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宋元憲集》。詩文別集,北宋宋庠(996—1066)撰。三十六卷。庠字公序,初名郊,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后遷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進(jìn)士,曾任平章事、樞密使,被包拯彈劾,出任地方官。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封莒國公,謚元憲。原集久佚,清乾隆間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出。卷一至卷十五收各體詩及詞賦八百三十八首,卷十六至三十六收頌、表、制文、札子、行狀、墓志銘、祭文、祝文、序、記等各體文五百八十三篇。庠與弟祁少時同作《落花》詩“一夜春風(fēng)拂苑墻,歸來何處剩凄涼。漢佩冷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膾炙得名,其詩中名章秀句,絡(luò)繹繽紛,乃晚唐纖體。其文多館閣之作,沉博絕麗,均為一代之作者。 《蠶說》一篇,闡述封建社會奢侈之風(fēng)種種弊端,用駢偶鋪敘、夸張烘托之法,詞藻華美,語句整齊,代表北宋初期之文風(fēng)。有《叢書集成初編》本,《武英殿聚珍版書》(活字、福建、廣雅書局)本,《湖北先正遺書》本。另《四庫全書》本作四十卷,題名《宋元憲集》。今人欒貴明自殘存《永樂大典》中又輯得十六條,見《四庫輯本別集拾遺》,可補(bǔ)清人輯本之缺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