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經過近五年考古發(fā)掘,稷下學宮遺址位置基本確定

記者從2月18日召開的山東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匯報會上獲悉,經過近五年考古發(fā)掘,稷下學宮遺址基本確定。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小徐村西的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認定為稷下學宮遺址。

記者從2月18日召開的山東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匯報會上獲悉,經過近五年考古發(fā)掘,稷下學宮遺址基本確定。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小徐村西的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認定為稷下學宮遺址。

建筑基址平面圖?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圖

建筑基址平面圖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圖


據史料記載,稷下學宮始建于公元前374年,因位于臨淄稷門之下而得名,存續(xù)達150余年。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是一個同時具有研究院、大學堂、施政咨詢等多種性質的機構,促成了天下學術“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是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歷史上,文獻雖對稷下學宮位置多有記載,但其遺址究竟何在,卻一直不為人知。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工作人員介紹,2017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建了一支臨淄齊國故城考古隊,開始尋找“稷下學宮”。鄭同修、孫波兩位院所領導為項目負責人,董文斌任領隊。

經過近五年考古挖掘,專家采用“排除法”解決了一系列疑問,地層關系清楚,形制初具輪廓,從文獻、方位、考古發(fā)現等方面看,基本可以判斷稷下學宮所在。建筑基址群東與齊故城小城相接,南寬北窄略呈直角梯形,東西最寬約210米、南北長約190米,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共發(fā)現四排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群處于封閉區(qū)域內,外圍有墻垣與壕溝,其中壕溝與小城城壕相接為一體,建筑基址群與小城之間發(fā)現道路,向北通往小城西門,向南通往小城南門。

2022年,相關專家將繼續(xù)對南門進行完整揭露,并尋找西墻垣和北墻垣,還將發(fā)掘遺址內建筑基址,進一步探明這些建筑的具體用途。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