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克努森首先將這封信轉交給物資和國防合同(Materialsand Defense Contracts Division)的唐納德納爾遜,隨后轉至陸軍。

“我覺得,他們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并不知道他們會取得如今這般成就,但他們有能夠從中贏得成功的膽量。”

“我們所期待的晚餐不能指望屠夫、釀酒師或是面包師的善心;反之,我們要讓他們看到,為我們提供食品有利可圖?!边@種思想對軍需生產同樣有效;于是,飛機、艦船和炮彈的生產以創(chuàng)紀錄的速度行進。

最年邁的國防承包商

當然,美國的戰(zhàn)時生產機器也有不那么富于英雄色彩的一面。在社會安全大樓的辦公室里,比爾·克努森讀到了一封來自賓夕法尼亞州雷丁市的信,它出自一位退休鐵路工人之手。這位男士有個想法。他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用于回收利用廢棄箱式車的輪子和懸架系統(tǒng),并將其改造成軍需用途。他說他已經有了所需的機床,就放在離家不遠處的一間倉庫里。他不需要新的鋼材或其他優(yōu)先配給材料。輪子已經被作為廢料處理。只要與陸軍簽訂一份合同,他就可以開始生產。

克努森首先將這封信轉交給物資和國防合同(Materialsand Defense Contracts Division)的唐納德·納爾遜,隨后轉至陸軍。拿到合約后,這名退休鐵路工人很快就招來了6名員工為他工作。他們將舊的廂式車輪重新修磨并拋光,然后把它們交給了美國陸軍;等待著這些車輪的將是戰(zhàn)場賦予它們的新生。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美國在二戰(zhàn)初期已經看到航母的作戰(zhàn)潛力,因此抓緊轉型高速生產航母與各種戰(zhàn)艦,國內生產氛圍也十分熱烈,船廠建造速度接連刷新紀錄。美國國會于1942年通過專門法案,將航母生產作為優(yōu)先制造的戰(zhàn)略兵器。美國的可怕產能開始釋放。從1942年起,美國共建造147艘各型航母。而同期的英國只建造了10艘各型航母,日本更是僅有6艘??恐鴱姶蟮漠a能美國迅速由疲于防守轉為重拳進攻,最終將日本的艦隊送入海底。

這位來自雷丁的年近八旬的老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年邁的國防承包商。但他的企業(yè)并非其中最小的。這份最小企業(yè)的榮譽桂冠應該屬于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的克萊德·沃林(Clyde Walling)。沃林先生是家工作母機公司的總裁,該公司在一間僅能停放兩輛車的車庫內運營。為了騰出空間,沃林將他的車停在車道上。直到1941年5月,他僅有一支由3名員工組成的雇員隊伍。

國防合同的生命線

比爾·克努森深知,像沃林這類分包商是美國自由企業(yè)體制的生命線。僅通用汽車一家公司就雇用了將近20000名分包商。克努森的目標是讓這些分包商也同樣成為國防合同的生命線。分包商的規(guī)模大小不一,有的小如克萊德·沃林的車庫,也有的如蒂姆肯這類大公司。蒂姆肯公司的總部也設在克利夫蘭,但它在底特律和其他城市有多家分公司。它的產品包羅萬象,從機床到機軸應有盡有,而且其中相當多的是金屬制品和鋼制品。解放蒂姆肯公司的生產力是克努森貫穿始終的計劃。雖然人們到處都在反復提及巨型公司搶訂最大單合同,并在戰(zhàn)爭期間積累財富的事跡,做出了許多實際工作的卻是中小型企業(yè),而且它們還促進了民主兵工廠的運行和成長。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資料顯示美國二戰(zhàn)期間造了各種戰(zhàn)斗機約10萬架,并廣泛支援其他盟國

