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甫詩選之三

杜甫詩集 作者:杜甫


【游歷時期(開元二十四年至天寶四載,

即公元712至745)】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湯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現(xiàn)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于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北游齊趙時,詩人當時二十四歲。

★此詩被后人刻石為碑立于泰山。

★浦評:杜子心胸氣魄,于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

登袞州城樓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①

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shù)钼拧"?/p>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這是開元二十五年落第后,一次游齊趙時所作,是杜詩中現(xiàn)存最早的一首五律,結(jié)構(gòu)謹嚴,格律工穩(wěn),后人多以之為作五律的規(guī)范。

①弼注:公父閑為袞州司馬,公時省侍?!墩撜Z》:“鯉(孔子之子)趨而過庭?!?/p>

②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所刻石碑。魯?shù)钪隔旍`光殿,漢景帝子魯共王所建。

題張氏隱居二首

其一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馀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糜鹿游。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其二

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發(fā)發(fā),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①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①潘岳《閑居賦》:“張公大谷之梨。”

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①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浦評:此與《畫鷹》詩,自是年少氣盛時作,為自己寫照。前半先寫其格力不凡,后半并出一副血性,字字凌厲。其煉局之奇峭,氣飛舞而下,所謂嚙蝕不斷者也。

①《齊民要術(shù)》:“馬耳欲小而銳,狀如斬竹筒?!?/p>

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竦身思狡兔,側(cè)目似愁胡。①

絳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浦評:與《胡馬》篇競爽。入手突兀,收局精悍。

★張上若:天下事皆庸人誤之,末有深意。

①孫楚《鷹賦》:“深目蛾眉,狀如愁胡。”

游龍門奉先寺

已從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

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fā)深省。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腥膻,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這是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東都遇由翰林供奉被放的李白時所作。八 句自敘,后四句敘李。

★浦評:自敘反詳,敘李反略。則似翻賓作主,翻主作賓矣。不知其自敘處多用“青精”、“大藥”等語,正為太白作引。落到李侯,只消一兩言雙綰。而上八句之煙云,都成后四句之烘托。明乎彼己虛實之用,可與說杜矣。

夜宴左氏莊

風林纖月落,衣露凈琴張。

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

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

詩罷聞吳詠,扁舟意不忘。

★浦評:自然流出,靜細幽長。黃生云:夜景有月易佳,無月難佳。按此偏于無月領(lǐng)趣。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東藩住皂蓋,北渚臨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原注:時邑人蹇處士等在坐。)

云山已發(fā)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

貴賤懼物役,從公難重過!

★這是天寶四載夏在濟南歷下亭(今名客亭)即席所賦。李北海即李邕,當時為北太守。

★第二聯(lián)被后人做成對聯(lián)掛于亭中。

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濫,堤防之患,薄領(lǐng)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二儀積風雨,百谷漏波濤。

聞道洪河坼,遙連滄海高。

職司憂悄悄,郡國訴嗷嗷。

舍弟卑棲邑,防川領(lǐng)薄曹。

尺書前日至,版筑不時操。

難假黿鼉力,空瞻烏鵲毛。①

燕南吹畝,濟上沒蓬蒿。

螺蚌滿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關(guān)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樹,青天失萬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②

卻倚天涯釣,猶能掣巨鰲。

①《竹書紀年》:“周穆王東至于九江,黿鼉以為梁。”《淮南子》:“烏鵲填

河成橋,渡織女?!?/p>

②《說苑》:“土偶謂桃梗曰:‘子,東園之桃也??套右詾楣?,遇天大雨,水潦

并至,必浮去,泛泛乎不知所止?!?/p>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此詩大約寫于天寶四載游齊趙時,是現(xiàn)存絕句中最早的一首。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①

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fā),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屯云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莼羹?②

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①《南史》:“陰鏗,字子堅。五歲能誦賦,日千言。及長,尤善五言詩?!?/p>

②《晉書》:“張翰在洛,見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遂命駕歸。”

冬日有懷李白

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

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①

短褐風霜入,還丹日月遲。

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②

①《左傳》:“晉韓宣子來聘,公享之。韓宣子賦角弓。既享,燕于季氏,有嘉樹

焉。宣子譽之。武子曰:‘宿敢不封植此樹,以無忘角弓。’遂賦甘棠?!?/p>

②《后漢書》:“龐德攜妻子登鹿門山,采藥不反?!?/p>

□ 作者:杜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