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乾隆福建通志 作者:郝玉麟


福建通志序

國有史太史掌之邦有志職方掌之均以紀事而相為表里孔子因魯史作春秋編年其創(chuàng)也司馬遷變編年而為紀傳要皆成於一人之手史成不復更修他如前後漢南北宋三國五代若班范李陳歐陽令狐諸人皆專門名家卓卓自號史才即隋書長孫顔孔皆與唐書劉韋歐宋同成宋金遼史則阿魯圖脫脫互參元史則宋濂王褘協(xié)定亦共成一家言雖純駁不同詳畧各異惟有辨其得失議其優(yōu)劣從無起而更張之者故曰信史也若夫志也者記也擇焉必精語焉必詳非如史家綱舉目張大書特書即可立言不朽其參互考訂遠引旁稽又非恃一手一足之力土地有擴辟疆域有改隸賦稅有增減人物乘時蔚起風俗漸次轉(zhuǎn)移不數(shù)十年舊志不全不備重修烏可緩哉我

世宗憲皇帝當久道化成之日享一統(tǒng)車書之盛特命纂修通志各省增輯進

呈典甚鉅也吾閩地屬揚州分來越國自無諸啟疆而後命官易路歷有歲時建元移徙以還流離播遷蹙靡有定昔之七閩久增為八臺灣設(shè)而為九閩福寧陞而爲十閩其中縣復分縣縣復改州大非昔日規(guī)模頌聲教者曰東漸於海遠至海止矣而閩海之外臺領(lǐng)四縣延袤數(shù)千里盡入版圖則幅員之濶至我

朝為最大疆宇之廣至吾閩為獨遠人將於此觀極盛

焉獨是我

朝重熙累洽俗美化行我

皇上龍飛首出萬國咸寧

圣謨之赫濯

德教之覃敷堪垂於萬斯年者莫可紀極?微闡幽亷

頑立懦

褒嘉之令何歲無之鄒魯雖小考亭之流風猶在也多士挺生指不勝屈且雨陽若而百谷蕃大海晏而鯨蜺靜耕田鑿井

帝力俱忘航海梯山遠夷攸服猗歟休哉倘搜羅不富珥筆未工奕世而下未見今日太平熙皥之象一道同風之治不曰泱泱表海一大都會也纂修者實任其咎【臣】焯來撫是邦

詔下已七年前人業(yè)未竣督諸紳士總裁分校各執(zhí)其事悉從舊制附入新增於乾隆首歲剞劂功成披圖按籍嶺以東浙右山巒挺秀海以南粵中波浪滄溟郡邑碁布星羅沃野錦紛繡錯佳山勝水日作臥游往哲名賢恍如晤對即披緇化羽鑿齒文身者不啻環(huán)在吾前愧政不敏不能揚

天子休命承宣

德意行慶兆民聊存此志以備輶軒采風垂諸史冊既

拜手揚言恭進以

聞爰弁數(shù)言於首是為序

乾隆二年歲次丁巳孟夏上浣福建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盧焯撰

福建通志序

考之周禮惟王辨方正位體國經(jīng)野以為民極於是乎太宰以八則治都鄙以九職任萬民又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shù)以土會之法辨五土之物生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故古太史有輶軒之采備陳十五國之風獻諸天子俾周知列國之情形以為出治寧人之本遐哉尚矣夫於列國之間山川風物各有其宜制度更張不一其局至於戶口因時而增減人文隨代而盛衰莫不具有參繁酌簡之宜以垂為因革損益之制既職要而職詳亦無偏而無黨典誠重且鉅也當

世宗憲皇帝臨御之六年

特命各省纂修省志誠以

國家承平日久化普德隆休養(yǎng)生息涵煦九十載之深際其盛者河海呈其清晏云物?其光華芝草醴泉嘉禾穗麥靡不獻瑞九州之內(nèi)環(huán)海之外罔有未墾之土田無不貢賦之方域其間疆宇之開拓氓庶之殷繁山陬海澨不見萑苻異域遐方咸知禮讓試覽輿圖而廣狹不侔爰稽賦役而繁簡不等觀乎風化日美於前睠彼人文斯稱極盛從前舊志利用增修茲其所以上煩

睿算歟時【臣】玉麟方督百粵凜遵

圣訓編輯逾年刋刻呈

進十年夏復奉

命制九閩省志纂修尚未告竣茲以增設(shè)一府二州隸邑新分重需改建因之更歷歲時始成卷頁欽惟我

皇上聰明天亶備神圣之全建中和之極百度惟貞一

本於繼述之善茲編甫就恭獻

楓宸【臣】方惴惴惟弗克襄事是懼伏思閩地雖僻處海隅素有鄒魯之舊風土人物實為東南奧區(qū)其炳炳熊熊垂諸舊志者姑不具論即如繪圖之內(nèi)舊志僅載郡邑城池今則山川名勝以及沿海島澚無不歷歷摹列了然可觀且首揭