例如,哈林頓老爹老媽(Maand Pa Harrington)的“國防工廠”僅為一座有著白色護墻板的農舍。這間農舍位于伊利諾伊州的羅克福德市(Rockford)附近的一個孤零零的十字路口。他們就在那里制造能生產炮彈和坦克炮塔的機床。僅在他們的客廳里,每個月的產值就達到了1000美元,而這座房子的其余空間則作為內務辦公室、銷售部和制造廠,其產值是客廳的2-3倍。哈林頓夫婦的雙胞胎兒子也與他們一起工作。在大蕭條中期,雙胞胎借了一些錢,成立了一家機械車間,開辦了自己的企業(yè)。當理查德·哈林頓(Richard Harrington)和羅素·哈林頓(Russell Harrington)意識到,他們需要的主要機床還要另花4000美元的時候,便用一臺報廢的車床、一臺舊洗衣機的發(fā)動機,以及一臺從一輛1926年的雪佛蘭汽車中掏出來的可廢物利用油泵自己制造了機床。就連他們母親的老舊洗衣盆也成了被用來盛接從自制機床底部泄漏的機油的容器。

當戰(zhàn)爭來臨時,哈林頓兄弟強烈要求父母提供幫助。于是,在每天洗手做飯之前,哈林頓老媽便一直操作車床,生產坦克炮塔和槍架的零部件。68歲的哈林頓老爸則一直在操控磨床,并向來訪者們表示:“在這里,我簡直比一個小孩子還快活?!笔着鷣碓L者是哈林頓公司各家上層承包商的檢查員。這座古雅精致的房子帶有斜折線形的屋頂和天窗,而且每個窗臺下都擺放著花盆。這些檢查員簡直無法相信,如此高質量的零部件竟會產自這樣的地方。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美國海陸空各種武器裝備都是海量制造。美國產能得以幾乎不受外界任何干擾的完全釋放,顯示了驚人的力量

很快就有其他人訪問哈林頓兄弟,如戰(zhàn)時生產委員會的地方主管,以及一位來自《時代周刊》的記者?!拔矣X得,他們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并不知道他們會取得如今這般成就,”這名戰(zhàn)時生產委員會的官員對記者說,“但他們有能夠從中贏得成功的膽量?!?/p>

這句話或許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各大大小小的公司的座右銘。具有這種膽量的公司包括冰箱攬勝公司,他們?yōu)檐姺街圃?.30口徑的機槍;還有芝加哥的自動點唱機制造商洛克-奧拉公司(Rock-Ola),他們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簽約生產M1卡賓槍1。與他們一同生產這種槍械的還有安德伍德打字機公司(Underwood the typewriter company)、全國郵政計量表公司(National PostalMeter)、品質硬件公司(Quality Hardware)、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等。規(guī)模較大的公司包括底特律的艾克賽-切婁公司(Ex-Cello),它制造了螺紋磨床,這些磨床為從飛機到坦克和牽引炮的各種軍事裝備生產了不計其數的螺絲釘;有新澤西州的奧克電纜公司(Okonite),他們生產了數千英里的絕緣電線;還有密蘇里谷地橋梁鋼鐵公司(Missouri Valley Bridgeand Iron)和芝加哥橋梁鋼鐵公司(Chicago B&I),他們在印第安納州的埃文斯維爾(Evansville)建造了人們所說的草原船廠,過去的農場工人在這些船廠中制造了數以百計的坦克登陸艦(LST),這些艦船沿著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抵達新奧爾良港口,然后前往海外執(zhí)行任務。這是美國陸軍在1940年左右要求研制的一種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wèi)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M1卡賓槍及其變形槍是相當有效的步兵近戰(zhàn)武器。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諾曼底登陸行動計劃

規(guī)模較小的有弗蘭克·伊克斯(Frank Ix)位于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Charlotte sville)的工廠,它為美國各支空降師制作降落傘的傘布,這些空降師參與的戰(zhàn)事從緬甸直到諾曼底登陸;還有威斯康星州麥迪遜(Madison)的R.M.R.公司,它生產的是步話機設備電池。后來,陸軍決定將電池訂貨量從每日10萬枚增至40萬枚。這時,為完成訂單,R.M.R.公司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其成員挨家挨戶按門鈴招募家庭主婦和辦公室職員參與生產。到1945年春季,R.M.R.公司已有4000名兼職員工,每天生產50萬枚電池。

