自界首至虢州一十二里。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八里,自界首至絳州七十里。東南

至本州界七十三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七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八里,自界首

至虢州三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三里,自界首至解州三十五里。西北至本

州界一百二十八里,自界首至河中府一百九里。)

戶。(主三萬(wàn)二千八百四十,客一萬(wàn)一千五百五十二。)

土貢(纟由、纟各一十匹,括蔞根、柏子人各一十斤。)

縣七。(太平興國(guó)三年以虢州鄉(xiāng)、湖城二縣隸州。熙寧四年省湖城縣為鎮(zhèn)

入靈寶,六年省硤石縣為鎮(zhèn)入陜。元豐六年復(fù)置湖城縣。)

上,陜。(六鄉(xiāng)。石壕、乾壕、故縣三鎮(zhèn)。有虢山、硯頭山、二崤山、底柱

山、黃河、橐水。)

上,平陸。(州北五里。五鄉(xiāng)。張店、三門(mén)、集津三鎮(zhèn)。有吳山、析山。)

上,夏。(州北九十八里。七鄉(xiāng)。曹張一鎮(zhèn)。有巫咸山、中條山、涑水。)

上,靈寶。(州西四十五里。三鄉(xiāng)。有夸父山、黃河、稠桑澤、古函谷關(guān)。)

中下,芮城。(州西北五十九里。二鄉(xiāng)。有中條山、襄山、黃河、龍泉。)

中下,湖城。(州西南一百一十里。一鄉(xiāng)。有荊山、鑄鼎原、鳳林泉、鼎湖。)

中下,鄉(xiāng)。(州西一百七十里。一鄉(xiāng)。歇馬、關(guān)東二鎮(zhèn)。有泰華山、黃河、

玉澗水。)

監(jiān)二。(熙寧四年置,鑄銅錢;八年置,鑄鐵錢。)

銅錢。(州東一百步。)

鐵錢。(州西五十步。)

中都督府,延州,延安郡,彰武軍節(jié)度。(治膚施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三十里。東至本州界二百五十四里,自界首至隰州一

百二十一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四十四里,自界首至慶州一百九十里。南至本州界

一百五里,自界首至州三十五里。北至夏州一百二十二里。東南至本州界二百

二十里,自界首至隰州一百五十四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坊州

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本州綏德城三百三十里。西北至宥州二百六十四里。)

戶。(主三萬(wàn)四千九百一十八,客一千八百四十九。)

土貢。(麝五兩,蠟一百斤。)

縣七。(熙寧五年省豐林縣為鎮(zhèn)、金明縣為寨并入膚施,八年省延水縣為鎮(zhèn)

入延川。)

中,膚施。(一鄉(xiāng)。青化、豐林二鎮(zhèn)。金明、龍安、塞門(mén)三塞。安塞一堡。

有五龍山、伏龍山、洛水、清水、濯筋水。)

中,延川。(州東北一百四十里。三鄉(xiāng)。延水一鎮(zhèn)。丹頭、綏平、懷寧、順

安、白草、永平、浮圖、義合、米脂九寨。安定、黑水二堡。永寧一關(guān)。有黃河、

吐延水。)

中,延長(zhǎng)。(州東一百三十里。三鄉(xiāng)。有獨(dú)戰(zhàn)山、濯筋水。)

中,門(mén)山。(州東南一百八十里。一鄉(xiāng)。有重覆山、黃河、渭牙川水。)

中,臨真。(州東南一百一十里。二鄉(xiāng)。有庫(kù)利川。)

中,敷政。(州西九十里。一鄉(xiāng)。招安、萬(wàn)安二寨。有三追山、洛水。)

中下,甘泉。(州南七十一里。一鄉(xiāng)。有雕陰山、洛水。)

城二。(康定元年置青澗。熙寧二年廢綏州為綏德城。)

青澗。(州東北一百八十五里。)

綏德。(州東北三百三十里。)

監(jiān)一。(熙寧八年置。)

鐵錢。(州東二里。)

望,同州,馮翊郡,定國(guó)軍節(jié)度。(唐匡國(guó)軍節(jié)度。周降軍事?;食脚d

國(guó)七年為定國(guó)軍節(jié)度。治馮翊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河中府一十五里。

西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華州四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

華州三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九十三里,自界首至州一百六十里。東南至本

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華州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五十二里,自界首至華州四

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二百六十六里,自界首至河中府三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一

百九十里,自界首至坊州七十五里。)

戶。(主六萬(wàn)九千四十四,客一萬(wàn)五百五十六。)

土貢。(靴皮二十張。)

縣六。(乾德二年以京兆府奉先縣隸州,開(kāi)寶四年改為蒲城,天禧四年析隸

華州。熙寧三年省夏陽(yáng)縣為鎮(zhèn)入陽(yáng)。)

緊,馮翊。(一十鄉(xiāng)。沙苑一鎮(zhèn)。有洛水、渭水。)

緊,澄城。(州北九十里。六鄉(xiāng)。寺前、良輔二鎮(zhèn)。有梁山、洛水。)

緊,朝邑。(州東三十五里。七鄉(xiāng)。新市、延祥二鎮(zhèn)。有黃河、渭水。)

上,陽(yáng)。(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七鄉(xiāng)。夏陽(yáng)一鎮(zhèn)。有飛山、黃河。)

中,白水。(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有五龍山、附預(yù)山、洛水、白水。)

中,韓城。(州東北二百里。三鄉(xiāng)。有大梁山、三疊山、黃河、暢水、居

水。)

