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清華為何建設科學博物館,這個時代為何需要科學博物館

12月17日,由北京博物館學會與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與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清華科博臨時展出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樓舉辦。研討會上,與會者對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兩

12月17日,由北京博物館學會與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與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清華科博臨時展出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樓舉辦。研討會上,與會者對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兩年來的實踐、專業(yè)策展設計等展開探討,并對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發(fā)展現(xiàn)狀、特別是科學博物館的建設展開研討。

“偉大之大學必有偉大之博物館,在科學日益發(fā)達的現(xiàn)代,科學博物館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是第一座綜合類大學科學博物館,這也是中國大學的第一座。清華大學建立科學博物館,不僅是向公眾展示清華的形象,也是為了喚起公眾對科學歷史物證的重視,喚醒全民的科學意識,推動公眾科學傳播?!鼻迦A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此前接受相關專訪時說。

據(jù)悉,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地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美術學院之間的空地,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設計者,意大利著名設計家博塔來設計。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場館設計草案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場館設計草案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

12月17日,“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與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清華科博臨時展出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樓舉辦。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考古博物館等機構的代表參加了參觀與研討。同時展出的“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儀器歷史展”以世界科技史為背景,以清華百年來科技歷程為主線,展出了從清華園各歷史時期各教學科研實驗室及校外征集而來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科學儀器;和“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則從古代簡單的手動計算工具,到近代復雜的機械計算裝置,再到現(xiàn)代先進的電子計算設備,既呈現(xiàn)了人類計算觀念的演進,又折射了人類生活模式和世界圖景的變遷。

據(jù)了解,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于2018年4月24日正式籌建,與清華大學科學史系聯(lián)體運作。根據(jù)本次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上的最新消息,從2018年開始的建筑招標征集設計方案目前已基本確定,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的永久館所地址是藝術博物館和美術學院之間的空地,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設計者,意大利著名設計家博塔來設計。未來,清華科博和清華藝博比鄰而居,將便利觀眾參觀,成為清華園內(nèi)科學與藝術并列的殿堂。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展廳現(xiàn)場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展廳現(xiàn)場

以下為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此前接受對話內(nèi)容

問:這個時代為什么需要科學博物館?對社會公眾而言,對大學而言,科學博物館為什么如此重要?

吳:這個問題里包含了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為什么需要博物館;第二個層面為什么需要科學博物館;第三個層面,大學為什么辦科學博物館。

第一,我們知道博物館是現(xiàn)代性的產(chǎn)物,它標志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一切文化活動的合法性。從近代歐洲的發(fā)展史來看,現(xiàn)代性本來就是一個征服和控制的活動,首先要征服自然、控制資源,而這個控制與征服本身,就是通過自然博物館得以合法化,所以最早的博物館是自然博物館。

緊隨而來的科學博物館是對工業(yè)革命的認同。18世紀的英國工業(yè)革命到19世紀開始向全世界傳播,各個國家因為參與工業(yè)革命,增長了自己的國力,為了體現(xiàn)這樣一件事情對國家發(fā)展的意義,許多國家就辦了世界博覽會,以展示自己的實力。不過世博會是臨時的,而博物館則可以把世博會的成就長久固定下來。

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之后,各個國家陸續(xù)開始建工業(yè)博物館,或者叫科學與工業(yè)博物館,比方說英國、法國、德國、美國這些西方發(fā)達國家,都有它的科學與工業(yè)博物館。非??上У氖?,我們國家這么大,對科學又那么重視,科教興國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但是沒有一個科學博物館來弘揚科學的意義和價值,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歷程沒有博物館做見證。我們清華科學博物館的建立,就是想在這個意義上彌補一點歷史的欠缺。

說到第三個層面,大學為什么要辦大學博物館,有一句名言可以解釋——偉大之大學必有偉大之博物館(The great university has its great museum)。大學辦博物館首先是大學自身科學研究發(fā)展的一個見證。世界名校都有自己的博物館甚至博物館群,比如哈佛大學,它有十幾個博物館,其中七八個是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包括礦物陳列室、植物陳列室、動物陳列室、人種博物館。哈佛大學還有科技儀器收藏和陳列,由科學史系來管理。

