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尤無曲誕辰110周年,“人淡如菊”呈現(xiàn)其90余年藝術人生

二十世紀以來江蘇南通地區(qū)名家輩出,包括張謇、陳師曾、王個簃、李苦李、尤無曲、趙無極等人,在中國美術史上稱此為“南通美術現(xiàn)象”。其中尤無曲被譽為是“南通美術現(xiàn)象”里的高峰之一。澎湃新聞獲悉,9月18日上

二十世紀以來江蘇南通地區(qū)名家輩出,包括張謇、陳師曾、王個簃、李苦李、尤無曲、趙無極等人,在中國美術史上稱此為“南通美術現(xiàn)象”。其中尤無曲被譽為是“南通美術現(xiàn)象”里的高峰之一。

澎湃新聞獲悉,9月18日上午,“人淡如菊 筆墨水融——紀念尤無曲誕辰110周年藝術大展”在南通博物苑新展館一樓3號展廳開幕,展出尤無曲從1914年到2006年,長達92年時間跨度的代表作68幅,展品形式多樣,有條屏、冊頁、手卷等,呈現(xiàn)了畫家尤無曲在詩書畫印以及園藝等諸多領域的不凡成就,展示了這位生于南通、外出游學后又回到南通,經(jīng)歷不同歷史時期,受到南北不同地域文化影響的畫家90余年藝術人生。展覽持續(xù)至10月25日。

尤無曲(1910-2006)

尤無曲(1910-2006)

南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擁有古老傳統(tǒng)的文化遺存,而且在中國近代文化、科學和教育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的先驅(qū)人物張謇于1905年在這里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收藏包括歷史、美術、教育內(nèi)容的資料和作品的民間博物館,國內(nèi)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所紡織學校、刺繡學校、第一所氣象站等,也都是在這里建立的。

南通“據(jù)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的特殊地理位置、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培育了不少具有開明思想和創(chuàng)新銳氣、兼有南方和北方文化品格的知識分子——杰出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和文藝家,如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近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張謇、韓國鈞、孫儆、陳師曾、王個簃、李苦李、尤無曲、趙丹、高冠華、劉子美、趙無極等人。其中“尤無曲先生是‘中國美術南通現(xiàn)象’里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國南宗山水畫史上的一座奇峰?!蹦贤ù髮W原副校長、南通市美協(xié)名譽主席沈啟鵬說。

“人淡如菊 筆墨水融——紀念尤無曲誕辰110周年藝術大展”開幕現(xiàn)場

“人淡如菊 筆墨水融——紀念尤無曲誕辰110周年藝術大展”開幕現(xiàn)場

澎湃新聞獲悉,9月18日上午,“人淡如菊 筆墨水融——紀念尤無曲誕辰110周年藝術大展”在南通博物苑新展館一樓3號展廳開幕,展出尤無曲從1914年到2006年,長達92年時間跨度的代表作68幅,展品形式多樣,有條屏、冊頁、手卷等,呈現(xiàn)了畫家尤無曲在詩書畫印以及園藝等諸多領域的不凡成就,展示了這位生于南通、外出游學后又回到南通,經(jīng)歷不同歷史時期,受到南北不同地域文化影響的畫家90余年藝術人生。

“人淡如菊 筆墨水融——紀念尤無曲誕辰110周年藝術大展”展覽現(xiàn)場

“人淡如菊 筆墨水融——紀念尤無曲誕辰110周年藝術大展”展覽現(xiàn)場

據(jù)主辦方提供的資料,尤無曲1910年出生于南通教育世家,5歲習畫,6歲起在張謇創(chuàng)辦的幼稚園、小學、初中,一直上到師范畢業(yè),源遠的家學和先進的近代教育,為尤無曲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1929年,尤無曲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上海美專,直接插班二年級。半年后,黃賓虹等應葉恭綽的邀請,創(chuàng)辦了中國文藝學院,旨在培養(yǎng)一批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中國畫家,尤無曲轉學到中國文藝學院,成為蔡元培、葉恭綽、黃賓虹等民國文化精英,振興中國繪畫“優(yōu)才計劃”的培養(yǎng)對象。中國文藝學院后更名為中國文藝??茖W校,尤無曲和他的同學們基本上都被吸收到海派名家匯集的“蜜蜂畫社”,成為中國早期美術團體的成員。

第一排左三蔡元培、左四葉恭綽、右一黃賓虹、第三排右二鄭午昌

第一排左三蔡元培、左四葉恭綽、右一黃賓虹、第三排右二鄭午昌

1938年日寇侵華,尤無曲逃難到上海,結識嚴惠宇,得其引薦,拜陳半丁為師。尤無曲去北平從陳半丁學畫,期間有緣結識蔣兆和、蕭謙中、王雪濤等諸家,開拓了藝術視野。1941年11月,尤無曲在中山公園水榭舉辦個人畫展,齊白石為鼓勵尤無曲,買下了畫展最貴的作品《纖夫圖》。齊白石還為尤無曲訂潤例,寫下“下筆蒼勁,有明人風”的評語。北平畫展是尤無曲融合“海派、京派”繪畫藝術,初具個人面貌的展示,在尤無曲藝術生涯中,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齊白石為尤無曲訂潤例

