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梁漱溟: 青年與時代

今后新的中國,一定要靠中國人習慣團體的生活,一定要靠中國人養(yǎng)成組織能力

廳長,各位先生,各位同學:

我們到成都,承各方面邀約講演。

最初的時候,覺得對于初中同學講話不大容易,尤其是談到問題更是不容易,但是我很愿意同青年朋友見面,所以在講演的日程中,還是排定了。

梁漱溟: 青年與時代

 

今天我見著諸位,充滿了許多意思,充滿了許多要說的話,充滿了與青年同學見面的一種熱烈情緒。因為我總覺得每一個青年都很可愛的。

我不知道諸位自己覺得沒有,人在青年時代,實在是為許多人、許多方面的眼光所注意。

這個注意,可以說是有很多好的意思,但也有很多不好的意思在內,因為人在青年時代,是一個很好活潑,很好利用,而且力量很多的份子,所以你也要來注意青年,他也要來注意青年,至少其中的一半都不免有這樣的一個用意。

我去年到日本參觀,看見日本普遍設有青年學校,這種青年學校,在日本是比較一個新的事情,在教育上也是比較一個新的辦法。

在他從前是有一種青年訓練所及一種實業(yè)補習學校,到去年的時候,將實業(yè)補習學校同青年訓練所合并起來,改設為青年學校。這個青年學校所注意的有“精神訓練”“軍事訓練”“職業(yè)訓練”等。

現(xiàn)在青年學校在日本已經普遍設立,雖不強迫人學,但是差不多十之八九的青年都人了這種學校。除了這個學校以外,在日本還有一個青年團的組織,據說是一個修養(yǎng)的團體。

本來在日本鄉(xiāng)村里面團體很多,有職業(yè)團體、經濟團體、地方自治團體,然而在這許多團體里面,“青年團”要算是頂重要的,頂活躍的了。日本每一個鄉(xiāng)村里面,都有這種青年團的組織。

在日本的教育當局,對于這種事情看得非常之重要。不但是教育當局重視,就是日本的統(tǒng)治階級,日本的政府都想把他們的意思灌輸到青年,都要想法子運用這些青年,說得不好聽一點,都想利用這些青年。

他們對于這些青年格外做工夫,他們曉得每一個青年都很活潑,很有力量,而且也好做工夫;下過工夫以后,很好替他們完成他們的目的。

這種情形,不單是日本如此,蘇聯(lián)也是如此。蘇聯(lián)對于青年的教育,青年的訓練,與青年的組織,都是特別的注意。

在意大利也是如此,在德國也是如此,差不多好多國家,尤其是像剛才所說的幾個國家,他抱著一種主義,懷著一種野心,要想達到他們的目的。

對于青年更是特別注意,都是給他們一種訓練,給他們一種組織,他們這種作法,一半是很好的意思,一半也是免不了利用青年的意思。

像這種情形,不知道我們的青年覺得沒有?覺得我們青年在今日這個時代實在是最為各方面所注意,大家都看重沒有?

現(xiàn)在再拿中國國家來說,當然應當看重你們,應當看重你們青年,也應當對你們青年作一種特殊的教育工夫,作一種訓練與組織。

可是我們的國家沒有像蘇聯(lián)意大利德國那樣的對青年作工夫,沒有怎樣的訓練大家、組織大家;就是作了一點,也還作得不夠,作得不好。

這種情形,從一方面說是缺陷,但從另一方面說,也許是一種好處,就是免得可愛的青年被野心家利用。

然而從缺點上來說,我們處于今日這樣的時代,青年人實在是最有用的,正好培養(yǎng)來應付我們的國難,應付我們現(xiàn)在社會的改造。

要完成中國社會的改造,非靠大家不行,這樣就須給大家一種訓練,一種組織??墒谴丝虥]有作好,這是一個缺點。

剛才我說,給大家說話,一面覺得很難,一面也很愿意,心中有很多的話想給大家說,感觸最深的情緒,就是這一點,就是不知道大家有這個覺得沒有。

我們的國家對大家的訓練組織,來得很緩,很不夠,這是一個缺點;但是另一方面,也許是一個好處。

我們的國家沒有利用青年,沒有像其他的國家,其他的政府有計劃的來訓練青年,組織青年,或者可以說是沒有那樣的野心。我們也只是盼望我們中國的青年都能啟發(fā)一點自覺心,都有一個自愛的意思,都有一個向上的志氣。

