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是博物館立館之基,更是發(fā)展之本。在中國航海博物館的館藏中,半數(shù)藏品來自社會捐贈?!氨娏鳉w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受贈藏品展”今天(3月9日)開幕,展出明南京龍江寶船廠用工具、“泰興號”沉船瓷器、“絲業(yè)會館創(chuàng)設閔行救生局記”石碑(殘)等代表性和可看性受贈藏品共60件套,較為全面地呈現(xiàn)了中海博受贈文物的整體面貌,藉此感恩公私機構和藏家化私為公的高尚義舉。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據(jù)主辦方介紹,長期以來,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慷慨捐贈已經成為中國航海博物館不斷提升館藏數(shù)量、豐富館藏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截止至2022年年底,中海博館藏中超過10000件/套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占藏品總數(shù)的50%以上,數(shù)量眾多、類型豐富、精品薈萃。
展覽現(xiàn)場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
“絲業(yè)會館創(chuàng)設閔行救生局記”石碑(殘)
展覽現(xiàn)場 雅典表天文鐘
“眾流歸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受贈藏品展”是中海博自2007年籌建以來,首次以捐贈展覽的形式集中展示多年來受贈成果的專題展覽。展覽擬從“感恩既往、不負將來”的角度出發(fā),以藏品來源為主線,展品年代、類型為輔助,較為全面地展現(xiàn)了受贈文物的整體面貌,藉此感恩眾多社會人士和公私機構的慷慨捐贈,弘揚捐贈者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化私為公的高尚義舉。
展覽現(xiàn)場
本次展覽選擇了有代表性和可看性的受贈展品60余件,分別來自于30余家不同的藏家和社會機構。參展展品中不乏明南京龍江寶船廠用工具、“泰興號”沉船瓷器、“絲業(yè)會館創(chuàng)設閔行救生局記”石碑(殘)、“遼寧”號航空母艦首次艦載機著艦試驗用主攔阻索等精品文實物。
在展覽開幕暨2021-2022年度捐贈儀式上,中海博還為作出重要貢獻的捐贈個人和單位頒發(fā)了捐贈證書。
重點展品
清光緒二十八年招商內河輪船公司股票 由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捐贈
招商內河輪船公司于1902年成立,是招商局最大的附屬企業(yè)之一。招商內河輪船公司股票為內河局初創(chuàng)時發(fā)行,其外觀為雕版藍印腰牌形雙線公文框,首行居中自右向左印有“招商內河輪船公司股票”的名稱。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 北京泮廬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捐贈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 北京泮廬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捐贈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 北京泮廬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捐贈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 北京泮廬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捐贈
“泰興號”清代遠洋帆船,1822年1月沉沒于現(xiàn)印尼海域,1999年5月打撈出水后發(fā)現(xiàn)其載有數(shù)十萬件清代德化窯燒造的青花瓷器。2018年11月,泮廬集團從英國聯(lián)邦貴金屬公司一次性購入12萬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并開啟了這批中國文物的回國之路。2020年,泮廬集團向博物館捐贈了100件“泰興號”出水瓷器。
清船景通草畫 董少新先生捐贈
董少新先生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該藏品為董先生專研東西方交流史期間所獲,其記錄有多種類型的傳統(tǒng)木質帆船,2021年11月3日無償捐贈給中國航海博物館。
民國盧作孚自用派克鋼筆 盧國綸先生捐贈
民生輪船公司創(chuàng)始人盧作孚先生所使用的鋼筆。盧作孚是中國航運界的民族英雄,從一條小小的民生輪白手起家、創(chuàng)辦民生公司,通過與外國航運企業(yè)競爭,統(tǒng)一了川江航運,收回了內河航權,有“中國船王”之美譽。2014年,盧國綸先生隨民生公司相關人員來館參觀,并向中海博進行了藏品捐贈。
民國“KIANGYA”江亞輪船用擦腳墊 朱經綸先生捐贈
江亞輪原為日本于1939年建造的興亞丸,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歸屬招商局所有。1948年12月3日,江亞輪在上海吳淞口外發(fā)生爆炸沉沒,根據(jù)臺灣“中央研究院”所編《中華民國史事日志》記錄,船上計有人員四千以上,僅900余人獲救,超過3000人罹難,為中國最大的海難。
捐贈者朱經綸先生的父親朱海生系解放前“江亞”輪大副,后為中國海運集團資深退休船長(曾任上海市勞動模范),其捐贈的兩塊擦腳墊系朱海生老先生任職“江亞輪”時使用并留下的。
雅典表天文鐘 雅典表公司捐贈
雅典表創(chuàng)立于1846年,是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背景下以航海天文鐘起家的世界知名鐘表品牌。19世紀中葉,雅典表以有史以來最可靠的航海計時器的身份,受到全世界50多個國家的爭相訂購,成為各國船舶裝備的主要計時儀器。
2017年,雅典表向中海博捐贈了1957年制造的限量版天文鐘(全球限量100只)。
《收購旗昌》(油畫) 由招商局集團捐贈
1877年3月,招商局正式收購美商旗昌輪船公司,開啟了中國企業(yè)收購外商企業(yè)之先河。本作由招商局集團委托全國著名畫家殷雄創(chuàng)作,并于 2019年向中國航海博物館捐贈。
瓦良格”號船通過土耳其海峽后特制的紀念手表 陳忠先生捐贈
“瓦良格”號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前身,陳忠先生在“瓦良格”號自烏克蘭拖運至中國期間曾擔任該艦的船長職務。
2015年,中海博自《中國海員》雜志第五期獲悉陳忠船長與“瓦良格”的故事后與陳船長取得聯(lián)系,并獲得陳忠船長的捐贈。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捐贈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是國家批準的首個全國性媽祖文化社團,是海內外媽祖文化機構和媽祖文化研究人員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民間文化社會團體。
2021年,中國航海博物館與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建立友好互動關系,并通過該協(xié)會實現(xiàn)了以媽祖文化為代表的書畫藝術精品、德化陶瓷藝術精品的捐贈入館。
展覽海報
此次展覽展期持續(xù)至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