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七十九
禮部
祠祭清吏司
升祔
一升祔
神主入
廟順治元年定鼎燕京奉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神主奉安
太廟遣官行禮如時饗儀○五年奉
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
興祖直皇帝
直皇后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
顯祖宣皇帝
宣皇后神主入
太廟
世祖章皇帝親詣
太廟後殿奉安
神位行大饗禮如儀○八年奉
孝端文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前期一日遣官祗告
太廟屆期
世祖章皇帝親詣行禮先奉
神主祗見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恭代行三跪九拜禮興恭奉
神主奉安於
太宗文皇帝之次行一跪三拜禮畢行大饗禮如儀
十八年奉
世祖章皇帝神主升祔
太廟前期一日遣官祗告
太廟屆期
圣祖仁皇帝親詣行禮先奉
神主祗見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圣祖仁皇帝恭代行三跪九拜禮興恭奉
神主奉安於
太祖高皇帝神位之西旁東向行一跪三拜禮乃行大
饗禮
後殿遣官行禮均如時饗儀○康熙九年奉
孝康章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行祗見
列圣
列后禮次行大饗禮與順治八年儀同○二十七年奉孝莊文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前期遣官祗告
太廟屆期大臣二人恭奉
世祖章皇帝
孝康章皇后神主避立於旁
圣祖仁皇帝?奉
神主奉安於拜位恭代行祗見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禮三跪九拜興恭奉
神主奉安於
孝端文皇后之次行一跪三拜禮興大臣二人恭奉世祖章皇帝
孝康章皇后神主奉安於拜位
圣祖仁皇帝恭代行祗見
孝莊文皇后禮三跪九拜興大臣二人奉安
世祖章皇帝
孝康章皇后神主於寶座一跪三叩退行大饗禮與九
年同○五十七年奉
孝惠章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時
圣祖仁皇帝圣體違和遣
皇子親王恭代行禮王公百官陪祀與
親詣同先是恭議升祔位次
圣祖仁皇帝諭曰
皇太后乃朕適母應奉安於
孝康章皇后之上欽此至日
太廟前殿設
孝惠章皇后寶座於
世祖章皇帝寶座之次
孝康章皇后寶座設於
孝惠章皇后寶座之次至
中殿安奉
世祖章皇帝神位居中
孝惠章皇后神位居左
孝康章皇后神位居右均南向先奉
神主行祗見
列圣
列后禮次行大饗禮與九年同○雍正元年由部具奏古帝王升祔太廟必以皇后配饗夏商而後遵為定制其或不同入廟者周人有閟宮之祀漢世有別寢之饗爰至唐宋有坤儀奉慈之殿所以推廣尊親之義申展無盡之孝思也自是配祔太廟者皇后字上一字與廟諡同奉祀別廟者則但有諡號而不加廟諡累代相因其配祔之位或一帝一后或一帝二后宋太宗徽宗則四后先後升祔禮制不同
本朝
太祖高皇帝三后惟
孝慈皇后稱高皇后升祔
太廟
太宗文皇帝二后
孝端皇后
孝莊皇后并稱文皇后先後升祔
太廟
世祖章皇帝三后
孝惠皇后
孝康皇后并稱章皇后先後升祔
太廟
孝獻皇后則但於
孝陵饗殿奉祀此我
朝之定制也前內閣九卿等恭議加上
圣祖仁皇帝
三皇后尊諡因未定配饗之儀故皇后字上未敢加以
仁字今謹擇於九月初四日
圣祖仁皇帝升祔
太廟則
先皇后配饗之禮理宜詳定前奉
上諭
仁孝皇后作配
皇考孝敬寛仁坤儀懋著欽遵
諭旨謹按典禮
仁孝皇后允宜
配位太室同饗玉筵應於皇字上加以
廟諡仁字但與
尊諡仁字重復恭請改題
神主曰
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圣仁皇后神位擇吉升祔太廟
孝恭仁皇后性成慈孝德著謙和體坤道以承乾備母
儀而啟
圣允宜齊登
清廟并奉烝嘗閣臣議上
尊諡即具加
廟諡與
孝誠仁皇后同祔
太廟此天地之經(jīng)義不易之常典無庸更議
孝懿皇后徽音淑德著美彤闈慈愛
圣躬勤勞篤摰
孝昭皇后流輝椒掖正號璇宮其應否升祔
太廟事關鉅典宜合廷臣詳考古制稽核正典確議以
定奉
旨總理事務王大臣內閣九卿翰林詹事科道會同詳稽典禮確議具奏遵
旨議準前代祔廟之制各有不同自夏商以及六朝太廟神主皆一帝一后至唐睿宗昭成肅明二后并祔太廟宋之太祖則三后并祔太宗四后并祔朱子及有宋諸儒皆無異說欽惟
孝誠仁皇后作配
宸極懋著坤儀
孝恭仁皇后德茂承
