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藝術

東京上空飄出個大臉,創(chuàng)作者在上海也有作品

7月16日早上6時,一張巨大的臉在日本東京澀谷區(qū)代代木公園上空升起,這是日本現(xiàn)代藝術小組“目[m]”為迎接東京奧運會推出的藝術項目——“夢”(まさゆめ)。

2021-07-17

澎湃新聞

美術館里的“打卡人”與“觀展人”

去美術館看展覽,已經成為了當下文化休閑生活的一部分。是什么會影響你選擇看一場展覽?看完展覽是否會有觸動?或有不吐不快處?

2021-07-16

澎湃新聞

《牡丹亭》與明代女性“照鏡寫影”圖像研究

中國歷代存留下來的女性題材繪畫中多有女性照鏡圖像出現(xiàn),不過無論是“對鏡飾性”的東晉女范形象,還是“孤芳自賞、對影自憐”的宋代仕女,圖像中的“鏡”,或為指代女性心境,或為…

2021-07-16

澎湃新聞

塞尚素描里的蘋果,何以如此扣人心弦

包括《自畫像與蘋果》的280幅素描向世人重新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塞尚視野。比如,何以塞尚筆下的一個蘋果也能成為像《巖間圣母》(Madonna of the Rocks)那樣扣人心弦的題材?

2021-07-15

澎湃新聞

倫敦回顧蘇菲·陶柏·阿爾普,有抽象繪畫,也有幾何木偶

瑞士藝術家蘇菲陶柏-阿爾普(Sophie Taeuber-Arp)是1920至1930年代最重要的抽象藝術家和設計師之一

2021-07-15

澎湃新聞

史上最全梵高自畫像倫敦將展,包括生命中的最后兩畫

很少有藝術家像文森特梵高那樣癡迷于自畫像的創(chuàng)作,在他短暫的藝術生涯留下大約35幅自畫像。

2021-07-14

澎湃新聞

古典樂界的崩潰日常:貝多芬與墨菲定律

在古典音樂這一行里,即使巴赫、貝多芬、莫扎特和瓦格納這種大師級的人物在演出中也會經歷大大小小的窘事,諸如小提琴突然斷了一根弦,或者第一排的觀眾鼾聲如雷等等。

2021-07-14

坤寧宮沈振麟《百子呈祥圖》新見

《百子圖》的新發(fā)現(xiàn)工筆設色的沈振麟《百子呈祥圖》(又名《百子呈祥雙喜圖》,下文簡稱《百子圖》)〔圖一〕,在1925年清室善后委員會點查小組對紫禁城皇宮物品清點時,于造辦處被…

2021-07-14

唐卡藝術的“隔山對話”, 中國與尼泊爾唐卡名家北京同展

唐卡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先后產生了“齊吾崗巴”“勉唐”等畫派,后又傳到青海熱貢等地區(qū)。

2021-07-13

澎湃新聞

半世紀前誰主“激浪派”?除了博伊斯,還有麥素納斯

1962年“激浪派”的藝術創(chuàng)作第一次正式在美術館上演。激浪派的作品五花八門,時時提醒世人對于藝術的態(tài)度。今年是“激浪派”代表人物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

2021-07-12

澎湃新聞

蔡國強遠行歸滬,赫斯特“盛櫻”巴黎

上周,上海浦東美術館開館,中國藝術家蔡國強攜作品《與未知的相遇》、《遠行與歸來》回到曾經求學的上海,三十多年前正是在此,他開始實驗火藥,尋找藝術新媒介。

2021-07-12

澎湃新聞

“以畫為戟”的西班牙畫家戈雅:四大版畫系列呈現(xiàn)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 是十八世紀末期西班牙最知名的畫家,以肖像畫和宗教畫廣為人知。

2021-07-11

澎湃新聞

南京德基美術館今秋重開,百倍放大呈現(xiàn)清代《金陵圖》

地處南京新街口的南京德基美術館經過兩年改造,將于今秋重新亮相。

2021-07-10

澎湃新聞

拉斐爾《持花飾的孩童》等兩件真跡現(xiàn)身北京

拉斐爾,已負盛名五百年,被奉為“文藝復興三杰”之一,是西方藝術家中的典范。7月10日起,“遇見拉斐爾:從文藝復興到新古典主義”特展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展。

2021-07-10

澎湃新聞

淡出視野的屏風,留在藝術里的畫屏

屏風和畫屏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豐富而復雜的歷史現(xiàn)象,也是近現(xiàn)代中外交流的重要媒介。如今,屏風雖已淡出人們的視野,卻也成為了解古代中國的通道。

2021-07-10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