監(jiān)一。(乾德三年于馮翊、朝邑二縣境置牧馬監(jiān),隸州。)

沙苑。(州南二十五里。)

望,華州,華陰郡,鎮(zhèn)潼軍節(jié)度。(唐鎮(zhèn)國(guó)軍節(jié)度?;食庶涛迥旮逆?zhèn)潼軍。

治鄭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里。東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陜州一百七十里。

西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一百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商州

二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同州四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八十里,

自界首至虢州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一百里。東北至本

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河中府三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耀州八

十里。)

戶。(主六萬(wàn)八千三百四十四,客一萬(wàn)一千八百三十六。)

土貢。(茯苓、細(xì)辛各一十斤,茯神五斤。)

縣五。(天禧四年以同州蒲城縣隸州。熙寧六年省渭南縣為鎮(zhèn)入鄭,元豐元

年復(fù)為縣。)

上,鄭。(七鄉(xiāng)。赤水東一鎮(zhèn)。有少華山、圣山、渭水、符禺水。)

望,下わ。(州西北六十五里。七鄉(xiāng)。新市、來(lái)化二鎮(zhèn)。有渭水、太白渠。)

望,蒲城。(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九鄉(xiāng)。荊姚、常樂(lè)二鎮(zhèn)。有金粟山、洛水。)

緊,華陰。(州東五十里。三鄉(xiāng)。關(guān)西、敷水二鎮(zhèn)。有太華山、松果山、黃

河、渭水、潼關(guān)。)

上,渭南。(州西三十五里。四鄉(xiāng)。赤水西一鎮(zhèn)。有靈臺(tái)山、渭水。)

監(jiān)二。(熙寧四年置,鑄銅錢;八年置,鑄鐵錢。)

銅錢。(州南一里。)

鐵錢。(州南一里。)

緊,耀州,華原郡,感德軍節(jié)度。(唐義勝軍節(jié)度。周降刺史。皇朝開(kāi)寶五

年為感義軍節(jié)度,太平興國(guó)元年改感德軍。治華原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州界七十八里,自界首至同州一百二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州一百里。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京

兆府一百里。北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坊州七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八十

五里,自界首至華州九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七十五

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坊州八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

至州一百里。)

戶。(主一萬(wàn)九千八百二,客六千一百八。)

土貢。(瓷器五十事。)

縣七。(淳化四年以云陽(yáng)縣梨園鎮(zhèn)為淳化縣。)

上,華原。(二鄉(xiāng)。有土門(mén)山、漆水、沮水。)

望,富平。(州東南五十里。一十鄉(xiāng)。有荊山、鄭白二水。)

望,三原。(州南五十里。八鄉(xiāng)。)

上,云陽(yáng)。(州西南七十里。二鄉(xiāng)。孟店一鎮(zhèn)。)

上,同官。(州東北五十里。三鄉(xiāng)。黃堡一鎮(zhèn)。有白馬山、同官川。)

中,美原。(州東七十里。四鄉(xiāng)。有頻陽(yáng)山。)

中,淳化。(州西九十里。三鄉(xiāng)。有仲山。)

監(jiān)一。(熙寧八年置。)

鐵錢。(州城西南。)

緊,州,新平郡,靜難軍節(jié)度。(治新平縣。)

地里。(東京一千七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耀州一百里。西至

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涇州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二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一

百八十里。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寧州七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里,

自界首至京兆府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鳳翔府一百一十里。

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坊州六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

首至原州九十里。)

戶。(主五萬(wàn)三千六百五十二,客六千一百八十五。)

土貢。(火箸五十對(duì),蓽豆一石,翦刀三十枚。)

縣四。(乾德二年以永壽縣隸乾州,熙寧五年廢乾州,復(fù)隸州,以定平縣隸

寧州。)

望,新平。(八鄉(xiāng)。白驥一鎮(zhèn)。有涇水、漆水。)

望,宜祿。(州西六十里。八鄉(xiāng)。邵寨一鎮(zhèn)。有鶉觚原。)

上,三水。(州東北六十里。九鄉(xiāng)。龍泉一鎮(zhèn)。有石門(mén)山、羅川水。)

下,永壽。(州南六十里。三鄉(xiāng)。麻亭、常寧二寨。)

上,州,洛交郡,保大軍節(jié)度。(治洛交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里。東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隰州二百一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慶州一百三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

至坊州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延州一百一十里。東南至本州界

一百六十四里,自界首至同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

寧州七十里。東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丹州六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五十里,

自界首至延州三十五里。)

戶。(主一萬(wàn)九千四百四十二??推咔Я倨呤?。)

土貢。(席一十領(lǐng),大黃一百斤。)

縣四。(康定二年即城縣治置康定軍使,仍隸州。熙寧七年省三川縣為鎮(zhèn)

入洛交。)

緊,洛交。(三鄉(xiāng)。三川一鎮(zhèn)。有疏屬山、洛水、華池水。)

上,洛川。(州東南六十五里。三鄉(xiāng)。有洛川水、圜水。)

上,城。(州東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有楊班湫。)

中下,直羅。(州西九十里。三鄉(xiāng)。赤城一鎮(zhèn)。有大山、羅川水。)

中,解州,防御。(治解縣。)

地里。(東京七百一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絳州二十里。

西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河中府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陜州

八十九里。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河中府九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三十五

里,自界首至陜州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二十一里,自界首至陜州九十八里。東

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五里,自界首至絳州三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

至河中府八十里。)

戶。(主二萬(wàn)五千四,客三千九百三十一。)

