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孟憲明長篇小說《第一個十月》作品研討會”在北京、鄭州兩地以線上連線的方式舉行,《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主持會議。
《第一個十月》是作家孟憲明潛心五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力作,共86萬多字,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新中國成立之際的反特故事。
孟憲明選取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十月這個重大的歷史節(jié)點和典型的歷史事件,回顧了共和國誕生之際的震撼與輝煌,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為民的使命與根基。
4月17日,由《文藝報》社和中原出版?zhèn)髅郊瘓F主辦,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的“孟憲明長篇小說《第一個十月》作品研討會”在北京、鄭州兩地以線上連線的方式舉行。
中國作協(xié)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認為《第一個十月》回應了歷史對文學的一種呼喚,是作家向歷史交的答卷,“文學對重大歷史的書寫,是我們當代作家的責任和使命?!?/p>
他提到,關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這一段歷史,有《建國大業(yè)》、《建黨大業(yè)》這樣的影視作品,但是長篇小說不是很多。因此在他看來,《第一個十月》是表現(xiàn)這段歷史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皻v史對文學來說是一片富礦,但是開掘歷史首先要有一個大的歷史觀。我們反對歷史的戲說、消解甚至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達方式。這部小說是對歷史的正面書寫,在追求歷史真實呈現(xiàn)這一層面,它取得的成績首先是值得肯定的?!?/p>
盡管《第一個十月》字數(shù)高達86萬,但吳義勤認為由于作家值得稱道的題材把握能力、故事駕馭能力和結構搭建的能力,小說的故事性和可讀性仍然非常高。他還提及小說存在某些不足之處,比如部分人物心理的描寫不夠豐滿,部分情節(jié)背后還缺乏更有力的邏輯支撐。“雖然小說中有符號化的人物,但小說在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的群像刻畫上依然非常成功。這些人物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都很有文學性?!?/p>
中國作協(xié)創(chuàng)研部主任何向陽同樣認為《第一個十月》選題獨特,為人們學習“四史”提供了一部文學方面的學習讀本。或許是因為孟憲明長期以來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和影視文學創(chuàng)作,何向陽認為這部小說的語言和敘事十分清晰流暢:“這兩種作品體裁都決定了他的敘事方式是偏通俗的,而且必須是流暢的。所以雖然全書將近90萬字,但人們讀起來不是特別艱澀深奧,反而整個閱讀過程相對輕松愉快?!?/p>
此外,孟憲明不僅是作家和編劇,也是一位民俗學家。何向陽注意到,作者在這部作品中充分地發(fā)揮了民俗學家的特長?!霸跀⑹碌娜轮?,他用了章回體,但是章回體又有一種現(xiàn)代性的轉(zhuǎn)化?!焙蜗蜿栒f,“小說的每一章前都有一個謎語,嵌入了中國傳統(tǒng)民俗,這三十六個謎語的謎底在書簽上?!彼硎具@種謎語的形式和方法上是一種創(chuàng)新,保證閱讀趣味性的同時也起到了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
其他與會專家也從多個方面研討了《第一個十月》的創(chuàng)作意義和出版價值。大家認為,小說深刻展現(xiàn)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社會現(xiàn)實,通過一群小人物的命運,折射出時代的大變遷。
今年1月,《第一個十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
“《第一個十月》是寫新中國成立初期,寫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感和必然性。我熟悉底層人,我想看到草木們在暴風中翻滾的樣子?!泵蠎椕饕苍谘杏憰戏窒砹俗约旱膭?chuàng)作心路,他提到書中的那些小人物,如中學歷史老師、保衛(wèi)處長吳邑,被撿了兩次的孤兒羅山,在延安長大的烈士之女孫覓,還有小偷“田快手”等,他們雖然是底層人物,仍然不缺良知,不缺忠孝節(jié)義。“文學說到底是表現(xiàn)人的。在這部作品里,我緊緊地盯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