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解剖”里的藝術,看文藝復興與歷代名家筆下的人體

在數個世紀中,解剖圖一直是藝術與科學的交叉點。日前,在美國洛杉磯蓋蒂研究所,展覽“骨肉:解剖的藝術”展出了從16世紀至今的150幅人體圖像

在數個世紀中,解剖圖一直是藝術與科學的交叉點。日前,在美國洛杉磯蓋蒂研究所,展覽“骨肉:解剖的藝術”展出了從16世紀至今的150幅人體圖像,其中包括1543年維薩里的《人體的構造》一書初版,以及不同時代藝術家對于人體的演繹。

在安德雷亞斯·維薩里(Andreas Vesalius)于1543年出版《人體的構造》(The Fabric of the Human Body)之前,人們普遍相信男人比女人要少一根肋骨(因為根據《圣經》故事,上帝用亞當的一根肋骨創(chuàng)造了夏娃)。而在《人體的構造》一書中,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醫(yī)生駁斥了這一理論,稱之為“可笑的”,并且在字面與象征意義上對人體展開進一步的解剖,這是他所在的時代最有抱負和影響力的醫(yī)學文本,挑戰(zhàn)了對于身體的形態(tài)和移動的古老觀念。同時,這本書也是插圖最復雜的著作之一,其中有200幅基于維薩里解剖手稿的木刻版畫,由提香的學徒Jan Stephan van Calcar繪制。

《人體的構造》(1543)插圖

《人體的構造》(1543)插圖

當代觀眾可能很難體會到這么細致的渲染圖在幾個世紀前對觀看者產生的影響。在洛杉磯蓋蒂研究所,展覽“骨肉:解剖的藝術”(Flesh and Bones: The Art of Anatomy)旨在正視解剖學美學的視覺力量。展覽展出從16世紀到現在的150幅人體圖像,包括《人體的構造》的初版,許多展品來自蓋蒂博物館自身的收藏。

對阿波羅的頭部解剖分析,Jean-Galbert Salvage, 1812,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對阿波羅的頭部解剖分析,Jean-Galbert Salvage, 1812,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對于皮膚之下的人體模樣感興趣的不只是科學家。在維薩里出生的幾十年前,米開朗基羅已經開始人體解剖,以便正確地表達有肌肉的人體。此后,解剖圖一直存在于藝術與科學的交叉點。展覽“骨肉”中的版畫在醫(yī)學院與藝術學院扮演了雙重角色。圖像有時是不可思議的,展現出生動的骨骼和尸體興高采烈地掀起皮膚的皮瓣,以顯示下面的器官。

《愛與恨》,OG Abel,紙上石墨,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愛與恨》,OG Abel,紙上石墨,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這些展品包括維薩利斯(Vesalius)早期解剖圖譜中的例子,以及18世紀內科醫(yī)生伯恩Bernhard Siegfried Albinus的圖像,后者是第一個證明母親和胎兒血管系統之間存在聯系的科學家。展覽中還有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珍品,包括立體照片,以及一本200年前為藝術家們設計的解剖學口袋書。此外,安東尼奧·卡塔尼(Antonio Cattani)在1780年根據晚期巴洛克藝術家??茽枴とR利(Ercole Lelli)的作品繪制的真人大小的版畫,與波普藝術先驅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近6英尺高的平板印刷和絲網印刷自畫像《放大器》(Booster,1967)一起展出。

《畫家學院》,約1600, Pietro Francesco Alberti,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畫家學院》,約1600, Pietro Francesco Alberti,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解剖書插圖研究學者莫尼克·科內爾(Monique Kornell)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她將展覽與同名出版物分成了六個主題:“藝術家的解剖學”(Anatomy for Artists)、“解剖學和古董”(Anatomy and the Antique)、“真人尺寸”(Lifesize)、“表面解剖學”(Surface Anatomy)、“三維”(Three Dimensionality)和“活死人”(The Living Dead)。