土貢。(鹽花五十斤。)

縣三。

中,解。(一鄉(xiāng)。有壇道山、鹽池。)

望,聞喜。(州東一百五里。二鄉(xiāng)。東一鎮(zhèn)。有中條山、景山、涑水。)

緊,安邑。(州北四十五里。二鄉(xiāng)。有中條山、稷山、鹽池、涑水。)

中府,慶州,安化郡,軍事。(唐定安軍節(jié)度。后唐降軍事?;食≡?br />
升團(tuán)練,四年復(fù)降軍事。治安化縣。)

地里。(東京一千九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州一百九十

里。西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原州九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寧

州六十里。北至安州三百六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寧州三十里。

西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原州八十里。東北至宥州四百六十里。西北至本

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環(huán)州一百二十五里。)

戶。主一萬(wàn)二千六百三十八,客六千三百八十三。

土貢。(紫茸氈四領(lǐng),氈二十領(lǐng),麝三兩,蠟三十斤。)

縣三。(乾德二年改順化縣為安化,省同川縣入焉。熙寧三年以寧州彭原縣

隸州,四年省華池、樂(lè)蟠二縣置合水縣。)

中,安化。(四鄉(xiāng)?;窗?、業(yè)樂(lè)、五交、景山四鎮(zhèn)。大順一城。東谷、西谷、

柔遠(yuǎn)、大順、安疆五寨。虐泥、美泥二堡。有馬領(lǐng)山、延慶水。)

望,合水。(州東南四十五里。七鄉(xiāng)。金匱、鳳川、華池三鎮(zhèn)。華池一寨。

荔原一堡。有子午山。)

緊,彭原。(州西南八十里。六鄉(xiāng)。董志、蕭、赤城、寧羌四鎮(zhèn)。有彭原池、

睦陽(yáng)川。)

雄,虢州,虢郡,軍事。(唐弦農(nóng)郡?;食≡旮某^r(nóng),至道三年改弘

農(nóng),尋改虢郡。治虢略縣。)

地里。(東京七百三十六里。東至本州界二百八十三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

二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二十一里,自界首至華州一百六十四里。南至本州界九十

里,自界首至商州一百四十里。北至本州界二十九里,自界首至解州七十六里。

東南至本州界二百一十六里,自界首至鄧州一百六十六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一

十六里,自界首至商州一百一十四里。東北至本州界二十九里,自界首至陜州五

十六里。西北至本州界二十一里,自界首至河中府一百六十四里。)

戶。(主一萬(wàn)六百六,客六千九百六十五。)

土貢。(麝三兩,地骨皮一十斤,硯二十枚。)

縣三。(建隆元年改弘農(nóng)縣為常農(nóng)。乾德六年省朱陽(yáng)縣入常農(nóng)。太平興國(guó)三

年以鄉(xiāng)、湖城二縣隸陜州,七年復(fù)置朱陽(yáng)縣。至道三年改常農(nóng)縣為虢略。熙寧

二年以西京伊陽(yáng)縣欒川冶鎮(zhèn)隸盧氏,四年省玉城縣為鎮(zhèn)入虢略。)

中,虢略。(一鄉(xiāng)。玉城一鎮(zhèn)。鐵錢一監(jiān)。有鹿蹄山、黃河、濁水。)

中,盧氏。(州東一百二十二里。一鄉(xiāng)。欒川冶一鎮(zhèn)。有朱陽(yáng)山、熊耳山、

洛水、鄢水。)

中,朱陽(yáng)。(州南六十里。一鄉(xiāng)。鐵錢一監(jiān)。有地肺山、柏谷。)

望,商州,上洛郡,軍事。(治上洛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州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鄧州四百七十

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一百七十里。南至本州界四百二十

里,自界首至金州一百八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七十五里,自界首至華州一百五

里。東南至本州界四百一十里,自界首至均州二百九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里,

自界首至洋州七百九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虢州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二百一十五里。)

戶。(主一萬(wàn)八千八十九,客六萬(wàn)二千三百三十六。)

土貢。(麝三兩,枳殼、枳實(shí)各一十斤。)

縣五。

中,上洛。(二鄉(xiāng)。西市、黃川二鎮(zhèn)。龍渦、鎮(zhèn)北二銀場(chǎng)。阜民一鐵錢監(jiān)。

有楚山、熊耳山、丹水。)

中下,商洛。(州東八十里。二鄉(xiāng)。青云一鎮(zhèn)。有商山、商洛水。)

中下,洛南。(州北七十五里。二鄉(xiāng)。采造、石界、故縣、南合四鎮(zhèn)。麻地

棱冶一銀場(chǎng)。錫定一鉛場(chǎng)。鐵錢一監(jiān)。有冢嶺山、洛水。)

中下,豐陽(yáng)。(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二鄉(xiāng)。有豐陽(yáng)山、甲水。)

中下,上津。(州南三百里。一鄉(xiāng)。有天柱山、杏水。)

望,寧州,彭原郡,軍事。治定安縣。

地里。(東京一千八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坊州一百二

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涇州七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

首至州四十五里。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慶州六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

百七十里,自界首至坊州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州一百

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州一百七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四

十里,自界首至原州一百五里。)

戶。(主三萬(wàn)三千二百六十八,客四千一百六。)

土貢。(荊齊、閭各一十斤,席一十領(lǐng),硯一十枚。)

縣四。(太平興國(guó)元年改豐義縣為彭陽(yáng)。至道三年以彭陽(yáng)縣隸原州。熙寧三

年以彭原縣隸慶州,五年以州定平縣隸州。)

