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北京圖書訂貨會,不可錯過的故宮圖書

3月31日—4月2日,北京圖書訂貨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

3月31日—4月2日,北京圖書訂貨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出版新書中,故宮相關品類與文博考古品類新書較多,現場也舉辦了多場以故宮為題材的新書發(fā)布會。

安意如《故宮如夢》

安意如的新書《故宮如夢》以史料為基礎,以明清歷史人物為明線,以游覽故宮順序為暗線,于時空交錯間對明清兩朝帝后妃嬪等人物的命運進行梳理,揭示深陷幽深宮殿的感情,同時,也對紫禁城建筑、皇宮禮儀制度等加以解讀。故宮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大舞臺,皇帝后妃、皇親國戚、權臣賊子、社會名流都曾在這里留下自己的足跡。一幕幕歷史活劇在這里上演。從這個角度而言,故宮就是一部另類形態(tài)的史書。

《故宮如夢》的發(fā)布會中,作者安意如與該書出版方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副總編劉金雙進行了分享。

安意如談到自己寫作領域由古典詩詞賞析轉向中國歷史文化領域的契機和動因:“之前我做詩詞解讀,當我讀到李煜的《虞美人》的時候,當我讀到一些關于宮廷的詩詞的時候,我會不可抑制地想到故宮,想到宮里的這些人和事。中國的歷史上有非常多的宏大的宮殿,阿房宮、大明宮,它們每一座都是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輝煌,極致的輝煌,財富的輝煌,人才的輝煌,但流傳至今只有紫禁城還在,至于為什么叫故宮?首先它變成了故宮博物院,它從一個皇家的住所、一個所有,變成了百姓都可以去的一個文化場地。其次,是因為它已經變成了一座沒有皇帝的宮殿,變成了一座以前的宮殿,所以叫故宮。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故宮跟紫禁城這兩個名字同樣都是如雷貫耳,同樣都是充滿感情?!?/p>

談到《故宮如夢》的選圖時,安意如說:“李少白先生的這些圖片,除了那些非常宏大的,讓人印象深刻的,我們還選擇了一些非常細節(jié)的,比如儲秀宮前面的那個銅鹿,這些細節(jié)的東西,我覺得它能夠代表生活在那里的人曾經的一些氣息或者是一些感受,比如儲秀宮的銅鹿跟慈禧太后她想要追求的內心的很多東西是能夠互相呼應的?!豆蕦m如夢》的每一個章節(jié)都會有一首古詩詞,我想這些詩詞所蘊育的那種情緒也是我在看到故宮時有共鳴的。”

劉金雙說:“《故宮如夢》切入故宮的視角很獨特,在安意如的筆下,故宮不僅僅是一個恢弘的建筑群,更是一個與人有關的存在,正如她在序中所寫:‘它這么大又這么小,朱紅煉獄,珠玉為枷’,紫禁城是一個埋葬了無數人青春和念想的地方。在書中,作者述說了明清兩代帝王妃嬪們的故事,為我們串聯出紫禁城600年的歷史。”

本書中與安意如文字對應的是李少白的攝影作品。李少白是攝影家、《中國國家地理》簽約攝影師,多年專攻故宮攝影,出版有《看不見的故宮》《李少白攝影作品選》《神秘的紫禁城》《走進故宮》《看不見的故宮》等畫冊。

《故宮里的大怪獸》

《故宮里的大怪獸》系列童話以近些年熱度較高的故宮為題材。它通過小學生李小雨在故宮撿到了一個神奇的寶石耳環(huán)而展開。李小雨借助“洞光寶石”的神奇魔力,居然聽到在故宮里生活了幾百年的怪獸、仙人們開口說話,并經歷了許多驚險故事。

《故宮里的大怪獸》將人類傳說與無形遺產置放在故宮這個有形的特定空間,把皇家的、理想化的、神秘性的、建筑的祥瑞變?yōu)閮和膶W的、藝術的、人文的“童話部件”,除了故事的講述外,更重要的是給小讀者以情感的影響。特別是在影響兒童之前先打動了父母和老師,轉變了我們成人觀察游覽故宮的視角,讓故宮在我們心目中日益親切起來。有了這樣的情感基礎,孩子們的中國心傳統情越發(fā)普遍和深厚。