乾祥開毓
圣慈仁孝儉為天下母允宜如禮臣所奏同祔
太廟欽惟
孝懿皇后
孝昭皇后前奉
諭旨
孝昭皇后恪恭溫順樹范宮闈
孝懿皇后徽音淑德慈撫朕躬恩勤備至均應恭上尊諡以昭示萬年仰惟
皇帝大孝不匱之圣心謹按宋代四后祔廟之大典謹
於
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奉天佐圣皇后
孝昭靜淑明惠正和欽天順圣皇后并加上
尊諡
廟諡仁字均稱
仁皇后恭造
神主同祔
太廟○又奏準恭按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安奉
奉先殿神牌曾於
殯宮行題主禮升祔
奉先殿今恭上
尊諡同祔
太廟禮應於廟中改題請將
三后升祔
奉先殿業(yè)經(jīng)題主神牌諏吉恭請至
太廟恭制
神主處照改題之例飾漆涂金備書
尊諡升祔前期遣大學士二人恭行改題掃青禮竢圣祖仁皇帝神主祔
廟之日恭奉
三后神主依次升祔
太廟祔
奉先殿神主別於
奉先殿神庫敬制恭題同日升祔○又奉
旨朕惟
母后升祔
太廟大典攸關欲伸臣子之孝思必準前代之成憲務得情理允恊乃可昭示萬年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繼位中宮
孝恭仁皇后誕育朕躬母儀天下按先儒祔廟之議一元后一繼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
母后升祔位次當首奉
孝誠仁皇后次奉
孝昭仁皇后次奉
孝懿仁皇后次奉
孝恭仁皇后庶於古禮符合而朕心亦安欽此○是年
九月初一日
圣祖仁皇帝
孝恭仁皇后山陵事竣是日行題
主禮畢
世宗憲皇帝恭奉
圣祖仁皇帝神主親王一人恭奉
孝恭仁皇后神主安奉黃輿按程恭設黃幄行朝夕奠初四日行升祔禮前期三日遣官祗告
天
地
太廟
社稷至日在京文武大小官員咸朝服跪迎於大清門外
世宗憲皇帝御祭服率王公內大臣侍衛(wèi)等朝服跪迎
於
端門外
圣祖仁皇帝神主黃輿將至
太廟街門恭奉
三后神主親王三人詣恭奉
神主處於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神主案前各行一跪三叩禮恭奉
神主各奉安於黃輿竢
圣祖仁皇帝
孝恭仁皇后神主黃輿入街門中門
三后黃輿依次隨行至廟南門外黃輿止
世宗憲皇帝恭奉
圣祖仁皇帝神主親王四人恭奉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
世宗憲皇帝恭代行祗見
列圣
列后禮乃以次奉安
神主於東旁
太宗文皇帝之次行大饗禮如儀○乾隆二年三月初
五日
皇帝恭奉
世宗憲皇帝神主以親王恭奉
孝敬憲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
皇帝恭代行祗見
列圣
列后禮乃奉安
神主於西旁
世祖章皇帝之次先期遣官祗告
天
地
宗廟
社稷祭日行禮如時饗儀
一恭加上
列圣
列后
尊諡崇德元年恭上
覆育列國英明皇帝尊諡曰
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
廟號
太祖并恭上
孝慈昭憲純德貞順成天育圣武皇后尊諡
太宗文皇帝親詣行禮次日諸貝勒率大臣文武各官
上表行慶賀禮○順治元年恭上
寛溫仁圣皇帝尊諡曰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寛溫仁圣睿孝文皇帝
廟號
太宗○五年追尊
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
興祖直皇帝
直皇后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
顯祖宣皇帝
宣皇后奉安
太廟後殿
世祖章皇帝親詣行禮如時饗儀越三日行慶賀禮頒詔天下○康熙元年恭加上
太祖尊諡睿武弘文定業(yè)六字恭改
廟號武皇帝曰
高皇帝上
尊諡曰
太祖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弘文定業(yè)高皇帝恭上
孝慈昭憲純德貞順成天育圣武皇后
尊諡曰
孝慈昭憲敬順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恭加
太宗尊諡隆道顯功四字上
尊諡曰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寛溫仁圣睿孝隆道顯功文皇帝○六十一年十二月
諭朕仰荷
祖宗眷佑纘承大統(tǒng)恭上
皇考圣祖仁皇帝
尊諡敬念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三圣相承功高德盛載考典章加上
尊諡因念