規(guī)模居中的還有另一家威斯康星州的公司,馬尼托沃克造船公司(Manitowoc Shipbuilding Company)。雖然它過去只生產在五大湖區(qū)從事運輸業(yè)的小貨船,但在1942年年中,格羅頓電動船舶公司(Electric Boat of Groton)找到它,提出了合作建議。格羅頓公司提出:讓我們使用你們的廠房、設備和員工,而我們的工程師、工頭和生產經理將會培訓你們的員工,教他們制造潛艇。馬尼托沃克公司的人雖然有些吃驚,但還是決定賭上一場試試看。此后不足兩年,馬尼托沃克公司就生產了28艘由柴油發(fā)動機驅動的海軍潛艇;而他們采用的柴油發(fā)動機則是由磅秤廠商費爾班克斯-莫爾斯公司(Fairbanks,Morse)在威斯康星州貝洛伊特市(Beloit)的一家嶄新的廠房內為海軍特別制造的。馬尼托沃克的工程師們還建造了巨大的浮塢以載運造好的潛艇,通過一系列內陸淺水航道抵達密西西比河,隨后順流而下,直至新奧爾良,在那里由海軍接手。河運途中這些浮塢可能會與密蘇里谷地橋梁鋼鐵公司生產的坦克登陸艦相遇,因為它們走的是同樣的路線。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拼實業(yè):美國是怎樣贏得二戰(zhàn)的》,阿瑟·赫爾曼著,李永學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年出版

“最佳狀態(tài)的美國”

在視察陸軍的軍需生產廠家的旅途中,比爾·克努森知道了許多這類公司。克努森后來寫道,在那些年里,他“目睹了處于最佳狀態(tài)的美國”,他的意思是,正是那些只有幾百至幾千名員工的公司,制造了至關重要的組件,對原材料進行了加工,并設計生產了機床和模具。如果沒有這些機床和模具,克萊斯勒的坦克兵工廠或是道格拉斯的飛機工廠都無法逃脫關門的厄運。更有不計其數的其他此類公司為凱澤的船廠供貨。此外,人們還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切斯特、新澤西州的卡姆登(Camden)和弗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的船廠中生產戰(zhàn)列艦和潛艇。這些中等規(guī)模的公司所具有的自由企業(yè)精神如同一股回春之力,既能滿足戰(zhàn)爭的全部需求,又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創(chuàng)造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到1945年,美國的工業(yè)規(guī)模已經發(fā)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由于大量青壯年和工人參軍入伍導致軍工勞動力主要是以婦女為主。美國婦女的地位從這個時候提高了很多。圖為二戰(zhàn)時期位于美國的一家軍工廠的炮彈生產流水線車間一位女工將打磨光滑之后的炮彈毛坯集中堆積存放準備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加工。

1942年2月,克努森中將在他的首次視察之旅中訪問了克利夫蘭的伊頓制造業(yè)公司(Eaton Manufacturing)。該公司接到了成堆的訂單,要為通用汽車公司生產8×8型機軸(每月1000套),為位于加拿大的福特分公司和克勒斯勒分公司生產雙速機軸(每月7500套),為蒂姆肯公司生產6×6型后軸(每月1200套),還要為兩家40毫米博福斯式雙管高射炮的制造商費爾斯通公司(Firestone)和科佩斯公司(Koppers)生產機軸。伊頓公司與蒂姆肯公司過去是激烈競爭的對手,而如今,軍需生產的分包網讓他們變成了合作伙伴。他們還共同使用兩家擁有的技術人才,為的是同一個目標:讓美國陸軍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戰(zhàn)爭。

克努森還在俄亥俄州的伊利里亞市(Elyria)參觀了通用實業(yè)公司(General Industries)。這是一家擁有1200名員工的公司,在他于1942年年初參觀時只有20%的員工從事戰(zhàn)時生產,負責安裝M48炮彈的引信。在有了新訂單的情況下,該公司認為這一比例將能增加到50%。不過,他們還是把引信主要部分的生產轉包給了其他廠家。其他公司的工作則與各式塑料制品有關??伺€記得,陸軍軍械署剛剛批準可用三種塑料零件替換迫擊炮引信中的對應金屬零件。于是他提出:為什么不可以在這里生產那些塑料零件呢?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1943年在伊利諾斯州森林公園的軍工廠,兩位女士正在給一個魚雷拋光,在這個長期被遺忘的程序上,每個月有6500名員工在默默的工作著

