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四通八達的詩觀

今天是個礦物記憶(硅)的時代,全世界都被裝進一個深不可測的網(wǎng)絡(luò),可謂“天下歸一”;而在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界,“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得一察焉以自好”,依然是常態(tài)。

四通八達的詩觀

王國維詩學的“境界說”以西方近代先驗美學為思想基礎(chǔ),結(jié)合中國古代詩學傳統(tǒng),將西方美學引入古典詩,帶來中國古典詩學思想的重大變革。

四通八達的詩觀

錢鐘書在其著作《談藝錄》與《管錐編》中佐證了中西詩學共通的“文心詩眼”,即共通的心理、智慧和審美情趣。

四通八達的詩觀

作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集詩人、理論家、批評家、翻譯家于一身的學者,梁宗岱深受西歐尤其是法國詩學影響,對中國現(xiàn)代詩歌發(fā)展貢獻巨大。

四通八達的詩觀

朱光潛的《詩論》聚焦于中西詩共同原理,關(guān)注“因有的傳統(tǒng)究竟有幾分可以沿襲,外來的影響究竟有幾分可以接收”。

——讀江弱水《詩的八堂課》

在北京,你爬高樓一望,滿眼還是高樓;在杭州,你在城里隨便什么地方,只需稍微調(diào)整角度,便能與山相看。由此我產(chǎn)生一種職業(yè)病式的亂想:長居北京者寫詩文,多少都有點兒苦大仇深的面孔;而居江南者,其詩文常有散逸的韻致,即便講苦大仇深,也多些從容。在當代文學學者中,江弱水先生的學問和文章,很能代表江南風格。

有一次,我倆倚運河夜飲,微醺之際,就探討文章句子長短的問題。我說:您也是個能盡量把句子寫短的人。我們的談?wù)?,自然別有所指,當代學院文風,大多粗鄙,許多看似復雜,實則簡陋。江弱水早年從卞之琳詩藝入手,兼治古典詩歌、現(xiàn)代詩歌和比較文學,其寫作素以雜糅古今中西詩學著稱,與許多食洋食古不化,故作高深者不同,他在文章上亦有發(fā)明。他能夠把學問的駁雜,挫磨為文章的精純。當然,精純既是學問境界,也是修辭功夫。南方文人,普通話大多學不地道,基本上得憑書面語感寫作,文章因而多書卷氣。比如,在這本《詩的八堂課》里,當寫到張棗在德國饞中國菜的情態(tài),作者還得動用《水滸傳》中的現(xiàn)成話:“在嘴里淡出鳥的德國……”,看似輕易的一筆,卻藏著修辭暗勁??梢韵胂?,要讓王朔或劉恒來寫同樣意思,該是啥樣兒腔調(diào)。

抽絲織錦

重新續(xù)接漢語古典詩學的脈絡(luò)

《詩的八堂課》最吸引人的,自是作者關(guān)心的詩學問題以及“抽絲織錦”展開問題的方式。前幾日出差,在高鐵翻閱《詩的八堂課》,忽而進一口深長隧道,閉目抬頭之際,想起嚴復譯的《天演論》。通過嚴復的譯筆,英吉利人赫胥黎這本演講與論文集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不但內(nèi)容上幻化為純正漢語古文,其目錄體例差不多成了《文心雕龍》《文史通義》式的??唇跛藭夸洠嗖扇×藵h語古典論著常用體例。且看這八課題目:“博弈第一、滋味第二、聲文第三、肌理第四、玄思第五、情色第六、鄉(xiāng)愁第七、死亡第八”。若不讀具體內(nèi)容,我們多半兒會認為這是一本講漢語古典詩學的書。江弱水多年前寫《古典詩的現(xiàn)代性》一書想說的是,西方現(xiàn)代理論家費盡口舌給現(xiàn)代詩歸納的“現(xiàn)代性”特征,在漢語古典詩里照樣能找得著。到這本書,他表露了進一步的想法:這些大多來自古典詩學體系的關(guān)鍵詞,也具有普遍的命名能力,它們可用來總結(jié)中西古今現(xiàn)代詩的一些基本特征。

作者這種思路,可以說是中國近代以來文學研究中很重要,卻有些孤絕的一脈。王國維、錢鐘書、朱光潛、梁宗岱等近現(xiàn)代大家,都曾試圖用中國古典詩學歌觀念,來理解西方詩學。比如,梁宗岱以中國古典詩學之“興”,來理解西方詩學之“象征”,朱光潛用“陰”與“陽”、“南宗”與“北宗”,來比附德國古典美學之“崇高”與“秀美”……可謂兩個范例。如此比附,自然難免有不吻合處,但借此打開的視野,卻十分開闊。無奈在過去的這一百多年,總是西風壓倒東風,在包括文學研究在內(nèi)的所有領(lǐng)域,總是新詞勝舊詞——王國維早就感慨過新名詞大量涌入漢語的基本現(xiàn)實。經(jīng)過了一百多年的激蕩,我們是否能重新續(xù)接這一脈絡(luò),建構(gòu)一套以漢語古典詩學觀念為“原子核”的普遍性詩學觀念?讀畢此書,我欣喜地看到,作者非常用心地致力于這一嘗試。