解剖藝術的一大原型是被稱為“死亡之舞”(The Dance of Death)的藝術題材,在這類繪畫中,死亡通常被擬人化成一個骷髏,邀請不同年齡和職業(yè)的人共舞。小漢斯·荷爾拜因(Hans Holbein)的不少作品便是對這一主題的演繹,其中有一幅描繪了一位年輕的貴族女性戴著骨頭項鏈。在蓋蒂研究所,呈現了這幅畫在大約1680年時的一幅版畫。

安東尼奧·卡塔尼(Antonio Cattani)的制作的版畫之一

安東尼奧·卡塔尼(Antonio Cattani)的制作的版畫之一

意大利版畫家安東尼奧·卡塔尼(Antonio Cattani)制作的三幅真人等身版畫出現在展覽的顯眼位置。其中兩幅是根據??茽枴とR利為阿奇吉納西歐宮市政圖書館制作的女雕像所繪,另一幅描繪的是萊利和蠟解剖模型專家喬瓦尼·曼佐利尼(Giovanni Manzolini)為博洛尼亞科學院共同制作的蠟解剖模型。

科內爾對這些作品進行了敏銳的剖析,為它們的制作給予了微妙的關注,并且將它們置于5個世紀的漫長歷史中。例如,展覽標出了由卡塔尼及其伴侶共同發(fā)起認購價格的新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很好地展現了展覽與出版物中不少作品的兩大特點。首先,它們展現了藝術家們需要保持的平衡:為富裕的藏家創(chuàng)作精美的作品,或是將作品作為實用的輔助物賣給貧窮的藝術家或醫(yī)學生。其次,它們暴露了署名的重要性,以及根據觀看者的不同,對于藝術家和解剖學家所給予的不同分量:萊利的名字突出地出現在卡塔尼的作品中,而曼佐利尼和他的搭檔兼妻子安娜·莫蘭迪·曼佐利尼的名字并沒有出現。

《助推器》,羅伯特·勞申伯格

《助推器》,羅伯特·勞申伯格

科內爾表示,到20世紀,解剖學作為藝術家的必修課開始變得暗淡。1844年出生的托馬斯·伊肯斯(Thomas Eakins)屬于掌握這門學科的最后幾代人之一。他在費城杰斐遜醫(yī)學院學習,他對于肌肉組織的興趣使他制作了許多運動員的圖像。為了創(chuàng)作《摔跤手》(約1899年),伊肯斯拍攝了兩個年輕人示范摔跤姿勢的照片;在由此而創(chuàng)作的繪畫中,緊張的肌肉比摔跤選手的臉更細致、更清晰。與當下更接近的是,波普藝術先驅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在1967年創(chuàng)作的《放大器》,他把自己的X光片組裝成一個不完美、略微歪斜的骨架,稱之為“人內心的自畫像”。

《羅伯特》,塔瓦雷斯·斯特拉坎

《羅伯特》,塔瓦雷斯·斯特拉坎

展覽的最后一部分包括對骨骼和解剖尸體的生動描繪,例如藝術家塔瓦雷斯·斯特拉坎(Tavares Strachan)的霓虹燈裝置作品《羅伯特》(Robert,2018),作品展示了一個飄渺懸浮的骨骼,閃爍著,仿佛血液在血管中跳動。這件作品是為了紀念美國第一位黑人宇航員小羅伯特·亨利·勞倫斯少校(Major Robert Henry Lawrence, Jr.),他于1967年在一次訓練事故中喪生,與此同時,作品也強調了人體的普遍性。

“展覽‘骨肉’贊美了藝術和科學之間的聯系,以及藝術的作用,”蓋蒂研究所的館長瑪麗·米勒(Mary Miller)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斑@次展覽充分利用了蓋蒂研究所豐富多樣的藏品,講述了兩個長期交織在一起的學科的故事?!爆旣悺っ桌昭a充道,“我相信,觀眾將與藝術家和科學家們數百年來相互啟發(fā)的方式找到有意義的聯系?!?/p>

展覽持續(xù)至2022年7月10日。

(本文編譯自The Artnewspaper、Washington Journal、hyperallergic.com以及蓋蒂研究所相關報道與信息)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