孝莊文皇后翼運啟期育成
兩帝朕在沖齡備膺慈愛
孝康章皇后誕育
先皇懿徽流慶
孝惠章皇后德隆福厚篤愛朕躬朕意宜并加
尊諡但追尊固屬至情而推崇必遵定禮爾部可稽考載籍酌古準今會同確議具奏俾朕得稍展思慕之誠欽此遵
旨議準恭加
太祖尊諡端毅二字上
尊諡曰
太祖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弘文定業(yè)高皇帝恭加
太宗尊諡敬敏二字上
尊諡曰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寛溫仁圣睿孝敬敏隆道顯功文皇帝恭加
世祖尊諡定統(tǒng)建極四字上
尊諡曰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tǒng)建極英睿欽文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恭加
孝慈高皇后尊諡仁徽二字上
尊諡曰
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恭加孝端文皇后尊諡哲順二字上
尊諡曰
孝端正敬仁懿哲順莊敏輔天協(xié)圣文皇后恭加孝莊文皇后尊諡至德二字上
尊諡曰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翼天啟圣文皇后恭加孝惠章皇后尊諡慈淑二字上
尊諡曰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恭加孝康章皇后尊諡溫穆二字上
尊諡曰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崇天育圣章皇后○雍正元
年奏準恭加
列祖
列后尊諡應行令工部將見奉
神牌於
廟中潔浄處所髤漆飾金令中書翰林官各一人備書
新加上
尊諡掃靑時奏遣滿漢大學士各一人具朝服上香行
禮先期五日遣官祗告
天
地
社稷至日太常寺奏請
皇帝禮服詣
太廟行恭加上
尊諡禮禮成
圣駕還宮易袞服詣
奉先殿行禮如儀○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諭尊祖孝親誼應并重報本追遠禮有加隆茲者恭上
皇考大行皇帝尊諡緬惟燕翼之謀宜備追崇之典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肇造洪基創(chuàng)垂大業(yè)
世祖章皇帝統(tǒng)一方夏撫育萬邦駿烈鴻猷敷揚莫罄皇祖圣祖仁皇帝深仁厚澤淪浹寰區(qū)久道化成功齊
覆載朕自沖齡仰蒙
慈愛
宮庭撫育厚眷獨鍾仰思
至德之難名恒念
洪恩之莫報夫宗廟之徽稱有制而報本之忱悃無窮
應詳稽典禮酌古準今恭議加上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尊諡以展孝思此朕追慕至情崇先特典
後世子孫不得奉為成式又敬念
列祖尊諡既已加崇
列后尊諡并應恭議加上爾部詳酌典禮一并定議具
奏欽此遵
旨議準恭加
太祖尊諡欽安二字上
尊諡曰
太祖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yè)高皇帝恭加
太宗尊諡昭定二字上
尊諡曰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寛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恭加
世祖尊諡顯武二字上
尊諡曰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tǒng)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恭加
圣祖尊諡中和二字上
尊諡曰
圣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寛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又恭加
孝慈高皇后尊諡懿德二字上
尊諡曰
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恭加孝端文皇后尊諡慈僖二字上
尊諡曰
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xié)圣文皇后恭加孝莊文皇后尊諡純徽二字上
尊諡曰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翼天啟圣文皇后恭加孝惠章皇后尊諡恭安二字上