談詩,自然要從如何寫開始。作者巧妙地借“博弈”一詞包含的兩層含義,來辨析寫作中的“靈感”派與“技藝”派,繪聲繪色地描繪出“賭中妙手”與“棋中圣手”的種種情狀。編織這一課動用的觀點和材料,自然是遍采古今中西之闕文遺韻,錯雜熔鑄而成文。后面每課,也照此法徐徐展開。如何把眾多“原料”“切碎調(diào)勻”,再“燜”出獨自的味道?這是最體現(xiàn)作者文思和筆力之處??梢钥吹?,筆者發(fā)現(xiàn)了古今中西詩歌之間的眾多“契合”:在分屬于王羲之、陳子昂、杜甫、司湯達、里爾克、瓦雷里的詩句里,作者發(fā)現(xiàn)了共同的“形而上學時刻”;在詩經(jīng)、楚辭、漢賦、陶詩、紅樓夢,與莎士比亞、斯賓塞、波德萊爾等的作品中,看到了關(guān)于情色的相似語言編碼方式。在熱烈的“契合”中,不時會涌出這樣的詩學妙諦:“喜歡錘煉的詩人是健身狂,忍受不了一點多余的脂肪,非在身上鑿出六塊腹肌來不肯罷休?!薄叭绻麤]有玄思,一首詩很難從有限上升到無限,空靈不起來;但如果沒有情色,其實也很難沉醉于純粹的現(xiàn)實中,因為最切近現(xiàn)實的就是肉身?!?/p>

詩的精神

世界黑夜中向存在和語言的突圍

對作品的細讀,是此書另一特色。除了對古典詩詞吐香繚繞的評點,作者也分析了許多現(xiàn)代以來的詩,比如魯迅、卞之琳、馮至、紀弦、鄭愁予、張棗、楊煉、歐陽江河、于堅、朱朱、黃燦然、盧衛(wèi)平、泉子等的作品。作者治現(xiàn)代詩數(shù)十年,因此無論對所評詩作的選擇還是闡釋,看似信手拈來,實際卻四兩撥千斤,每有所論皆能有新見。比如,他對馮至十四行詩、魯迅《野草》中生死主題的論析,十分令人嘆服。再比如,他對下半身寫作的評價:“下半身寫作嚴格說起來只是社會諷喻詩。身體寫作則是一種寫作政治,是對自己身體的權(quán)利進行宣諭,把身體當作對抗世界的根據(jù)地。在語言配方和身體編碼方面,它們都乏善可陳?!?/p>

在作者的行文中,顯然有他的偏愛,比如,對卞之琳和張棗詩歌的推崇。他坦言:“二十世紀中國現(xiàn)代詩人中,一前一后,有兩位頂尖的技巧大師,一位是卞之琳,一位是張棗?!痹谖膶W批評這個行當里,有所偏愛,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兒,每逢談?wù)撍姁鄣脑娙俗髌?,就如戀人絮語,不但自己陶醉其中,也最能感染讀者。在全書八課之中,我們可以隨處見到關(guān)于卞之琳和張棗的品藻文字。

作為張棗的學生,我每讀至相關(guān)文字,自然別有會心。在“滋味第二”里,寫到了張棗愛吃的細節(jié)種種,我也是見證人之一,張棗在中央民族大學任教期間,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吃的佳話。在“聲文第三”里,作者著力分析了張棗《父親》一詩在音韻上的細致與精確,他將詩中的音響“暗哨”逐一明察,可謂心細如發(fā)。關(guān)于古典詩的音樂性,有現(xiàn)成技術(shù)標準,而漢語現(xiàn)代詩則尚未有類似標準,學界雖有“內(nèi)在韻律”的討論,至今未成技術(shù)性共識,此書里的分析,堪稱這方面的重要嘗試。

當然,探尋白話詩的音響特征,的確是個不易討好的活兒。如作者所感慨的,白話詩的聲音設(shè)置難上加難,比杜甫周邦彥難度更大;而由這種難生出的“巧”,也就隱藏得深。比如就張棗《父親》一詩而言,全詩倒數(shù)第一行和二行文字之間的空白,讀起來就有一種特別“巧”的音響效果。詩人這首詩,寫的是1962年的父親,而張棗本人亦是1962年所生。三個“轉(zhuǎn)身”之后一行空白,末了以“變成了我的父親”單作一節(jié)收尾。這個特別的空白,既是閱讀上的短暫靜默與休止,也是一個意義暗示。由此我們得知,詩人既在寫父親,也是寫自己的起源。

上面對此書短斤少兩的評介,乃是為了指出:作為一次杰出的詩學闡釋嘗試,作者以這八個詩學關(guān)鍵詞為樞紐,串通古今中西,可謂四通八達地重新編織了一些基本詩學問題。顯然,這是一個可以無限展開的工作,如果請作者再講上八課,他肯定還能同樣精彩地發(fā)明出別的詩學樞紐來。按已故意大利作家艾柯的話說,今天是個礦物記憶(硅)的時代,全世界都被裝進一個深不可測的網(wǎng)絡(luò),可謂“天下歸一”;而在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界,“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得一察焉以自好”(《莊子·天下》),依然是常態(tài)?!对姷陌颂谜n》的寫作,可謂一次拆除壁壘,打通關(guān)隘的試驗,無論其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作者的初衷,但一字一句都飽含著“詩的精神”,如作者在書中所說的:“詩的精神是在世界黑夜中向著存在和語言的突圍。”順著作者的文路,我們的確可以進入更寬闊的詩思天地。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