假定大家都有這種自愛向上的心,那末,就應當來認識大家的任務,互相勉勵,負起自己應負的任務,這樣也許比較國家來訓練大家、組織大家——像蘇聯(lián)意大利那樣——還好一點。

不過講到自愛、向上,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只說出這個意思拿來提醒大家,希望大家互相勉勵,擔負時代的任務。

這個任務,就是剛才我說過的兩個任務:一是應付國難。一是完成社會的改造。

因為這兩件事情(國難與社會改造)正是我們中國所遭遇的兩大事實。

中國老的社會,老的文化在近百年來因為世界大交通,受到西洋人的影響而變化,而破壞崩潰,到今天差不多。沒有什么存留的了。

今天往前去,就是要建造一個新的社會,完成這個社會的改造。這個完成中國社會改造的任務必在我們青年人的身上。這是一個很大的任務。

因為年紀大了的人恐怕不夠擔當,未來的中堅力量一定是現(xiàn)在的青年。這一點要希望我們的同學深刻的認識?,F(xiàn)在我們是在社會改造的時代,這個社會改造的工夫要靠我們的青年來完成。

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我們民族危難的此刻應付國難的任務。這個事情,在眼前也得要靠成年人,可是中國的國難,不是三年兩年可以渡過的。

要繼續(xù)來應付國難,挽救民族的危殆,還是要靠我們的青年,以上說的這兩點(國難與社會改造)都要希望我們青年同學來負擔。

認清了我們的題目,大家彼此互相勉勵的來擔負這兩個任務。

在擔負這兩個任務上,我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團體生活的注意。所謂團體的生活,就是要有組織的能力與有紀律的習慣。

這是我們所最缺乏的,中國人在近百年來的失敗,就是因為中國人對于團體生活沒有習慣。中國人散漫,中國人不合作,就是不會過團體的生活的明證。

今后新的中國,一定要靠中國人習慣團體的生活,一定要靠中國人養(yǎng)成組織能力。

這兩點也不能不期望于大家,因為有許多成年人,習慣已經固定,不易改變,而青年人就很容易得多。在團體生活里面,須要有的兩條件,也得分別的說一說。

第一個是紀律的習慣。

團體一定要有紀律。這個紀律習慣,我想比較容易養(yǎng)成,如大家所受的童子軍訓練,如一般學生及民眾所受的軍事訓練,大概都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成紀律的習慣。

所謂紀律習慣是什么?就是在人多的時候,還能夠不因人多而紊亂,還能夠有一致的行動表現(xiàn),并且這種行動非常的敏捷,如同一個人行動一樣,這個就是好的紀律。

第二就是組織的能力。

紀律習慣在集團生活中是很要緊的,而同時應當注意的還有組織能力。組織的能力不是像剛才所說的受軍事訓練可以養(yǎng)成的,組織的能力是要靠大家在平時種種的團體生活中培養(yǎng)來的。

大家能夠彼此商量著辦事,這就是組織的能力,單純的服從不是組織能力,單純的發(fā)號施令也不是組織能力。培養(yǎng)這種能力是很不容易的,團體生活沒有組織能力也是不行的。

所謂組織能力,就是所謂民治的精神。

團體生活中的民治精神是一定很必要的,如果大家能夠注意培養(yǎng)在團體中的組織能力——民治精神——則嚴重的困難可以應付,中國社會的改造才可以完成。

我現(xiàn)在綜合的說一說:

第一,希大家覺得這個青年時代,你們最為各方面所注意。

此刻中國的國家還沒有像蘇聯(lián)、意大利那樣組織大家,訓練大家,只好希望大家自己勉勵自己,擔當起當前的任務。

第二,要完成中國社會改造,應付中國國難?,F(xiàn)在應該彼此勉勵,同時集中精神,培養(yǎng)團體生活,養(yǎng)成紀律的習慣與組織的能力。

本文為1937年梁漱溟在成都的演講實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