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五十七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 作者:佚名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欽定大清會典則例>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七

禮部

儀制清吏司

登極

登極天命元年正月

太祖高皇帝即

皇帝位建元天命貝勒【國初貝勒視今之親王】羣臣上

尊號曰

覆育列國英明皇帝八大臣出班跪進賀表侍臣接表

宣讀

太祖高皇帝率貝勒羣臣告

天行三跪九拜禮畢

御寶座貝勒大臣各率本旗官員行慶賀禮○天命十

一年九月

太宗文皇帝嗣

皇帝位是日鹵簿大駕全設

太宗文皇帝率貝勒羣臣告

天行三跪九拜禮畢

御寶座貝勒羣臣慶賀行三跪九叩禮是日頒

詔大赦○天聰十年四月建

國號曰大清改元崇德和碩貝勒羣臣上

徽號曰

寛溫仁圣皇帝前期筑壇於

天壇之東設

寶座於壇上設鹵簿大駕於壇前屆期

太宗文皇帝率貝勒以下文武百官出德盛門詣天壇祗告

地禮成文武各官奉

御寶先至

天壇之東導引官二人恭導

太宗文皇帝由中階陞壇

御寶座貝勒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禮畢皆跪和碩貝勒

等奉

御寶跪獻

太宗文皇帝受寶授內院官羣臣復行三跪九叩禮畢皆跪宣讀官奉滿洲蒙古漢字三體表文立於壇東以次宣讀羣臣復行三跪九叩禮畢復位乃列儀仗奏樂

還宮次日行慶賀禮

太宗文皇帝御殿樂作貝勒大臣率滿洲各官行三跪

九叩禮畢奉表跪進侍臣接至

御前跪宣羣臣復行三跪九叩禮畢退次外藩貝勒大臣進表行禮次漢官進表行禮均如前儀次執(zhí)事各官行三跪九叩禮畢

賜貝勒羣臣等燕是日頒

詔大赦○崇德八年八月

世祖章皇帝嗣

皇帝位前期遣官祗告

郊壇

宗廟是日王公百官朝服齊集

篤恭殿前

世祖章皇帝乘輿由左翊門出羣臣跪迎

世祖章皇帝御寶座王以下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禮次外藩王以下官屬行三跪九叩禮畢衆(zhòng)復跪乃頒

恩詔大學士詣案前奉

詔書至丹陛上立宣畢復行三跪九叩禮復位

世祖章皇帝乘輿還宮王公百官跪送是日不設鹵簿

不作樂不設燕○順治元年五月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祗告

地受朝賀前期太常寺官掃除壇壝司設監(jiān)設

寶座於

郊壇之東南向設

寶案於

座前是日遣官祗告

太廟

社稷鹵簿大駕全設

世祖章皇帝御祭服由

大清門出

親詣

南郊祗告

地行禮畢內院大學士跪奏禮成禮部堂官恭導至天壇之東

御幄次更禮服

御寶座王以下文武百官皆跪禮部堂官引大學士一人由東階升正中北面跪學士一人自案上奉

寶授大學士大學士奉寶致辭云

皇帝君臨萬國諸王文武羣臣不勝歡忭奏畢以寶授學士學士跪接陳案上退復位羣臣行三跪九

叩禮畢

駕還宮是日鴻臚寺設

御座於皇極門 【今名太和門】正中設表案於檐東諸王貝勒貝子公序立於內金水橋之北文武各官序立於橋南均東西面樂作

世祖章皇帝御寶座樂止鳴鞭內大臣侍衛(wèi)內院禮部都察院鴻臚寺執(zhí)事各官先於階上行三跪九叩禮畢各就執(zhí)事位王公文武百官跪進表內院大學士奉王等所進表跪設案上鳴贊官贊宣表宣表官詣案前奉表大學士二人跪展表宣表官跪宣畢仍設案上行三叩禮復位羣臣行三跪九叩禮畢鳴鞭

駕還宮越九日頒

詔天下○順治十八年正月

圣祖仁皇帝嗣

皇帝位分遣官祗告

太廟

社稷

圣祖仁皇帝衰服詣

世祖章皇帝幾筵前行三跪九拜禮祗告受

命詣側殿更禮服乃詣

圣祖母太皇太后宮行三跪九拜禮次詣

圣母仁憲皇太后宮

圣母慈和皇太后宮各行三跪九拜禮先

御中和殿內大臣侍衛(wèi)內院禮部都察院執(zhí)事各官行

禮乃

御太和殿即

皇帝位王公百官上表行禮不宣表不作樂

賜茶不設燕

駕還宮反喪服就苫次是日頒

詔天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嗣

皇帝位禮儀與順治十八年同惟免

賜茶○是日內監(jiān)下

乾清宮簾鑾儀衛(wèi)於

乾清宮丹陛中設金輿奏請

世宗憲皇帝乘輿由

乾清門中門出奉

旨乾清宮雖下簾朕何忍於

皇考前乘輿出中門朕從乾清門左旁門出外乘輿心中始安欽此○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帝登極先期禮部遵照康熙六十一年禮儀具奏

