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部,總集類,瀛奎律髓>
欽定四庫全書
瀛奎律髓卷九 元 方回 編老夀類
香山九老之會洛陽耆英繼之此盛事也予嘗羨慕近世詩人如曾茶山陸放翁趙昌父滕元秀劉潛夫皆年八十以上而放翁之夀為最高故多取放翁詩云
七言【八首】
胡吉鄭劉盧張六賢皆多年壽予亦次焉偶於敝舍合成尚齒之會七老相顧既醉且懽靜而思之此會世所稀有因成七言六韻詩以記之傳
好事者 白居易
七人五百七十歲拖紫紆朱垂白須囊里無金莫嗟嘆樽中有酒且歡娯詩吟兩句神還壯酒飲三杯氣且麄嵬峩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天年高邁二疏傳人數(shù)多於四皓圖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更應(yīng)無胡杲年八十九 吉旼年八十六 鄭據(jù)年八十四劉貢年八十二 盧貞年八十二 張渾年七十
四 白居易年七十四 元注已上七人合五百七十歲會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於白家履道宅同宴宴罷賦詩時秘書監(jiān)狄兼謨河南尹盧貞以年未七十雖與會而不及列予按會者九人狄兼謨盧貞以年未七十不著於詩雖名七老實九老也故世傳九老圖云且一時有同姓名者亦可謂異矣
睢陽五老圖 杜 衍
五人四百有余歲俱稱分曹與掛冠天地至仁難補(bǔ)報林泉幽致許盤桓花朝月夕隨時樂雪鬢霜髯滿座寒若也睢陽為故事何妨列向畫圖看
杜衍八十歲 王煥九十歲 畢世長九十四 馮平八十七 朱貫八十八
借觀五老圖次韻 歐陽修
脫遺軒冕就安閑笑傲丘園縱倒冠白發(fā)憂民雖種種丹心許國尚桓桓鴻冥得路高難慕松老無風(fēng)韻自寒聞?wù)f優(yōu)游多倡和新篇何惜盡傳看
耆英會 文彥博
九老舊賢形繪事元豐今勝會昌春垂肩素發(fā)皆時彥揮塵清談盡席珍染翰不停詩思健飛觴無算酒行頻蘭亭雅集夸修褉洛社英游賞序賓自愧空疎陪幾杖更容欵密奉簪紳當(dāng)筵尚齒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富弼七十九【彥國】 文彥博七十七【寛夫】 席汝言七十七【君從】 王尚恭七十六【安之】 趙丙七十五【南正】 劉幾七十五【伯壽】 馮行已七十五【肅之】楚建中七十三【正叔】 張問七十【昌言】 王拱辰七十一【君貺】 王謹(jǐn)言七十二【不疑】 張燾七十【景元】司馬光六十四【君實】
七十 陸 游
七十殘年百念枯桑榆元不補(bǔ)東隅但存隱具金鴉觜那夢朝衣玉鹿盧身世蠶眠將作繭形容牛老已垂胡客來莫問先生處不釣娥江即鏡湖
枕上作
龍鍾七十豈前期矮?枯筇與老宜愁得酒巵如敵國病須書卷作良醫(yī)登山筋力雖尤健閉戶工夫頗自奇今日快晴春睡足臥聽檐鵲已多時
八十三吟
石帆山下白頭人八十三回見早春自愛安閑忘寂寞天將強(qiáng)健報清貧枯桐已爨寧求識敝帚當(dāng)捐卻自珍桑苧家風(fēng)君莫笑他年猶得作茶神
戲遣老懷
平生碌碌本無奇況是年垂九十時阿囝略如郎罷意稚孫能伴太翁嬉花前騎竹強(qiáng)名馬階下埋盆便作池一笑不妨閑過日嘆衰憂死卻成癡
昌黎詩老翁真?zhèn)€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亦此謂也
瀛奎律髓卷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