在那些歷史悠久的大學里,博物館曾經(jīng)就是他們理科研究的場所。西方的古老大學,一開始都不搞科學研究,都是做人文研究。比方說牛津大學,它是從19世紀中期開始,才有科學和技術門類的進入,最早的科學研究就是在牛津自然博物館完成,早年的那些教授往往在博物館里工作。

博物館為什么能夠彰顯一個大學的偉大呢,就在于博物館往往是大學的一張名片,是大學與社會之間互動的一個中介平臺。清華大學建立科學博物館,不僅是向公眾展示清華的形象,也是為了喚起公眾對科學歷史物證的重視,喚醒全民的科學博物館意識,推動公眾科學傳播,最終推進國家科學博物館的建立。

問:公眾對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天文館比較熟悉,請問科學博物館與科技館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吳:廣義的科學博物館包括自然博物館、科學工業(yè)博物館和科學中心三種類型,狹義的科學博物館指其中的科學工業(yè)博物館。今天我們中國大力興辦的科技館,實際上是西方國家的科學中心。它其實不是科學博物館,因為沒有歷史收藏,都是互動性展品。

至于收藏類科學博物館也不是沒有,我們有很多專業(yè)博物館,比如汽車博物館、航天博物館、鐵道博物館,是有收藏的,但是我們沒有一家綜合類的科學與工業(yè)博物館。目前看,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將會是國內(nèi)第一家收藏型、綜合類的科學博物館。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文物的展示,引導觀眾思考科技與中國近現(xiàn)代史、科技與民族振興、科技與現(xiàn)代化、科技與人類未來等深刻的話題。我們的目標是,立足清華、面向中國、走向世界。

吳國盛參觀劍橋惠普爾科學史博物館

吳國盛參觀劍橋惠普爾科學史博物館

:您寫過一套書,叫《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志》,講述您游歷全世界科學博物館的感悟。游歷這些科學博物館對建清華大學的科學博物館有什么樣的啟發(fā)?

:啟發(fā)非常大。我本來是做西方科學史研究的,以前對科學博物館并不是很熟悉,有一度甚至懷疑在數(shù)字化時代建科學博物館是否有必要,覺得搞個虛擬的就好。

2013年湖北科技館要建新館,委托我做一個科技史的展線策劃,這給了我一個機會去考察世界各地的科學博物館。當時第一次見到瓦特蒸汽機、伽利略望遠鏡等科學儀器和技術發(fā)明,非常震撼。這些東西過去都只在書本上聽說過,從來沒有見過。這時我才深深地意識到,物證是任何虛擬所不能替代的。就比方說我們聽音樂會,現(xiàn)在有那么多好唱片, CD什么的,比現(xiàn)場還好,但是現(xiàn)場不僅是音質(zhì)效果的問題,它本身的真實性,帶給人那種真切的感受,是沒法替代的??床┪镳^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沒有真東西,只是虛擬的話,從傳播意義上,它當然可以有較大的流量,但那只能是一個輔助性的、補救性的東西,而不能替代真實的物證。你看現(xiàn)在我們中國人出去旅游,也慢慢學會了看博物館,因為看了博物館,你就把本地的風土人情、各種文化制度、宗教甚至科學都了解了。

2016年我來到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科學史系的同時,就提出同時要創(chuàng)辦科學博物館,這個想法與校領導一拍即合。經(jīng)過一年多的醞釀和論證,學校于2018年4月24日正式?jīng)Q定籌備科學博物館??茖W博物館的永久館所地址是藝術博物館和美術學院之間的空地。從2018年開始招標征集設計方案,2020年基本確定了,由藝術博物館的設計者意大利著名設計家博塔來設計。

問:從籌備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年多的時間,未來科學博物館會呈現(xiàn)一個怎樣的面貌呢?

吳: 在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建清華自己的科學博物館是清華在校師生和全體校友的共識。在醞釀和論證的過程中,我們更加明確了創(chuàng)辦科博的宗旨:展現(xiàn)清華百年科技報國歷史、打造理工文藝交叉學科平臺、激勵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科學傳播。

目前,我既是科學史系主任,又兼任科學博物館館長。未來科博建成之后,將成為科學技術史學科的教學場所,科博的藏品將成為科技史學科的研究對象,我們將借此推動科學儀器史研究方向的發(fā)展。反過來,科學史系是科學博物館的學術支撐,將使得清華科博在學術能力和學術影響方面保持較高的水準。

