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艾爾·克羅的畫作《戴頸手枷示眾的笛?!分覍嵾€原了英國“小說之父”笛?!耙粓筮€一報”的劫難。
如果在一種為廣場英雄度身定做的氛圍下,尼爾·笛福無疑會將受刑轉(zhuǎn)換成殉道和布道。但與《魯濱遜漂流記》所傳遞的樂觀勇敢的精神不同,此時該畫中笛福的臉上卻分明寫著痛苦、疲憊和無助?!芭炫刃侣劇に囆g(shù)評論”(www,thepaper.com)本期專欄“畫外因”解析的是此畫背后的故事。
戴頸手枷示眾的笛福,艾爾·克羅,1862年,索爾福德美術(shù)博物館藏
1703年7月29日正午,英國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戴著一副叫頸手枷的刑具,站在倫敦鬧市臨時搭起的高臺上。
盛況空前。
紅衣衛(wèi)隊荷槍實彈,不斷驅(qū)趕著人群。聚攏的人卻越來越多,他們都是笛福的同情者,有的人給他敬酒、有的人為他歡呼、有的人向他獻(xiàn)吻、還有一個大塊頭男子用一根竹竿挑著一束鮮花送到了他面前,當(dāng)然,更多的人在齊聲誦讀著笛福新近發(fā)表的長詩《枷刑頌》——
連法律都學(xué)會了看風(fēng)使舵、卑躬屈膝,
往日的功績成了今天的罪孽;
時勢不同,行為的評判也變幻不定,
此一時的罪惡本是彼一時的功勛……
應(yīng)該說,這是一種為廣場英雄度身定做的氛圍。將受刑轉(zhuǎn)換成殉道和布道,或許就差一句擲地有聲的“歷史將宣判我無罪”了。
但枷中人的臉上卻分明寫著痛苦、疲憊和無助。如果說16年后成書的《魯濱遜漂流記》,詮釋了人類的自信、樂觀和勇敢,那么此時該書作者的神情,完全是一個取反的版本。
“伺候”笛福的刑具,在對人身心的虐待和折磨上,足以榮膺斯圖亞特王朝科技進步特等獎:一副高過人肩的架子,架子上支著一塊枷板,枷板上鏤出三個洞,三個洞分別鎖住了笛福的腦袋和雙手。感同身受,笛福一定想用手指蘸著唾沫在街頭的塵土上寫下三個字:慘!慘!慘!可是他做不到,因為他承受的是一種叫頸手枷的高級刑具,他的腦袋離手那么近,卻指揮不了任何一只手。這一幕街頭演出,將持續(xù)三天。
這是笛福必須償付的代價,誰叫他管不住自己的嘴(筆)呢?
事情得從前一年,也就是1702年的12月1日說起。那一天,時評專欄作家笛福出版了政論集《懲治不從國教者的捷徑》。書中,作者用極端保守極端頑固的國教派人士的口吻,為托利黨建言獻(xiàn)策,提出了懲治不從國教者(國教會以外的新教信眾,主要是清教徒)的辦法,包括沒收財產(chǎn)、嚴(yán)禁入仕、限制人身自由,最嚴(yán)厲的甚至可以處以極刑。
此書甫一面世,可謂親者痛仇者快。怎么說呢?笛福本身就是個非國教的長老會信徒,前任國王威廉三世和輝格黨的擁護者。站在他對立面的,正是剛剛廢止實施14年的“寬容法”的安妮女王和通過了“防止間或服從國教法”的托利黨。
好在一個月后,隨著閱讀的深入,人們回過神來:原來這是一本正話反說的諷刺小品,作者真實的主張恰是維護信仰自由,進而維護其他新教教派的政治經(jīng)濟權(quán)利。
于是,憤怒者轉(zhuǎn)怒為喜,喜笑顏開者笑不出來了。尤其對于托利黨人而言,笛福陰陽怪氣、拐彎抹角的語氣,更是對自己人格和智商的雙重侮辱。于是重拳出擊。
1703年初,國務(wù)秘書那庭干伯爵頒布逮捕令。笛福聞風(fēng)躲藏。
在躲避搜捕時,笛福用他那生花妙筆給那庭干寫信:我錯了,請原諒。如果我實在罪不可赦,懇求以紳士之法對待我,別讓我受枷刑之類的懲罰,千萬別!
為了回應(yīng)笛福,那庭干加大了搜捕力度。終于在東躲西藏五個月后,笛福歸案。為了進一步回應(yīng)笛福,法庭在7月初宣判,對笛福施以枷刑。
高級黑笛福迎來了屬于他的高級刑具。在等待受刑游街的那一段時間里,笛福創(chuàng)作了那首他受刑那天圍觀群眾誦讀的《枷刑頌》。
艾爾·克羅的這幅《戴頸手枷示眾的笛?!分覍嵾€原了笛福這場“一報還一報”的劫難,畫中的他令人憐憫。艾爾·克羅這種不遮不掩、充分展示名人不堪一面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顯然是受了他老師保羅·德拉羅什的影響。德拉羅什筆下的拿破侖就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與大衛(wèi)筆下的拿破侖截然不同。
保羅·德拉羅什,拿破侖翻越阿爾卑斯山
消極浪漫主義者,他們的想象力在表現(xiàn)人類負(fù)面情緒時顯得特別發(fā)達(dá)。艾爾·克羅的作品1862年在英國皇家學(xué)院展出時,《藝術(shù)學(xué)報》的評論如是說:故事直奔主題,笛福的形象因真實而栩栩如生。
當(dāng)然,受刑時的笛福想象不到160年后自己在艾爾·克羅筆下的尊容,他甚至想象不到自己因何而得救。
笛福枷刑示眾以后,因無錢交付罰款,仍被關(guān)在獄中。1703年9月,“披著托利黨外衣的輝格黨人”、下議院議長羅伯特·哈利向財政大臣葛德芬建議:秘密以女王的名義送笛福一筆錢,供他交納罰款。11月,笛福獲釋。從此,笛福成了哈利的“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并為英格蘭吞并蘇格蘭立下汗馬功勞。
不知道這算不算笛福的改過自新,反正在1703年,笛福的姓是改過了,他原來姓?!m然縱觀他一生,很難說是個有福之人。(文/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