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有許多傳奇女間諜的故事,她們或憑借自己姣好的容貌從容活動于敵人上層;或風情萬種活躍于歌舞廳、酒吧等娛樂場所。今天我們不妨通過三位女間諜的經歷來領略一下這條秘密戰(zhàn)線的故事。
最富傳奇的女間諜:瑪塔哈里
在世界間諜史上,瑪塔·哈麗算是最富傳奇的間諜之一。從默默無聞身世悲慘的鄉(xiāng)下女孩到轟動巴黎的脫衣舞娘,終于變成左右逢源的雙重間諜,到最后以飛吻面對死亡,她的故事膾炙人口并被搬上了銀屏?,斔镆彩窃缭谝粦?zhàn)時就已經登場的女諜們的前輩。
瑪塔·哈麗原名叫瑪嘉蕾莎·吉爾特魯伊達·澤利,出生在荷蘭北部弗蘭省的一個小鎮(zhèn)。她早年的婚姻生活是很不幸的,后來與丈夫離婚只身來到了巴黎。迫于生計的壓力,她不惜在一位劇院經理面前表演起了脫衣艷舞。在那個年頭,很少有人的表演如此大膽出位,即便是在藝術之都巴黎。劇院經理立即被她的曼妙舞姿和大膽性感的魅力給迷住了,立即拍板將她錄用,并給她起了個藝名——“瑪塔·哈麗”,意思是“馬來人的太陽”?,斔悓嶋H上就是這位一生傳奇的女間諜的藝名。
一戰(zhàn)爆發(fā)后,德軍統(tǒng)帥部軍官巴龍·馮·米爾巴赫在看到哈麗為幾個大資本家作表演時,感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遇的間諜胚子。于是,“愛才如命”的他派手下出價2萬法郎誘她下水。根據很多說法瑪塔哈麗在接受了2萬法郎后便開始為德國統(tǒng)帥部效力,成為其下的間諜組織,利用自己的絕色美貌來套取法國軍官的機密情報。
但是歷史學家菲利普·考勒斯經考研究后卻認為,哈麗雖收下了那2萬法郎,也曾多次引誘法國高級軍官上歡會,可是從未向德軍出賣過任何有戰(zhàn)略價值的情報。坊間流傳毫無疑問是夸大了瑪塔哈麗本人的作用,低估了她的政治嗅覺。
有趣的是瑪塔哈麗的身份不久后被英國方面勘破,當時英法是盟友,于是英國情報部門把消息轉達給法國方面。法國方面的勞德克斯上尉當機立斷,招募哈麗為雙料間諜,以德國間諜的身份為掩護秘密為法國服務。果然不負眾望很快從一位德軍中校那里獲得了德軍布放和兵力調動的重要情報,法國方面利用獲得的情報取得了不小的勝利。至此瑪塔哈麗雙重間諜的雙重身份就更令人撲朔迷離。
當然戰(zhàn)爭時期的瑪塔哈麗還有利用價值,但戰(zhàn)爭結束后她就被以“叛國罪”逮捕處死,那一年是1917年,這位沉著的女間諜終于在41歲那年迎來了生命的最后時刻。她死后直到今天,影視的改編塑造不斷演繹她的形象,人們也在叛國和愛國間爭議。但毫無疑問她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女間諜。
領導猶太間諜網NILI組織的薩拉.亞倫森
薩拉一生的大多數時間里都生活在她的出生地以色列,不過那時的以色列還只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因為在從土耳其回到家鄉(xiāng)的路途中目睹了奧斯曼人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這些慘痛的畫面將對她以后的人生起到了巨大的影響——那就是參與反對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的猶太間諜組織。
她的哥哥說服她加入了NILI,那是一個為英國人提供情報的猶太間諜組織。(這個NILI的代號是圣經里“撒母耳記”中一個段落“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說謊,也不至于后悔”的所寫)起初薩拉只不過是這個間諜組織的一個普通成員而已,但在1917年1月她的丈夫在西奈沙漠遇害后,薩拉便堅定地成為了間諜組織的領導人。
她積極地擴大間諜組織,最好玩的是很多加入者都是她的愛慕者。薩拉憑借高超的領導才華為英國人傳遞大量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的奧斯曼帝國的軍事、政治情報,極大地改變了一戰(zhàn)時期中東情報戰(zhàn)的格局。
然而在1917年的11月1號,一個意外讓間諜組織暴露,她被土耳其人抓住并遭到了殘酷的刑訊逼供,盡管如此,作為一個女子她仍舊沒有出賣她的組織。害怕自己最終可能承受不住痛苦而失去理智,她請求換一件干凈的衣服再去接受槍斃。當薩拉被帶回自己的家中時,她被允許獨自一人走近浴室沐浴更衣。