清華大學邱勇校長曾在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成立大會上表示“希望科學博物館進一步推動人文與理工的交叉融合,與藝術博物館并列成為清華園科學與藝術的兩個殿堂?!?/p>

北宋時期的水運儀象臺(來自網(wǎng)絡)

北宋時期的水運儀象臺(來自網(wǎng)絡)

未來科學博物館的大樓蓋好后,會有五大展廳。第一個展廳是中央廳,展廳中間是水運儀象臺的復原件,兩邊各有一個大屏幕,一個是清華園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一邊是世界科技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體現(xiàn)立足清華、面向中國、放眼世界這樣一個立意。

水運儀象臺是中國北宋時期造的超大型科學儀器,用水做動力,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機械鐘,也是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龐大、耗資最大的國之重器,高12米,底座方長7米。原件在北宋末年已經(jīng)不存,但設計者蘇頌留下了《新儀象法要》,記載了該儀器的制造方法。我們清華科博將運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把它復原出來,作為鎮(zhèn)館之寶放在中央廳展出。

清華園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將告訴觀眾,清華園每一寸土地曾經(jīng)發(fā)生過什么,一百年前什么樣,五十年前什么樣,哪些名人曾經(jīng)在校園里哪個位置上住過,普通校友也可以查到自己曾經(jīng)住過的老宿舍現(xiàn)在在哪兒。清華大學是中國名校中唯一一家沒有搬過校園的學?!?85名校都搬過校園,清華始終駐足在龍興之地積累、發(fā)展,所以清華園每一寸土地都積累了豐厚的歷史。我們將通過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把這些歷史風華展示出來,滿足觀眾尤其是清華校友的情感需求,也體現(xiàn)了科學博物館的人文性。

還有一個面向世界的展示系統(tǒng)——全球科學技術發(fā)明的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記錄科學歷史的發(fā)展高峰或者科學重心的遷移過程,非常壯闊。

第二個展廳是“行健不息”的清華廳。它將把清華一百年來的理工科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教具、儀器、設備、設施、工業(yè)制品展示出來,讓人們既要看到民國清華之強大,也要看到共和國清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取得的偉大成就。在這里,我們將復原清華大學幾代各類實驗室,力求真實還原。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 “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展”部分展品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 “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展”部分展品

第三個廳是世界廳,或者是西方廳,暫命名為“科學源流”??茖W來自于西方,所以這個廳是最大的。這個廳從古希臘開始一直追溯到近代,內(nèi)容特別多?,F(xiàn)在初步設想有如下主題展區(qū):天象廳和天文儀器、機械發(fā)明、能源動力、電力電訊、計算機、航空航天、交通運輸、材料。天文儀器是科學博物館通常比較受歡迎的展廳,它折射了人類不同文化對宇宙的認識和探索。

機械主題里包含了希臘技術發(fā)明、鐘表機械的發(fā)明以及達芬奇的發(fā)明。這三個方面基本上可以把西方從古代到近代的機械傳統(tǒng)連接起來。牛頓力學也將在這個展區(qū)表現(xiàn)。

第三個展區(qū)是能源動力區(qū)。蒸汽動力是工業(yè)革命的龍頭, 它是一種原動力。瓦特機直接帶來了工業(yè)革命,和它關聯(lián)產(chǎn)生的還有流水線生產(chǎn)、標準化作業(yè)、計時裝置、打卡裝置等等。技術發(fā)明的背后有文化的背景,它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發(fā)展的邏輯,我們要把這層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出來,這也是清華科學博物館應有的特色?,F(xiàn)在我們想找人到英國北部某些偏僻的礦井那去,嘗試找一臺瓦特機來??吹剿^眾自然產(chǎn)生工業(yè)革命的聯(lián)想,這是課本里實現(xiàn)不了的。除了蒸汽動力,后來的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以及核能,都要表現(xiàn)。

核能展區(qū)有特殊的意義,清華很多校友、師生參與了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原子能研究也是清華學術領域的一個重要項目。

第四是電力電訊展區(qū)。電力跟電學、磁學、電磁學、電動力學的發(fā)展密不可分。蒸汽機從某種意義上說與熱力學沒有關系,倒是相反,熱力學來源于蒸汽機的出現(xiàn),但是電力完全是先科學后技術的,沒有科學就沒有電訊電力,它不是通過工匠傳統(tǒng)搞出來的,完全來自于科學的自由創(chuàng)造。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部分展品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部分展品