“有利可圖”與“自主更新”

當然,克努森和陸軍也有不能做的事,那就是命令通用實業(yè)公司或是其他任何公司生產他們所需要的物品。華盛頓政府已經仔細描繪了它對經濟控制的指導方針。它將干預影響民用物品的消費,并對其中的某些物資如肉類、汽油和咖啡實行配給;其他民用物資則據其在優(yōu)先配給體系中的地位酌情生產。政府還對工資和物價進行了控制,對后者的實施程度低于前者。

但即便如此,生產仍舊是個全然自愿的過程。戰(zhàn)時生產委員會可以下令禁止(也確曾下令禁止過)公司生產某些產品,如新車、冰箱及其他重型耐用消費品。但它從未告訴任何人要生產什么。這全靠美國企業(yè)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這些正是比爾·克努森早期計劃的初衷,到現在仍舊是整個戰(zhàn)時生產體系的核心。有些人能夠看出,他們可從生產某種軍需品中獲利。一切備戰(zhàn)物資都是由這些人生產出來的。因為他們有利可圖,于是就在自己承擔的任務中傾盡知識、技能和工具。這樣做家國兩利,何樂而不為?這種情況讓新政派人士瘋狂。但早在一個半世紀以前,亞當·斯密就已認識到,這正是資本主義的基石。他寫道:“我們所期待的晚餐不能指望屠夫、釀酒師或是面包師的善心;反之,我們要讓他們看到,為我們提供食品有利可圖。”這種思想對軍需生產同樣有效;于是,飛機、艦船和炮彈的生產以創(chuàng)紀錄的速度行進。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在二戰(zhàn)期間,香煙很難供應,但是國會要求香煙成為每一名士兵日??诩Z的一部分,所以更多的美國人就像這個女士一樣,開始抽起了煙斗

一般而言,美國人所能接受的是那種可以被稱為“抱有私心的慷慨”。全國制造商協(xié)會的領袖J.B.哈特利(J.B.Hartley)斷言,“公眾信賴利潤制度”,換言之,“他們不信賴戰(zhàn)爭”。這會冒犯一些人,因為他們相信,沒有自我犧牲的戰(zhàn)爭會缺乏某種道德觀念。然而,這些人無力改變的是,他們生存所必須依賴的正是此前的許多年間通過自由市場機制鑄就的大小企業(yè)之間的合作。而自由市場體制如此復雜并持續(xù)變革,因此任何政府機構都不可能設計出某種制度對其結果予以監(jiān)管,更不要說加以設計了。

例如,通用汽車公司的分包商,黃色卡車和長途客車制造公司(Yellow Truckand Coach Company)根據合同從蒂肯姆-底特律機軸公司那里進貨;同時,蒂肯姆公司也根據合同從黃色卡車公司那里進貨,因為蒂肯姆公司制作機軸所不可缺少的零部件是由黃色卡車公司生產的。但蒂肯姆公司制造的這些機軸又會被送往黃色卡車公司生產機輪組件,后者的成品則進入通用汽車公司的工廠用于軍用卡車的生產。如果這種相互關系經過1000倍的放大,然后再經過10000倍的放大,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看出,不可能有任何自上而下的指令系統(tǒng)足以有效地追蹤所有這些零配件的流動。

美國自由企業(yè)激勵機制的奇跡

這也并非全屬巧合。說到對自由企業(yè)激勵機制的依賴程度,沒有任何戰(zhàn)時經濟能與美國一決高下。而且無論軍用還是民用物資,美國的產品在質量上和數量上都穩(wěn)居魁首。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這張海報上繪有一名美軍飛行員,背景是大批軍用飛機,飛行員的道白是“給我們送來更多的飛機,要快”。顯然這是督促戰(zhàn)時航空裝備生產的海報