緊,定安。(七鄉(xiāng)。交城、棗社二鎮(zhèn)。有洛水、九陵水。)

緊,定平。(州南六十里。八鄉(xiāng)。永昌一鎮(zhèn)。有涇水。)

上,襄樂(lè)。(州東五十里。四鄉(xiāng)。泥陽(yáng)一鎮(zhèn)。有延川水。)

上,真寧。(州東南七十里。三鄉(xiāng)。山河、顯圣二鎮(zhèn)。有子午山、羅川水、

要冊(cè)湫。)

上,坊州,中部郡,軍事。(治中部縣。)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里。東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州一百六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寧州一百一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

首至同州一百六十里。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州六十五里。東南至本

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同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五里,自界首至

州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州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州

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州一百六十里。)

戶。(主八千二百三十六,客五千四百三。)

土貢。(弓弦麻二十斤,席一十領(lǐng)。)

縣二。(熙寧元年省平縣為鎮(zhèn)入宜君。)

緊,中部。(六鄉(xiāng)。有橋山、石堂山、洛水、蒲水。)

中,宜君。(州西南五十五里。二鄉(xiāng)。北拓、平二鎮(zhèn)。一樊場(chǎng)。有沮水。)

上,丹州,咸寧郡,軍事。(治宜川縣。)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隰州一百八

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州七十五里。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

界首至同州二百七十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延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

本州界一百三十五里,自界首至河中府三百一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

界首至坊州二百七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隰州三百一十五

里。西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延州一百二十里。)

戶。(主七千九百八十八,客一千八百四十七。)

土貢。(麝五兩。)

縣一。(太平興國(guó)元年改義川縣為宜川,三年省咸寧縣。熙寧三年省汾川縣,

七年省云巖縣為鎮(zhèn),八年析同州韓城縣新封鄉(xiāng)并入宜川。)

上,宜川。(九鄉(xiāng)。汾川,云巖二鎮(zhèn)。有云巖山、黃河、庫(kù)利川。)

下,環(huán)州,軍事。(唐靈州方渠鎮(zhèn)。晉置威州。周改環(huán)州,后降通遠(yuǎn)軍。皇

朝淳化五年復(fù)為環(huán)州。治通遠(yuǎn)縣。)

地里。(東京二千一百里。東至宥州三百五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

自界首至原州七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慶州五十五里。北至

韋州三百八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慶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

州界一百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原州七十里。東北至鹽州三百七十五里。西北至靈

州四百六十五里。)

戶。(主四千一百九十九,客二千三百八十四。)

土貢。(甘草一百斤。)

縣一。(天圣元年改通遠(yuǎn)縣為方渠,景元年復(fù)為通遠(yuǎn)。)

上,通遠(yuǎn)。(三鄉(xiāng)。木波、馬嶺、石昌、合道四鎮(zhèn)。烏侖、肅遠(yuǎn)、洪德、永

和、平遠(yuǎn)、定邊、團(tuán)堡、安塞八寨。有咸河、馬嶺坡。)

同下州,保安軍。(太平興國(guó)二年以延州永安鎮(zhèn)置軍。)

地里。(東京一千七百一十里。東至本軍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延州一百八十

里。西至本軍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慶州二百里。南至本軍界八十里,自界首

至延州一百五十里。北至宥州二百八里。東南至本軍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延州

一百里。西南至本軍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慶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宥州二百

二十里。西北至宥州二百七十里。)

戶。(主九百一十九,客一百二十二。)

土貢。(毛五段,蓰蓉一十斤。)

寨二。(天禧四年置建子城,天圣元年改德靖寨??刀ǘ曛帽僬?。慶歷

四年置順寧,五年廢保勝。)

德靖。(軍西南八十里。)

順寧。(軍北四十里。)

堡一。(慶歷五年置。)

園林。(軍東北四十里。)

◇秦鳳路 (府一,州一十二,軍三,縣三十八。)

次府,鳳翔府,扶風(fēng)郡,鳳翔節(jié)度。(治天興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八十里。東至本府界一百一十三里,自界首至京兆府

一百七十里。西至本府界三十六里,自界首至隴州一百一十四里。南至本府界一

百六十五里,自界首至鳳州七十五里。北至本府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涇州九

十里。東南至本府界二百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洋州四百五里。西南至本府界一百

一十里,自界首至鳳州一百三十里。東北至本府界一百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州

六十七里。西北至本府界二百四十四里,自界首至渭州八十里。)

戶。(主一十二萬(wàn)七千一十八,客四萬(wàn)四千五百一十一。)

土貢。(蠟燭三百條,榛實(shí)一石,席一十領(lǐng)。)

縣一十。(乾德元年以舊崇信軍地置崇信縣。淳化中以崇信縣隸儀州。熙寧

五年廢乾州,以好縣隸府。)

次赤,天興。(五鄉(xiāng)。五里一鎮(zhèn)。有杜陽(yáng)山、吳岳、雍水。)

次畿,岐山。(府東四十里。一十四鄉(xiāng)。馬磧、驛店二鎮(zhèn)。有岐山、終南山、

渭水、姜水、氵水。)

次畿,扶風(fēng)。(府東八十里。五鄉(xiāng)。岐陽(yáng)、法喜二鎮(zhèn)。有渭水、水。)

次畿,。(府東南二百里。四鄉(xiāng)。清平一鎮(zhèn)。有終南山、渭水。)