第五個是計算機展區(qū),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要更加獨特一點。計算發(fā)展史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個時期,我們叫做前機械時期。第二個計算時期,我們稱為機械計算,就是利用齒輪的聯(lián)動裝置來進行計算。帕斯卡是第一臺機械計算機的發(fā)明者,創(chuàng)造了齒輪的進位機制。隨后,萊布尼茨發(fā)明了一個可以做乘法的輪子叫萊布尼茨的階梯滾輪。

到了19世紀,又出現(xiàn)一個著名的英國數(shù)學家叫巴比奇,他發(fā)明了差分機和分析機,其中已經(jīng)設想的編程方法將計算歷史帶入一個新的領域。但是他編程的這個東西太復雜,當時的機械加工技術不夠,沒有完成他的編程計算機的夢想。

為了紀念巴比奇誕辰200周年,倫敦科學博物館用現(xiàn)代的技術把差分機2號復原出來了。我們也要復原這個差分機,我們已經(jīng)聯(lián)系了倫敦科學博物館的復原工作負責人,他很愿意幫助我們做這么一件事。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去復原一些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科學儀器,讓觀眾更加直觀感受科學的魅力,激發(fā)科學創(chuàng)新。

航空航天展區(qū),要有清華元素。清華歷史上曾經(jīng)造過中國歷史上第一臺滑翔機,這一點很多人不知道,我們要把這些歷史還原出來。交通運輸和材料展區(qū)也是如此。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吳國盛在“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展”展廳觀展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吳國盛在“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展”展廳觀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先生在“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展”展廳觀展,并寫寄語留念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先生在“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展”展廳觀展,并寫寄語留念

第四個廳是中國廳,也叫“天工開物”廳,要向世界展示中國古代的技術成就,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古代中國農(nóng)耕社會機械技術的各個方面。目前我們會直接采用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作為腳本進行展示,因為《天工開物》基本上是中國古代手工業(yè)技術的一個縮影。

第五個廳是臨時展廳。一個博物館最有活力的部分是臨時展廳。我們將與國際、國內(nèi)同行之間開展交流合作,共同策劃組織主題性、專題性的展覽。我們現(xiàn)在想跟故宮合作,辦一次故宮里面的科學儀器展覽,那里有不少地球儀、世界地圖、天文儀器、鐘表等等,這些儀器都是當時的傳教士帶到中國的。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研究性復原的里程計和記里鼓車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研究性復原的里程計和記里鼓車

問:從這里引申出另外一個話題,您怎么看待東方科學傳統(tǒng)?我們這方面的成就如何?您怎么看待中西方科學體系和文化傳統(tǒng)的差異?

吳:這是很好的問題?,F(xiàn)代科學,來自西方,跟我們中國沒有關系。現(xiàn)在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不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東西,所以我們科博會花很大篇幅來展示西方科學的歷程。我們中國雖然在科學傳統(tǒng)方面是弱的,但有很強大的技術傳統(tǒng)。比方說青銅器,這是很特別的,它的冶煉和鑄造在同時代走在世界前列的。

展陳中國的技術傳統(tǒng),不能按照西方流行的方法,應該按照古代中國人的理解,所以,我們計劃直接以宋應星的著作為腳本,按照他當年的分類方式來布展。

現(xiàn)在有些科技館,用現(xiàn)代科學框架來套中國古代的東西,其實不是個好方法,這個方法只能讓中國科學顯得更加貧弱。如果我們非要說磁針是磁學,那我們就差得太遠了。但中國人的磁針在應用方面還是很強大的,再比如用它怎樣來指向航海,怎樣看風水等等,但這個和現(xiàn)在的電磁學沒什么關系。

按照現(xiàn)在新的布展思想以及科學史最新的研究思路,我們盡量原汁原味地保留這些成就在當時所處的文化背景,再現(xiàn)中國古人的智慧,不要以現(xiàn)代人的所謂高明將它重新打扮,更不是把現(xiàn)在的思想強加給古人,按照今天的眼光來看可以干什么用。這部分我們希望有所創(chuàng)新,與目前別的科技館有所不同。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開幕式上,吳國盛館長導覽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開幕式上,吳國盛館長導覽

問:大學建一個科學博物館,一般會認為這是大學的博物館,與社會有些隔絕,那么科學博物館對推進中國整個科學博物館的發(fā)展和國民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方面有什么樣的設想?