1941年春,戰(zhàn)爭尚未爆發(fā),但戰(zhàn)時生產已拉開帷幕?!渡虡I(yè)周刊》(Business Week)一類雜志開始連續(xù)刊登文章,論及如何通過轉產軍需產品取得國防合同。這些文章有助于回答諸如“我想向軍隊出售一些鏟車,但軍隊的購貨量卻遠超我的承受范圍,我該如何處理”或是“我們的罐頭廠將會閑置,或許可以用以履行軍需合同,你能告訴我如何與有關方面聯(lián)系嗎”之類的疑問。至于到什么地方申請才有可能獲得政府發(fā)放的轉產貸款,則有文章建議可去聯(lián)系重建金融公司或是生產管理辦公室的國防合同部門。此外,該文聲稱,對主承包商,陸軍和海軍都將提供最高可達30%的預付款。對于那些在民用生產中難以獲得的材料,《商業(yè)周刊》免費提供可以用哪些材料替代的建議,比如可以用塑料代替鋁生產膠卷卷盤,或用鑄鐵代替黃銅制作自行車鎖。政府規(guī)劃和配給制度無法處理的問題對于人類的智慧來說卻并非難題。

隨著戰(zhàn)爭的來臨,對國防合同的爭奪促生了一本特別的書。此書由美國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America)出版,名為“你的企業(yè)走向戰(zhàn)事”(Your Business Goes to War)。書中的每一頁都在向公司傳達各種信息,如應與誰聯(lián)系方可獲得政府合同以及如何草擬合同等。書中解釋了獲取關鍵物資的方法和途徑、如何應對優(yōu)先配給體制,以及如何處理新戰(zhàn)時法下的勞工問題——比如加班——等各方面的問題。此外,該書還專門辟出幾頁,對公司可提議生產哪些軍事產品提出了建議。

例如,若你能夠生產吸塵器,那么你或許就可以在制造防毒面具方面取得一席之地。剃須刀生產商或許可以考慮生產炮彈起爆裝置;辦公家具制作公司沒準兒也能制造炸彈盒。鞋業(yè)公司可以生產頭盔里襯;瓶蓋制造商和罐裝公司亦有可能生產0.50英寸口徑的三腳架座;而割草機公司或許可以提議加工榴霰彈。

書中提供的信息就是,其他公司已經做到了,因此你也能夠做到。作者在序言中還加上了另一項選擇:“這是納粹德國無可挑戰(zhàn)的元首向我們發(fā)出的高聲命令,是收音機中傳來的最后通牒?!比绻娴倪@樣,“今天的公司高管將成為明天的國家倉庫辦事員”。沒有人希望走到這一步。但其中也隱藏著另一個訊息:對于處在新戰(zhàn)時條件下的公司來說,適者生存,甚至茁壯成長;不適者將慘遭淘汰。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這張海報顯然是在利用悲情渲染方式。上面繪有一名倒伏在救生筏上的美軍水兵,顯然他的軍艦被敵人擊沉了。海報上寫著“(這一幕的出現是因為我們提供了)太少的裝備,而且太晚?!?/span>

因此,戰(zhàn)時條件也重新展現了和平時期市場條件的重要特征。陸軍和海軍如同傳統(tǒng)的顧客:要求頗高,甚至挑剔,而且不愿意為特殊服務支付額外費用。誰的生產利率最具競爭力,合同就會流向誰。1943年后,如果對利潤不滿,或是認為成本太高,陸軍和海軍就會迫使生產者重談合約。在美國,不存在納粹德國和日本那里的那種受到國家青睞的國有企業(yè),國家補助金也不會被用來挽救這些能力有限、經營不善的企業(yè);但另一方面,大量且及時的政府貸款將越過守舊的競爭者,交到企業(yè)新星手中。戰(zhàn)時如平時,新興企業(yè)對老字號企業(yè)提出了挑戰(zhàn),這在亨利·凱澤和其他十多位企業(yè)家身上都得到了證實。在小而靈巧者與大而遲緩者的競爭中,前者居于優(yōu)勢地位。

