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蜀葵1987》里1980年代的上海

怎樣用文學(xué)對20世紀80年代的上海進行回溯與重構(gòu)?上海作家禹風(fēng)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蜀葵1987》中,作者編織了一幅富有時代氣息的上海畫卷

怎樣用文學(xué)對20世紀80年代的上海進行回溯與重構(gòu)?

上海作家禹風(fēng)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蜀葵1987》中,作者編織了一幅富有時代氣息的上海畫卷,作者的筆墨席卷1980年代上海知識分子、技術(shù)工人階層、商界人士、海外背景家庭及公務(wù)員等群體,呈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風(fēng)俗和氣息?!妒窨?987》書寫20世紀80年代的上海,卻與“傷痕文學(xué)”迥異,它著重展現(xiàn)的是1980年代處于青春成長期、而后在1990年代走向世界那一代上海人的城市記憶——記錄我們的時代,把城市寫成故事。

最近,“城市年輪畫:復(fù)活各個時代的上?!盹L(fēng)《蜀葵1987》作品分享會”在京舉辦。著名作家石一楓、評論家叢治辰與《蜀葵1987》作者禹風(fēng),圍繞《蜀葵1987》,討論各個時代上海這座城市的故事。禹風(fēng)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2015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出版長篇小說《巴黎飛魚》《靜安1976》等。

談到“年輪畫”的意義,禹風(fēng)分享了他在上海生活的經(jīng)歷:“我對上海的歷史比較關(guān)注,我理解的上海是從上海開埠開始、1843年到現(xiàn)在為止大概不到180年的歷史。在這個歷史過程中上海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因為時代不同,它的表現(xiàn)完全不相同——所以我的寫作在各個時期都有興趣?!薄拔覍懙帽容^多的是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上海的另外一次經(jīng)濟發(fā)展高潮,也就是十里洋場的二三十年代,這是我對年輪畫的一個理解?!庇盹L(fēng)談道。

除了故事中的時代背景,嘉賓石一楓認為,《蜀葵1987》寫到了好幾種愛情形態(tài),有少男少女純情的愛情,有師生間以精神性為主、不平等的感情,也有物質(zhì)環(huán)境下的愛與欲望,小說中的女性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命運。他說:“1980年代的主題對于中國文學(xué)來說,真的是一次永恒的失戀?!妒窨?987》里圓舞浜、黑蜀葵就是這樣,它散發(fā)著典型的屬于中國1980年代的失戀的氣息,在我們傷痕累累的既是愛情也是時代的記憶上又劃了一刀,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的?!?/p>

禹風(fēng)

禹風(fēng)

城市中的時代記憶

“城市的記憶是什么?實際上是通過一代代人來的?!庇盹L(fēng)這樣講道,“那個時候的時代氛圍造就了我所寫的這個年代特有的特殊性,人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我想寫的是在短短的這些流失的時代里的人的情感故事?!?/p>

對于小說開頭所寫的男主人公在斯德哥爾摩迷茫地尋找自己的女友,叢治辰向作者禹風(fēng)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斯德哥爾摩的尋找對于1980年代的人意味著什么?當(dāng)時和今天的世界對于上海又意味著什么?對此,禹風(fēng)回答道:“從國外來看國內(nèi)的城市,無論是談到感情的問題也好,談到生活觀的問題也好,人都是一樣的。我們在座的各位在今天的時代生活與時代焦慮,跟我們當(dāng)初在1980年代消磨我們的青春,但是想找到一個更開闊、更自由的地方的那種時代記憶其實是相同的?!?/p>

“斯德哥爾摩的尋找是一種對舊的尋找,而且這個尋找是沒有結(jié)果的。時代會過去,我們寫小說只是留下那個時代的影子,并沒有任何意義要把那個時代拽回來?!庇盹L(fēng)說。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石一楓在《蜀葵1987》里還看到了另外一種屬于上海人的風(fēng)格特點,“1980年代,其實全部的中國人都面臨著新的生活方式,面對突然的開放,面對突然而來的機會,每個地方的人表現(xiàn)真是不一樣。就我所認知的,那個時候很多地方的人面對新變化是懵的,并不像我們這個小說里的上海人那樣迫切、渴求,立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你看書里的那些女孩子,在愛情上是迷惘的,但是在人生選擇上她立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人的性格,也讓我們更深入地認識上海人,認識上海這座城市?!?/p>

城市中的人

“上海人給人的感覺常常是理性、拎得清,但在《蜀葵1987》中,主角反而是那些拎不清的人,少數(shù)人成為這個小說里非常精彩的部分,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小說的復(fù)雜性,看上去特別像青春小說,或者愛情小說,但背后有著超越個人感情之外的東西,這個東西不但指向上海這座城市的特點、上海人的性格、上海的歷史、上海跟世界的關(guān)系等等,也指向一個不為人知的上海,里面有欲望、克制、理性、情感、精明的部分,也有純真的或者理想主義的部分,全都混雜在一起。所以,這個小說選擇的時間和空間,本身就構(gòu)成一種曖昧和復(fù)雜,它是在上海的,又是在世界的;它是精明的,又是反精明的;它是理想主義的,又是抵觸理想主義的,所以才有故事里面種種男女的情感糾葛,以及個人命運的反復(fù)?!眳仓纬礁锌?。

“我是一個更喜歡表達時代性的寫作者,我寫很多細節(jié)、故事主要是想體現(xiàn)一個時代的東西。”禹風(fēng)坦言自己的寫作理想是書寫各個時代的上海,《蜀葵1987》寫的是上海的1980年代,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一個磁吸的時代,“我想把這個特殊的年代放在上海歷史的長河中,通過當(dāng)時社會的變遷,用故事的方式來表達,希望讀者從小說傳達的那種意境,從歷史的長河,以及國際性的眼光來體會那個特別的時間點,這是我當(dāng)時創(chuàng)作的一個整體思路”。

構(gòu)成時代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蜀葵1987》塑造了八十年代不可缺少的人物,他們代表一種精神的力量,一種思考的力量。關(guān)于小說里的人物,禹風(fēng)談到,“在人物的設(shè)計中,肯定要有一些大眾化的人物,讓大家能夠進入,感覺到親切、熟悉。這樣的人物確立以后,再經(jīng)營那些跟大家不太一樣的人,才有生存的空間。但是我真正想寫的是那些稀有的人,比如斯德哥爾摩的尋找,這是一個無答案的尋找,因為真正的答案會被遮掩起來,有很多人去到國外以后,從此跟所有人不聯(lián)系,斯德哥爾摩的尋找,是對他們這一群人提出的一個疑問。”

叢治辰評價禹風(fēng)寫出了自己的屬于上海的獨特質(zhì)感。他認為,《蜀葵1987》看似寫青春和愛情,但是它的背后有更深的寄予,似乎有時代的因子在涌動,作者可能在這個愛情里面寄予了更廣大的東西。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