吳:大學的科學博物館,就是要做一些社會上不大容易做的事情。中國現(xiàn)在正處在科技館發(fā)展的高潮時期,彌補過去的欠缺。到目前為止,包括西藏在內(nèi),各個省都已經(jīng)建成了相當規(guī)模的大型、特大型的科技館。但現(xiàn)在的科技館都是屬于西方的科學中心模式,science center,它基本上沒有歷史收藏,都是互動展品,都是小孩子可以玩的。當然,這也可以非常好地提升國民科學素質(zhì),促進全民熱愛科學,但最大的欠缺就是喪失了一個歷史厚重感,也喪失了對成年人的吸引力。

清華科學博物館的建立就是一個極大的補充,而且將會成為一個示范,推動中國科技館做科學歷史的收藏。單靠我們一家歷史收藏,是遠遠不夠的,全國都應該來收,把那些有歷史意義的科學儀器、技術制品收集起來,這是第一個意義。

第二,我們和清華藝術博物館一樣,都面向社會開放。清華科博和清華藝博未來比鄰而居,也是為了方便觀眾,近水樓臺一起看。清華藝博開放這幾年在社會上的影響非常好,社會觀眾的增長量在全國范圍看都是十分驚人的,這可能是我們清華大學的天生優(yōu)勢,對社會觀眾有吸引力。我們科博也會追隨藝博的步伐,見賢思齊。我們將向每一個參觀藝博的觀眾張開雙臂,歡迎大家也參觀科博。藝術當然是每一個人所喜歡的,但科學也有格外的魅力。我們希望,觀眾在科博也會發(fā)現(xiàn)更多驚喜。

總之,未來的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首先是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為學校的多學科交叉以及科技史學科的發(fā)展服務,為在校師生開展理工文藝學科融合提供場所。其次是服務社會,做科學傳播的生力軍、引領者??茖W博物館肩負著既促進科技發(fā)展,又促進公眾理解科學的艱巨使命。

問:科學博物館的工作離開必要的研究力量,也會受到很多的制約,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和科學博物館之間是怎樣的一種合作模式?

吳:科學史系是2017年成立的新系,規(guī)模很小,人員也是不夠的。我們希望科學史系和科學博物館是連體運作,在學術資源方面共享。目前科學博物館的骨干力量,就是來自科學史系的老師,或者是科學史專業(yè)的博士后,靠著這兩股力量來從事我們的復原和收藏工作。我們希望將來一些老師能有更深的介入。我們也希望借助科學博物館這個事業(yè),推進科學儀器史等科技史學科的快速發(fā)展。

科學儀器史在世界科學史學科發(fā)展中,特別是近幾十年,已經(jīng)成為一個顯學。人們越來越發(fā)現(xiàn),科學的發(fā)展不僅僅是觀念的變革、理論的變革,科學儀器在科學革命的過程中也扮演著很關鍵的角色。比方說我們要理解近代科學革命,有幾個儀器是不能夠忽視的,剛剛講的望遠鏡,沒有望遠鏡就不可能有現(xiàn)代天文學;沒有顯微鏡就沒有現(xiàn)代生物科學;沒有玻璃技術、試管燒杯,就沒有現(xiàn)代化學。還有一個著名的發(fā)明叫抽氣機,又叫空氣泵。我們知道抽真空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機械,因為只有在真空中,才能真正地演示伽利略所說的“自由落體實驗”,只有在真空中才能知道燃燒是怎么回事,只有在真空中你才會發(fā)現(xiàn)動物活不下去了。今年科學史界最高獎——“薩頓獎”的獲得者Jim Bennett就是研究科學儀器史的。很可惜在中國,多數(shù)學理科的同學可能還沒意識到空氣泵的重要性,可能都沒見過空氣泵什么樣,我要不是去西方的科學博物館也沒見過。所以科學儀器這部分,它是非常迷人的。

科學儀器史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都是一個新興的方向,一般的學校如果沒有博物館這樣一個平臺,不容易做起來。但是我們有博物館,我們就相得益彰,我們可以把歷史上大量的關鍵的科學儀器復原出來開展研究,這些事情具有開創(chuàng)性,因為可以通過科學博物館展陳的需要和實踐,來促成科學儀器史方向的發(fā)展,促進清華科技史學科的特色發(fā)展。

問:籌備過程中,您覺得對團隊最大的考驗是什么?