次畿,眉阝。(府東南一百里。五鄉(xiāng)。虢川、斜谷、清湫、橫渠四鎮(zhèn)。鐵冶

一務(wù)。有太白山、渭水。)

次畿,寶雞。(府西南六十五里。四鄉(xiāng)。五城、車舍、大散三鎮(zhèn)。有陳倉(cāng)山、

渭水、氵水。)

次畿,虢。(府南三十五里。三鄉(xiāng)。陽(yáng)平一鎮(zhèn)。有楚山、渭水、溪。)

次畿,麟游。(府東北一百一十里。三鄉(xiāng)。崔模一鎮(zhèn)。有黝土山、八馬坊。)

次畿,普潤(rùn)。(府東七十里。四鄉(xiāng)。有杜水、漆水、岐水。)

次畿,好。(府東北一百三十五里。一鄉(xiāng)。有梁山、武亭河。)

監(jiān)一。

司竹。(府東南二百三十里。)

下府,秦州,天水郡,雄武軍節(jié)度。(治成紀(jì)縣。)

地里。(東京二千三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隴州九十三

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通遠(yuǎn)軍一百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

里,自界首至鳳州二百一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九里,自界首至德順軍一百

四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鳳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

百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成州七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隴州九

十里。西北至曹司堡二百二十九里。)

戶。(主四萬(wàn)三千二百三十六,客二萬(wàn)三千八百八。)

土貢。(席二十領(lǐng),芎三十斤。)

縣四。(建隆三年以良恭、大潭二鎮(zhèn)置大潭縣。熙寧七年以長(zhǎng)道、大潭二縣

隸岷州。)

上,成紀(jì)。(二鄉(xiāng)。董城、道口務(wù)、夕陽(yáng)三鎮(zhèn)。有朱圉山、わ山、渭水、瓦

亭川。)

上,天水。(州西七十里。二鄉(xiāng)。鐵冶、艾蒿、米谷三鎮(zhèn)。有龍馬泉。)

中,隴城。(州東三十五里。二鄉(xiāng)。隴城、安夷二鎮(zhèn)。有大隴山、瓦亭山、

渭水。)

中,清水。(州東九十里。二鄉(xiāng)。白沙、百家、清水三鎮(zhèn)。有小隴山、清水。)

監(jiān)一。(開(kāi)寶初于清水縣置銀冶,太平興國(guó)三年升為監(jiān),隸州。)

太平。(州東七十里。)

城二。(建隆二年置伏羌寨。熙寧元年置甘谷城,三年以伏羌寨為城。)

伏羌。(州西九十里。領(lǐng)得勝、榆林、大像、菜園、探長(zhǎng)、新水、檉林、丙

龍、石人、駝項(xiàng)、舊水一十一堡。)

甘谷。(州西北一百八十五里。領(lǐng)隴陽(yáng)、大甘、吹藏、隴諾、尖竿五堡。)

寨七。(建隆二年置定西。開(kāi)寶元年置三陽(yáng)。太平興國(guó)三年置弓門(mén),四年置

靜戎。天禧二年置安遠(yuǎn)。慶歷五年置隴城。治平四年置雞川。)

定西。(州西北四十五里。領(lǐng)寧西、牛鞍、上硤、下硤、注鹿、圓川六堡。)

三陽(yáng)。(州北四十里。領(lǐng)渭濱、武安、上下蝸牛、聞喜、伏歸、硤口、照川、

土門(mén)、四顧、平戎、赤崖湫,西青、遠(yuǎn)近湫一十四堡。)

弓門(mén)。(州東一百六十五里。領(lǐng)東鞍、安人、斫鞍、上下鐵窟、坐交、得鐵

七堡。)

靜戎。(州東北四十里。領(lǐng)白榆林、長(zhǎng)山、郭馬、靜塞、定平、永固、邦蹉、

寧塞、長(zhǎng)ㄡ九堡。)

安遠(yuǎn)。(州西北一百二十五里。)

隴城。(州東一百二十里。)

雞川。(州北二百里。)

堡三。(聞寶九年置┒穰寨。太平興國(guó)四年置冶坊寨。慶歷五年置達(dá)隆。熙

寧五年改冶坊,八年改┒穰并為堡。)

┒穰。(州東八十里。領(lǐng)白石、古道、中城、東城、定戎、定安、西城、雄

邊、臨川、德威、廣武、定川、挾河、鎮(zhèn)邊一十四堡。)

冶坊。(州東北一百二十里。領(lǐng)橋子、古道、永安、博望、威塞、李子六堡。)

達(dá)隆。(州西北一百五十五里。)

上,涇州,安定郡,彰化軍節(jié)度。(唐彰義軍節(jié)度?;食脚d國(guó)元年改彰

化軍。治保定縣。)

地里。(東京一千七百里。東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州一百一十里。

西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渭州一百三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鳳

翔府一百一十里。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原州四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

百四十里,自界首至鳳翔府一百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隴州一百五

十里。東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原州四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

首至原州五十里。)

戶。(主一萬(wàn)八千二百一十八,客七千七百七十二。)

土貢。(紫茸毛一十段。)

縣三。(咸平四年升長(zhǎng)武鎮(zhèn)為縣,五年省為寨。)

望,保定。(一十鄉(xiāng)。長(zhǎng)武一寨。有回山、涇水、水。)

上,靈臺(tái)。(州東九十里。五鄉(xiāng)。百里一鎮(zhèn)。有水、細(xì)水。)

上,良原。(州西南六十里。五鄉(xiāng)。有水。)