三朝之詔諭以重

典謨厘訂禮樂之大章以昭明備他如分析建置博紀風物普濟育嬰書院社學凡關(guān)典要罔不增修續(xù)增一十四卷洵足以鳴

國家聲教四敷車書一統(tǒng)之盛猗歟休哉後之讀是編者攬名區(qū)與勝蹟益見山輝川媚皆

圣澤之旁敷披島海之全圖益見浪息波恬皆神威之遠播況開卷即凜

王言有典有則禮樂歸於和敘可法可傳地辟民聚俗美風淳雖唐虞三代之隆規(guī)不是過也是知同此輿圖而煥然一新同此賦役而厘然足式同此風化同此人文而仁讓蔚為名邦英聲蜚於上國行將備史官之采而集成太平一統(tǒng)之書則斯志也雖介在方隅而上下千百年體國經(jīng)野之模或者不

失周禮之遺意乎惟愿守斯土者小亷大法目擊心存務(wù)思為久安長治之本用佐我

皇上萬年有道之長則拜手揚言者亦得藉是以不朽斯誠【臣】玉麟之厚幸也夫謹濡筆而敘其略於簡端

閩浙總督銜專管福建等處地方軍務(wù)兼理糧餉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襲騎都尉加七級紀録四十二次功加一等【臣】郝玉麟謹序

︵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

題為欽奉

上諭纂修通志成稿謹奉

表上

進者【臣】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

上言伏以

帝德廣運聲名溢南朔東西

王化流行膏澤下要荒侯甸

漸以仁而摩以義頡頏鄒魯名邦

綏斯來而動斯和於變會稽東鄙則壤并垂入典九州初辟規(guī)模疆域各有端書列國備陳形勝雖谷陵非昔不難援古證今而方策猶存足備觀風問俗纂集瑤編恭呈

御覽竊惟閩屆揚州地分越國當山海之交會啟疆肇自無諸瞻牛女之初纒置省始由洪武遠連浙右重關(guān)峻嶺嵯峨直接粵東一望煙波浩渺續(xù)增十郡海以內(nèi)海以外碁布星羅新設(shè)二州山之陽山之隂錦紛繡錯溯自秦置閩郡漢分部縣陳升豐州宋隸南路海隅易姓而遞更漢設(shè)都尉唐制節(jié)度梁命都督宋列中書官制隨時而各異建元遷徙以前文獻難徵延鈞偽僭而後圖書殘缺開疆拓宇非舊日之七八閩紀月編年去今時已五十載欽惟我

皇上

四方來享

萬國咸寧

配天配地百年悠久無疆

同軌同倫六合太平一統(tǒng)自雍正六年

特命纂修志典迄乾隆首歲遐方剞劂書成起例發(fā)凡悉本前人成式拾遺補闕盡皆此日新裁舊志六十四函今增一十四卷

圣謨首揭

王言如綍如綸文藝終篇妙手有倫有要考建置之淵源歷夏商周下及元明極幅員之遼濶自府州縣以至鎮(zhèn)社任土作貢辨高下燥濕之宜

盛世滋生列里甲區(qū)啚之外崇祀典而振文風黨庠壇壝觸處如林壯兵威而講軍實甲械芻糧隨時畢具佳山勝水毓大地之靈奇外島蠻邦見四夷之來服名臣學士何代無才孝子順孫于斯為盛精詳考核閨閫為風化本源竭蹷搜羅仙釋亦吾儒一貫幸民情速化不甘舌鴃身文而物產(chǎn)繁多盡是山珍海錯【臣】等博采方言得傳聞于故老難尋柱史發(fā)著述于名山適當改府升州劃隸重開面目詎料成裘集腋纂修六易春秋梨棗輝煌堪垂奕?琳瑯璀璨用獻

明廷伏愿

孝隆?述

業(yè)贊顯承

有懷利濟過者化而存者神

時切痌瘝民吾胞而物吾與衢歌巷舞不遺日出之鄉(xiāng)遠至邇安已被雕題之俗永傳信史不獨山海為經(jīng)微末小臣愿掌職方之紀【臣】等無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營之至謹奉

表隨

進以

纂修福建通志官員

總裁

閩   浙   總   督【臣】郝玉麟

?!  〗ā   ⊙病 帷境肌勘R 焯提 督  ?! 〗āW 政【臣】周學健

提調(diào)兼恊裁

?! 〗ā 〔肌 ≌ ∈埂境肌客跏咳胃! 〗ā “础 〔臁 ∈埂境肌坑X羅倫達禮

總輯

翰 林 院 編 修 在 籍【臣】謝道承行 人 司 行 人 在 籍【臣】劉敬與

分輯

閩 縣 儒  學  敎 諭【臣】黃呈元?!∏濉】h 儒 學 敎 諭【臣】胡必奇癸  巳  科  舉  人【臣】林世琯庚  子  科  舉  人【臣】何 蘭己  酉  科  舉  人【臣】張 岳?!≈荨 「“巍 ∝暋∩境肌恳Τ袧h閩  縣  恩  貢  生【臣】莊國儀閩  縣  歲  貢  生【臣】郭金監(jiān)?!∏濉 】h  拔 貢 生【臣】陳發(fā)其閩   縣   監(jiān)   生【臣】林在峯候  官  縣  監(jiān)  生【臣】林 溥候 官  縣  學 生 員【臣】蔣登瀚候 官  縣  學 生 員【臣】廖 炳

校對

福 州  府  學 生 員【臣】劉德裕閩  縣  學  廩  生【臣】廖承祖晉  江  縣  監(jiān)  生【臣】黃金章

儒           童【臣】林文彥

監(jiān)刻

閩 縣  儒  學 敎 諭【臣】黃呈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