吳:首先我們要感謝清華校友鄧鋒學長為代表的匯愛基金會對我們科博基建的支持,它解決了我們最大的問題,這也是目前為止我們科博得到的最大的一筆資金支持。實際上在基建完成之后,科學博物館還是非常消耗資金的,搞博物館是富人的事業(yè),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會很燒錢。

我們辦科學博物館最大的困難是白手起家,我們沒有積累,我們也不能像其他科技館一樣按著國外的模子花錢去仿造就好。我們需要研究,研究的結果就是找到歷史上有意義的科學儀器和技術制品,一部分靠購買,一部分靠復原。買相對來說容易,但是需要曠日持久的研究,因為不能什么都買,我們要買相對來說重要的東西。

20世紀中葉清華大學實驗室舊照翻拍?化工系化學實驗室(圖片由75級校友袁帆老師提供)

20世紀中葉清華大學實驗室舊照翻拍 化工系化學實驗室(圖片由75級校友袁帆老師提供)


20世紀中葉清華大學實驗室舊照翻拍 水利系水工實驗室(圖片由75級校友袁帆老師提供)

20世紀中葉清華大學實驗室舊照翻拍 水利系水工實驗室(圖片由75級校友袁帆老師提供)

比如我們要復原三十年代清華物理實驗室,就要去尋找當時用到哪些儀器,比如當時電表是哪個牌子的,化學實驗室的試管是哪個牌子的,等等。所以,我們需要在國外市場購置很多古舊的科學儀器,最近我們也在做這項工作,也希望社會各界熱心人士來捐助,支持我們到西方古玩市場購買這些科學儀器。目前國際上的科技市場低迷,沒人買,我們現(xiàn)在趁機去收集,還能找到比較經(jīng)典的科技文物。

經(jīng)過兩年多的時間,目前科學博物館收藏近四千件藏品,多數(shù)是由清華大學校內(nèi)理工院系捐贈的舊儀器、舊設備,少數(shù)是社會捐贈和市場收購。校內(nèi)收藏中,年代越久的東西越少。50年代之前的藏品只有個位數(shù),這是目前主要的收藏難點。過去我們不怎么關心科技文物的保護和收藏,缺乏這方面的意識,每一次搬家、裝修、安全檢查,就淘汰、丟棄一批,非??上?。要想從器物層面恢復清華理工學科的歷史原貌,還需要繼續(xù)搜尋,此外輔之以在海外古物市場購買同款儀器、研究復原等方式。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研究性復原的“帕斯卡加法器”互動裝置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研究性復原的“帕斯卡加法器”互動裝置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研究性復原的“萊布尼茨階梯鼓輪”互動裝置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研究性復原的“萊布尼茨階梯鼓輪”互動裝置

研究性復原工作也是清華科博比較有特色的項目,目前已經(jīng)組建了專業(yè)團隊按部就班進行復原實踐。這次“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中,就有幾件我們自己研究復原的展品和互動模型。比如記里鼓車、里程計、帕斯卡加法器和萊布尼茲鼓輪等。

大約1900年左右,在古希臘一個叫安提凱西拉島嶼附近的海域,發(fā)現(xiàn)過一個沉船,沉船里面打撈出很多古代希臘的雕像,其中有一樣東西打撈出來銹跡斑斑,但是細看呢,有齒輪的痕跡,經(jīng)過幾十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里面有幾十個齒輪。經(jīng)過大概是一個世紀的研究,現(xiàn)在一般公認這是一臺古代的天文歷法計算器,現(xiàn)在雅典的國家考古博物館把這個所有的x光影像全部公布,供全世界研究,一邊研究一邊可以復原?,F(xiàn)在有好多種復原方案,這也是一個供全世界破解的比賽題目,我們清華既然胸懷世界,也應該介入這個事情。當然,還有很多儀器的復原都在我們的工作計劃之內(nèi),一步一步地推進。

等館舍建好后,如何把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建成具有國際水準并且極具歷史積淀內(nèi)涵的博物館,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所以特別希望得到清華的校友們以及社會各界的朋友們各個方面的支持。讓我們共同努力,早日迎來清華科學博物館的正式建成開放。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

(注:本文對話部分據(jù)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采訪的內(nèi)容,轉刊自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公號)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