上,熙州,臨洮郡,鎮(zhèn)洮軍節(jié)度。(唐臨州之地,后陷吐蕃,號(hào)武勝軍?;?br />
朝熙寧五年收復(fù)置。治狄道縣。)

地里。(東京二千五百二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通遠(yuǎn)軍六

十八里。西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河州一百里。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

至岷州一百四里。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蘭州一百一十六里。東南至本州

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通遠(yuǎn)軍六十八里。西南至洮州三百六十里。東北至馬銜山

四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河州一百里。)

戶。(主一百九十九,客一千一百五十七。)

土貢。(毛一十段,麝三兩。)

縣一。(熙寧五年收復(fù)置縣,九年省。元豐二年復(fù)置。)

中下,狄道。(有白石山、洮水、浩河。)

寨一。(熙寧六年置。)

康樂(lè)。(州西三十六里。)

堡八。(熙寧五年置慶平、通谷、渭源,六年置南川、當(dāng)川,七年置結(jié)河。)

通谷。(州東二十二里。)

慶平。(州東六十七里。)

渭源。(州東九十二里。)

結(jié)河。(州北二十里。)

南川。(州南三十里。)

當(dāng)川。(州西四十里。)

南關(guān)。(州南二十里。)

北關(guān)。(州北二十里。)

上,隴州,氵陽(yáng)郡,防御。(治氵源縣。)

地里。(東京一千七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鳳翔府三十二

里。西至本州界九十三里,自界首至秦州一百五十七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

自界首至鳳州九十里。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涇州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

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鳳翔府四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五里,自界首至

鳳州一百四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七里,自界首至鳳翔府三十三里。西

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渭州一百一十里。)

戶。(主一萬(wàn)五千七百二,客九千七十二。)

土貢。(席二十領(lǐng)。)

縣四。(開(kāi)寶元年析氵陽(yáng)地置隴安縣。熙寧八年廢隴西寨為鎮(zhèn)。)

望,氵源。(六鄉(xiāng)。定戎、新關(guān)、隴西三鎮(zhèn)。古道一銀場(chǎng)。有隴山、氵

水、弦蒲藪。)

緊,氵陽(yáng)。(州東六十七里。二鄉(xiāng)。安化、新興二鎮(zhèn)。有氵水、俞麋

澤。)

中,吳山。(州南八十七里。四鄉(xiāng)。有吳岳山、白環(huán)水。)

中,隴安。(州南八十五里。四鄉(xiāng)。保寧一鎮(zhèn)。有秦嶺山、渭水。)

中下,成州,同谷郡,團(tuán)練。(開(kāi)寶六年升團(tuán)練。治同谷縣。)

地里。(東京二千五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鳳州一百六十

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岷州三百九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

界首至興州一百四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秦州一百九十五里。東

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興州一百四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

至階州二百一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鳳州二百五里。西北至本州

界一百里,自界首至岷州三百九十里。)

戶。(主一萬(wàn)二千,客二千六百五十九。)

土貢。(蠟燭一百條,鹿茸一對(duì)。)

縣二。

上,同谷。(二鄉(xiāng)。府城、西安二鎮(zhèn)。有仇池山、鳳凰山、鳳皇潭、下辯水。)

中,栗亭。(州東五十里。二鄉(xiāng)。泥陽(yáng)一鎮(zhèn)。有雷牛山、栗亭川。)

下,鳳州,河池郡,團(tuán)練。(偽蜀武興軍節(jié)度。后唐降防御?;食∷哪?br />
降團(tuán)練。治梁泉縣。)

地里。(東京一千八百六十二里。東至本州界二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鳳翔府

一百四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成州七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

八里,自界首至興元府一百五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隴州一

百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二百八十四里,自界首至洋州四百七十里。西南至本州

界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興州一百七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鳳翔

府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七十里,自界首至秦州一百八十里。)

戶。(主二萬(wàn)二百九十四,客一萬(wàn)七千九百。)

土貢。(蜜、蠟各三十斤,蠟燭一百條。)

縣三。(建隆三年于兩當(dāng)縣置銀冶,開(kāi)寶五年升為監(jiān)。治平元年罷置官,以

監(jiān)隸兩當(dāng)縣。)

上,梁泉。(三鄉(xiāng)。黃花、保安、方石、東河橋、白澗、鹵土、武休七鎮(zhèn)。

有龍安山、三松山、嘉陵江。)

緊,河池。(州西一百五十五里。二鄉(xiāng)。河池、高橋、固三鎮(zhèn)。水銀一務(wù)。

有固道水、河池戍。)

上,兩當(dāng)。(州西八十五里。二鄉(xiāng)。開(kāi)寶一監(jiān)。兩當(dāng)、廣鄉(xiāng)二鎮(zhèn)。有山、

嘉陵江、兩當(dāng)水。)

下,岷州,和政郡,團(tuán)練。(唐岷州,后廢。皇朝熙寧六年收復(fù),仍舊置。)

地里。(東京二千六百四十里。東至本州界三百六十里,自界首至秦州九十

里。西至洮州一百九十一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階州一百六十里。

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熙州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三百九十里,自界

首至成州一百里。西南至疊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

至通遠(yuǎn)軍八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河州一百四十三里。)

戶。(主二萬(wàn)九千九百六十,客七千七百六十一。)

土貢。(甘草一十斤。)

縣二。(熙寧六年以秦州大潭、長(zhǎng)道二縣隸州。)

中,大潭。(州東南三百里。一鄉(xiāng)。良恭、滔山二鎮(zhèn)。有朱圉山、清水。)