從戰(zhàn)前經濟到戰(zhàn)后經濟

這項規(guī)則并不僅僅適用于現存企業(yè)。戰(zhàn)爭促生了50多萬家新企業(yè),它們成了戰(zhàn)前經濟向戰(zhàn)后經濟轉變的樞紐。

以弗蘭克·霍布斯(FrankHobbs)及其合伙人喬治·科姆斯托克(George Comstock)為例。在加州長大的霍布斯剛20歲就搬至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并在那兒開了家費爾斯通輪胎經銷店。隨后,霍布斯不顧大蕭條的風險,開始讓自己的公司生產美森耐特墻板(Masonite wallboard),該墻板使用超硬的罩面漆涂料,可以代替貴得多的瓷磚。很快,霍布斯便完善了一種工藝及其產品,他把兩者叫做克羅瓷磚(Colotyle)。相比于瓷磚,它的成本更為低廉;于是成了西海岸各地廚房和浴室里的瓷磚的低價替代品。亨利·凱澤甚至將它用于制作自由輪的頂部。

對于霍布斯來說,即將到來的戰(zhàn)爭只不過是另一個商業(yè)契機。1942年春,有人向霍布斯展示了一種笨重的鋼肋拱頂活動房。這種活動房從美國陸軍羅得島的匡西特運出,供部隊在阿拉斯加天寒地凍的曠野中使用?;舨妓勾鬄檎痼@。這種活動房不僅運送起來沉重不便,還浪費了戰(zhàn)時極為重要的關鍵物資——鋼?;舨妓雇浜匣锶藛讨巍た颇匪雇锌讼氤鲆粋€點子,用硬涂層木料制作了一種輕量版的膠合板屋,該小屋重量雖輕,但極堅固。三周后,他們向西雅圖地區(qū)的陸軍工兵團(Army Corps of Engineers)展示了小屋的模型。后者立即訂購小屋進行測試,數量超過85間。很快,由霍布斯擔任總裁,科姆斯托克擔任副總裁的太平洋活動房公司(Pacific Huts)就得到了1000間活動房的訂購合同。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這張海報強調的是戰(zhàn)時的武器裝備生產與生產工具制造同等重要,下方是一名操作機槍的美軍士兵,上方則是一名操作碾鉚設備的產業(yè)工人,海報上的宣傳詞是“給他們槍管和鉚頭”

霍布斯和科姆斯托克現在需要的是一家工廠。他們在??怂勾蟮滥?901號發(fā)現了一個破敗的工業(yè)區(qū)。此處距離西雅圖波音工廠僅半英里遠?;舨妓购涂颇匪雇锌藦漠數劂y行籌集了10萬美元,60天后,這座破舊的船廠便被改造成了他們的活動房裝配生產線。500名員工用美森耐特纖維板、云杉或鐵杉的肋材、膠合板地板制作16×13英尺的小屋,其中包括電路連接。每間小屋的高度(中心處有9英尺)足以容納一名站立的男子,而且只需5名士兵便可在8小時內組裝完成。很快,霍布斯的員工每15分鐘就能生產出一間活動房,而且包裝停當,可以裝船發(fā)運。1943年9月,霍布斯在西雅圖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夸耀他的小屋是怎樣因員工們提出的增產建議而提前兩月完工的,并向這些員工致謝。27名對簡化生產流程作出貢獻的員工的名字和臉龐也出現在了廣告中,每人還獲得了戰(zhàn)爭債券作為獎勵。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這張海報號召所有人為戰(zhàn)時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上面的宣傳詞是“讓戰(zhàn)時生產順利運轉,為了勝利,請協(xié)助戰(zhàn)時生產?!?/span>

戰(zhàn)爭結束前,霍布斯的福克斯大道工廠生產了12000多間太平洋活動房。當陸軍部隊從阿拉斯加撤離的時候,數千所豎立在那里的活動房被留了下來。這些被人遺忘和拋棄的活動房在阿拉斯加經歷了40年的雨雪和冰暴,直到20世紀90年代,五角大樓制訂發(fā)布了《國防環(huán)境恢復計劃》(Defense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Program),調查要拆除的遺址時才重新被人們發(fā)現。有趣的是,霍布斯的活動房不僅比鋼制活動小屋更能經受自然氣候的侵襲,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仍然完好無損,可以供人居住。