旨是停止宣表免賜茶此奏內稱奉輿於乾清門正中今

皇考梓宮見安奉乾清宮朕曷敢於乾清門正中乘輿

著安輿於左旁欽此

尊崇

一恭上

太皇太后

皇太后

尊號

徽號之禮崇德八年

世祖章皇帝嗣位尊

母后皇后為

皇太后

圣母為

皇太后○順治八年

世祖章皇帝躬親大政恭上

圣母皇太后徽號曰

昭圣慈壽皇太后前期一日

世祖章皇帝禮服

御中和殿北向閱奏書畢詣

昭圣慈壽皇太后宮恭上奏書屆期

世祖章皇帝禮服

御太和殿閱

冊寶畢率王公百官詣

昭圣慈壽皇太后宮恭上

冊寶禮成次日

世祖章皇帝御太和殿王公百官進表行慶賀禮頒詔布告天下○是年八月

世祖章皇帝大婚禮成加上

昭圣慈壽皇太后徽號曰

昭圣慈壽恭簡皇太后○十一年

世祖章皇帝大婚禮成加上

昭圣慈壽恭簡皇太后徽號曰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皇太后○十三年

冊封

皇貴妃加上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皇太后徽號曰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以上典禮均與順治

八年同○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嗣位尊

圣祖母皇太后為

太皇太后尊

母后皇后為

皇太后

圣母為

皇太后○康熙元年恭加上

圣祖母太皇太后徽號曰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恭上

母后皇太后徽號曰

仁憲皇太后恭上

圣母皇太后徽號曰

慈和皇太后時以諒隂不朝賀前期分遣官祗告天

太廟

社稷次日進表頒

詔天下均如儀○四年

圣祖仁皇帝大婚禮成加上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徽號曰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太皇太后加上仁憲皇太后徽號曰

仁憲恪順皇太后先期一日同上

太皇太后

皇太后奏書大學士二人奉

太皇太后奏書陳設於

中和殿黃案正中奉

皇太后奏書陳設於東旁稍後

圣祖仁皇帝禮服御

中和殿北向閱奏書畢大學士二人奉奏書前行

圣祖仁皇帝乘輿從豫設黃案一於

隆宗門外

仁憲皇太后奏書暫陳於黃案少竢先詣

太皇太后宮恭上奏書禮成次詣

仁憲皇太后宮恭上奏書均行禮如儀屆期陳

寶於

太和殿黃案上如陳奏書儀設

太皇太后冊寶龍亭於

太和殿正中設

仁憲皇太后冊寶龍亭於東稍後

圣祖仁皇帝御太和殿閱

冊寶畢奉冊寶官奉安亭內鑾儀校舁亭前行

圣祖仁皇帝乘輿從

仁憲皇太后冊寶龍亭於

隆宗門外少竢先詣

太皇太后宮恭上

冊寶禮成次詣

仁憲皇太后宮恭上

冊寶王公百官咸朝服隨行禮如儀○六年

圣祖仁皇帝躬親大政加上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太皇太后徽號曰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太皇太后加

仁憲恪順皇太后徽號曰

仁憲恪順誠惠皇太后○十五年

冊立

皇太子加上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太皇太后徽

號曰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太皇太后加上

仁憲恪順誠惠皇太后徽號曰

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皇太后○二十年滇黔蕩平加上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太皇太后徽號曰

昭圣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加上

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皇太后徽號曰

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以上典禮均與康熙

四年同○六十一年

世宗憲皇帝嗣位尊

圣母為

皇太后恭上

徽號曰

仁壽皇太后○雍正十三年

皇帝嗣位尊

圣母為

皇太后恭上徽號曰

崇慶皇太后前期遣官祗告

太廟

社稷次日頒

詔布告天下不行朝賀禮均與康熙元年同○乾隆二

冊立

皇后加上

崇慶皇太后徽號曰

崇慶慈宣皇太后○十四年

冊立

攝六宮事皇貴妃是年金川平定加上

崇慶慈宣皇太后徽號曰

崇慶慈宣康惠皇太后禮部奏四月初六日

冊封

攝六宮事皇貴妃次日應

御殿受賀又廷臣奏金川平定請

皇上御殿受賀奉

旨統(tǒng)於恭上

皇太后徽號次日舉行○是日

皇帝率王公百官先詣

皇太后宮行禮畢

御殿受賀頒

詔天下○又奏準恭遇加上

皇太后徽號并

冊封

攝六宮事皇貴妃

貴妃

嬪諸典禮自四月初五日始至初九日王公百官入

內奏對及公所辦事咸蟒袍補服○十五年

冊立

攝六宮事皇貴妃為

皇后加上

崇慶慈宣康惠皇太后徽號曰

崇慶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十六年

圣母皇太后六十萬壽加上

崇慶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徽號曰

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皇太后以上典禮均與順治

八年同○二十年平定準噶爾恭上

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皇太后徽號曰

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皇太后典禮與乾隆十

六年同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