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古瓦所訴說的東大寺歷史”展覽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揭幕,通過展出東大寺大佛殿、正倉院的古瓦等共35件橫跨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鐮倉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展品,向觀眾訴說其1200余年的榮華與苦難。
展品中的復瓣蓮花紋瓦當,內(nèi)側(cè)刻有雙瓣八葉蓮花紋,外側(cè)是一圈大粒連珠,中心部位是一顆蓮子外環(huán)六粒蓮子。造型簡潔,蓮華紋力度感強,也稱“東大寺式”瓦,在大佛殿院、南大門及西塔遺址等出土了很多。
1872年東大寺大佛殿
東大寺,南都四大寺之一,日本華嚴宗大本山。當今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1998年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跡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江戶時代 東大寺 瓦當
現(xiàn)在的東大寺大佛殿
平成修理后的正倉院正倉
天平年間,日本多發(fā)各種災害疫病,時任圣武天皇因此皈依佛門,篤信佛法。受“武則天在洛陽紫微城建造天堂以及在龍門石窟雕刻盧舍那大佛”影響,圣武天皇下詔修建國分寺,其中東大寺作為總國分寺,是全國的國分寺之總本山。743年,圣武天皇頒布大佛造立之詔,大佛鑄成以后,舉行了盛大的大佛開眼供養(yǎng)法會,記載稱“自佛法東渡以來,齋會儀未嘗如此盛大過”。
大佛鑄造完成后,大佛殿才開始建設工事。期間日本遣唐使數(shù)次邀請高僧鑒真“向日本傳戒”,但鑒真五次東渡都未能成功,終于754年底,第六次成功登岸。當即,鑒真被迎入首都奈良東大寺,為圣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東大寺烜赫一時。
左一:復瓣蓮花紋瓦當
左二:12-13世紀的梵字“阿”及“東大寺大佛殿”銘瓦當
左三:1688-1704年的梵字“阿”及“東大寺大佛殿”銘瓦當
平安時代,東大寺的經(jīng)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天皇施封的五千戶及數(shù)國的租稅。隨著收入的大幅度減少,東大寺為了補充財源,開始在各地經(jīng)營莊園,故而新增了許多僧人,并形成集團。
平安末期,東大寺與權力巨大的平家一門在經(jīng)營莊園方面發(fā)生摩擦。1180年,源賴政奉命舉兵東大寺,寺內(nèi)大半毀于兵火,盧舍那大佛因大佛殿燒毀而大損。
1181年,為重興遭到兵火燒滅的東大寺,凈土宗僧人重源以61歲高齡游歷諸國勸募重建資金,歷時25年終完成重建。其間大佛殿落成時,舉行了規(guī)模宏大的千僧供養(yǎng)儀式。隨著重源及繼承者的努力振興,后輩名僧輩出,其中宗性、凝然等高僧有兩千余冊著作流傳至今。
好景不長,1567年三好、松永之亂發(fā)生,大佛殿再次被燒毀。盧舍那大佛的頭部、左手被燒落,上半身及蓮華寶座受損嚴重。一直至江戶時代中期,百余年間,盧舍那佛始終裸露在外,遭受風雨侵蝕。
1692年,在公慶上人奔走之下,大佛終于修復完工并舉行了開眼供養(yǎng)大法會。法會與萬僧供養(yǎng)法會同時進行,持續(xù)達一月之久,當時參加的僧眾達二十余萬人,結(jié)緣之人更是不計其數(shù)。1709年舉行大佛殿落成法會。其后又經(jīng)過幾次大修,終成為現(xiàn)在的東大寺。如今,寺內(nèi)原物所存不多。盧舍那大佛的腹部及蓮花座上的蓮花藏世界圖,從基壇上發(fā)掘出的狩獵文銀壺、蟬形鏁子(錠)、金佃莊大刀及鎮(zhèn)壇具、大佛殿前的八角燈籠、灌佛會(花會)本尊——誕生釋迦佛像等,均當出自于造東大寺司之手。
此次展覽中復瓣蓮花紋瓦當即是造東大寺司制造,內(nèi)側(cè)刻有雙瓣八葉蓮花紋,外側(cè)是一圈大粒連珠,中心部位是一顆蓮子外環(huán)六粒蓮子。造型簡潔,蓮華紋力度感強,風格獨特,也稱“東大寺式”瓦,在大佛殿院、南大門及西塔遺址等出土了很多。
復瓣蓮花紋瓦當
與復瓣蓮花紋瓦當配合使用的平整唐草紋瓦當,也是東大寺創(chuàng)建時期用瓦。內(nèi)側(cè)以整齊的蔓藤花紋為主,外側(cè)是大粒連珠,中間蔓藤花紋采用對葉形寶相花紋,平淡素雅中透著變化。這種對葉形寶相花紋造型始于746年,常見于法華堂本尊不空羂索觀音像等。
平整唐草紋瓦當
除此之外,還有12-13世紀的梵字“阿”及“東大寺大佛殿”銘瓦當、“七”字銘蓮花紋瓦當,1688-1704年的梵字“阿”及“東大寺大佛殿”銘瓦當,1830-1844年“東大寺正倉院”銘瓦當?shù)榷荚谡龟惼淞?。?/p>
“七”字銘蓮花紋瓦當
平瓦
展出的平瓦
鐮倉時代平瓦
歷經(jīng)災難與戰(zhàn)火的東大寺,如今借由古瓦向觀眾陳述歷史的同時,也傳達了先人們將珍貴寶物和建筑永傳后世的精神和熱情
“古瓦所訴說的東大寺歷史”展品清單
(本文資料來源:東京國立博物館、在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