1940年,特德·納爾遜(Ted Nelson)成為馬雷島海軍造船廠(MareIsland Navy Yard)的一名焊接工,每日工資11美元。他負責的是標準的煩瑣焊接工作,其中包括將10000枚直穿螺栓釘入一艘普通大小的海軍艦船。這個過程很是費勁,而且每釘入一枚螺栓之前,他還必須熔化適量的助焊劑。下班后納爾遜躲進他的車庫試驗出了一種設備,可以同時完成這兩項任務。他稱他的發(fā)明為“火箭槍”(rocket gun),并將其展示給上司看,后者對此感到驚奇。用老式的傳統(tǒng)方式,一名動作敏捷的焊接工人只能在1小時內釘好40枚螺栓,而納爾遜的“火箭槍”則能在完全相同的時間內釘好1000枚。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可口可樂作為一個成功經營的典型,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之前,可口可樂的市場也主要集中在美國本土,加拿大,德國和古巴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后來說服、打動軍方人員,將其作為部隊配給,配發(fā)美軍部隊,伴隨美軍士兵征戰(zhàn)世界。而可口可樂公司也借此機會被塑造成愛國的企業(yè),名聲大噪。真正讓可口可樂聞名世界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特德·納爾遜開始以每支500美元的價格將他的車庫版本火箭槍賣給造船廠。隨后,納爾遜向杰西·瓊斯和重建金融公司借貸了95000美元,成立了納爾遜專業(yè)焊接設備公司(Nelson Specialty Welding Equipment Corporation),并在圣萊安德羅(San Leandro)附近的玉米地里建立了一家工廠。到戰(zhàn)爭結束時,他已經向西海岸各地的100多家造船廠銷售了他的火箭槍和其他焊接工具。這些船廠包括凱澤在里士滿和波特蘭的造船廠,以及貝克特爾-麥克恩的加州造船廠中的船塢。

如果說,像霍布斯、納爾遜、弗蘭克·伊克斯以及馬尼托沃克造船公司的經理這樣的商人是戰(zhàn)時生產鮮活跳動的心臟,那么戰(zhàn)時生產中的新勞工則是保證生產運轉及增長的新鮮血液。

(本文摘選自《拼實業(yè):美國是怎樣贏得二戰(zhàn)的》,阿瑟·赫爾曼著,李永學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經出版社授權刊發(fā)。編輯:豆姑娘,文章標題、圖片均為編者所加,圖片源于網絡。)

作者簡介

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的商人如何打造出“最佳狀態(tài)美國”的?

作者:〔美〕阿瑟·赫爾曼(Arthur Herman),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歷史作家,他的著作風靡歐美,在傳統(tǒng)精英社會有廣泛的影響。很多在政界、軍界、實業(yè)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是他忠實的讀者,輿論認為他的著作對美國國策有相當的影響。主要作品有《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甘地與丘吉爾》(入圍普利策獎)、《麥克阿瑟傳》等。啟蒙編譯所已獲得以上作品的授權,將陸續(xù)付梓,敬請關注。

譯者:李永學,啟蒙編譯所簽約譯者,利物浦大學博士,科學家、翻譯家。已出版譯著《旅程:布萊爾回憶錄》《無言的宇宙》《大霧霾:中世紀以來的倫敦空氣污染史》《民主的勝利:西班牙政治變革的進程》等。

出版社介紹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為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出版社。本社以出版“嚴肅的思想,典雅的學術”為己任,致力于為廣大讀者提供優(yōu)良的精神產品。在長期的出版實踐中,我社形成了高端學術著作、歷史文化、心理學、方志年鑒、教育理論、魔幻文學等出版特色,并多次榮獲國家和上海市的各類圖書獎項,在學術界有較高的聲譽,在圖書市場也有一定的品牌效應。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