幾年間,《故宮里的大怪獸》已經成長為超級IP,據悉,《故宮里的大怪獸》真人+CG動畫劇集第一季《洞光寶石的秘密》已經開發(fā),預計本片將于2021年暑期播出。

劉金雙說:“我社近年來出版了幾部有關故宮主題的作品,如《故宮里的大怪獸》《我是故宮看門人》《大運河漂來紫禁城》等,它們都取得了市場的認可,正在形成一個故宮主題產品群,我們試圖帶領讀者從不同的視角去解讀故宮、了解故宮、親近故宮。”

劉金雙也介紹:“接下來還會繼續(xù)推出其他作品,如故宮原副院長李文儒的《‘李’解故宮之美》,安意如與我社合作的下一步作品《帝京瞬間:影像里的時光》也有部分涉及故宮的內容。已經出版的幾部作品的內容雖然都圍繞故宮展開,但卻各有特色。常怡的《故宮里的大怪獸》是一部童話,關注的是守護故宮的神獸,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走進故宮的窗口。單霽翔的《我是故宮看門人》像是一部文化紀錄片,講述了故宮文化如何走近人們的生活,故宮博物院如何進行社會形象轉變,成為‘活起來’的博物館的故事。而安意如的《故宮如夢》是一部歷史隨筆,又像是一部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它關注的是昔日生活在故宮里的那些帝王妃嬪的故事。三部作品各有各的視角,各有各的讀者群?!?/p>

《故宮營建六百年》

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將營建北京告成的喜訊鄭重地昭告天下,這一天被看作是明代北京城與明代北京皇宮建筑的誕辰,到現在已經整整六百年。

為紀念這座偉大的建筑群,古建筑學家、故宮前副院長晉宏逵先生寫成《故宮營建六百年》一書。該書從建筑學與建筑文化的角度,講述了元明清北京城市規(guī)劃的要點與中軸線的形成,故宮布局與空間藝術的特色,介紹了以故宮為代表的中國古建筑藝術。最后簡述了故宮建筑如何能夠完整地延續(xù)到今天,和我們今天是如何按照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要求,對故宮進行的長期保護,為讀者清晰梳理了從元明兩朝建城開始到宮殿落成的漫長的營建歷史。

《故宮營建六百年》從北京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出發(fā),設計了書的敘事結構。從12世紀中期開始,金代對燕京的建設和漕運水源的開發(fā)做出重要貢獻。13世紀下半葉,元代世祖開始建設燕京,1272年命名新城為大都,開啟了北京城作為首都的歷史。明代從1406年到1447年,完成了改造元大都為明北京的工程,其中故宮的建設就是這一宏大工程的核心。

作者晉宏逵先生主持了2002年到2008年故宮“百年大修”工程的第一個階段。詳盡介紹“故宮是如何建成的”以及“故宮是如何保護的”兩大主題,也是《故宮營建六百年》一書的特點和亮點。

《故宮觀止》

《三聯生活周刊》創(chuàng)制的一本由《三聯生活周刊》主筆丘濂、副主編曾焱、資深記者吳麗瑋共同編著的《故宮觀止》也亮相訂貨會。本書內容涵蓋對故宮文化價值的重新解讀,對故宮文物的修繕與鑒定大師們的匠心匠藝進行觀察,對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與運營也進行了解說。

《故宮觀止》解讀了故宮珍貴文物的藝術價值,如書中的第二章《藏寶》中,講述了張伯駒與孤品《游春圖》的曲折命運;《伯遠帖》:江左風華與聚散離合;《清明上河圖》:繁華背后的憂思;故宮珍藏世紀舊影;故宮里的皇家天文館等內容。

在《故宮珍藏世紀舊影》一篇中介紹到:清宮遺留下來的照片數量龐大,大約有1萬余張,在2015年的《石渠寶笈》特展上展出的約1200張,依照內容歸為宮殿、陵苑、帝后、宮廷、工業(yè)和軍務共6卷。所披露的故宮舊照,絕大多數為第一次面世,從未公開發(fā)表過。老照片中有一張是美國女畫家卡爾為慈禧畫像,攝影師勛齡為她拍照,兩相印證,對研究晚清宮廷生活十分有價值。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