尊諡曰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恭加孝康章皇后尊諡端靖二字上
尊諡曰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恭加孝誠仁皇后尊諡淑懿二字上
尊諡曰
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儷天襄圣仁皇后恭加孝昭仁皇后尊諡安裕二字上
尊諡曰
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欽天順圣仁皇后恭加孝懿仁皇后尊諡和恪二字上
尊諡曰
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奉天佐圣仁皇后恭加孝?仁皇后尊諡慈純二字上
尊諡曰
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贊天承圣仁皇后其恭加尊諡應行典禮均與雍正元年同
一恭進玉
冊玉
寶順治二年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
太宗文皇帝玉
冊玉
寶告成恭進
太廟奉安遣官恭代行禮○九年恭進
四祖考皇帝
四祖妣皇后
孝端文皇后玉
冊玉
寶
世祖章皇帝親詣行禮○十八年
世祖章皇帝玉
冊玉
寶告成恭進
太廟奉安遣官恭代行禮○康熙十三年
孝康章皇后玉
冊玉
寶告成恭進
太廟奉安禮部工部奉設行禮○康熙三十三年恭進孝莊文皇后玉
冊玉
寶告成恭進
太廟奉安遣官恭代行禮○五十九年恭進
孝惠章皇后玉
冊玉
寶告成恭進
太廟奉安遣官恭代行禮○雍正六年具奏
太廟玉
冊玉
寶告成擇吉遣官祗設奉
旨
冊寶告成恭進
太廟奉安事關大典朕當親詣行禮應行禮儀著詳悉
定議具奏其恭奉玉
冊玉
寶著開列王公大學士各堂官八旗都統(tǒng)請
旨○是年恭進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
世祖章皇帝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重造玉
冊改鐫玉
寶
圣祖仁皇帝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新制玉
冊玉
寶於
太廟奏遣恭奉
冊
寶之王公大臣等二十六人
世宗憲皇帝親詣行禮○乾隆四年恭進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
世祖章皇帝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
圣祖仁皇帝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重造玉
冊改鐫玉
寶
世宗憲皇帝
孝敬憲皇后新制玉
冊玉
寶於
太廟是日工部豫於
太廟街門內奉祠署恭造
冊
寶處所設采棚陳玉
冊玉
寶於案禮部堂官奏請
皇帝御禮服詣采棚案前恭閲
冊
寶上香行禮王公大臣等恭奉
冊
寶奉安於
太廟中殿
皇帝行禮如儀
一功臣配饗
太廟崇德元年以武功郡王武功郡王福晉配饗太廟設位東廡直義公費英東宏毅公額宜都配饗西廡○順治元年以武勲王揚古利配饗
太廟設位西廡○九年以忠義公圖爾格昭勲公圖賴
配饗
太廟設位西廡○十一年以多羅通達郡王多羅慧哲郡王慧哲郡王福晉多羅宣獻郡王宣獻郡王福晉配饗
太廟設位東廡○雍正二年議準忠達公圖海配饗前
期遣官一人祗告
太廟由部會同太常寺豫將龕座幾案依次安設至期遣大臣詣造功臣神主處上香行一跪三叩禮奉主出設采亭內前列引仗二迎主至
長安右門外引仗采亭止奉主大臣奉主鴻臚寺官二人前引由北門進入
天安門左門
太廟街門北門
太廟南門西門戟門右門太常寺贊禮郎二人接引至太廟階下甬道右百官拜位處向上立奉主大臣跪安功臣神主於拜位興退代行三跪九叩禮不贊禮畢奉主興太常官引至西廡設於位次龕內退行一跪三叩禮出至時饗時同饗神主龕位幾案由工部制造祭告大臣由太常寺奏遣奉主大臣由部奏遣祭文由翰林院撰擬采亭引仗由鑾儀衛(wèi)豫備○八年議準怡賢親王配饗
太廟先期祗告
太廟至期奉王主郡王至造神主處上香行一跪三叩
禮奉主設采亭內前列吾仗二由
長安右門之北門入至
天安門外吾仗采亭止奉王主郡王奉主由各門進升東階至甬道左安王主於階上王拜處興退代行三跪九叩禮奉主仍由東階降設位東廡畢行一跪三叩禮退竢時饗時同饗余均照二年功臣配饗儀○乾隆十年議準勤襄伯鄂爾泰配饗
太廟設位西廡儀與雍正二年同○十五年議準超勇
親王策凌配饗
太廟設位西廡儀與乾隆十年同○二十年大學士張
廷王配饗
太廟設位西廡儀與十五年同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