緊,長(zhǎng)道。(州東三百三十里。二鄉(xiāng)。長(zhǎng)道、故城、白石、鹽官、骨谷、崖

石、平泉、馬務(wù)八鎮(zhèn)。有祁山、鹽官水。)

寨五。(雍熙二年置臨江寨隸秦州,熙寧六年隸州,仍置荔川,七年置┒川、

閭川、宕昌。)

臨江。(州南一百四十里。)

荔川。(州東八十里。)

┒川。(州東二十里。)

閭川。(州東一百二十里。)

宕昌。(州南一百二十里。)

堡三。(熙寧七年置遮羊、谷藏,十年置鐵城。)

遮羊。(州東一百里。)

谷藏。(州西四十里。)

鐵城。(州東八十里。)

監(jiān)一。(熙寧九年置,鑄鐵錢。)

滔山。(州西一百五十步。)

下府,渭州,隴西郡軍事。(治平?jīng)隹h。)

地里。(東京一千八百里。東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涇州三十里。西至

本州界九十七里,自界首至鎮(zhèn)戎軍四十八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三里,自界首

至隴州三十二里。北至本州界四十三里,自界首至隴州三十二里。自界首至原州

一百八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涇州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

五里,自界首至德順軍一十六里。東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原州五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原州一百一十九里。)

戶。(主二萬(wàn)六千六百四十,客一萬(wàn)九百九十六。)

土貢。(絹一十匹,蓰蓉五十斤。)

縣五。熙寧五年廢儀州,以安化、崇信、華亭三縣隸州。

中,平?jīng)觥#ㄋ泥l(xiāng)。安國(guó)、耀武二鎮(zhèn)。瓦亭一寨。有{}頭山、馬屯山、

涇水。)

中,潘原。(州東三十六里。二鄉(xiāng)。有鳥(niǎo)鼠山、銅城山、涇水、閣川水。)

中,安化。(州西南七十里。三鄉(xiāng)。安化、白巖河二鎮(zhèn)。有隴山、白巖河。)

中,崇信。(州東南八十五里。四鄉(xiāng)。西赤城一鎮(zhèn)。有閣川水。)

中下,華亭。(州南七十里。四鄉(xiāng)。黃石河一鎮(zhèn)。一銅場(chǎng)。一鐵冶。一茶場(chǎng)。

一鹽場(chǎng)。有小隴山。)

望,原州,平?jīng)隹?,軍事。(治臨涇縣。)

地里。(東京一千七百九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寧州四十里。

西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鎮(zhèn)戎軍六十三里。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

渭州六十里。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環(huán)州一百五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四十

五里,自界首至涇州三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德順軍一百三

十里。東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慶州五十五里。西北至界壕一百六十里。)

戶。(主一萬(wàn)六千八百四十,客五千五百六十一。)

土貢。(甘草三十斤。)

縣二。(至道三年以寧州彭陽(yáng)縣隸州。)

中,臨涇。(四鄉(xiāng)。有陽(yáng)晉水、朝那水。)

中,彭陽(yáng)。(州東六十里。三鄉(xiāng)。蕭一鎮(zhèn)。有大胡河、蒲川河。)

鎮(zhèn)二。(乾興元年以慶州柳泉、新城二鎮(zhèn)并隸州。熙寧三年廢截原寨入新城。)

新城。(州西五十里。)

柳泉。(州西北七十里。領(lǐng)耳朵城一堡。)

寨五。(端拱元年置西壕。咸平元年置開(kāi)邊。天圣五年置平安。慶歷四年置

綏寧,五年置靖安。熙寧三年廢新門(mén)寨入開(kāi)邊。)

西壕。(州北四十里。)

開(kāi)邊。(州西二十里。)

平安。(州西八十里。)

綏寧。(州西北一百三十里。領(lǐng)羌城、南山、顛倒三堡。)

靖安。(州西北一百六十里。領(lǐng)中郭普、吃羅岔、張、常理、新勒、雞川、

立馬城、殺獐川九堡。)

中下,階州,武都郡,軍事。(治福津縣。)

地里。(東京二千五百二十里。東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興州一百三十

里。西至宕州二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文州九十里。北至

本州界二百六十里,自界首至成州四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三百五十里,自界首至

利州四百里。西南至本州界三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文州一百里。東北至本州界二

百七十里,自界首至成州三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岷州一百

八十里。)

戶。(主二萬(wàn)三千九百三十六,客一萬(wàn)七千七百二十五。)

土貢。(羚羊角一十對(duì),蠟燭五十條。)

縣二。

中下,福津。(三鄉(xiāng)。安化、利亭、石門(mén)、角弓、河口、故城六鎮(zhèn)。峰貼硤、

武平、沙灘三寨。有盤(pán)山、白江水、福津水。)

中下,將利。(州東二百一十五里。四鄉(xiāng)。蘭帛、平落、新安、故城四鎮(zhèn)。

有沮水、紫水。)

上,河州,安鄉(xiāng)郡,軍事。(唐河州,后廢?;食鯇幜晔諒?fù),仍舊置。)

地里。(東京二千三百二里。東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熙州五十里。西

至青塘城四百八十里。南至洮州一百九十五里。北至黃河四十里。東南至本州界

九十里,自界首至岷州二百一十五里。西南至一公城一百六十里。東北至吹龍城

一百一十里。西北至黃河四十里。)

戶。(主二百九十五,客二百九十六。)

土貢。(麝五兩。)

城一。(熙寧七年置。)

定羌。(州東七十里。)