她在那里寫下了最后一封給組織的信,然后開槍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就像她在自殺的遺書中寫到那樣,她是一個“直到死亡關頭都沒有出賣國家的英雌”。薩拉.亞倫森毫無疑問是一位出色的女間諜,是一戰(zhàn)時期的猶太之花,不過由于歷史湮沒已久,她的名氣遠沒有瑪塔哈麗大,不過她的故事仍舊在以色列流傳。
幸運的女間諜:明娜.魏茨曼
這位女間諜,出身東歐白俄羅斯的猶太移民。她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青年時便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一心想逃離這個迫害猶太人的沙俄國家。1913年魏茨曼移民到了圣地巴勒斯坦,成為了當時敘利亞為數不多的幾位女醫(yī)生之一。1914年初命運的邂逅讓她與德國大使館辭職的頭牌間諜庫爾特.普呂弗相遇并墜入情網。
不過這種愛情注定與尋常戀人大不相同,間諜身份的普呂弗更愿意培養(yǎng)和利用自己愛人來實現(xiàn)自己間諜戰(zhàn)的目標。為了德國能在埃及建立一個成功的間諜網,他決定派遣猶太人身份并且持有俄國國籍的明娜.魏茨曼去經營。他是這樣設想的,“我們應當把所有間諜分為兩個小組,一個小組全是男人,另一個全是女人。尤其是女性小組的女特工應當年輕而有紫色,應努力與有影響力的人發(fā)生關系。這些人在親密的軟弱時刻可能會吐露對我們有用的信息”。
于是1915年魏茨曼接受了德國間諜的新身份前往埃及,對于她從事間諜活動的主觀動機研究者認為是多重的。一方面她是猶太人,對沙俄十分憎惡,而一戰(zhàn)時俄國與英屬埃及是盟友關系,所以刻骨仇恨會促成她為民族大業(yè)而犧牲;另一方面則是普呂弗的愛情迷藥讓她如癡如醉。
魏茨曼表現(xiàn)不錯,她在埃及開羅憑借醫(yī)術成功地打入了英國人上層圈子,但不久后在意大利與上司會面時被人盯上了。隨后魏茨曼面臨被關進戰(zhàn)俘營的局面。但意外的是她并沒有被關入戰(zhàn)俘營,相反她很幸運的得到了寬大處理,并重返巴勒斯坦成為女醫(yī)生。這位幸運的女間諜獲釋很大程度是因為家庭背景,她的哥哥哈依姆魏茨曼是當時著名化學家,與英國關系很好,后來成為以色列第一任總統(tǒng);而她的侄子埃澤爾也是第七任總統(tǒng)。
于是魏茨曼成為了獨一無二的猶太間諜,“以色列的第一家庭”里竟然有人為德國效力,并且她的丈夫后來還成為納粹高官,令人尷尬。
其他女間諜概覽
007邦德女郎的雛形 克里斯蒂娜·格蘭維爾
這位著名的女間諜出身波蘭貴族,是二戰(zhàn)期間最為著名的女諜。在1939年9月德軍入侵波蘭后,克里斯蒂娜前往英國從事間諜工作。她憑借自己的迷人魅力,以超群的勇氣和智慧,在二戰(zhàn)期間獲得了無數價值連城的情報,為波蘭地下抵抗組織和英國盟軍方面?zhèn)鬟f了大量珍貴情報,重創(chuàng)了納粹德國的部署。
格蘭維爾本人也是是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最喜愛的女間諜”。二戰(zhàn)后,寫作007系列小說的伊恩.弗萊明成為她的秘密情人。他以克里斯蒂娜為原型,在007系列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邦德女郎”。于是格蘭維爾更加風靡全球,隨著007系列的熱映,有趣的是一代名諜最后也因情殺而死。殺死她的兇手據說對其格外迷戀,達到了發(fā)瘋的程度。
奧爾加·契訶夫娃:作家侄女成為間諜
奧爾加·契訶夫娃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侄女,也是曾經風靡德國的電影明星,更是是納粹元首希特勒最喜愛的女明星之一。然而希奧爾加竟然是前蘇聯(lián)的一名王牌間諜,她憑自己的容貌迷倒了眾多納粹高官,并竊取到了許多納粹核心機密??梢哉f,她是二戰(zhàn)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女間諜之一。她利用高超的情報刺探辦法打入了德國軍政界高層,刺探關于蘇聯(lián)的軍事部署等絕密情報,并及時傳送莫斯科。二戰(zhàn)期間天王星行動的安排、庫爾斯克戰(zhàn)役德軍裝甲師的部署等重要情報信息很多都與她的努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