齊白石為尤無曲訂潤例

1942年尤無曲自京返滬,寓居上海十年,精研繪畫。尤無曲曾說:“學傳統(tǒng)、師古人并非只是臨摹而已,重要是領會古人精神境界和文化內(nèi)涵”。上海期間,問學于海上名家秦曼青、湯定之、黃藹農(nóng)等。

1952年尤無曲離開上海,回到故鄉(xiāng)南通。顛沛流離的游學生活結束,尤無曲在家鄉(xiāng)潛心錘煉自己的藝術,探索中國畫藝術發(fā)展的新局面。回通后,尤無曲開始培植修剪花木盆景,這是他兒童時代養(yǎng)成,又一度中斷的興趣愛好,也是他至離世前,一直保持的獨特藝術實踐,是他把握自然靈性的特殊渠道和體驗。在漫長的歲月里,尤無曲堅持寫生,感悟體驗山川自然的氣韻,每天練字,他認為“書法為繪畫的基礎,書法功力直接影響畫家的最終成就”

尤無曲制作的曲園盆景

尤無曲制作的曲園盆景

尤無曲還有其他畫家沒有的的特殊經(jīng)歷,他在南通醫(yī)學院尋得畫教學用人體解剖圖的工作,為了不荒廢自己的藝術,他以過人的忍耐力和自幼練就的繪畫功夫,堅持用毛筆和中國繪畫的方法畫人體解剖圖,一畫26年,這段經(jīng)歷成為他提高筆力和造型能力的特殊修煉。

1978年,南通書法國畫研究院成立,尤無曲被邀入院,有了外出寫生的機會。1979年、1981年,1982年四年內(nèi)三上黃山,尤無曲在黃山悟到氣韻從水而來,水是自然生態(tài)的核心,是黃山的精魂和底蘊,也是中國繪畫的靈魂。初上黃山歸來,他嘗試潑墨畫法,古稀變法自此開始。1987年元旦,尤無曲舉辦畫展,向世人展示了他古稀變法的成果。從初上黃山到舉行個人展,尤無曲的古稀變法,前后歷經(jīng)八年?!皾妼懛ā钡膭?chuàng)造,克服了傳統(tǒng)技法的束縛,實現(xiàn)了潑寫自然隨意的局面,自此尤無曲進入藝術自由的新天地。

尤無曲在黃山

尤無曲在黃山

尤無曲對藝術史的貢獻不僅有他的“筆墨水融”說,及其作品,值得珍惜的還有他的藝術道路。古稀變法后,他有詩云:“筆墨從來是國魂,丹青變法意猶存。何須叱咤阿諛骨,留待后人作正論”。這是他對自己藝術道路的總結:堅守國魂、潛心變法、超脫時流、勇攀高峰、相信未來。實質(zhì)是走“包前孕后,古今獨立”為核心的藝術之道,這是中國畫的發(fā)展之路,也是尤無曲深悟和踐行的藝術之道。

?尤無曲??獨來習靜萬山中 ?1929年? ??

?尤無曲??獨來習靜萬山中 ?1929年? ??


尤無曲?江南早春 1987年作

尤無曲?江南早春 1987年作

南通大學原副校長、南通市美協(xié)名譽主席沈啟鵬說,感悟他的一生,“人淡如菊”是他終生恪守的人生操守和精神寫照;感悟他的藝術,“筆墨水融”是他藝術實踐的獨特創(chuàng)造和杰出貢獻;感悟“光朗堂藝術館”走過的歷程,“家國情懷”是尤老后代子孫文化自覺的責任擔當。

尤無曲 ?山間留云圖? 1993年?

尤無曲 ?山間留云圖? 1993年?

 

尤無曲?夏山飛瀑? 1997年畫2005年題??

尤無曲?夏山飛瀑? 1997年畫2005年題??

尤無曲長孫、南通光朗堂尤無曲藝術館館長尤燦說,南通博物苑成立之初,南通尤家和博物苑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百多年來薪火相傳、血脈相連。祖父近百年的人生軌跡歷經(jīng)了南通博物苑、南通第二幼稚園、通師一附、張謇中學、南通師范、南通中學、南通醫(yī)學院、南通書法國畫研究院和南通大學,除了其間十余年在上海、北京求學游學外,其余時間都生活在南通,祖父已和南通這座城市融在了一起。祖父的藝術成就,已不僅僅屬屬于我們后代,更屬于南通、屬于中國,屬于我們這個偉大時代,屬于所有孜孜不倦為理想、夢想堅持努力的人們。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