寨二。(熙寧六年以唐χ罕縣地置χ罕縣,七年置南川、寧河二寨,九年省

χ罕縣。)

南川。(州南四十里。)

寧河。(州東南四十五里。)

堡二。(熙寧七年置東谷,八年置闊精。)

東谷。(州東南一十五里。)

闊精。(州西南一十五里。)

關(guān)一。(熙寧七年置。)

通會(huì)。(州東南七十里。)

下,蘭州,金城郡,軍事。(唐蘭州,后廢。皇朝元豐四年收復(fù),仍舊置。)

地里(東京二千七百一里。東至屈令支山五十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

自界首至河州一百三十里。南至帛蘭山四里。北至黃河一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

五十二里,自界首至通遠(yuǎn)軍一百四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七十五里,自界首

至熙州三十五里。東北至黃河三里。西北至黃河三里。)

戶。(主四百一十九,客二百二十四。)

土貢。(甘草三十斤。)

寨一。(元豐四年置。)

龕谷。(州東九十四里。)

堡四。(元豐四年置東關(guān)、帛蘭,五年廢勝如、質(zhì)孤,六年置阿干、西關(guān)。)

東關(guān)。(州東一十八里。)

帛蘭。(州西南九十五里。有帛蘭山、蘭泉。)

阿干。(州西南四十里。有阿干水。)

西關(guān)。(州西二十里。)

同下州,鎮(zhèn)戎軍。(至道元年以原州故平高縣地置軍。)

地里。(東京二千四十里。東至本軍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原州九十五里。

西至?xí)萑偃謇?。南至本軍界三十里,自界首至秦州四百三十里。北至靈

州五百三十五里。東南至本軍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渭州九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五

十里,自界首至德順軍四十里。東北至本軍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慶州三百四十里。

西北至靈州四百二十五里。)

戶。(主一千四百三十四,客二千六百九十六。)

土貢。(白氈二十領(lǐng)。)

城一。(咸平六年置。)

彭陽(yáng)。(軍界八十五里。)

寨七。(咸平二年置東山。乾興元年置乾興。天圣元年置天圣,八年置三川。

慶歷二年置高平、定川。熙寧元年置熙寧。)

東山。(軍東四十五里。)

乾興。(軍東北九十里。)

天圣。(軍東北六十里。)

三川。(軍西三十五里。)

高平。(軍北二十五里。)

定川。(軍西北二十五里。)

熙寧。(軍北三十五里。)

堡二。(咸平元年置開(kāi)遠(yuǎn)。熙寧四年廢安邊堡入開(kāi)遠(yuǎn),五年置張義。)

開(kāi)遠(yuǎn)。(軍東南三十里。)

張義。(軍西南五十里。)

同下州,德順軍。(慶歷三年以渭州隴竿城置軍。)

地里。(東京一千九百一十里。東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渭州九十里。

西至本軍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通遠(yuǎn)軍一百九十里。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

首至隴州一百七十里。北至本軍界三十里,自界首至鎮(zhèn)戎軍六十里。東南至本軍

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渭州八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秦州一百

四十里。東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原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本軍開(kāi)遠(yuǎn)堡一

百六十里。)

戶。(主七千五百八十九,客九千一百五十二。)

土貢。(甘草五十斤。)

城一。(慶歷四年置。)

水洛。(軍西南一百里。領(lǐng)王家一城,石門(mén)一堡。)

寨五。(天禧元年置羊牧隆城,二年置靜邊。天圣六年置得勝。慶歷三年改

羊牧隆城為隆德寨,八年置通邊。治平四年置治平。)

靜邊。(軍西七十里。)

得勝。(軍西北八十里。領(lǐng)開(kāi)遠(yuǎn)一堡。)

隆德。(軍西六十里。)

通邊。(軍西南五十五里。)

治平。(軍西一百四十里。領(lǐng)牧龍一堡。)

堡一。(慶歷三年置。)

中安。(軍西三十五里。)

同下州,通遠(yuǎn)軍。(皇四年以渭州地置古渭寨,熙寧五年建軍。)

地里。(東京二千五百四十里。東至本軍界六十里,自界首至秦州二百四十

五里。西至本軍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岷州一百六十里。南至本軍界一百二十里,

自界首至秦州一百二十里。北至生戶地四十一里。東南至本軍界一百二十里,自

界首至岷州四百一十二里。西南至本軍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岷州一百六十里。東

北至生戶地四十一里。西北至本軍界四十里,自界首至熙州二百三十二里。)

戶。(主一千三百九十二,客三千三百三十七。)

土貢。(麝五兩。)

鎮(zhèn)一。(大中祥符七年置威遠(yuǎn)寨,熙寧八年改為鎮(zhèn)。)

威遠(yuǎn)。(軍東南一百里。)

城一。(元豐四年置。)

定西。(軍北一百二十里。)

寨六。(建隆二年置永寧。天禧元年置來(lái)遠(yuǎn),三年置寧遠(yuǎn)。熙寧元年置通渭、

熟羊,六年置鹽川。元豐六年以蘭州通西寨隸軍,七年廢來(lái)遠(yuǎn)寨。)

永寧。(軍南一百二十里。)

寧遠(yuǎn)。(軍東南七十七里。領(lǐng)廣吳、啞兒二堡。)

通渭。(軍東七十里。領(lǐng)七麻一堡。)

熟羊。(軍北四十里。)

鹽川。(軍西五十里。)

通西。(軍北八十里。)

堡一。(熙寧四年置。)

三岔。(軍北二十五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shū)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