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中國考試制度史》的作者——鮮為人知的另一個沈兼士

祖籍浙江吳興的沈兼士(1887-1947),是民國文字學家、文獻學家。曾參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及整理清宮檔案,與兩位兄長沈士遠、沈尹默共同任教于北大,合稱“北大三沈”,并與魯迅交往。

祖籍浙江吳興的沈兼士(1887-1947),是民國文字學家、文獻學家。曾參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及整理清宮檔案,與兩位兄長沈士遠、沈尹默共同任教于北大,合稱“北大三沈”,并與魯迅交往。斯人雖逝世多年,仍不時有人提起。

2014年起,坊間已有三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署名沈兼士的《中國考試制度史》,定位其為民國大師的舊作。雖然考試制度和文字學稍有距離,但筆者想到民國大師多為通才,因而不以為意。近數(shù)月,筆者偶然在舊書肆發(fā)現(xiàn)一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3月第二版的沈著《中國考試制度史》,竟有“作者簽名”,令人感覺時空錯亂,因該版本印行時沈兼士早已不在世。筆者購入此書,翻閱內(nèi)容,才發(fā)現(xiàn)該作者“沈兼士”竟是同名同姓的巧合。筆者長年以來閱覽過的書刊、網(wǎng)絡信息皆未提過還有另一個沈兼士存在。有鑒于此,筆者根據(jù)購入的臺灣商務印書館版《中國考試制度史》,再查詢了臺灣“國史館”檔案,試圖粗略勾勒這另一位沈兼士的生平。

筆者購藏的沈兼士簽贈本《中國考試制度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3月二版


沈兼士,江蘇東臺人,1906年8月18日生,比吳興沈兼士小了一輩。1925年加入國民黨,北伐后任職于江蘇省政府民政廳、江浦縣政府。1931年,通過國民政府考試院舉行的第一屆高等考試,分發(fā)為江蘇泗陽縣長。后又調(diào)任到江蘇省政府實業(yè)廳、考試院銓敘部。1933年,他曾出版著作《改進中國吏治芻議》??箲?zhàn)軍興,沈兼士先被疏散,后于1938年1月再度進入江蘇省政府任職。時江蘇省府機關先后流亡淮陰、興化、東臺、淮安、安徽阜陽以避日寇,沈兼士當亦在其中。

1949年,沈兼士去香港,任香港光夏學院(上海大夏大學部分師生南下香港所成立,后合并入“聯(lián)合書院”,是香港中文大學創(chuàng)始的三所書院之一)文史系系主任。1954年去臺灣,任職于“考試院”考試技術改進委員會。1960年,《中國考試制度史》由考試技術改進委員會初次印行,并由時任“考試院長”莫德惠、“考試委員”方永蒸、“考選部長”黃季陸三人作序。1969年此書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再版,又增添了“考試院”退休人員、曾任戴季陶秘書的陳天錫(伯稼)所作跋??梢娚蚣媸吭凇翱荚囋骸币鄬倜^高的資深人員。

沈兼士除任職于“考試院”外,還在臺灣大學兼任教授,在臺大政治系講《資治通鑒》和應用文,1965年曾出版《應用文舉隅》。比起公務員,他顯然更看重臺大教授這一身分,在臺灣地區(qū)填寫文件、報刊發(fā)表文章時,他常優(yōu)先強調(diào)此一職務。如1977年2月23日臺灣《新生報》有沈兼士的一篇人物特寫,通篇皆以臺大教授定位他,而很少提他的宦途。

作為流落臺灣的江蘇人,沈兼士積極參加同鄉(xiāng)聯(lián)誼。他擔任臺北市揚州同鄉(xiāng)會監(jiān)事(可能因為沒有東臺同鄉(xiāng)會,也可能沈兼士早年和揚州關系較緊密,待考),經(jīng)常在《江蘇文獻》《揚州鄉(xiāng)訊》等同鄉(xiāng)會刊物上發(fā)表詩文。筆者在“臺灣大陸同鄉(xiāng)會文獻數(shù)據(jù)庫”中搜索“沈兼士”,得到210條結果,其中大部分都是東臺沈兼士的作品或信息,可惜數(shù)據(jù)庫的人物專欄只有名氣較大的吳興沈兼士,導致兩人的數(shù)據(jù)彼此混雜。

一輩子只在國民黨政權擔任過中層公務員的沈兼士,晚歲忽有意仕進。1966年,“考試委員”換屆,戴季陶的親家、“立法委員”束云章等人推薦沈兼士為候選人,未能入選。1972年,中日關系實現(xiàn)正?;蚣媸孔髌哐怨旁娨皇?,攻訐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以迎合臺灣當局,并將詩作上呈給同為江蘇人的“副總統(tǒng)”嚴家淦。1975年蔣介石逝世,沈兼士又作挽聯(lián)上呈蔣經(jīng)國。1978年,沈兼士又向國民黨臺北市委員會申請為“監(jiān)察委員”候選人,在文件上他的年齡寫作68歲,比實際小了四歲,不知是不是他自己顧慮年齡太大而改小。但此次求官仍未成功。之后沈兼士年歲日大,似已絕意仕進。1991年2月15日,沈兼士在臺北臺大醫(yī)院逝世。

從后人角度看來,不好徑自苛評沈兼士“鉆營”,不如以同理心看待老年官僚追求事業(yè)高峰的最后努力。況且如果他得償所愿,東臺沈兼士其人將為更多人所知,兩岸知識界也將更早注意到沈兼士有兩人,不致混淆。

概觀東臺沈兼士的一生,主要作為平淡的國民黨官僚度過。其人雖亦有著作,但主題主要涉及考試制度和應用文,都與其“考試院”職務有關,令人感到比較呆板,沒有吳興沈氏兄弟的風雅。筆者曾看到網(wǎng)絡上有人販賣東臺沈兼士的書法,字跡中規(guī)中矩,并不耐看。但賣主卻稱這是吳興沈兼士墨跡,訂出高價,無視這是題給周樹聲(1889-1986)八十大壽的,時吳興沈兼士早已逝世。希望沒有糊涂買家作了冤大頭。

名不正則言不順,無論對兩位沈兼士如何評價,書籍、網(wǎng)絡的相關信息,還是應該早日更正,吳興的歸吳興,東臺的歸東臺,各得其所。否則對兩位故人都不尊重。

參考文獻

1、沈兼士,《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2、臺灣“國史館”檔案,典藏號129-210000-4379

3、臺灣“國史館”檔案,典藏號006-010601-00029-001

4、臺灣“國史館”檔案,典藏號006-010707-00002-011

5、臺灣“國史館”檔案,典藏號005-010502-00064-020

6、臺灣“國史館”檔案,典藏號006-010901-00001-001

7、臺灣“國史館”檔案,典藏號1280091070001A

8、許廷孫,《抗日期間流蕩在蘇北的江蘇省政府》,《鐘山風雨》,2002年第5期,頁38-39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